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窮途哭
哭途窮
窮途淚
泣途窮
泣窮途
阮途窮
步兵哭
窮途慟
阮籍哭
途窮哭
哀道窮
阮籍窮途哭
哀途窮
窮途老阮
阮籍淚
途窮泣
步兵泣路
阮公失路
路窮
相關(guān)人物阮籍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阮籍〉~604~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籍曠達(dá)不羈,不拘禮俗。性至孝,居喪雖不率常檢,而毀幾至滅性。兗州刺史王昶請與相見,終日不得與言,昶嘆賞之,自以不能測也。太尉蔣濟(jì)聞而辟之,后為尚書郎、曹爽參軍,以疾歸田里。歲馀,爽誅,太傅及大將軍乃以為從事中郎。后朝論以其名高,欲顯崇之,籍以世多故,祿仕而已,聞步兵校尉缺,廚多美酒,營人善釀酒,求為校尉,遂縱酒昏酣,遺落世事。嘗登廣武,觀楚、漢戰(zhàn)處,乃嘆曰:「時(shí)無英才,使豎子成名乎!」時(shí)率意獨(dú)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36~
籍嫂嘗歸寧,籍相見與別。或譏之,籍曰:「禮豈為我設(shè)邪!」鄰家少婦有美色,當(dāng)壚沽酒。籍嘗詣飲,醉,便臥其側(cè)。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識其父兄,徑往哭之,盡哀而還。其外坦蕩而內(nèi)淳至,皆此類也。時(shí)率意獨(dú)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
簡釋
窮途哭:喻指對世事極度悲觀。唐杜甫《秋暮枉裴道州手札》:“齒落未是無心人,舌存恥作窮途哭?!?/p>
例句
每恥窮途哭,今那客淚零。
自慚初識查頭味,正是棲棲哭阮涂。
只慚燕館盛,寧覺阮途窮。
無為學(xué)驚俗,狂醉哭途窮。
身老方投刺,途窮始著鞭。
從茲阮籍淚,且免泣途窮。
淮陰不免惡少辱,阮生亦作窮途悲。
尋思阮籍當(dāng)時(shí)意,豈是途窮泣利名。
大道將窮阮籍哀,紅塵深翳步遲回。
司寇亦曾遭魯黜,步兵何事哭途窮。
遂矜丘室重,不料阮途窮。
蹉跎潘鬢至,蹭蹬阮途窮。
自憐窮律窮途客,正怯孤燈一局棋。
多病馬卿無日起,窮途阮籍幾時(shí)醒。
此生遭圣代,誰分哭窮途。
赤眉猶世亂,青眼只途窮。
君見途窮哭,宜憂阮步兵。
茫然阮籍途,更灑楊朱泣。
途窮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齒落未是無心人,舌存恥作窮途哭。
途中非阮籍,查上似張騫。
蒼茫步兵哭,展轉(zhuǎn)仲宣哀。
此身醒復(fù)醉,不擬哭途窮。
途窮悲阮籍,病久憶相如。
不恨依窮轍,終期濟(jì)巨川。
賈誼哭時(shí)事,阮籍哭路岐。
滄洲自有趣,不便哭途窮。
若使重生太平日,也應(yīng)回首哭涂窮。
返駕王尊何足嘆,哭途阮籍謾無聊。
正哭阮途歸未得,更聞江筆赴嘉招。
誰知獨(dú)西去,步步泣途窮。
蒙莊環(huán)外知音少,阮籍途窮旨趣低。
共嘆虞翻枉,同悲阮籍途。
達(dá)士由來知道在,昔賢何必哭途窮。
虞翻歸有日,莫便哭窮途。
日暮窮途淚滿襟,云天南望羨飛禽。
郤詵丹桂無人指,阮籍青襟有淚沾。
開口謾勞矜道在,撫膺唯合哭途窮。
應(yīng)知阮步兵,惆悵此途窮。
那言阮家子,更作窮途慟。
典故 螢燈
讀書螢
案頭螢
放螢
臨書卷
窗螢
螢聚
翠囊
惜馀光
囊懸
對螢
拾流螢
照書螢
借余光
露螢清夜照書卷
練囊不照
拾螢讀書
收螢光
武子窗
照露螢
讀書聚螢
流螢聚書
收螢?zāi)杰?/div>
戲螢
胤螢
螢席
映書
照書
