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子猷竹
 
誰家多竹門可款
 
子猷愛竹
 
猷家
  
款竹誰家
 
王家種竹
 
王家竹
 
子猷寵
 
愛竹嘯名園
 
翠竹誰家門可款
  
看竹問主
 
款門不問誰家竹
 
籃輿愛竹
 
門深款竹
 
隨宜有竹
 
王家看不足
 
王家看竹
 
子猷風(fēng)調(diào)
 
子猷幸見過
 
多竹門可款
 
逢竹便尋

相關(guān)人物
王徽之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簡傲〉~776~
王子猷嘗行過吳中,見一士大夫家,極有好竹。主已知子猷當(dāng)往,乃灑埽施設(shè),在聽事坐相待。王肩輿徑造竹下,諷嘯良久。主已失望,猶冀還當(dāng)通,遂直欲出門。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閉門不聽出。王更以此賞主人,乃留坐,盡歡而去。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王徽之〉~203~
時(shí)吳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觀之,便出坐輿造竹下,諷嘯良久。主人灑掃請坐,徽之不顧。將出,主人乃閉門,徽之便以此賞之,盡歡而去。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騿柶涔剩罩珖[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

簡釋

此君:詠竹。唐杜牧《題劉秀才新竹》:“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p>


例句

雖非宋玉誅茅至,且學(xué)王家種竹來。 吳融 岐陽蒙相國借宅因抒懷投獻(xiàn)

皇王自有增封日,修竹徒勞號(hào)此君。 徐夤

綠陰十里灘聲里,閑自王家看竹來。 李群玉 題王侍御宅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杜牧 題劉秀才新竹

歲寒高節(jié)誰能識(shí),獨(dú)有王猷愛此君。 牟融 題陳侯竹亭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韋式 一字至七家詩竹

聽鶯情念友,看竹恨無君。 劉長卿 春過裴虬郊園

好鵝尋道士,愛竹嘯名園。 李白 題金陵王處士水亭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王維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苔甃窺泉少,籃輿愛竹深。 羊士諤 酬盧司門晚夏過永寧里弊居林亭見寄

何人有酒身無事,誰家多竹門可款。 韓愈 游青龍寺贈(zèng)崔大補(bǔ)闕

典故
添蛇足
   
安蛇足
 
蛇安足

相關(guān)人物
陳軫


《戰(zhàn)國策》卷九《齊策二》
昭陽為楚伐魏,覆軍殺將得八城,移兵而攻齊。陳軫為齊王使,見昭陽,再拜賀戰(zhàn)勝,起而問:「楚之法,覆軍殺將,其官爵何也?」昭陽曰:「官為上柱國,爵為上執(zhí)圭?!龟愝F曰:「異貴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陳軫曰:「令尹貴矣!王非置兩令尹也,臣竊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賜其舍人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馀。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灰蝗松呦瘸?,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凰祜嬈渚?。為蛇足者,終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齊,齊畏公甚,公以是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zhàn)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歸,猶為蛇足也?!拐殃栆詾槿?,解軍而去。

例句

勸君莫強(qiáng)安蛇足,一盞芳醪不得嘗。 李商隱 有感

謀身拙為安蛇足,報(bào)國危曾捋虎須。 韓偓 安貧

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鬢霜白趨埃塵。 韓愈 感春四首

典故
鰲足支撐


《淮南子》卷六《覽冥訓(xùn)》
「往古之時(shí),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于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補(bǔ)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jì)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bǔ),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箹|漢·高誘注:「鰲,大龜。天廢頓以鰲?柱之。」

例句

若為失意居蓬島,鰲足塵飛桑樹枯。 李群玉 謫仙吟贈(zèng)趙道士

地祇愁墊壓,鰲足困支撐。 牛僧孺 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因題二十韻奉呈夢得樂天

典故   
荊山玉
     
三刖
 
卞和泣
    
卞和玉
  
卞和三獻(xiàn)
 
卞和刖
 
和氏玉
 
荊山璆
 
玉三獻(xiàn)
  
和氏淚
 
痛玉
   
卞和恥
  
楚山玉
 
楚王珍
  
抱玉淚
 
悲玉石
 
和氏愆
 
三獻(xiàn)荊山
 
白璧三年淚
 
白璧疑冤楚
 
抱石疑非
 
抱玉卞和
 
璧悲三獻(xiàn)
 
卞玉
 
卞子抱玉
 
楚家玉
 
楚人隨玉
 
楚山迷璧
 
楚山囚玉
 
和氏寶
  
荊山待價(jià)
 
泣楚玉
 
泣血人
 
灑淚成血
  
三獻(xiàn)三刖
 
為玉泣
 
誤卞和
  
獻(xiàn)玉和
 
再獻(xiàn)甘滅趾
 
證玉臣
 
足刖已過三
 
白璧冤楚
 
謗玉
    
卞和不斲
 
卞和脛
 
卞山璞
 
卞疑
   
和氏三獻(xiàn)
 
和氏獻(xiàn)玉
   
荊人美璞
 
良璞悲
 
獻(xiàn)玉招刑
 
刖人哭
 
賊奇璞

相關(guān)人物
卞和


《韓非子》卷四〈和氏〉~238~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xiàn)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煌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xiàn)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煌跄耸褂袢死砥滂倍脤氀?,遂命曰:『和氏之璧。』

簡釋

卞和:指知音。唐李涉《送顏覺赴舉》:“居然一片荊山工,可怕無人是卞和?!?/p>

卞泣:指懷才不遇,或指蒙冤。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寄鄭少尹》:“濫竊商歌聽,時(shí)憂卞泣誅?!?/p>

和氏玉:詠玉。唐錢起《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獨(dú)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例句

其兄因獻(xiàn)璞,再刖不履地。卞和名永永,與寶不相墜。勸爾出門行,行難莫行易。 元稹 出門行

圭璧無卞和,甘與頑石列。 元稹 諭寶二首

堅(jiān)貞與和璧,利用歸干將。 劉商 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連城猶隱石,唯有卞和知。 劉商 殷秀才求詩

莫將和氏淚,滴著老萊衣。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覲

泣連三獻(xiàn)玉,瘡懼再傷弓。 劉長卿 落第贈(zèng)楊侍御兼拜員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陽

頃游靈臺(tái)下,頻棄荊山玉。 劉長卿 贈(zèng)別于群投筆赴安西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劉駕 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太原從事

越歐百煉時(shí),楚卞三泣地。二寶無人識(shí),千齒皆棄置。 呂溫 古興

再刖未甘何處說,但垂雙淚出咸秦。 姚鵠 隨州獻(xiàn)李侍御二首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歸。 孟郊 古興

哲人臥病日,賤子泣玉年。 孟郊 哭秘書包大監(jiān)

行吟楚山玉,義淚沾衣巾。 孟郊 答姚怤見寄

因悲楚左右,謗玉不知珉。 孟郊 答盧虔故園見寄

況當(dāng)圣明主,豈乏證玉臣。 孟郊 送孟寂赴舉

應(yīng)憐泣楚玉,棄置如塵泥。 孟郊 鴉路溪行呈陸中丞

定知和氏璧,遙掩玉輪輝。 宋之問 送趙司馬赴蜀州

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 庾抱 臥痾喜霽開扉望月簡宮

只應(yīng)抱璞非良玉,豈得年年不至公。 張喬 自誚

似璧悲三獻(xiàn),疑珠怯再投。 張子容 璧池望秋月

自將荊璞比,不與鄭環(huán)同。 張惟儉 賦得西戎獻(xiàn)白玉環(huán)

和玉悲無已,長沙宦不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紹之制許歸侍

貞堅(jiān)自有分,不亂和氏璧。 戴叔倫 孤石

所痛無罪者,明時(shí)屢遭刖。 曹鄴 下第寄知己

荊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 李咸用 覽友生古風(fēng)

既同和氏璧,終有玉人知。 李咸用 贈(zèng)來鵬

荊山有玉猶在璞,未遇良工虛擲鵲。 李咸用 送人

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復(fù)沒階趨。 李商隱 任弘農(nóng)尉獻(xiàn)州刺史乞假還京

徒為卞和識(shí),不遇楚王珍。 李嶠

知君分如此,贈(zèng)逾荊山璧。 李德裕 重憶山居六首羅浮山

居然一片荊山玉,可怕無人是卞和。 李涉 送顏覺赴舉

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xiàn)君。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十六

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李白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

荊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 李白 早秋贈(zèng)裴十七仲堪

抱石恥獻(xiàn)玉,沈泉笑探珠。 李白 贈(zèng)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徒有獻(xiàn)芹心,終流泣玉啼。 李白 贈(zèng)范金卿二首

大國本多士,荊岑無遺璧。 李益 華陰東泉同張?zhí)幨吭劜芈蓭熂婧喛h內(nèi)同官因寄齊中書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李頻 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張侍御

曉澗青青桂色孤,楚人隨玉上天衢。 杜牧 押兵甲發(fā)谷口寄諸公

但尋陶令集,休獻(xiàn)楚王珍。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zèng)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子既屈一鳴,余固宜三刖。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濫竊商歌聽,時(shí)憂卞泣誅。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此時(shí)泣玉情雖異,他日銜環(huán)事亦同。 楊知至 復(fù)落后呈同年

荊玉收難盡,齊竽喜暫閑。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

莫將和氏淚,滴著老萊衣。 殷遙 送友人下第歸省

山中荊璞誰知玉,海底驪龍不見珠。 牟融 寄周韶州

結(jié)綠處燕石,卞和不必知。 獨(dú)孤及 送陳兼應(yīng)辟兼寄高適賈至

哀哀獻(xiàn)玉人,楚國同悲辛。泣盡繼以血,何由辨其真。 王昌齡 為張僓贈(zèng)閻使臣

三獻(xiàn)寢不報(bào),遲遲空手回。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 盧僎 途中口號(hào)

