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麥浪(麥浪)  拼音:mài làng
麥田中的麥苗遭風吹拂時起伏如浪的樣子。宋。歐陽修 游太清宮出城馬上口占詩:「鴉鳴日出林光動,野闊風搖麥浪寒。」
《國語辭典》:淪漣(淪漣)  拼音:lún lián
水波、微波。唐。王維 山中與裴迪秀才書:「北涉元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列傳六。張耒》:「其舒為淪漣,鼓為波濤,激之為風飆,怒之為雷霆,蛟龍魚鱉,噴薄出沒,是水之奇變也?!?/div>
《國語辭典》:蕩潏(蕩潏)  拼音:dàng jué
搖蕩涌出。唐。杜甫北征〉詩:「邠郊入地底,涇水中蕩潏?!?/div>
《國語辭典》:徊翔  拼音:huái xiáng
比喻仕途升遷的緩慢。《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傳》:「公徊翔久矣,朝中無出公右者?!?/div>
《國語辭典》:翻騰(翻騰)  拼音:fān téng
1.上下滾翻,翻動。如:「許多問題在他腦中翻騰,使他澈夜未眠?!?br />2.翻亂原來的順序。比喻舊事重提?!都t樓夢》第五五回:「必要過兩三個月尋出由頭來,徹底子翻騰一陣,生怕人不知道?!?br />3.輾轉反側。形容睡不著覺?!都t樓夢》第四八回:「他翻騰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這會子乏了,且別叫他。」
4.變化翻新,推陳出新。宋。魏了翁賀新郎。舊日重陽日〉詞:「造物翻騰新機杼,不踏詩人陳跡?!乖?。張養(yǎng)浩〈一枝花。用盡我套。梁州曲〉:「恨不的把野草翻騰做菽粟,澄河沙都變化做金珠?!挂沧鳌阜v」。
《國語辭典》:動蕩(動蕩)  拼音:dòng dàng
不安定、不平靜。如:「局勢動蕩」。
《國語辭典》:動蕩(動盪)  拼音:dòng dàng
晃動、不穩(wěn)定。如:「目前時局動蕩,到處人心惶惶?!?/div>
《漢語大詞典》:柳浪
(1).形容柳枝隨風擺動的起伏之狀。 明 高啟 《入郭過南湖望報恩浮屠》詩:“雨后春波柳浪香,布帆歸緩怕斜陽?!?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絳妃:“吐虹絲於碧落,乃敢因月成闌;翻柳浪於青郊,謬説為花寄信。” 許杰 《慘霧》上:“柳林長滿了綠葉,直遮蔽了遠山的山巔,與蒼碧的青天相接,相離不遠的隔岸的 環(huán)溪村 ,已埋沒在柳浪之中,找不到一個屋角了?!?br />(2). 唐 王維 輞川別墅 中的勝景之一。新唐書·文藝傳中·王維:“別墅在 輞川 ,地奇勝,有 華子岡 、 欹湖 、 竹里館 、 柳浪 、 茱萸沜 、 辛夷塢 ,與 裴迪 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div>
《國語辭典》:波痕  拼音:bō hén
1.物體掠過水面所留下的痕跡。
2.在還沒有固結的沉積物表面,由于流水、風或波浪的作用形成的波浪起伏的表面,經(jīng)過成巖作用保存下來。可指示流水方向與巖層的上下層序。
《國語辭典》:山脈(山脈)  拼音:shān mài
許多山嶺相連,沿一定方向延伸而成系統(tǒng)者。如:「中央山脈」、「雪山山脈」。
《國語辭典》:顛頓(顛頓)  拼音:diān dùn
傾仆、困頓。唐。韓愈答崔立之書〉:「顛頓狼狽,失其所操持?!?/div>
《漢語大詞典》:坡陁
亦作“ 坡陀 ”。
(1).山勢起伏貌。 唐 杜甫 《北征》:“坡陀望 鄜畤 ,巖谷互出沒。” 宋 蘇軾 《次前韻答馬忠玉》:“坡陀巨麓起連峯,積累當年慶自鐘?!?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 書巢 尤長五古,《途中望二華》云:‘……數(shù)里漸逶迤,坡陀相錯互?!?br />(2).不平坦。 唐 韓愈 《記夢》詩:“石壇坡陀可坐臥,我手承顏肘拄座。”
(3).山;山坡。 明 李東陽 《靈壽杖歌》:“下可涉園徑,上可凌坡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廈門磚刻:“夜坐,見籬外坡陀有光……因掘地,很古磚?!?/div>
《漢語大詞典》:綠浪
(1).碧波。 唐 韓愈 《盧郎中云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平沙緑浪榜方口,雁鴨飛起穿垂楊?!?唐 白居易 《正月三日閑行》詩:“緑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br />(2).比喻被風吹動起伏不定的農作物。 宋 蘇軾 《答郡中同僚賀雨》詩:“登城望麰麥,緑浪風掀舞?!?權寬浮 《牧場雪蓮花》:“這兒是半山窩里一道川,牧草長得非常茂盛,在夏風里掀起一層層綠浪。”
《漢語大詞典》:重嶺(重嶺)
重迭起伏的山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羣山疊秀,重嶺干霄。” 唐 張說 《華巔應制》詩:“玉鑿重嶺應,緹綺薄云迎?!?/div>
《國語辭典》:屈服  拼音:qū fú
1.曲折起伏?!肚f子。大宗師》:「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2.低頭服輸?!逗鬂h書。卷四一。第五鐘離宋寒列傳。宋均》:「彊者為雄,弱即屈服?!挂沧鳌盖埂?/div>
《漢語大詞典》:龍拿(龍拏)
龍騰起捉物貌。形容山勢起伏蜿蜒。 唐 崔櫓 《過南縣麻姑山》詩之一:“盤疑虎伏形難寫,展認龍拏勢未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