相關(guān)人物車胤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識鑒〉~408~
車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馬無忌之難,置郡于酆陰。是時(shí)胤十馀歲,胡之每出,嘗于籬中見而異焉。謂胤父曰:「此兒當(dāng)致高名?!购笥渭忝?。胤長,又為桓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選曹尚書。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續(xù)晉陽秋》曰:「胤字武子,南平人。父育,為郡主簿。太守王胡之有知人識,裁見,謂其父曰:『此兒當(dāng)成卿門戶,宜資令學(xué)問?!回肪蜆I(yè)恭勤,博覽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繼日焉。及長,風(fēng)姿美劭,機(jī)悟敏率?;笢卦谇G州取為從事,一歲至治中。胤既博學(xué)多聞,又善于激賞,當(dāng)時(shí)每有盛坐,胤必同之,皆云:『無車公不樂?!惶抵x公游集之日,開筵以待之。累遷丹陽尹、護(hù)軍將軍、吏部尚書?!?/span>
《晉書》卷八十三〈車胤列傳〉~277~
車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吳會(huì)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見胤于童幼之中,謂胤父曰:「此兒當(dāng)大興卿門,可使專學(xué)?!关饭诓痪?,博學(xué)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及長,風(fēng)姿美劭,機(jī)悟敏速,甚有鄉(xiāng)曲之譽(yù)?;笢卦谇G州,辟為從事,以辯識義理深重之。引為主簿,稍遷別駕、征西長史,遂顯于朝廷。時(shí)惟胤與吳隱之以寒素博學(xué)知名于世。又善于賞會(huì),當(dāng)時(shí)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無車公不樂。」謝安游集之日,輒開筵待之。
《藝文類聚》卷九十七〈鱗介部下、蟲豸部 ·蟲豸部·螢火〉~685~
《續(xù)晉陽秋》曰:車胤字武子,學(xué)而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日用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夜繼日焉。
簡釋
讀書螢:喻勤學(xué)苦讀。唐杜甫《題鄭十八著作丈》:“窮巷悄然車馬絕,案頭干死讀書螢?!?/p>
例句
東堂桂欲空,猶有收螢光。
囊疏螢易透,錐鈍股多坑。
放螢去,不須留,聚吋少年今白頭。青云杳渺不可親,開囊欲放增馀怨。
愛爾持照書,臨書嘆吾道。
昔時(shí)書案上,頻把作囊懸。
只合滄洲釣與耕,忽依螢燭愧功成。
螢焰燒心雪眼勞,未逢佳夢見三刀。
秋螢短焰難盈案,鄰燭馀光不滿行。
日下徒推鶴,天涯正對螢。
枕寒莊蝶去,窗冷胤螢銷。
次兄一生能苦節(jié),夏聚流螢冬映雪。
俊健如生猱,肯拾蓬中螢。
久貧驚早雁,多病放殘螢。
積學(xué)螢嘗聚,微詞鳳早吞。
客來洗粉黛,日暮拾流螢。
未足臨書卷,時(shí)能點(diǎn)客衣。
無復(fù)隨高鳳,空馀泣聚螢。
窮巷悄然車馬絕,案頭乾死讀書螢。
曉凌飛鵲鏡,宵映聚螢書。
鯤海已知?jiǎng)邡Q使,螢窗不那夢霓旌。
人心未肯拋膻蟻,弟子依前學(xué)聚螢。
螢聚帳中人已去,鶴離臺上月空圓。