荊山璞在終應(yīng)識(shí),楚國人知不是狂。 竇庠 酬謝韋卿二十五兄俯贈(zèng)輒敢書情

價(jià)輕猶有二,足刖已過三。 羅隱 寄洪正師

顧我昔年悲玉石,憐君今日蘊(yùn)風(fēng)雷。 羅隱 送章碣赴舉

荊璞獻(xiàn)多還得售,桂堂恩在敢輕回。 翁承贊 喜弟承檢登科

荊山產(chǎn)美玉,石石皆堅(jiān)貞。未必盡有玉,玉且問石生。 聶夷中 客有追嘆后時(shí)者作詩勉之

荊人獻(xiàn)始遇,良匠琢初成。 葉季良 賦得琢玉成器

投珠恐見疑,抱玉但垂泣。 薛據(jù) 古興

蕓香誤比荊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薛濤 贈(zèng)韋校書

明年徵拜入,荊玉不藏諸。 蘇颋 錢荊州崔司馬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門依舊是龍門。 許棠 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東歸萬里慚張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許渾 長安歲暮

知將刖足恨,去擊李膺門。 貫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

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xiàn)玉。 賈島 古意

同聲慚卞玉,謬此托韋金。 鄭愔 同韋舍人早朝

荊玉終無玷,隨珠忽已彈。 鄭愔 貶降至汝州廣城驛

獨(dú)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錢起 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

不嗟荊寶退,能喜彩衣還。 錢起 送安都秀才北還

勿信玉工言,徒悲荊國人。 陳子昂 觀荊玉篇

白璧疑冤楚,烏裘似入秦。 陳子昂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zèng)

獻(xiàn)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空。 陸暢 下第后病中

窮通應(yīng)計(jì)一時(shí)間,今日甘從刖足還。 雍陶 再下第將歸荊楚上白舍人

眾寶歸和氏,吹噓多俊人。 韋應(yīng)物 寄令狐侍郎

卞和試三獻(xiàn),期子在秋砧。 韓愈 孟生詩

譬如黃金盤,照耀荊璞真。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涂中見寄

衣?lián)]京洛塵,完璞伴歸人。 顧況 送友失意南歸

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 駱賓王 疇昔篇

典故 
千金市駿
 
千金骨
 
市駿骨
  
收駿骨
  
駿骨千金
 
燕臺(tái)駿
     
筑臺(tái)市駿
 
貴駿骨
  
買骨金臺(tái)
 
千金何足惜
 
售骨
 
燕山買駿
 
燕市駿骨
 
燕市死骨
 
昭王買駿
 
白骨千金
 
郭隗無駿
 
捐金買骨
   
市白骨
 
死骨擲燕隗
 
燕馬換金
 
燕昭憐馬
 
燕昭求駿

相關(guān)人物
燕昭王
 
郭隗


《戰(zhàn)國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064~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欲將以報(bào)讎。故往見郭隗先生曰:「齊因孤國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bào)。然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丑,孤之愿也。敢問以國報(bào)讎者柰何?」……昭王曰:「寡人將誰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bào)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挥谑遣荒芷谀辏Ю镏R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豈遠(yuǎn)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

例句

駿骨黃金買,英髦絳帳延。 元稹 獻(xiàn)滎陽公詩五十韻(并啟)

燕昭不是空憐馬,支遁何妨亦愛鷹。 司空圖 退棲

君王倘若不見遺,白骨黃金猶可市。 喬知之 羸駿篇

郭隗慚無駿,馮諼愧有魚。 宋璟 奉和御制璟與張說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詩應(yīng)制

知君市駿馬,不是學(xué)燕王。 岑參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馬

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采鳳皇毛。 徐夤 偶題二首

燕昭寤寐常求駿,郭隗尋思未是賢。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之一

燕中有馬如龍行,不換黃金無駿名。 李咸用 送人

攬?zhí)辄S金臺(tái),呼天哭昭王。無人貴駿骨,騄耳空騰驤。 李白 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zèng)江夏韋太守良宰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有能市駿骨,莫恨少龍媒。 杜甫 昔游

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杜甫 贈(zèng)崔十三評事公輔

難逢王濟(jì)知音癖,欲就燕昭買駿名。 韓琮 詠馬

當(dāng)時(shí)若遇燕昭王,肯把千金買枯骨。 顧云 蘇君廳觀韓干馬障歌

始知物妙皆可憐,燕昭市駿豈徒然。 高適 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曇始


南朝梁·釋慧皎《高僧傳》卷十《釋曇始》
釋曇始,關(guān)中人,自出家以后多有異跡。孝武大元之末,赍經(jīng)律數(shù)十部往遼東宣化,顯授三乘立以歸戒,蓋高句驪聞道之始也。義熙初復(fù)還關(guān)中開導(dǎo)三輔,始足白于面,雖跣涉泥水,未嘗沾濕,天下咸稱白足和尚。

例句

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 李商隱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shí)蔡京在坐京曾為僧徒故有第五句

何當(dāng)移白足,早晚凌蒼山。 李白 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huì)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zèng)

白足行花曾不染,黃囊貯酒欲如何。 皎然 酬秦系山人戲贈(zèng)

典故
驥才
 
士元驥足
 
龐才非百里

相關(guān)人物
劉備
 
龐統(tǒng)


《三國志》卷三十七〈蜀書·龐統(tǒng)傳〉~953~
龐統(tǒng)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shí)樸鈍,未有識(shí)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統(tǒng)弱冠往見徽,徽采桑于樹上,坐統(tǒng)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tǒng)當(dāng)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后郡命為功曹。性好人倫,勤于長養(yǎng)。每所稱述,多過其才,時(shí)人怪而問之,統(tǒng)答曰:「當(dāng)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方欲興風(fēng)俗,長道業(yè),不美其譚即聲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教,使有志者自勵(lì),不亦可乎?」吳將周瑜助先主取荊州,因領(lǐng)南郡太守。瑜卒,統(tǒng)送喪至吳,吳人多聞其名。及當(dāng)西還,并會(huì)昌門,陸績、顧劭、全琮皆往。統(tǒng)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fù)重致遠(yuǎn)也?!怪^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shí)之佳也?!箍?、劭謂統(tǒng)曰:「使天下太平,當(dāng)與卿共料四海之士?!股钆c統(tǒng)相結(jié)而還。先主領(lǐng)荊州,統(tǒng)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遺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dāng)展其驥足耳?!怪T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于諸葛亮,遂與亮并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zhèn)荊州。統(tǒng)隨從入蜀。先主領(lǐng)荊州,統(tǒng)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遺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dāng)展其驥足耳?!怪T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于諸葛亮,遂與亮并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zhèn)荊州。統(tǒng)隨從入蜀。
典故 
上界足官府
 
鞭鸞侶
 
千頃鏡凈
 
問云何處花多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二〈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并呈上錢七兄【案:徽。】閣老張十八助教〉
曲江千頃秋波凈,平鋪紅云蓋明鏡。大明宮中給事歸,走馬來看立不正。遺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我今官閒得婆娑【案:時(shí)自中書舍人降太子右庶子。】,問言何處芙蓉多。撐舟昆明度云錦,腳敲兩舷叫吳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負(fù)雪崔嵬插花里。玉山前卻不復(fù)來,曲江汀瀅水平杯。我時(shí)相思不覺一回首,天門九扇相當(dāng)開。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
典故
傳雁
  
雁傳書
 
鴻雁書
  
上林雁
 
傳書雁
 
天涯芳信
  
鴻雁北來
   
上林書
 
書鴻
 
秋鴻春燕
 
寄錦書
 
寄南飛鴻
 
上林消息
  
系雁書
  
雁來音信
 
云邊翼
 
斷鴻書
 
歸鴻書
 
寄南飛翼
 
寄雙飛燕
 
上林鴻雁
 
傳帛
 
傳雁足
 
斷鴻難倩
 
寄書鴻雁
 
見雁思鄉(xiāng)信
 
漫寫羊裙
 
燕去鴻歸
 
音書憑過雁
 
云間一紙書
 
北海雁書
 
北雁連書
 
歸鴻無信
 
鴻來雁度
 
裂帛待燕鴻
 
裂帛附雙燕
 
南雁傳尺素
 
南雁惠佳音
 
難覓征鴻
 
認(rèn)上林欲下
 
上林過雁
 
上林書絕
 
上苑傳書
 
書到雁應(yīng)還
 
書歸玉塞
 
書憑燕翼
 
書倩秋鴻
 
書因北雁稀
 
望飛燕
 
系邊書
  
系書翠羽
 
銜來相思字
 
鄉(xiāng)書雁少
  
雁鴻附書
   
音信絕南鴻
 
子卿歸信
   
赤書憑雁
 
愁懷逐歸鴻
 
獨(dú)雁征書
 
斷鴻誰倩
 
飛燕歸信
 
歸鴻誰寄
 
過鴻來燕
 
鴻羽芳信
 
寄情無雁
 
寄書雁來時(shí)
 
寄書雁翼
 
借片鴻
 
錦書寄飛翼
 
空回春雁
 
憑鴻
 
塞鴻傳書
 
塞雁音書
 
詩憑燕翼
 
書托過鴻
 
書無過雁
 
書無去鴻
 
書系雙飛翼
 
書雁
 
朔燕傳書
 
蘇武逢雁
 
微辭寄歸雁
 
吳鴻傳信
 
系帛
  
燕翎寄箋
 
弋雁問消息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蘇武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武〉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陳鹤再n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shù)十頭。后陵復(fù)至北海上,語武:「區(qū)脫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聞之,南鄉(xiāng)號(hào)哭,歐血,旦夕臨。數(shù)月,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fù)至匈奴,?;菡埰涫卣吲c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shí)在?!褂谑抢盍曛镁瀑R武曰:「今足下還歸,揚(yáng)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fù)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bào)恩將安歸!」陵泣下數(shù)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huì)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開元天寶遺事》卷下〈傳書燕〉
長安豪民郭行先,有女子紹蘭,適巨商任宗,為賈于湘中,數(shù)年不歸,復(fù)音信不達(dá)。紹蘭目?堂中有雙燕戲于梁間,蘭長吁而語于燕曰:「我聞燕子自海東來,往復(fù)必經(jīng)由于湘中。我婿離家不歸數(shù)歲,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憑爾附書授于我婿?!寡杂櫆I下,燕子飛鳴上下,似有所諾。蘭復(fù)問曰:「爾若相允,當(dāng)泊我懷中?!寡嗨祜w于膝上。蘭遂吟詩一首云:「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慇勤憑燕翼,寄與薄情夫?!固m遂小書其字,系于足上,燕遂飛鳴而去。任宗時(shí)在荊州,忽見一燕飛鳴于廳上,宗訝視之,燕遂泊于肩上,見有一小封書系在足上。宗解而視之,乃妻所寄之詩。宗感而泣下,燕后飛鳴而去。宗次年歸,首出詩示蘭。后文士張說傳其事,而好事者寫之。

