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四
釋元賢,字永覺。姓蔡氏,建陽人。父云津,世守詩書,遠(yuǎn)祖西山,為宋大儒。賢初名德懋,早歲入泮,為名諸生,嗜周程張朱之學(xué)。年二十五,讀書山寺,聞?wù)b《法華》偈,豁然開朗。因從趙居士豫齋受《楞嚴(yán)》、《法華》、《圓覺》諸經(jīng)。明年,壽昌無明開法董巖,賢往謁之,反覆詰難。無明曰:“此事不可以意解,須力參乃契。”歸究話頭久之,無所入。一日留僧夜坐,舉南泉斬貓語有省,乃作頌曰:“兩堂紛鬧大無端,寶劍揮時膽盡寒。幸有晚來趙州老,毗盧頂上獨盤桓?!迸e呈無明,明謂之曰:“參學(xué)之士,不得于一機(jī)一境上取,則雖百匝千重,垂手直過尚當(dāng)遇人,所謂‘身雖已在青云上,猶更將身入眾藏’,是參學(xué)眼也。”為別頌曰:“大方之家手段,遇物一刀兩斷。趙州救得此貓,未免熱瞞一上。若是有路英靈,畢竟要他命換?!辟t得頌益省。年四十,始棄家往建昌,依壽昌寺無明落發(fā)。未幾,得承心印,及無明遷化,依博山無異三載,遂進(jìn)具戒。嘗舟過劍津,聞同行僧唱經(jīng)云:“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辟t因徹悟,見壽昌用處,乃作偈曰:“金雞啄破碧琉璃,萬歇千休祇自知。穩(wěn)臥片帆天正朗,前山無復(fù)雨鳩啼?!惫锖デ?,居甌寧金仙庵,閱大藏三年,徙建安荷山。明年之槜李請藏經(jīng),歸作《建州宏釋錄》,復(fù)會通儒釋,作《寱言》。壬申,謁聞谷于寶善庵,時宜興曹安祖兵憲,請作《諸祖道影贊》,乃屬賢命筆,賢成百馀贊。聞谷驚訝不已,即以大戒付之,推主鼓山,年已五十有七矣。尋遷泉之開元、杭之真寂、劍之寶善,復(fù)歸鼓山,重創(chuàng)梵宇諸所。撰述并《語錄》,凡二十種,都百馀卷。其目曰:《凈慈要語》、《諸祖道影傳》、《開元志》、《禪馀內(nèi)外集》、《楞嚴(yán)義奧疏》、《金剛略疏》、《心經(jīng)指掌》、《四分戒本約義》、《律學(xué)發(fā)軔》、《鼓山志》、《洞上古轍》及《續(xù)寱言》;《補(bǔ)鐙錄》,以補(bǔ)《五鐙會元》之闕;復(fù)作《繼鐙錄》,蓋《傳鐙錄》止于宋,自宋至明四百馀年,未有修者,賢廣蒐博采,至是乃有成書。寂于順治丁酉年十月七日,壽八十,臘四十有二。臨化偈云:“末后句,親分付。三界內(nèi)外,無可尋處?!彼谒轮鳟屍渚由剑H致瑞應(yīng)。甲戌四月十一日,甘露降山門松樹,賢有偈曰:“圣瑞端宜降大都,窮山何得獨沾濡。曉來扶杖三門外,笑看松頭綴玉珠?!敝辆旁率湃?,甘露復(fù)降,亦偈云:“玉露霏霏又一番,滿林花木已同繁。丁寧莫道甜如蜜,恐惹游人入石門?!?/blockquote>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景賢,陜西漢中府南鄭縣民籍洋縣人。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聯(lián)捷己未科進(jìn)士,授河南西華縣知縣,擢主事,崇禎二年二月考察,以素行不謹(jǐn),冠帶閑住。
常任賢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維基
常任賢,號復(fù)所,陜西米脂縣高渠鄉(xiāng)高廟山人,明朝末期政治人物、進(jìn)士出身。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歷官山東東昌府知府、四川順慶府知府、成都府知府、安綿兵備道副使等。崇禎二年,升任四川按察使,平定盜亂,后改任山西布政使,因病致仕。
李紹賢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紹賢(?—1643年),原名李紹芳,號印渚,山西平陽府蒲州民籍。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中舉后,更名李紹賢,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jìn)士。六月考選庶吉士,五年六月授翰林院編修,八月充實錄纂修官。崇禎元年會試同考,歷官中允、諭德、左庶子、詹事府少詹士兼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十三年升戶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督理錢法。十四年改禮部右侍郎,掌詹事府事,加從二品服俸,十六年養(yǎng)病卒。著有《館課草》。