勤苦流螢信,吁嗟宿燕知。
皇明如照隱,愿及聚螢人。
云陰留墨沼,螢影傍華編。
畢事驅(qū)傳馬,安居守窗螢。
應(yīng)憐螢聚夜,瞻望及東鄰。
下帷如不倦,當(dāng)解惜馀光。
一生徒羨魚,四十猶聚螢。
江海呼窮鳥,詩書問聚螢。
風(fēng)意猶憶瑟,螢光乍近書。
金屋玉堂開照睡,豈知螢雪有深功。
典故具雞黍
幽明永隔
千里論交
雞黍恨
白馬故人
巨卿哭
升堂他日約
張范風(fēng)流
張范善終始
白馬悲宋
炊黍期張
死結(jié)生交
死夢尋范式
元伯巨卿千里從
元伯相葬
張范通夢
只雞平生約
相關(guān)人物張劭
范式
《后漢書》卷八十一〈獨(dú)行列傳·范式〉~2676~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一名氾。少游太學(xué),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鼓斯矂w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jiān)O(shè)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鼓冈唬骸溉羧?,當(dāng)為爾醞酒?!怪疗淙?,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式仕為郡功曹。后元伯寢疾篤,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視之。元伯臨盡,嘆曰:「恨不見吾死友!」子徵曰:「吾與君章盡心于子,是非死友,復(fù)欲誰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陽范巨卿,所謂死友也?!箤ざ洹J胶鰤粢娫岽估t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dāng)以爾時(shí)葬,永歸黃泉。子未我忘,豈能相及?」式恍然覺寤,悲嘆泣下,具告太守,請往奔喪。太守雖心不信而重違其情,許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馳往赴之。式未及到,而喪已發(fā)引,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jìn)。其母撫之曰:「元伯,豈有望邪?」遂停柩移時(shí),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咕耷浼戎?,叩喪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異,永從此辭?!箷?huì)葬者千人,咸為揮涕。式因執(zhí)紼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為脩墳樹,然后乃去。
簡釋
具雞黍:喻招待客人。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p>
例句
系舟偏憶戴,炊黍愿期張。
巨卿哭處云空斷,阿騖歸來月正明。
素車猶慟哭,寶劍欲高懸。
蹉跎江浦生華發(fā),牢落寒原會(huì)素車。
元伯歸全去,無由白馬來。
張范善終始,吾等豈不慕。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張范唯通夢,求羊永絕蹤。
風(fēng)期嵇呂好,存歿范張親。
白馬賓徒散,青烏隴隧開。
青烏新兆去,白馬故人來。
雁魚空有信,雞黍恨無期。
典故 靈濤
胥潮
白馬潮
怒濤飛
靈胥怒
胥怒
子胥潮
子胥鴟夷
子胥濤
前胥后種
銀濤白馬
鴟夷沒
鴟夷革
鴟夷恨