簡釋

雁書:喻書信。唐杜甫《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詩》:“歲滿歸鳧舄,秋來把雁書?!?/p>


例句

當(dāng)日蘇武單于問,道是賓鴻解傳信。 劉商 胡笳十八拍

家書欲寄雁飛遠(yuǎn),客恨正深秋又來。 劉威 早秋歸

對酒不能傷此別,尺書憑雁往來通。 劉滄 留別崔浣秀才昆仲

系帛何須雁,金烏日日飛。 吳融 送僧歸日本國

宛轉(zhuǎn)結(jié)蠶書,寂寥無雁使。 喬知之 從軍行

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 李商隱 離思

鴻雁向西北,飛書報(bào)天涯。 李白 千里思

莫惜一雁書,音塵坐胡越。 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

經(jīng)時(shí)停尺素,望盡云邊翼。 李群玉 小弟艎南游近書來

芳草萋萋新燕飛,芷汀南望雁書稀。 李群玉 惱從兄

因書天末心,系此雙飛翼。 李群玉 我思何所在

信已憑鴻去,歸唯與燕期。 杜牧 偶題二首之二

鴻雁幾時(shí)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 天末懷李白

天上多鴻雁,池中足鯉魚。相看過半百,不寄一行書。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

系書元浪語,愁寂故山薇。 杜甫 歸雁二首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沈如筠 閨怨二首之一

鴻雁飛不到,音塵何由達(dá)。 獨(dú)孤及 代書寄上李廣州

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 王勃 采蓮曲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王勃 蜀中九日

不見鄉(xiāng)書傳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王涯 秋思贈(zèng)遠(yuǎn)二首

落雁帶書驚,啼猿映枝轉(zhuǎn)。 董思恭 詠弓

歸牛疑燧落,過雁誤書遲。 韋蟾 上元三首之一

雁足應(yīng)難達(dá),狐蹤浪得疑。 韓偓 春悶偶成十二韻

陣去金河冷,書歸玉塞寒。 駱賓王 秋雁

莫?jiǎng)谘阕銈鲿?,愿向凌煙閣上看。 鮑溶 贈(zèng)遠(yuǎn)

典故
濯塵纓
 
濯滄浪
 
逢漁父
 
濯我纓
 
孺子歌
 
解塵纓
 
漁父笑
  
鼓枻歌
 
滄浪濯纓
  
思濯纓
 
濯滄浪纓
 
滄浪之水
 
漁父濯滄浪
  
纓濯
 
濯發(fā)滄浪
 
漁父足
 
塵纓欲濯
 
鼓枻翁
 
論濁清
  
滄浪未濯
 
凈濯蘭纓
 
值漁父
 
濯楚臣纓
 
濯冠巾

相關(guān)人物
屈原

參考典故
獨(dú)醒人
 
餔啜糟醨


《楚辭補(bǔ)注》卷七〈漁父〉~80~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怪屈原也。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jié)O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yáng)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jié)O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顾烊?,不復(fù)與言。
《孟子注疏》卷七上〈離婁章句上〉~28~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豢鬃釉唬骸盒∽勇犞∏逅瑰t,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环蛉吮刈晕辏缓笕宋曛?;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淮酥^也?!?/span>

簡釋

滄浪:指歸隱。唐賈島《重酬姚少府》:“滄浪余將還,知音激所習(xí)?!?/p>


例句

濯纓易為水,何必泛滄浪。 于濆 感懷

青楓江上滄浪吟,白月宮中鸚鵡林。 儲(chǔ)光羲 酬李壺關(guān)奉使行縣憶諸公

魚竿今尚在,行此掉滄浪。 劉商 合肥至日愁中寄鄭明府

自憐生計(jì)事悠悠,浩渺滄浪一釣舟。 劉滄 罷華原尉上座主尚書

自喜他年接巾舄,滄浪地近虎溪頭。 劉滄 與重幽上人話舊

知君濟(jì)世有長策,莫問滄浪隱釣磯。 劉滄 贈(zèng)顓頊山人

棲遲慣得滄浪思,云閣還應(yīng)夢釣磯。 劉滄 題王校書山齋

既憐滄浪水,復(fù)愛滄浪曲。 劉長卿 江中晚釣寄荊南一二相識(shí)

莫使滄浪叟,長歌笑爾容。 劉長卿 洞庭驛逢郴州使還寄李湯司馬

君問漁人意,滄浪自有歌。 劉長卿 長沙早春雪后臨湘水呈同游諸子

澄流可濯纓,嚴(yán)子但垂綸。 劉駕 釣臺(tái)懷古

可以濯吾纓,斯言誠所慕。 司馬扎 滄浪峽

我殊惺惺者,猶得滄浪趣。 司馬扎 滄浪峽

因知帝城下,有路向滄浪。 司馬扎 漾陂晚望

空憐濯纓處,階下水潺潺。 司馬扎 題清上人

御獵思投釣,漁歌好濯纓。 呂牧 涇渭揚(yáng)清燭

玄成知必大,寧是泛滄浪。 嚴(yán)維 送李秘書往儋州

重以觀魚樂,因之鼓枻歌。 孟浩然 尋梅道士

洗幘豈獨(dú)古,濯纓良在茲。 孟浩然 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

清濁俱莫追,何須罵滄浪。 孟郊 吊盧殷

曉碧流視聽,夕清濯衣袍。 孟郊 立德新居

愿奉濯纓心,長謠反招隱。 孫逖 和登會(huì)稽山

君子滿天朝,老夫憶滄浪。 岑參 上嘉州表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

何必濯滄浪,不能釣嚴(yán)灘。 岑參 太一石鱉崖口潭舊廬招王學(xué)士

無由謁天階,卻欲歸滄浪。 岑參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扣船應(yīng)漁父,因唱滄浪吟。 常建 晦日馬鐙曲稍次中流作

試歌滄浪清,遂覺乾坤細(xì)。 常建 湖中晚霽

別家投釣翁,今世滄浪情。 常建 漁浦

扁舟滄浪意,澹?;ㄓ皼]。 常建 白龍窟泛舟寄天臺(tái)學(xué)道者

津途別有趣,況乃濯吾纓。 張九齡 自豫章南還江上作

漁父置詞相借問,郎官能賦許依投。 張南史 酬張二倉曹楊子閑居見寄兼呈韓郎中左補(bǔ)闕皇甫冉

濯纓何處去,鑒物自堪妍。 張聿 圓靈水鏡

滄浪者誰子,一曲醉中聽。 戴叔倫 偶成

荷衣塵不染,何用濯滄浪。 戴叔倫 春江獨(dú)釣

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纓。 李乂 錢唐州高使君赴任

纓塵徒自滿,欲濯待清波。 李咸用 自愧

永日歌濯纓,超然謝塵滓。 李德裕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舴艋舟

蘭橈思無限,為感濯纓歌。 李德裕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東溪

濯纓閑更入,漱齒渴仍吞。 李敬方 題黃山湯院

滄浪有釣叟,吾與爾同歸。 李白 沐浴子

君不見滄浪老人歌一曲,還道滄浪濯吾足。 李白 笑歌行

涉雪搴紫芳,濯纓想清波。 李白 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

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 李白 送儲(chǔ)邕之武昌

舉身憩蓬壺,濯足弄滄海。 李白 酬崔五郎中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纓。 李群玉 大云池泛舟

鵬鴳喻中消日月,滄浪歌里放心神。 李群玉 送人隱居

濯足豈長往,一樽聊可依。 李頎 東京寄萬楚

逍遙每盡日,誰識(shí)愛滄浪。 李頻 陜州題河上亭

白發(fā)滄浪上,全忘是與非。 杜牧 漁父

門外長溪水,憐君又濯纓。 杜牧 貽遷客

之推避賞從,漁父濯滄浪。 杜甫 北游

色阻金印大,興含滄浪清。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遂性同漁父,成名異魯連。 杜甫 回棹

卿到朝廷說老翁,漂零已是滄浪客。 杜甫 惜別行送向卿進(jìn)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獨(dú)當(dāng)省署開文苑,兼泛滄浪學(xué)釣翁。 杜甫 解悶十二首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時(shí)應(yīng)念衰疾,書疏及滄浪。 杜甫 魏十四侍御就弊廬相別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柳宗元 衡陽與夢得分路贈(zèng)別

哲士務(wù)纓弁,鄙夫戀蓬藜。終當(dāng)稅塵駕,盥濯依春溪。 權(quán)德輿 曉發(fā)武陽館即事書情

足垂巖頂石,纓濯洞中渠。 無可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之三

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 白居易 答元八宗簡同游曲江后明日見贈(zèng)

因生江海興,每羨滄浪水。 白居易 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藍(lán)溪作

澧浦饒芳草,滄浪有釣舟。 皇甫冉 歸渡洛水

應(yīng)非矍鑠翁,或是滄浪客。 皎然 訪朱放山人

莫是滄浪子,悠悠一釣船。 皎然 訪陸處士羽

一旦悲歡見孟光,十年辛苦伴滄浪。 竇群 初入諫司喜家室至

予洗腸中酒,君濯纓上塵。 竇群 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纓。 薛能 題漢州西湖

愿言隨狎鳥,從此濯吾纓。 蘇颋 題壽安王主簿池館

如今未免風(fēng)塵役,寧敢匆匆便濯纓。 褚載 南徐晚望

行吟值漁父,坐隱對樵人。 許渾 宣城贈(zèng)蕭兵曹

何必滄浪水,庶茲浣塵襟。 談戭 清溪館作

滄浪愚將還,知音激所習(xí)。 賈島 重酬姚少府

枕席相遠(yuǎn)游,聊欲浮滄浪。 賈至 閑居秋懷寄陽翟陸贊府封丘高少府

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纓人。 趙冬曦 答張燕公翻著葛巾見呈之作

前路逢漁父,多慚問姓名。 鄭常 謫居漢陽白沙口阻雨因題驛亭

渼陂水色澄于鏡,何必滄浪始濯纓。 鄭谷 郊墅

滄浪之水見心清,楚客辭天淚滿纓。 錢起 送畢侍御謫居

無事始然知靜勝,深垂紗帳詠滄浪。 錢起 避暑納涼

去名即棲遁,何必歸滄浪。 錢起 閑居寄包何

子牟戀魏闕,漁父愛滄江。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

世隨漁父醉,身效接輿狂。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懷一百韻

臨川試問堯年事,猶被封人勸濯纓。 韋莊 題穎源廟

濯纓起江湖,綴佩雜蘭麝。 韓愈 縣齋有懷

一謝滄浪水,安知有逸人。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詎假滄浪上,將濯楚臣纓。 駱賓王 夏日游目聊作

