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形色貪
【三藏法數(shù)】
謂于長短嬌媚等形相之色,而起貪著也。修行之人,觀此形相,作爛壞想,而生厭離,令心清凈。
承事貪
【三藏法數(shù)】
謂于他人趨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而起貪著也。修行之人,觀彼趨承服事,自作死想,猶如枯木,而生厭離,令心清凈。
多貪眾生不凈觀
【三藏法數(shù)】
謂多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著,須假作九想不凈之觀治之,令其貪著之心不起。故云多貪眾生不凈觀。(九想者,胖脹想、青瘀想、壞想、血涂漫想、膿爛想、蟲啖想、散想、骨想、燒想也。)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三藏法數(shù)】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者,明了論疏云:出家先須防心三過,謂于上味食起貪,下味食起瞋,中味食起癡。以此不知慚愧,墮三惡道,凡受食時,當(dāng)作此觀。(三惡道者,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入禪治貪欲染
【三藏法數(shù)】
謂修菩薩行者,修習(xí)禪定,安心理境,寂靜無為,則離一切貪欲之污染也。
舍慳貪心
【三藏法數(shù)】
謂佛弟子當(dāng)以財法廣施于人,蓋財以資人之生,法以資人慧命,于此二者,時常樂行,則能饒益一切。設(shè)有慳貪之心,悉當(dāng)除去,是為舍慳貪心。
貪著心
【三藏法數(shù)】
引取之心為貪,謂于六塵等順情之境,引取無厭,戀著不舍,故名貪著心。(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貪惑
【三藏法數(shù)】
謂于五塵順情境上,引取無厭,昏迷不了,是名貪惑。(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貪隨眠
【三藏法數(shù)】
貪者,引取無厭也。謂此貪欲之惑,潛伏藏識,隨附不舍,而為種子。能生一切貪染之欲,故名貪隨眠。
貪著利養(yǎng)
【三藏法數(shù)】
謂法將滅時,出家之人,多貪利養(yǎng),廣殖田園,惟思口體之奉,不以勤苦為勞,遂致身多疾病,不能流通佛教,是為法沒時之穢行也。
猛利貪欲
【三藏法數(shù)】
謂諸有情,不知世間諸欲,是眾苦之本,但勇猛貪求無有厭足。由此惡行,所以輪回諸趣也。
不貪求戒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不現(xiàn)異相,彰己有德,起貪求心;但為滿足出離生死法故,而持于戒也。
不貪欲
【三藏法數(shù)】
不貪欲者,謂不貪著情欲塵境,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欲,當(dāng)行清凈梵行之善也。
貪習(xí)因
【三藏法數(shù)】
貪習(xí)因者,謂貪習(xí)之心,往來計算,發(fā)于相吸,吸攬不止,則感于水,積風(fēng)為寒,結(jié)水為冰,故有寒冰地獄之報也。(吸,入息也。)
貪欲果報
【三藏法數(shù)】
謂貪欲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是名貪欲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