伍員潮
伍胥神
白馬銀濤
鴟夷血
靈胥八月濤
八月潮怒
怒為濤
伍相鴟夷
伍員濤
子胥靈
子胥棄
東流生白波
素車駕長鯨
濤江雪浪
伍相潮頭
伍胥白浪
胥濤濺恨
壯志死不息
子胥鼓浪
白馬踏海潮
鴟夷怒濤
寒濤擁伍胥
魂莊怒濤
怒濤猶不平
前潮作子胥
素車走靈胥
伍生傳謬
伍胥恨不滅
伍胥怒濤
胥江萬里濤
子胥怒錢塘
子胥棄江
相關(guān)人物伍員(字子胥)
文種
《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nèi)傳·十三年〉~9~
吳王置酒文臺之上,群臣悉在,太宰嚭執(zhí)政,越王侍坐,子胥在焉。王曰:「寡人聞之,君不賤有功之臣,父不憎有力之子。今太宰嚭為寡人有功,吾將爵之上賞。越王慈仁忠信,以孝事于寡人,吾將復(fù)增其國,以還助伐之功。于眾大夫如何?」群臣賀曰:「大王躬行至德,虛心養(yǎng)士,群臣并進(jìn),見難爭死;名號顯著,威震四海;有功蒙賞,亡國復(fù)存;霸功王事,咸被群臣?!褂谑亲玉銚?jù)地垂涕,曰:「于乎,哀哉!遭此默默,忠臣掩口,讒夫在側(cè);政敗道壞,諂諛無極;邪說偽辭,以曲為直,舍讒攻忠,將滅吳國:宗廟既夷,社稷不食,城郭丘墟,殿生荊棘?!箙峭醮笈?,曰:「老臣多詐,為吳妖孽。乃欲專權(quán)擅威,獨(dú)傾吾國。寡人以前王之故,未忍行法,今退自計(jì),無沮吳謀?!棺玉阍唬骸附癯疾恢也恍牛坏脼榍巴踔?。臣不敢愛身,恐吾國之亡矣。昔者桀殺關(guān)龍逢,紂殺王子比干,今大王誅臣,參于桀紂。大王勉之,臣請辭矣?!棺玉銡w,謂被離曰:「吾貫弓接矢于鄭楚之界,越渡江淮自致于斯。前王聽從吾計(jì),破楚見凌之讎。欲報(bào)前王之恩而至于此。吾非自惜,禍將及汝?!贡浑x曰:「未諫不聽,自殺何益?何如亡乎?」子胥曰:「亡,臣安往?」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受劍,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吾始為汝父忠臣立吳,設(shè)謀破楚,南服勁越,威加諸侯,有霸王之功。今汝不用吾言,反賜我劍。吾今日死,吳宮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死爭之,卒得汝之愿,公子多怨于我。我徒有功于吳。今乃忘我定國之恩。反賜我死,豈不謬哉!」吳王聞之,大怒,曰:「汝不忠信,為寡人使齊,托汝子于齊鮑氏,有我外之心?!辜绷钭圆茫骸腹虏皇谷甑糜兴?。」子胥把劍仰天嘆曰:「自我死后,后世必以我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與龍逄、比干為友?!顾旆鼊Χ?。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斷其頭,置高樓上,謂之曰:「日月炙汝肉,飄風(fēng)飄汝眼,炎光燒汝骨,魚鱉食汝肉。汝骨變形灰,有何所見?」乃棄其軀,投之江中。子胥因隨流揚(yáng)波,依潮來往,蕩激崩岸。
《太平廣記》卷二百九十一〈神一·伍子胥〉~235~
伍子胥累諫吳王,賜屬鏤劍而死。臨終,戒其子曰:「懸吾首于南門,以觀越兵來。以鰈魚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當(dāng)朝暮乘潮,以觀吳之?dāng)??!棺允亲院iT山,潮頭洶高數(shù)百尺,越錢塘漁浦,方漸低小。朝暮再來,其聲震怒,雷奔電走百馀里。時(shí)有見子胥乘素車白馬在潮頭之中,因立廟以祠焉。廬州城內(nèi)淝河岸上,亦有子胥廟。每朝暮潮時(shí),淝河之水,亦鼓怒而起,至其廟前。高一二尺,廣十馀丈,食頃乃定。俗云:與錢塘江水相應(yīng)焉!