亂世難逸跡,乘流擬濯纓。 齊己 湘中感懷

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纓。 齊己 秋江

典故 
足稻梁
 
不飽稻梁
 
稻梁絕
 
稻梁難
 
稻梁微
 
稻梁厭足
 
稻涼可戀
 
戲稻梁
 
雁謀稻梁


《昭明文選》卷五十五〈論五·廣絕交論〉~237~
魚貫鳧躍,颯沓鱗萃,分雁鶩之稻粱,沾玉斝之馀瀝。銜恩遇,進(jìn)款誠,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是曰賄交,其流二也。唐·李善注引《韓詩外傳》:「田饒謂魯哀公曰:『黃鵠止君園池,啄君稻粱?!弧?/span>
典故
妃子將軍瞋
 
不識(shí)將軍高貴
 
脫靴嫌污
 
醉里指污吾足

相關(guān)人物
李白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高力士


《新唐書》卷二百二〈文藝列傳中·李白〉~5762~
天寶初,南入會(huì)稽,與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dāng)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diào)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面,稍解,授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shù)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游四方,嘗乘月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四〈宦官列傳·高力士〉~4757~
高力士,潘州人,本姓馮。少閹,與同類金剛二人,圣歷元年嶺南討擊使李千里進(jìn)入宮。則天嘉其黠惠,總角修整,令給事左右。后因小過,撻而逐之。內(nèi)官高延福收為假子,延福出自武三思家,力士遂往來三思第。歲馀,則天復(fù)召入禁中,隸司宮臺(tái),廩食之。長六尺五寸,性謹(jǐn)密,能傳詔敕,授宮闈丞。景龍中,玄宗在藩,力士傾心奉之,接以恩顧。及唐隆平內(nèi)難,升儲(chǔ)位,奏力士屬內(nèi)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內(nèi)給事。先天中,預(yù)誅蕭、岑等功,超拜銀青光祿大夫,行內(nèi)侍同正員。開元初,加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知內(nèi)侍省事。……天寶初,加力士冠軍大將軍、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進(jìn)封渤??す?。七載,加驃騎大將軍。力士資產(chǎn)殷厚,非王侯能擬,于來庭坊造寶壽佛寺、興寧坊造華封道士觀,寶殿珍臺(tái),侔于國力。于京城西北截澧水作碾,并轉(zhuǎn)五輪,日碾麥三百斛。初,寶壽寺鐘成,力士齋慶之,舉朝畢至。凡擊鐘者,一擊百千;有規(guī)其意者,擊至二十杵,少尚十杵。
典故
人生待足何時(shí)足
 
未足何時(shí)足
 
不知足待何時(shí)足


《全唐詩》卷四百四十五〈知足吟〉【案:和崔十八未貧作。】
不種一隴田,倉中有馀粟。不采一株?!静徊梢恢ι!浚渲杏锈欧?。官閒離憂責(zé),身泰無羈束。中人百戶稅,賓客一年祿。樽中不乏酒,籬下仍多菊。是物皆有馀,非心無所欲。吟君未貧作,同歌知足曲。自問此時(shí)心,不足何時(shí)足。
典故
問狐貍
  
埋輪使
 
輪埋
  
掃豺狼
  
狐貍不足論
 
埋輪氣
 
狐貍避憲章
 
狐貍何足道
 
懼埋輪
 
洛下狼
 
埋輪守
 
狐貍誰問

相關(guān)人物
侯文
 
張綱


《后漢書》卷五十六〈張王種陳列傳·張綱〉~87~
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fēng)俗,皆耆儒知名,多歷顯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馀人受命之部,而綱獨(dú)埋其車輪于洛陽都亭,曰:「豺狼當(dāng)路,安問狐貍!」遂奏曰:「大將軍冀,河南尹不疑,蒙外戚之援,荷國厚恩,以芻蕘之資,居阿衡之任,不能敷揚(yáng)五教,翼贊日月,而專為封豕長蛇,肆其貪叨,甘心好貨,縱恣無底,多樹諂諛,以害忠良。誠天威所不赦,不辟所宜加也。謹(jǐn)條其無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齒者也。」書御,京師震竦。時(shí)冀妹為皇后,內(nèi)寵方盛,諸梁姻族滿朝,帝雖知綱言直,終不忍用。
《東觀漢記校注》卷十七〈張綱傳〉~728~
梁冀作平上軿車,侍御史張綱獨(dú)埋輪于洛陽都亭,曰:「豺狼當(dāng)路,安問狐貍!」遂奏冀。
《漢書》卷七十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列傳·孫寶〉~3259~
徵為京兆尹。故吏侯文以剛直不茍合常稱疾不肯仕,寶以恩禮請文,欲為布衣友,日設(shè)酒食,妻子相對。文求受署為掾,進(jìn)見如賓禮。數(shù)月,以立秋日署文東部督郵。入見,敕曰:「今日鷹隼始擊,當(dāng)順天氣取奸惡,以成嚴(yán)霜之誅,掾部渠有其人乎?」文卬曰:「無其人不敢空受職?!箤氃唬骸刚l也?」文曰:「霸陵杜?季?!箤氃唬骸钙浯??!刮脑唬骸覆蚶菣M道,不宜復(fù)問狐貍?!箤毮?。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杜襲傳〉~667~
時(shí)將軍許攸擁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群臣多諫:「可招懷攸,共討彊敵?!固鏅M刀于膝,作色不聽。襲入欲諫,太祖逆謂之曰:「吾計(jì)以定,卿勿復(fù)言?!挂u曰:「若殿下計(jì)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計(jì)非邪,雖成宜改之。殿下逆臣,令勿言之,何待下之不闡乎?」太祖曰:「許攸慢吾,如何可置乎?」襲曰:「殿下謂許攸何如人邪?」太祖曰:「凡人也?!挂u曰:「夫惟賢知賢,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邪?方今豺狼當(dāng)路而狐貍是先,人將謂殿下避彊攻弱,進(jìn)不為勇,退不為仁。臣聞千鈞之弩不為鼷鼠發(fā)機(jī),萬石之鐘不以莛撞起音,今區(qū)區(qū)之許攸,何足以勞神武哉?」太祖曰:「善。」遂厚撫攸,攸即歸服。時(shí)夏侯尚昵于太子,情好至密。襲謂尚非益友,不足殊待,以聞太祖。文帝初甚不悅,后乃追思。語在尚傳。其柔而不犯,皆此類也。

簡釋

埋輪:詠官吏不畏權(quán)貴,勇于斗爭。唐劉禹錫《早秋送臺(tái)院楊侍御歸朝》:“圣朝寰海靜,所至不埋輪。”

狐貍不足論:喻邪惡勢力。唐杜甫《奉漢中王手札》:“犬馬誠為戀,狐貍不足論?!?/p>


例句

圣朝寰海靜,所至不埋輪。 劉禹錫 早秋送臺(tái)院楊侍御歸朝

昔年叨補(bǔ)袞,邊地亦埋輪。 孫逖 送李補(bǔ)闕攝御史充河西節(jié)度判官

致君期折檻,舉職在埋輪。 崔涂 寄舅

狐貍何足道,豺虎正縱橫。 杜甫 久客

犬馬誠為戀,狐貍不足論。 杜甫 奉漢中王手札

獨(dú)有傷心石,埋輪月宇間。 杜甫 石鏡

應(yīng)笑張綱謾生事,埋輪不得在長安。 羅隱 淮南送盧端公歸臺(tái)