魏尚賢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魏尚賢(1583年—1642年),字明賓,河南開封府鄭州人,晚明政治人物,同進(jìn)士出身。少年出語,往往驚其長老。年十七,補(bǔ)博士弟子員,次年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為四川倪斯蕙拔為庚子科經(jīng)魁,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進(jìn)士。同年中與阮大鋮不合,而于魏大中、侯恂等東林為友。授中書舍人,旋恤刑北直,以守正不阿忤要人,出為保定府知府。天啟中舉卓異,授通政使。時魏忠賢當(dāng)國,以尚賢名與其若昆弟行,欲聯(lián)為一譜。不應(yīng),遂拂衣歸。崇禎二年閏四月,升魏尚賢通政使司右參議。后家居者十余年,李自成攻鄭州,同州守嬰城固守,城破遇害,時崇禎十五年(1642年)五月初四日也。其子斂之,葬于祖塋之次。孫魏繩祖、曾孫魏世盛世其學(xu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嘉興府秀水人,字圣徵。礪行績學(xué),天啟中舉賢良方正,不就。明亡自殺。有《濟(jì)荒書》、《榮樹堂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齊仲。天啟中由國子監(jiān)生授內(nèi)閣中書舍人。楊漣劾魏忠賢疏出,懷賢書其上云:“宜如(宋)韓魏公(琦)治任守忠故事,即時遣戍。”又與吳昌期書,有“事極必反,反正不遠(yuǎn)”語。忠賢偵知之,大怒,矯旨下詔獄,拷掠死。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翊明,休寧人。官中書舍人及珰禍贈工部主事
白貽清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維基
白貽清,字希賢,號惠風(fēng),直隸武進(jìn)縣(今屬江蘇常州市)人,明末政治人物,進(jìn)士出身。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進(jìn)士,授河南彰德府知府。天啟六年(1626年)升陜西按察使副使,負(fù)責(zé)西寧兵備道。崇禎元年(1628年)改陜西參政。崇禎四年(1631年)以右僉都御史銜兼甘肅巡撫。后以戶部右侍郎,任宣大總督。
沈齊賢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6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錢塘人,字寤伊。明諸生。明亡,于里社私立崇禎帝木主,每日朝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86—1655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武進(jìn)人,字道生,后改名香,號香山。崇禎間舉賢良方正。授中書舍人,不就。善畫能詩。有《畫旨》、《汝陰集》。
陳象賢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常熟人,號玉淵。年十八,教授里中。北游京師,考察邊塞形勢,以親老而歸。有《海虞別乘》、《寧夏兵變紀(jì)略》、《水利圖說》、《青烏雜著》、《選日要刪》等。卒年七十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安慶府桐城人,名仲賢,以字行。方孟式妹,姚孫棨妻。早寡,守節(jié)于清芬閣,教侄以智成才。刪古今宮閨詩史。有《清芬閣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三
方維儀,字仲賢,桐城人。明大理卿大鎮(zhèn)次女,諸生姚孫棨室。有《楚江吟》、《歸來嘆》、《清芬閣集》。
清詩別裁集
字仲賢,江南桐城人。大理卿大鎮(zhèn)女,姚孫棨室。夫亡無子,請大歸守志,以苦節(jié)聞。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孟式女弟,適姚孫棨。十七而寡,以守節(jié)終。有清芬閣集。
郭承汾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維基
郭承汾(?—1649年),字懋袞,號賢水,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明朝末科進(jìn)士,官至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崇禎十五年(1642年),郭承汾中舉人。十六年(1643年)聯(lián)捷癸未科進(jìn)士。授淮安府推官。蒞任僅八個月,即以才能徵召為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弘光元年(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破南京,弘光朝滅亡。郭承汾隨唐王朱聿鍵逃往福建。唐王即位,改元隆武,郭承汾仍任御史,巡按貴州。次年春,張獻(xiàn)忠部由四川攻貴州,郭承汾會同定番侯皮熊、總制范爌,盡力剿撫、經(jīng)營。不久,清兵入閩,隆武帝被俘。郭承汾在貴州等候消息,皮熊、范爌請其留任。于是得命,晉太仆寺卿,兼僉都御史,巡撫黔南。永歷三年(順治六年,1649年)十一月,張獻(xiàn)忠馀部孫可望派兵劫持郭承汾及皮熊至酉陽境內(nèi),欲勸其投降。郭承汾毫無懼色,怒斥孫可望“以朱溫之事,行莽、操之奸”。孫可望大怒,將其拘謹(jǐn)于民宅。郭承汾絕食十幾日而死。移尸東郊,多日無人敢于收殮。經(jīng)歷月馀,顏色如舊。有總兵徐盡忠一直對郭承汾友善,暗地令家僮在夜間將承汾埋葬,并悉心標(biāo)記??滴蹙拍辏?671年),陳寶鑰分藩貴州,尋訪郭承汾遺跡,方找到徐盡忠子及家童,收集郭承汾骸骨,遷回家鄉(xiāng)安葬。郭承汾家貧無子,族人以其侄郭紹徽過繼為嗣。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八