《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nèi)傳·十三年〉~22~
遂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斷其頭,置高樓上,謂之曰:「日月炙汝肉,飄風(fēng)飄汝眼,炎光燒汝骨,魚鱉食汝肉。汝骨變形灰,有何所見?」乃棄其軀,投之江中。子胥因隨流揚(yáng)波,依潮來往,蕩激崩岸。
簡釋
靈胥:指河神。來陸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戲成絕句》:“千年未息靈胥怒,卷地潮聲到枕邊?!?/p>
例句
行嘆鴟夷沒,遽惜湛盧飛。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山藏伯禹穴,城壓伍胥濤。
山圍伯禹廟,江落伍胥潮。
伍生傳或謬,枚叟說難窮。
冤深陸機(jī)霧,憤積伍員濤。
懷中陸績橘,江上伍員濤。
浙波只有靈濤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地接三茅嶺,川迎伍子濤。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回潮迎伍相,驟雨送湘君。
《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三《譬喻品》
長者告諸子,言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游戲,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來。
例句
師誦此經(jīng)經(jīng)一句,句句白牛親動(dòng)步,白牛之步疾如風(fēng)。
三車在門外,載你免飄蓬。
門外有三車,迎之不肯出。
門外不須催五馬,林中且聽演三車。
萬乘游仙宗有道,三車引路本無塵。
真僧法號號僧伽,有時(shí)與我論三車。
指喻三車覺,開迷五陰纏。
昔事堪惆悵,談玄愛白牛。
持經(jīng)功力能如是,任駕白牛安穩(wěn)行。
此經(jīng)真體即毗盧,雪嶺白牛君識無。
典故 飲中仙
長鯨吸
白眼青天
銜杯樂圣
蘇晉長齋
百川鯨吸
杯吸百川
酒海吞鯨
酒中鯨
呼來時(shí),記上船
流涎值曲車
少陵應(yīng)賦飲中仙
長安市上爐邊臥
相關(guān)人物杜甫
蘇晉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飲中八仙歌〉
知章【案:賀知章。會(huì)稽人。自稱秘書外監(jiān)?!框T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案:讓皇帝長子琎。封汝陽王?!咳肥汲欤婪昵嚳诹飨选镜酪娗嚳诹飨选?。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案:李適之。天寶元年為左丞相?!咳张d費(fèi)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世賢【銜杯樂圣稱避賢】。宗之【案:崔宗之。日用之子。襲封齊國公。】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蘇晉【案:晉。?之子。官至左庶子?!块L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案:旭善草書?!咳菔?。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案:甘澤謠。布衣焦遂。為陶峴客?!课宥贩阶咳?,高談雄辨驚四筵。
典故 騎款段
乘下澤
乘款段
平生馬少游
驅(qū)款段
下澤乘車
澤車款段
少游馬
少游鄉(xiāng)里
款段下澤
少游車
思少游
歸來款段
百年須下澤
款段乘春
款段少游
馬游
相關(guān)人物馬少游
《東觀漢記校注》卷十二〈馬援傳〉~422~
馬援擊交阯,從容謂官屬曰:「吾從弟少游嘗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為郡掾吏,守墳?zāi)?,鄉(xiāng)里稱為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當(dāng)吾在浪泊、西里、烏間,虜未滅之時(shí),下潦上霧,毒氣熏蒸,仰視烏鳶跕跕墮水中,臥念少游平生時(shí)語,何可得也!」
《后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馬援〉
封援為新息侯,食邑三千戶。援乃擊牛釃酒,勞饗軍士。從容謂官屬曰:「吾從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為郡掾史,守墳?zāi)?,鄉(xiāng)里稱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當(dāng)吾在浪泊、西里閒,虜未滅之時(shí),下潦上霧,毒氣重蒸,仰視飛鳶跕跕墯水中,臥念少游平生時(shí)語,何可得也!今賴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諸君紆佩金紫,且喜且慚。」唐·李賢注:「《周禮》曰:『車人為車,行澤者欲短轂,行山者欲長轂,短轂則利,長轂則安』也?!?/span>
簡釋
款段:喻指普通的生活或侮悟之情。唐李白《江南贈(zèng)韋南陵冰》:“昔騎天子大宛馬,今乘款段諸侯門?!?/p>
例句
有時(shí)鞭款段,盡日醉儚僜。
誰采中原菽,徒巾下澤車。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33~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cái)求客刺秦王,為韓報(bào)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良嘗學(xué)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簡釋