千載埋輪地,無人興一言。 蔣冽 經(jīng)埋輪地

犍為何處在,一擬吊埋輪。 薛能 春日寓懷

荀家位極兼禪理,應(yīng)笑埋輪著所操。 薛能 蒙恩除侍御史行次華州寄蔣相

霄漢期鴛鷺,狐貍避憲章。 錢起 津梁寺尋李侍御

典故
海棠春睡
 
楊妃醉
 
酲初解
 
喚醒海棠
 
睡猶未足
 
佳人春睡
 
春睡未足
 
海棠貪困
 
海棠無力貪春睡
 
海棠醉睡
 
環(huán)兒半睡
 
開元妃子春酲
 
破睡海棠
 
人共海棠俱醉
 
睡來添醉色
 
一成春困
 
玉環(huán)扶淺醉
 
醉得海棠無力
 
妃棠
 
妃子睡起
 
矇松欲睡
 
明皇稱許
 
曉妝無力春醉方酣

相關(guān)人物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李隆基


《海錄碎事》卷十〈后妃門〉
《太真外傳》:「上皇登沉香亭,詔太真妃子。妃子時(shí)卯醉未醒,命力士從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上皇笑曰:『豈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弧?/span>
《全芳備祖·前集》卷七
《楊妃傳》:「唐明皇曾召太真妃,太真妃被酒新起,帝曰:『此乃海棠花睡未足耳?!弧?/span>
《漢語大詞典》:看竹
晉 王徽之 愛竹,曾過 吳中 ,見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輿徑造竹下,諷嘯良久,遂欲出門。主人令左右閉門不聽出,乃留坐,盡歡而去。事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后因以“看竹”為名士不拘禮法的典故。 唐 王維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詩:“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宋 黃庭堅(jiān) 《寄南陽謝外舅》詩:“看竹辟強(qiáng)宅,閲士 黃公 壚?!?/div>
《國語辭典》:此君  拼音:cǐ jūn
1.這個(gè)人。略含親敬的意思。
2.語出《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騿柶涔?,徽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后用以竹的代稱。宋。蘇軾 于潛僧綠筠軒詩:「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魧Υ司源蠼溃篱g那有揚(yáng)州鶴。」
《國語辭典》:畫蛇著足(畫蛇著足)  拼音:huà shé zhuó zú
比喻多此一舉而于事無補(bǔ)。參見「畫蛇添足」條。唐。韓愈〈感春〉詩四首之四:「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鬢雪白趨埃塵?!?/div>
《國語辭典》:畫蛇添足(畫蛇添足)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戰(zhàn)國時(shí)有楚人以比賽畫蛇決定誰可以喝酒,有人畫好后又添畫四只腳,此時(shí)第二個(gè)人也已畫成,第一個(gè)人則因?yàn)槎喈嬃烁静淮嬖诘纳咦?,反而失去本已贏得的酒。典出《戰(zhàn)國策。齊策二》。后比喻多此一舉而于事無補(bǔ)?!度龂萘x》第一一○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jìn),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挂沧鳌府嬌咧恪?、「為蛇添足」、「為蛇畫足」。
《國語辭典》:畫蛇添足(畫蛇添足)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戰(zhàn)國時(shí)有楚人以比賽畫蛇決定誰可以喝酒,有人畫好后又添畫四只腳,此時(shí)第二個(gè)人也已畫成,第一個(gè)人則因?yàn)槎喈嬃烁静淮嬖诘纳咦悖炊ケ疽掩A得的酒。典出《戰(zhàn)國策。齊策二》。后比喻多此一舉而于事無補(bǔ)?!度龂萘x》第一一○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jìn),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挂沧鳌府嬌咧恪?、「為蛇添足」、「為蛇畫足」。
《國語辭典》:三獻(xiàn)(三獻(xiàn))  拼音:sān xiàn
古代舉行祭典時(shí),初次獻(xiàn)酒為初獻(xiàn),再次獻(xiàn)酒為亞獻(xiàn),第三次獻(xiàn)酒為終獻(xiàn),合稱為「三獻(xiàn)」?!独m(xù)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中二千石?!检胫抡迫I(xiàn)?!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嘎暑I(lǐng)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xiàn)、八拜?!挂卜Q為「三享」。
《漢語大詞典》:三獻(xiàn)玉(三獻(xiàn)玉)
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獻(xiàn)之 厲王 ,王以為誑,刖其左足;復(fù)獻(xiàn) 武王 ,又刖其右足;后獻(xiàn) 文王 ,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 和氏 璧。事見《韓非子·和氏》。后用為懷才難遇知音的典實(shí)。 唐 劉長卿 《落第贈(zèng)楊侍御赴范陽》詩:“泣連三獻(xiàn)玉,瘡懼再傷弓?!?唐 賈島 《古意》詩:“眼中兩行淚,曾弔三獻(xiàn)玉?!?宋 曾鞏 《送程殿丞還朝》詩:“自重肯悲三獻(xiàn)玉,不欺常慎四知金?!?/div>
分類:卞和璞玉
《國語辭典》:刖足  拼音:yuè zú
一種古代的刑罰。砍掉犯人的腳。為肉刑之一?!度龂萘x》第九回:「倘得黥首刖足,使續(xù)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div>
分類:斷足肉刑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xiàn)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泣
卞和 之泣。 卞和 得玉璞以獻(xiàn) 楚王 , 楚王 以為詐,砍其雙腳, 卞和 抱其璞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后指因蒙受冤屈或不遇知己而痛苦悲傷。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詩:“濫竊商歌聽,時(shí)憂 卞 泣誅。”參見“ 卞和 ”。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xiàn)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璞
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 漢 焦贛 《易林·漸之萃》:“西行求玉,冀得卞璞?!?/div>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shí)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國語辭典》:完璧歸趙(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shí),識(shí)破秦國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物歸原主。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一五出:「再休思重會(huì)蘭房,那虜騎如云不可當(dāng)。便得個(gè)完璧歸趙也?!挂沧鳌笟w趙」、「原璧歸趙」。
《漢語大詞典》:和玉
(1). 卞和 之玉。喻稀世之寶。后漢書·劉陶傳:“就使當(dāng)今沙礫化為南金,瓦石變?yōu)?和 玉,使百姓渴無所飲,饑無所食……猶不能以保蕭墻之內(nèi)也?!?李賢 注:“ 和 玉, 卞和 之玉也?!?br />(2). 卞和 之玉。喻不為世重的賢才。 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詩:“ 和 玉悲無已, 長沙 宦不成?!眳⒁姟?和氏璧 ”。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shí)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國語辭典》:和璧  拼音:hé bì
楚人卞和所得的璞玉。參見「和氏璧」條?!段倪x。曹丕。與鐘大理書》:「和璧入秦,相如抗節(jié)?!?/div>
分類:和璧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shí)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漢語大詞典》:完璞
完好的璞玉。比喻美好的操守。 唐 顧況 《送友失意南歸》詩:“衣?lián)] 京洛 塵,完璞伴歸人?!?清 羅有高 《鄧先生墓表》:“近百年來,高風(fēng)寥邈矣,而先生獨(dú)奮發(fā)於陳編蠹簡之中,成之以勇邁不回之氣,佐之以堅(jiān)苦廉毅之操,內(nèi)外完璞,挺為偉人?!?/div>
《漢語大詞典》:懷玉(懷玉)
(1).謂懷抱仁德。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南朝 梁 蕭統(tǒng) 《〈陶淵明集〉序》:“或懷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負(fù)薪。” 唐 駱賓王 《鏤雞子》詩:“誰知懷玉者,含響未吟晨?!?br />(2).猶懷璧。 明 李東陽 《邯鄲賈》詩:“ 長安 寳氣橫九州,賈兒身貴封為侯;匹夫懷玉尚不可,何怪貪兒死奇貨。”參見“ 懷璧 ”。
分類:懷抱仁德
《漢語大詞典》:懷璧(懷璧)
左傳·桓公十年:“ 周 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杜預(yù) 注:“人利其璧,以璧為罪?!币蛞浴皯谚怠北扔鞫嘭?cái)招禍或懷才遭忌。三國志·魏志·華歆傳:“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yuǎn)行,將以懷璧為罪,愿賓客為之計(jì)。” 唐 李華 《詠史詩》之四:“得罪因懷璧,防身輒控弦?!?清 姚鼐 《錢舜舉〈蕭翼賺蘭亭圖〉》詩:“語卿且勿諫,懷璧不可居。”
分類:招禍懷才
《漢語大詞典》:抱玉
(1).見“ 抱璞 ”。
(2).謂懷抱德才,深藏不露。語本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三國 魏 嵇康 《古意》詩:“安得反初服,抱玉寶六奇?!?南朝 梁 鐘嶸 詩品總論:“抱玉者聯(lián)肩,握珠者踵武?!?/div>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傳戰(zhàn)國楚人卞和獻(xiàn)玉璞于楚厲王,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故王以為和欺己,乃斷其左足。楚武王時(shí),和再獻(xiàn)之,又以為石,乃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是為和氏之璧。見《韓非子。和氏》。后比喻懷才不遇?!稌x書。卷七○。應(yīng)詹傳》:「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召,付以列曹,必能協(xié)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br />2.戰(zhàn)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質(zhì)樸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祿誘惑。漢。蔡邕釋誨〉:「仆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yōu)游?!?/div>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傳戰(zhàn)國楚人卞和獻(xiàn)玉璞于楚厲王,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故王以為和欺己,乃斷其左足。楚武王時(shí),和再獻(xiàn)之,又以為石,乃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是為和氏之璧。見《韓非子。和氏》。后比喻懷才不遇?!稌x書。卷七○。應(yīng)詹傳》:「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召,付以列曹,必能協(xié)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br />2.戰(zhàn)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質(zhì)樸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祿誘惑。漢。蔡邕釋誨〉:「仆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yōu)游?!?/div>