麟瑞,字石袍,號秋圃,海鹽人,萬歷己未進(jìn)士歷官江西參政著有閒草己巳詩諸刻其詩清真婉暢頗近中唐風(fēng)調(diào)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思王,海鹽人。萬歷己未進(jìn)士,除常州推官徵授南禮部主事改吏部歷江西右布政以僉都御史撫偏沅有哀鴻秋蟀諸集
維基
吳麟瑞(16世紀(jì)—1644年),字在賢,號秋浦,浙江嘉興府海鹽縣人,軍籍。吳麟瑞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的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成進(jìn)士,獲授常州府推官,上疏剔除白糧及織造的弊端;葉明生、馬道人煽動人民作亂,他擒拿其首領(lǐng)誅殺。之后他遷任南京禮部儀制司主事,歷官吏部考功司員外郎、稽勛司員外郎,升郎中,出為湖廣參議,再調(diào)江西參議、兵備常鎮(zhèn)。當(dāng)時地方軍隊懈怠,吳麟瑞加以整頓,親自督守清理丹陽練湖淤塞、丈量田畝,官民安樂。不久改任江西副使、兵備九江,一上任就到羅明德祠謁拜,并與諸生講學(xué)。崇禎六年(1633年),龜峰渡風(fēng)濤驟至,溺死者三十馀人,吳麟瑞惻然,捐建修筑萬年橋,與太平橋相望。升江西參政、兵備湖西后,移駐袁州府,因雙親去世辭官歸鄉(xiāng);其后起用為廣東參政,再次調(diào)任江西參政,升江西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他若發(fā)現(xiàn)貪污的官吏,不論有無才干必定罷黜,人民一致稱頌;十六年(1643年)升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巡撫偏沅,北京失陷后回歸家鄉(xiāng),十七年(1644年)冬季憤恨而去世。著有哀鴻、蟋蟀諸集。
釋通賢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號浮石。平湖趙氏子。受密老人付囑。住報恩。臘八示云。自舍皇宮入雪山。六年冷坐絕追攀。誰知今夜蒲團(tuán)上。紺目無端發(fā)眚斑。山僧恁么告報。祇要諸人拈卻炙脂帽子。脫下鶻臭布衫。便見古釋迦不先。今彌勒非后。一切時中。不倚一物。凈裸裸上無攀仰。赤灑灑下絕己躬。千圣不能知。萬靈安可測。一切坐斷。不漏絲毫。又新正解制示云。才拴意馬不多時。頃刻隆冬又過之。耳畔只聞鑼鼓鬧。聲聲敲入??成絲。大眾。還有不隨聲色轉(zhuǎn)變者么。等閒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到恁么地。可謂知歸。若有人問從甚處來。切莫道報恩來。因甚如此。不將平實對。正要使他疑。故道泰不傳天子令。時清休唱太平歌。復(fù)舉世尊一日。與阿難行次。路見古塔。世尊便作禮。阿難云。此何人塔。世尊云。過去諸佛塔。阿難云。是誰弟子。世尊云。是我弟子。阿難云。應(yīng)當(dāng)如是。大眾。既是過去諸佛。為何又是現(xiàn)在世尊弟子。既是世尊弟子。為何又作禮。如是推求。一一相反。阿難為何又言。應(yīng)當(dāng)如是。能向這里。明得透得。一切有為法當(dāng)體即無為。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十二
釋通賢,字浮石,姓趙氏,當(dāng)湖人也。生有奇秉,性厭薰惺。稍長志學(xué),便懷出世,年十九潛越南海,禮紹宗薙染,因歸省父母,以獨子苦留。稍自蓄發(fā),貌為慰解。后投武源普凈庵乘白重相剃度,受沙彌戒于云棲蓮,圓具于海寧湛然澄,隨侍嘉禾東塔,聞同堂舉七賢女尸陀林?有省。歸葬二親,復(fù)參證于云門,及聞金粟密道風(fēng)崇峻,決志歸依。明崇禎辛未,密遷天童,隨入侍寮。未幾,思出掩關(guān)武原,請辭,密語之曰:“汝三年關(guān)后,可隨處開堂,厚自保重?!比ソ?jīng)二載,密過嘉禾,破關(guān)執(zhí)侍,一日集眾,以拂子屬賢曰:“付汝為眾去?!弊允?,當(dāng)湖青蓮請賢開法。甲申冬,主席遁村報昌,順治戊子,遷海門廣慧。甲午,牧云謝事天童,延賢主持。丁酉,遷嘉禾棲真。己亥,遷宜興善權(quán)。庚子,住虞山福城,退老西山支公之白馬澗。丁未七月二十五日入滅,世壽七十有五,塔于徑山之鵬搏峰下,著有語錄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