博浪飛椎:喻報(bào)仇雪恨。清朱彝尊《彭城道中詠古二首》之二:“博浪飛椎后,圯橋進(jìn)履車。”
例句
金槌擊政后,玉斗碎增前。
博浪飛椎后,圯橋進(jìn)履車。
壯士揮金槌,報(bào)讎六國聞。
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bào)韓。
典故鮑魚腥
鮑車
沙邱鮑魚
沙丘鮑魚
辒涼骨臭
嬴棺費(fèi)鮑魚
相關(guān)人物李斯
秦始皇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臺。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fā)喪。棺載辒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辒涼車中可其奏事。獨(dú)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shù)以罪,賜死。語具在李斯傳中。行,遂從井陘抵九原。會(huì)暑,上辒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例句
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fèi)鮑魚。
欲厭東南氣,翻傷掩鮑車。
典故 九折途
九折艱
叱馭王尊
叱馭人
忠臣叱馭
悲九折
九折悲
九折魂
輪摧九折
危途九折
九折
九折回軒
王尊許國
九折回轉(zhuǎn)
王陽守親
王陽嘆
王尊返駕
王尊疾驅(qū)
王尊驅(qū)九折
相關(guān)人物王陽
王尊
《漢書》卷七十六〈趙尹韓張兩王列傳·王尊〉~3226~
王尊字子贛,涿郡高陽人也。少孤,歸諸父,使牧羊澤中。尊竊學(xué)問,能史書。年十三,求為獄小吏。數(shù)歲,給事太守府,問詔書行事,尊無不對。太守奇之,除補(bǔ)書佐,署守屬監(jiān)獄。久之,尊稱病去,事師郡文學(xué)官,治尚書、論語,略通大義。復(fù)召署守屬治獄,為郡決曹史。數(shù)歲,以令舉幽州刺史從事。而太守察尊廉,補(bǔ)遼西鹽官長。數(shù)上書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每ぬ匦烀魉]尊不宜久在閭巷,上以尊為郿令,遷益州刺史。先是,瑯邪王陽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嘆曰:「奉先人遺體,柰何數(shù)乘此險(xiǎn)!」后以病去。及尊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王陽所畏道邪?」吏對曰:「是?!棺疬称漶S曰:「驅(qū)之!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棺鹁硬慷q,懷來徼外,蠻夷歸附其威信。博士鄭寬中使行風(fēng)俗,舉奏尊治狀,遷為東平相。
簡釋
九折回軒:借喻不再奔波于仕途。唐李商隱《明禪師院酬從兄見寄》:“斯游悅為勝,九折幸回軒”
九折途:喻指路途艱險(xiǎn)。宋陸游《東窗》:“九折危途寸步艱,至今回首尚心寒?!?/p>
例句
晨嚴(yán)九折度,暮戒六軍行。
撕游儻為勝,九折幸回軒。
寧親西陟險(xiǎn),君去異王陽。
圣圖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返駕王尊何足嘆,哭途阮籍謾無聊。
勿以王陽道,迢遞畏崚嶒。
典故 田單火牛
縱火牛
燧牛尾
火牛兵
火牛突出
即墨功
即墨降城
即墨龍文
愧田車
燕陣橫功
相關(guān)人物田單
《史記》卷八十二〈田單列傳〉~2453~
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湣王時(shí),單為臨菑市掾,不見知。及燕使樂毅伐破齊,齊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師長驅(qū)平齊,而田單走安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已而燕軍攻安平,城壞,齊人走,爭涂,以?折車敗,為燕所虜,唯田單宗人以鐵籠故得脫,東保即墨。燕既盡降齊城,唯獨(dú)莒、即墨不下。燕軍聞齊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齒既殺湣王于莒,因堅(jiān)守,距燕軍,數(shù)年不下。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戰(zhàn),敗死。城中相與推田單,曰:「安平之戰(zhàn),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全,習(xí)兵。」立以為將軍,以即墨距燕。頃之,燕昭王卒,惠王立,與樂毅有隙。田單聞之,乃縱反閒于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shí)欲連兵南面而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唯恐他將之來,即墨殘矣?!寡嗤跻詾槿唬跪T劫代樂毅。樂毅因歸趙,燕人士卒忿。而田單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飛鳥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單因宣言曰:「神來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當(dāng)有神人為我?guī)?。」有一卒曰:「臣可以為師乎?」因反走。田單乃起,引還,東鄉(xiāng)坐,師事之。卒曰:「臣欺君,誠無能也?!固飭卧唬骸缸游鹧砸玻 挂驇熤?。每出約束,必稱神師。