《漢語大詞典》:楚卞
指 春秋 時(shí) 楚 人 卞和 。 唐 呂溫 《古興》詩:“ 越歐 百鍊時(shí), 楚 卞 三泣地。二寳無人識(shí),千齡皆棄置?!眳⒁姟?楚玉 ”。
分類:卞和
《漢語大詞典》:楚玉
指 楚國 寶玉 和氏 璧。亦用以比喻才能、才華。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摧落》:“姓字難教題甲榜,聲名甚日滿皇都?空懷 楚 玉,浪泣鮫珠?!?/div>
《漢語大詞典》:楚璞
指 楚 人 卞和 獻(xiàn)給 楚王 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 宋 梅堯臣 《度支蘇才翁挽詞》詩之二:“盛世雖多士,唯公與眾殊。高才飛健鶻,逸句吐明珠。未入 周 官采,爭持 楚 璞模?!?明 高啟 《感舊酬宋軍咨見寄》詩:“知音竟為誰,四海嗟惸惸。 齊 竽不解奏, 楚 璞何由呈?” 章炳麟 《西歸留別中東諸君子》詩:“球府集蒼蠅,一滴緇 楚 璞?!?/div>
《漢語大詞典》:楚璧
即 和氏 璧。 明 何景明 《贈(zèng)張合之秀才》詩之二:“ 卞生 懷 楚 璧, 郭隗 待 燕 金?!眳⒁姟?和氏璧 ”。
分類:和氏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shí)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漢語大詞典》:泣玉
《韓非子·和氏》:“ 楚 人 和氏 得玉璞 楚山 中,奉而獻(xiàn)之 厲王 , 厲王 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 和 為誑而刖其左足。及 厲王 薨, 武王 即位, 和 又奉其璞而獻(xiàn)之 武王 。 武王 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跤忠?和 為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 薨, 文王 即位, 和 乃抱其璞而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焙笠浴捌瘛敝敢驊巡挪挥龆?。 唐 駱賓王 《疇昔篇》:“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宋 王禹偁 《商州進(jìn)士張齊說將赴春闈》詩:“明年得意歸來日,不見麻衣泣玉斑?!?/div>
《漢語大詞典》:獻(xiàn)楚(獻(xiàn)楚)
指 春秋 時(shí) 卞和 向 楚王 獻(xiàn)璞玉反遭刑之事。比喻懷才不遇,投效無門。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zèng)宋五之問》詩:“彈冠空被笑,獻(xiàn) 楚 自多傷?!?唐 元稹 《獻(xiàn)滎陽公主五十韻》:“會(huì)將連獻(xiàn) 楚 ,深恥謬游 燕 。”參見“ 獻(xiàn)玉 ”。
《漢語大詞典》:獻(xiàn)玉(獻(xiàn)玉)
春秋 時(shí) 楚 人 卞和 得寶玉,先后獻(xiàn)給 楚 厲王 、 武王 ,都被認(rèn)為欺詐,被截去雙腳。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荊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因以“獻(xiàn)玉”為典,謂向君主或朝廷獻(xiàn)才智。 唐 陸暢 《下第后病中》詩:“獻(xiàn)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金?!?金 元好問 《寄答飛卿》詩:“古來獻(xiàn)玉猶難售,此日聞《韶》本不圖?!?/div>
《漢語大詞典》:獻(xiàn)玉(獻(xiàn)玉)
春秋 時(shí) 楚 人 卞和 得寶玉,先后獻(xiàn)給 楚 厲王 、 武王 ,都被認(rèn)為欺詐,被截去雙腳。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荊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因以“獻(xiàn)玉”為典,謂向君主或朝廷獻(xiàn)才智。 唐 陸暢 《下第后病中》詩:“獻(xiàn)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金?!?金 元好問 《寄答飛卿》詩:“古來獻(xiàn)玉猶難售,此日聞《韶》本不圖?!?/div>
《漢語大詞典》:獻(xiàn)璞(獻(xiàn)璞)
猶獻(xiàn)玉。 唐 韋渠牟 《贈(zèng)竇五判官》詩:“美玉自矜頻獻(xiàn)璞,真金難與細(xì)披沙?!?元 馬臻 《述懷五十韻》:“獻(xiàn)璞悲 和 泣,辭金憶 震 賢。” 明 李東陽 《青溪聞體齋古潭之說有詩見嘲次韻以解》:“登龍卻恨通家晚,獻(xiàn)璞翻為識(shí)者羞?!眳⒁姟?獻(xiàn)玉 ”、“ 獻(xiàn)楚 ”。
分類:獻(xiàn)玉
《漢語大詞典》:荊人
(1). 楚 人,南人。春秋·莊公二十三年:“公至自 齊 , 荊 人來聘?!?span id="550alxh" class="book">《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 荊 人風(fēng)靡, 交 益 景從?!?br />(2).對人稱己妻的謙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區(qū)區(qū)拙技,負(fù)此良琴,若得荊人一奏,當(dāng)有一兩聲可聽者。”《顏氏家藏尺牘》卷二引 清 王士祜 書:“弟去歲以荊人抱病,屏跡半載?!?/div>
《漢語大詞典》:荊和
(1).指 春秋 時(shí) 楚 人 卞和 。 漢 劉向 《九嘆·惜賢》:“ 晉 申生 之離殃兮, 荊 和氏 之泣血?!?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shí):“故瓊瑤俟 荊和 而顯連城之價(jià),烏號(hào)須 逢門 而著陷堅(jiān)之功?!?唐 黃滔 《以不貪為寶賦》:“縱饒 秦氏 ,當(dāng)時(shí)曾欺 趙 地;爭奈 楚君 ,昔日薦刖 荊和 ?!?明 高叔嗣 《古歌》:“ 荊和 當(dāng)路泣,良璞為誰明?”參見“ 卞和 ”。
(2).指和氏璧。《楚辭·劉向〈九嘆·怨思〉》:“筐澤瀉以豹鞹兮,破 荊和 以繼筑。” 王逸 注:“破 和氏 之璧以繼筑杵而舂,敗玉寶而失其好也?!?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玉異色而均美,是以 晉棘 、 荊和 ,等價(jià)連城?!?/div>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xiàn)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荊寶(荊寶)
即和氏璧。亦用以喻美好資質(zhì)。《文選·潘岳〈楊仲武誄〉》:“春蘭擢莖,方茂其華; 荊 寶挺璞,將剖於 和 ?!?李善 注:“言德業(yè)之美類於蘭玉?!?南朝 宋 劉義恭 《游子移》詩:“ 三河 游蕩子,麗顏邁 荊 寶?!?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fēng)告示》:“爾諸生沐浴圣化,景行前修,諒當(dāng)人握 隋 琛,家懷 荊 寶?!?/div>
《漢語大詞典》:荊玉
(1). 荊山 之玉。即和氏璧。 晉 盧諶 《覽古》詩:“連城既偽往, 荊 玉亦真還。”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xiàn), 冀 群當(dāng)一空?!?br />(2).喻美質(zhì)賢才。藝文類聚卷四七引 晉 孫綽 《賀司空修(循)像贊》:“質(zhì)與 荊 玉參貞,鑒與南金等照?!?唐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zèng),其年停貢舉》詩:“ 荊 玉收難盡, 齊 竽喜暫閒?!?/div>
《國語辭典》:荊璞(荊璞)  拼音:jīng pú
楚國荊山的玉璞,即和氏璧。參見「荊山之玉」條?!段倪x。盧諶。贈(zèng)劉琨詩》:「承侔卞和,質(zhì)非荊璞。」后用以比喻資質(zhì)美好。也稱為「荊璧」、「荊玉」。
《漢語大詞典》:荊璧
即和氏璧。亦用以泛指美玉。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六》:“立 神明 通天 之臺(tái),造甲乙之帳,絡(luò)以 隋 珠 荊 璧?!?南朝 宋 謝惠連 《鞠歌行》:“南荊璧,萬金貲, 卞和 不斲與石離?!?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 荊 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div>
《漢語大詞典》:千里骨
千里馬的骨骼。比喻英俊不凡的氣質(zhì)。 宋 蘇軾 《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jiān)酒》詩:“喜見三少年,俱有千里骨?!?/div>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戰(zhàn)國時(shí)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的骨頭為喻,勸諫燕昭王要禮遇天下賢士,則能為其效勞。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禮聘賢士,懇切求才的意思。宋。黃庭堅(jiān)詠李伯時(shí)摹韓干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shí)兼寄李德素〉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jià)五羖皮。」也作「千金買骨」。
《國語辭典》:市駿(市駿)  拼音:shì jùn
比喻求賢。參見「千金市骨」條。南朝梁。蕭統(tǒng) 答東湘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又愛賢之情,與時(shí)而篤,冀同市駿,庶匪畏龍?!固?。駱賓王〈與程將軍書〉:「燕昭王為市駿之資,郭隗居禮賢之始?!?/div>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戰(zhàn)國時(shí)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的骨頭為喻,勸諫燕昭王要禮遇天下賢士,則能為其效勞。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禮聘賢士,懇切求才的意思。宋。黃庭堅(jiān)詠李伯時(shí)摹韓干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shí)兼寄李德素〉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jià)五羖皮?!挂沧鳌盖Ы鹳I骨」。
《漢語大詞典》:市骨
指 戰(zhàn)國 時(shí) 燕昭王 用千金買千里馬骨以求賢才事。常用以比喻招攬人才之迫切。南史·鄭鮮之傳:“昔 葉公 好龍而真龍見, 燕昭 市骨而駿足至。” 唐 柳宗元 《斬曲幾文》:“ 昭王 市骨, 樂毅 歸 燕 。” 清 魏源 《都中吟》:“市骨招駿人才出,縱不拔得十五終得一。”參見“ 千金市骨 ”。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戰(zhàn)國時(shí)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的骨頭為喻,勸諫燕昭王要禮遇天下賢士,則能為其效勞。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禮聘賢士,懇切求才的意思。宋。黃庭堅(jiān)詠李伯時(shí)摹韓干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shí)兼寄李德素〉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jià)五羖皮?!挂沧鳌盖Ы鹳I骨」。
《漢語大詞典》:燕昭市駿(燕昭市駿)
指 戰(zhàn)國 時(shí) 郭隗 以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為喻,勸說 燕昭王 真心求賢的事。 唐 高適 《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家僮愕視欲先鞭,櫪馬驚嘶還屢顧。始知物妙皆可憐, 燕昭 市駿豈徒然?!眳⒁姟?燕駿千金 ”。
《漢語大詞典》:燕駿千金(燕駿千金)
戰(zhàn)國 時(shí), 燕昭王 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 郭隗 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 燕昭王 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fēng)而至。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以“燕駿千金”為招納賢士之典。 宋 真德秀 《謝賜衣帶鞍馬表》:“ 舜 裳五色,慚微裨補(bǔ)之能; 燕 駿千金,愿廣招徠之意。”
《漢語大詞典》:買駿(買駿)
見“ 買駿骨 ”。
《漢語大詞典》:買駿骨(買駿骨)
戰(zhàn)國 時(shí), 燕昭王 要招攬賢才, 郭隗 喻以故事:從前有國君欲以千金求千里馬,三年未得。有人花五百金買一死千里馬的頭回報(bào),國君大怒,此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不久果然買得三匹千里馬。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因以“買駿骨”為求賢若渴之典。 唐 杜甫 《贈(zèng)崔十三評事公輔》詩:“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 唐 李賀 《馬詩》之十三:“堆金買駿骨,將送 楚襄王 ?!币嗍∽鳌?買駿 ”、“ 買骨 ”。 閩 徐夤 《偶題》之一:“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採鳳凰毛?!?唐 韓琮 《詠馬》:“難逢 王濟(jì) 知音癖,欲就 燕昭 買駿名。” 明王錂《春蕪記·忤奸》:“你空費(fèi)著買駿黃金,怎知他把駑駘來鞚引?!?清 陳維嵩 《齊天樂·梅廬花下送潘原白之薊門友人之彭城》詞:“今日游 燕 ,問誰買駿有如此?!?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霽飲人境廬時(shí)聞和局將定韻》之二:“悲歌 易水 無豪俠,買骨 金臺(tái) 有鈍駑。”
《漢語大詞典》:買駿骨(買駿骨)
戰(zhàn)國 時(shí), 燕昭王 要招攬賢才, 郭隗 喻以故事:從前有國君欲以千金求千里馬,三年未得。有人花五百金買一死千里馬的頭回報(bào),國君大怒,此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不久果然買得三匹千里馬。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因以“買駿骨”為求賢若渴之典。 唐 杜甫 《贈(zèng)崔十三評事公輔》詩:“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 唐 李賀 《馬詩》之十三:“堆金買駿骨,將送 楚襄王 ?!币嗍∽鳌?買駿 ”、“ 買骨 ”。 閩 徐夤 《偶題》之一:“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採鳳凰毛。” 唐 韓琮 《詠馬》:“難逢 王濟(jì) 知音癖,欲就 燕昭 買駿名。” 明王錂《春蕪記·忤奸》:“你空費(fèi)著買駿黃金,怎知他把駑駘來鞚引?!?清 陳維嵩 《齊天樂·梅廬花下送潘原白之薊門友人之彭城》詞:“今日游 燕 ,問誰買駿有如此?!?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霽飲人境廬時(shí)聞和局將定韻》之二:“悲歌 易水 無豪俠,買骨 金臺(tái) 有鈍駑?!?/div>
《國語辭典》:買骨(買骨)  拼音:mǎi gǔ
古時(shí)有人欲以千金購買千里馬,三月后馬死,仍以五百金買回馬首,以表示惜念之心。典出《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以買骨比喻求賢心切。五代十國閩。徐夤 偶題詩二首之一:「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采鳳皇毛?!?/div>
《漢語大詞典》:買駿骨(買駿骨)
戰(zhàn)國 時(shí), 燕昭王 要招攬賢才, 郭隗 喻以故事:從前有國君欲以千金求千里馬,三年未得。有人花五百金買一死千里馬的頭回報(bào),國君大怒,此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不久果然買得三匹千里馬。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因以“買駿骨”為求賢若渴之典。 唐 杜甫 《贈(zèng)崔十三評事公輔》詩:“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 唐 李賀 《馬詩》之十三:“堆金買駿骨,將送 楚襄王 ?!币嗍∽鳌?買駿 ”、“ 買骨 ”。 閩 徐夤 《偶題》之一:“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採鳳凰毛?!?唐 韓琮 《詠馬》:“難逢 王濟(jì) 知音癖,欲就 燕昭 買駿名?!?明王錂《春蕪記·忤奸》:“你空費(fèi)著買駿黃金,怎知他把駑駘來鞚引?!?清 陳維嵩 《齊天樂·梅廬花下送潘原白之薊門友人之彭城》詞:“今日游 燕 ,問誰買駿有如此?!?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霽飲人境廬時(shí)聞和局將定韻》之二:“悲歌 易水 無豪俠,買骨 金臺(tái) 有鈍駑?!?/div>
《漢語大詞典》:馬骨(馬骨)
戰(zhàn)國 時(shí), 燕昭王 欲求賢才, 郭隗 以買千里馬為喻,說古代有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比喻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必聞風(fēng)而至。事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以“馬骨”喻賢才俊士。 明 張煌言 《感遇》詩:“落拓何曾夸馬骨,淹留豈為戀豬肝?!?清 朱之瑜 《與源綱條書》之一:“是則千里逸足,期年三至,而僕為五百金之馬骨矣?!?/div>
《國語辭典》:駿骨(駿骨)  拼音:jùn gǔ
良馬的骨頭。戰(zhàn)國時(shí)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骨頭,后果得千里馬的比喻,來勸諫燕王求賢之方的故事。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賢才。唐。杜甫 昔游詩:「賦詩獨(dú)流涕,亂世想賢才,有能市駿骨,莫恨少龍媒。」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你名滿金臺(tái)下,還將駿骨搜?!?/div>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戰(zhàn)國時(shí)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的骨頭為喻,勸諫燕昭王要禮遇天下賢士,則能為其效勞。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禮聘賢士,懇切求才的意思。宋。黃庭堅(jiān)詠李伯時(shí)摹韓干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shí)兼寄李德素〉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jià)五羖皮?!挂沧鳌盖Ы鹳I骨」。
《國語辭典》:白足  拼音:bái zú
南北朝的名僧曇始。足白于面,故稱為「白足和尚」,后人便稱僧人為「白足」。唐。李商隱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shí)蔡京在坐京曾為僧徒故有第五句詩:「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宋。蘇軾 贈(zèng)江州景德長老詩:「白足高僧解達(dá)觀,安排春事滿幽欄?!?/div>
《漢語大詞典》:白足和尚
后秦 鳩摩羅什 弟子 曇始 ,足白于面,雖跣涉泥淖而未嘗污濕,時(shí)稱“白足和尚”。后亦用以指高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神異下·曇始:“釋 曇始 , 關(guān)中 人。自出家以后,多有異跡…… 始 足白於面,雖跣足泥水,未嘗沾濕,天下咸稱白足和尚?!?/div>
《國語辭典》:百里侯  拼音:bǎi lǐ hóu
1.統(tǒng)治一百里之地的諸侯。
2.古稱一縣之長。
《漢語大詞典》:鞭笞鸞鳳(鞭笞鸞鳳)
謂仙人鞭策鳳鸞乘之以行。比喻閑逸、高雅的生活。 唐 韓愈 《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并呈上錢七兄閣老張十八助教》詩:“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方世舉 注:“上界真人比 云夫 ,亦兼比 錢徽 ,散仙乃公自比,亦兼比 張籍 。言 云夫 給事宮中,走馬看花,未極有趣。不如我等閒官,縱游無禁也?!币嘧鳌?鞭鸞笞鳳 ”、“ 鞭麟笞鳳 ”。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先君 竹谷 老人送以詩云:‘怨鶴驚猿辭舊隱,鞭鸞笞鳳總新知?!?宋 裘萬頃 《喜范光伯相過》:“安得飛騰九霄外,鞕鸞笞鳳日相陪。” 元 李孝光 《送陳君禮之婺女兼寄徐仲禮》詩:“鞭麟笞鳳作官府,往往吹笙碧云里?!?/div>
《漢語大詞典》:信鴻(信鴻)
傳送書信的鴻雁。 宋 李之儀 《采桑子》詞:“明朝去路云霄外,欲見無從。滿袂仙風(fēng),空託雙鳧作信鴻?!?/div>
《國語辭典》:帛書(帛書)  拼音:bó shū
1.寫在布帛上的書信?!稘h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蘇建》:「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br />2.寫在縑帛上的書籍。如:「馬王堆帛書內(nèi)容豐富,包括《周易》、《老子》、《黃帝四經(jīng)》、《戰(zhàn)國縱橫家書》等?!?/div>
《漢語大詞典》:空中書(空中書)
指從神仙界寄來的書信。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罷琴惆悵月照席,幾歲寄我空中書?”
《漢語大詞典》:系書(繫書)
見“ 繫帛書 ”。
《漢語大詞典》:系帛書(繫帛書)
謂縛帛書于雁足以傳音信。漢書·蘇武傳:“﹝ ?;?﹞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繫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崩M,一本作“ 係 ”。 唐 楊炯 《送東海孫尉詩序》:“但當(dāng)晨看旅鴈,君逢繫帛之書;夕望牽牛,余候乘槎之客?!币嗍∽鳌?繫書 ”。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裂帛繫書,誓還 漢 恩?!?/div>
《國語辭典》:賓鴻(賓鴻)  拼音:bīn hóng
鴻鳥。清。王夫之蝶戀花。渺渺扁州天一瞬〉詞:「淚竹千竿垂紫暈,賓鴻不寄蒼梧信?!埂端疂G傳》第三五回:「行至寨前第三關(guān)上,只聽得空中數(shù)行賓鴻?quán)诹痢!?/div>
分類:鴻雁信使
《漢語大詞典》:賓雁(賓雁)
鴻雁。語本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唐 錢起 《見上林春雁翔青云寄楊起居李員外》詩:“ 上林 春更好,賓雁不知?dú)w?!?明 陳汝元 《金蓮記·聞繫》:“心驚賓雁雙翰,目斷孤云一帶?!?郭沫若 《蝶戀花》詞:“幾見熏風(fēng)搖碧草,南來賓雁知多少?!?/div>
分類:鴻雁
《漢語大詞典》:送書雁(送書雁)
漢武帝 時(shí) 蘇武 出使 匈奴 被扣,徙 北海 牧羊十九年。 昭帝 時(shí) 漢 使求釋 蘇武 , 匈奴 謊稱 蘇武 已死。使者曰:“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蘇武 因此獲釋歸 漢 ·事見漢書·蘇武傳。后因以稱雁為“送書雁”。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唐 李商隱 《雨》詩:“侵宵送書雁,應(yīng)為稻粱恩?!?/div>
《漢語大詞典》:雁使
送信的使者。 唐 喬知之 《從軍行》:“宛轉(zhuǎn)結(jié)蠶書,寂寥無雁使?!眳⒁姟?雁足書 ”。
分類:送信使者
《漢語大詞典》:雁足書(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書信。語出漢書·蘇武傳:“ 昭帝 即位。數(shù)年, 匈奴 與 漢 和親。 漢 求武等, 匈奴 詭言 武 死。后 漢 使復(fù)至 匈奴 , ?;?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 漢 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 惠 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 漢 使曰:‘ 武 等實(shí)在?!?唐 權(quán)德輿 《寄李衡州》詩:“主人千騎東方遠(yuǎn),唯望 衡陽 雁足書?!毕鄠?元 郝經(jīng) 亦有雁足傳書事。 中統(tǒng) 年間, 郝經(jīng)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還。 經(jīng) 畜一雁,甚馴。一日 經(jīng) 書詩于尺帛曰:“露冷風(fēng)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毕笛阕愣v之。雁為獵者所獲,獻(xiàn)之 元 主, 元 主惻然,遂向南進(jìn)軍,越二年, 宋 亡。見 明 張萱 疑耀卷二。
分類:書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字  拼音:yàn zì
雁群飛行天空時(shí),排列如一或人等字形。宋。蘇軾〈虛飄飄詩。序〉:「元祐間,山谷作虛飄飄,蓋樂府之馀,當(dāng)時(shí)諸公皆有和篇。黃魯直原作詩云:『虛飄飄,花飛不到地,……蜃樓百尺橫滄海,雁字一行書絳霄?!弧?/div>
《漢語大詞典》:雁封
猶雁書。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書籍·書柬:“ 王瑳 詩:‘雁封歸飛斷,鯉素還流絶?!矗褐^書也。”
《國語辭典》:雁帛  拼音:yàn bó