乃宣言曰:「吾唯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置之前行,與我戰(zhàn),即墨敗矣?!寡嗳寺勚缙溲?。城中人見齊諸降者盡劓,皆怒,堅(jiān)守,唯恐見得。單又縱反閒曰:「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為寒心。」燕軍盡掘壟墓,燒死人。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zhàn),怒自十倍。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妻妾編于行伍之閒,盡散飲食饗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于燕,燕軍皆呼萬歲。田單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遺燕將,曰:「即墨即降,愿無虜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寡鄬⒋笙?,許之。燕軍由此益懈。田單乃收城中得千馀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尾,燒其端。鑿城數(shù)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后。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枚擊之,而城中鼓噪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dòng)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齊人遂夷殺其將騎劫。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所過城邑皆畔燕而歸田單,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卒至河上,而齊七十馀城皆復(fù)為齊。乃迎襄王于莒,入臨菑而聽政。
例句
吳師驚燧象,燕將警奔牛。
齊歌初入相,燕陣早橫功。
即墨龍文光照曜,常山蛇陣勢縱橫。
不料邯鄲虱,俄成即墨牛。
擊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敗如山死。
典故玉山行
駕小車
對玉山
行玉山
衛(wèi)玠車
映玉山
玉人車
裴玉
逐羊車
衛(wèi)玠羊車
璧人車
乘羊入市
夫向羊車覓
聚車看衛(wèi)玠
傾城看殺
童子馭車
衛(wèi)玠洛陽車
小羊車
羊車并載
玉色映市人
嬉戰(zhàn)羊車
玉山映人
看殺玉車人
羊駕小車
相關(guān)人物衛(wèi)玠
裴楷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容止〉
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shí)人以為「玉人」。見者曰:「見裴叔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埂l(wèi)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墻。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shí)人謂「看殺衛(wèi)玠」。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玠別傳》曰:「玠在群伍之中,寔有異人之望。齠齔時(shí),乘白羊車于洛陽市上,咸曰:『誰家璧人?』于是家門州黨號為『璧人』。」
《晉書》卷三十六〈衛(wèi)瓘列傳·(孫)衛(wèi)玠、(恒族弟)衛(wèi)展〉
玠字叔寶。年五歲,風(fēng)神秀異。祖父瓘曰:「此兒有異于眾,顧吾年老,不見其成長耳!」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
《晉書》卷三十五〈裴秀列傳·(秀從第)裴楷〉~048~
楷風(fēng)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時(shí)人謂之「玉人」,又稱「見裴叔則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簡釋
玉人:喻指男子美貌。唐盧綸《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見寄》:“鶴侶正疑芳景引,玉人那為簿書沉?!?/p>
例句
共惜不成金谷妓,虛令看殺玉車人。
拂墻花影動(dòng),疑是玉人來。
已迷金谷路,頻駐玉人車。
門多金埒騎,路引璧人車。
仙人擁石去,童子馭車來。
朝見裴叔則,朗如行玉山。
君行既識伯禽子,應(yīng)駕小車騎白羊。
欲將瓊樹比,不共玉人同。
禮將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明朝九衢上,應(yīng)見玉人車。
寄與玉人天上去,桓將軍見不教吹。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wèi)玠車。
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聞?wù)f羊車趨盛府,何言瓊樹在東林。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若問玉人殊易識,蓮花府里最清羸。
明朝古堤路,心斷玉人車。
鶴侶正疑芳景引,玉人那為簿書沈。
白玉郎仍少,羊車上路平。
樓上看珠妓,車中見玉人。
莫惜羊車頻列載,柳絲梅綻正芳菲。
衛(wèi)玠羊車懸,長卿駟馬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