系帛于雁足以傳書。漢蘇武等出使匈奴,為匈奴所羈留;其后漢使復(fù)至匈奴,常惠夜見使者,教他對單于說道,天子射上林中,見帛系雁足,言武等在某澤中,蘇武遂得救回國。見《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后以比喻書信?!队讓W(xué)瓊林。卷四。文事類》:「雁帛鸞箋通稱簡札?!挂卜Q為「雁書」。
分類:書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書(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書信。語出漢書·蘇武傳:“ 昭帝 即位。數(shù)年, 匈奴 與 漢 和親。 漢 求武等, 匈奴 詭言 武 死。后 漢 使復(fù)至 匈奴 , ?;?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 漢 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 惠 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 漢 使曰:‘ 武 等實(shí)在?!?唐 權(quán)德輿 《寄李衡州》詩:“主人千騎東方遠(yuǎn),唯望 衡陽 雁足書?!毕鄠?元 郝經(jīng) 亦有雁足傳書事。 中統(tǒng) 年間, 郝經(jīng)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還。 經(jīng) 畜一雁,甚馴。一日 經(jīng) 書詩于尺帛曰:“露冷風(fēng)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毕笛阕愣v之。雁為獵者所獲,獻(xiàn)之 元 主, 元 主惻然,遂向南進(jìn)軍,越二年, 宋 亡。見 明 張萱 疑耀卷二。
分類:書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書(雁書)  拼音:yàn shū
比喻書信。參見「雁帛」條。南朝梁。劉孝威怨詩〉:「雁書猶未返,角馬無歸年?!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88' target='_blank'>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詩:「莫惜一雁書,音塵坐胡越?!?/div>
分類:書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書(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書信。語出漢書·蘇武傳:“ 昭帝 即位。數(shù)年, 匈奴 與 漢 和親。 漢 求武等, 匈奴 詭言 武 死。后 漢 使復(fù)至 匈奴 , 常惠 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 漢 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 惠 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 漢 使曰:‘ 武 等實(shí)在?!?唐 權(quán)德輿 《寄李衡州》詩:“主人千騎東方遠(yuǎn),唯望 衡陽 雁足書。”相傳 元 郝經(jīng) 亦有雁足傳書事。 中統(tǒng) 年間, 郝經(jīng)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還。 經(jīng) 畜一雁,甚馴。一日 經(jīng) 書詩于尺帛曰:“露冷風(fēng)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毕笛阕愣v之。雁為獵者所獲,獻(xiàn)之 元 主, 元 主惻然,遂向南進(jìn)軍,越二年, 宋 亡。見 明 張萱 疑耀卷二。
分類:書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足  拼音:yàn zú
比喻書信。參見「雁帛」條。南朝梁。王僧孺詠搗衣〉詩:「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固啤6殴馔ⅰ醇o(jì)道德賦〉:「雁足凄涼兮傳恨緒,鳳臺(tái)寂寞兮有遺音。」
分類:書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書(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書信。語出漢書·蘇武傳:“ 昭帝 即位。數(shù)年, 匈奴 與 漢 和親。 漢 求武等, 匈奴 詭言 武 死。后 漢 使復(fù)至 匈奴 , ?;?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 漢 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 惠 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 漢 使曰:‘ 武 等實(shí)在。’” 唐 權(quán)德輿 《寄李衡州》詩:“主人千騎東方遠(yuǎn),唯望 衡陽 雁足書?!毕鄠?元 郝經(jīng) 亦有雁足傳書事。 中統(tǒng) 年間, 郝經(jīng)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還。 經(jīng) 畜一雁,甚馴。一日 經(jīng) 書詩于尺帛曰:“露冷風(fēng)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毕笛阕愣v之。雁為獵者所獲,獻(xiàn)之 元 主, 元 主惻然,遂向南進(jìn)軍,越二年, 宋 亡。見 明 張萱 疑耀卷二。
分類:書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足傳書(雁足傳書)  拼音:yàn zú chuán shū
漢蘇武出使匈奴國而遭拘留于北海,相傳其托雁帶書信傳遞至朝廷。見《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蘇建》。后比喻互相聯(lián)絡(luò),音信不斷。如:「他們雖然已多年未見面,但總會(huì)不定期的雁足傳書,互報(bào)平安?!?/div>
《國語辭典》:鴻雁(鴻雁)  拼音:hóng yàn
動(dòng)物名。一種群居水邊的候鳥。羽毛呈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間有蹼。食植物種子、蟲、魚以維生。也稱為「大雁」。
《國語辭典》:鴻雁(鴻鴈)  拼音:hóng yàn
1.即鴻雁,一種群居水邊的候鳥?!睹献?。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顧鴻雁、麋鹿。」南朝宋。顏延之歸鴻〉詩:「萬有皆同春,鴻雁獨(dú)辭歸。」俗稱為「大雁」。
2.《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鴻雁,美宣王也?!够蛞詾榱髅裣驳冒捕ㄖ髦?。首章二句為:「鴻雁于飛,肅肅其羽?!挂蛞詾槠?/div>
《漢語大詞典》:雁足書(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書信。語出漢書·蘇武傳:“ 昭帝 即位。數(shù)年, 匈奴 與 漢 和親。 漢 求武等, 匈奴 詭言 武 死。后 漢 使復(fù)至 匈奴 , 常惠 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 漢 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 惠 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 漢 使曰:‘ 武 等實(shí)在。’” 唐 權(quán)德輿 《寄李衡州》詩:“主人千騎東方遠(yuǎn),唯望 衡陽 雁足書?!毕鄠?元 郝經(jīng) 亦有雁足傳書事。 中統(tǒng) 年間, 郝經(jīng)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還。 經(jīng) 畜一雁,甚馴。一日 經(jīng) 書詩于尺帛曰:“露冷風(fēng)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毕笛阕愣v之。雁為獵者所獲,獻(xiàn)之 元 主, 元 主惻然,遂向南進(jìn)軍,越二年, 宋 亡。見 明 張萱 疑耀卷二。
分類:書信有雁
《漢語大詞典》:鴻雁行(鴻雁行)
禮記·王制:“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鴈行,朋友不相踰?!毖孕值艹鲂?,弟在兄后。后因以“鴻雁行”為兄弟之稱。 清 蒲松齡 《八月為李大廳復(fù)孫俊服啟》:“鴻雁行中,伯仲一門皆秀;鴛鴦牒上, 朱 陳 兩姓偏多。”
分類:兄弟出行
《國語辭典》:滄浪(滄浪)  拼音:cāng láng
1.青色的水。晉。陸機(jī)塘上行〉:「發(fā)藻玉臺(tái)下,垂影滄浪淵?!顾?。張孝祥〈念奴嬌。洞庭青草〉詞:「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br />2.漢水?!稌?jīng)。禹貢》:「嶓冢導(dǎo)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div>
《國語辭典》:漁父(漁父)  拼音:yú fǔ
1.年老的漁夫。《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臣聞昔者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于渭濱耳?!固?。羅隱 別池陽所居詩:「雨夜老農(nóng)傷水旱,雪晴漁父共舟船?!?br />2.莊子雜篇的篇名。主旨言不宜分外求世,守真則道存。
3.《楚辭》的篇名。屈原作。原放逐江湘,憂愁嘆吟,遇避世漁父,假設(shè)問答以寄意。
《國語辭典》:濯纓(濯纓)  拼音:zhuó yīng
1.洗滌帽纓。語本《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2.比喻超凡脫俗,志節(jié)堅(jiān)貞。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師利贊〉:「體絕塵俗,故濯纓者高其跡?!固?。白居易 題噴玉泉詩:「何時(shí)此巖下,來作濯纓翁?」
《國語辭典》:濯足  拼音:zhuó zú
本指清洗腳。語出《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豢鬃釉唬骸盒∪寺犞?,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弧购蟊扔鞒ナ篱g塵埃,以保持高潔品格?!段倪x。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固?。杜甫韓諫議注〉詩:「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div>
分類:清除
《漢語大詞典》:隨陽雁(隨陽雁)
(1).指大雁。因其為最有代表性的候鳥,隨著太陽的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而北遷南徙,故稱。 唐 李冶 《送閻伯均往江州》詩:“唯有隨陽雁,年年來去飛?!?br />(2).比喻趨炎附勢者。 唐 杜甫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div>
《國語辭典》:埋輪(埋輪)  拼音:mái lún
1.車輪埋于地下,以示堅(jiān)守。《孫子。九地》:「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br />2.東漢順帝時(shí),大將軍梁冀專權(quán),朝政腐敗。帝選派張綱八人巡視全國,糾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獨(dú)綱埋其車輪于洛陽都亭,上書彈劾梁冀,揭露梁冀的罪惡。見《后漢書。卷五六。張皓傳》。后比喻不畏權(quán)貴,直言進(jìn)諫。《文選。沈約。奏彈王源》:「雖埋輪之志,無屈權(quán)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3.比喻圓月隱沒于天際。唐。唐彥謙 七夕詩:「露白風(fēng)清夜向晨,小星垂佩月埋輪?!?/div>
《國語辭典》:張綱埋輪(張綱埋輪)  拼音:zhāng gāng mái lún
后漢張綱被選為八使之一,受命巡視各地,其他七人都已出發(fā)前往奉派地方,張綱卻在洛陽將車輪埋起來,表絕決不出行,而上書彈劾當(dāng)朝權(quán)貴大將軍梁冀及其弟梁不疑。典出《后漢書。卷五六。張皓傳》。故后世以張綱埋輪表示抨擊權(quán)貴,不畏強(qiáng)權(quán)。
《國語辭典》:豺狼當(dāng)路(豺狼當(dāng)路)  拼音:chái láng dāng lù
比喻奸人掌權(quán),專斷橫行?!逗鬂h書。卷五六。張皓傳》:「豺狼當(dāng)路,安問狐貍!」明。無名氏《運(yùn)甓記》第二一出:「豺狼當(dāng)路,含沙沫吐烏,為功高見妒,勛重罹侮,播棄炎荒土?!挂沧鳌覆蚶钱?dāng)?shù)馈埂?/div>
《國語辭典》:豺狼當(dāng)?shù)溃ú蚶钱?dāng)?shù)溃 ?span id="im0re0t" class='label'>拼音:chái láng dāng dào
比喻奸人掌握大權(quán),專斷橫行。漢。荀悅《漢紀(jì)。卷三○。平帝紀(jì)》:「豺狼當(dāng)?shù)溃矄柡?!」元。孛羅御史〈一枝花。懶簪獬豸冠套。梁州〉曲:「盡燕雀喧檐聒耳,任豺狼當(dāng)?shù)滥パ?。」也作「豺狼?dāng)涂」、「豺狼當(dāng)路」、「豺狼橫道」、「豺狼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