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40,分30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非馬辯
辯折田巴
孟子好辯
隨何辯
詞典
辯之
辯才
雄辯
辯論
九辯
辯士
好辯
明辯
論辯
辯說
能辯
典故
白馬先生論
 
非馬辯

相關(guān)人物
兒說
 
韓非子


《韓非子》卷十一〈外儲說左上·說二〉~629~
兒說,宋人,善辯者也。持白馬非馬也服齊稷下之辯者,乘白馬而過關(guān),則顧白馬之賦。故籍之虛辭則能勝一國,考實按形不能謾于一人。

例句

謾持白馬先生論,未抵鳴雞下客功。 胡宿 函谷關(guān)

關(guān)令莫疑非馬辯,道安還跨赤驢行。 齊己 送胤公歸闕

典故
辯折田巴

相關(guān)人物
田巴
 
魯仲連


《太平御覽》卷四六四
《魯連子》曰:齊之辯者田巴辯于狙丘,議于稷下。毀五帝,罪三王,訾五伯,離堅白,合同異,一日而服千人。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魯連,謂徐劫曰:「臣愿得當田子,使之不敢復談可乎?」徐劫言之田巴曰:「劫弟子年十二耳,然千里之駒也。愿得侍議于前,可乎」田巴曰:「可?!刽斶B曰:「臣聞堂上之糞不除,郊草不蕓,白刃交前,不救,流矢何則。急者不救,則緩者非務(wù)。楚軍南陽趙氏伐高唐,燕人十萬之眾在聊城而不去,國亡在旦暮耳,先王將柰何?」田巴曰:「無柰何?!刽斶B曰:「夫危不能為安,亡不能為存,則無為貴學士矣?!壬?,有似梟鳴,出聲而人惡之,愿先生之勿復談也?!固锇驮唬骸钢斅劷??!姑魅找娦旖僭唬骸赶壬x,乃非兔騕裊也,豈特千里哉!」于是杜口易業(yè),終身不復談。

例句

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典故
孟子好辯

相關(guān)人物
孟子


《孟子注疏》卷六下〈滕文公章句下〉~7~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于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書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驅(qū)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典故
隨何辯

相關(guān)人物
隨何


《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列傳·黥布〉~883~
漢王與楚大戰(zhàn)彭城,不利,出梁地,至虞,謂左右曰:「如彼等者,無足與計天下事者?!怪]者隨何進曰:「不審陛下所謂。」?jié)h王曰:「孰能為我使淮南,使之發(fā)兵背楚,留項王于齊數(shù)月,我之取天下可以萬全?!闺S何曰:「臣請使之。」乃與二十人俱使淮南。……項籍死,上置酒對眾折隨何曰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哉!」隨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齊也,陛下發(fā)步卒五萬人,騎五千,能以取淮南乎?」曰:「不能。」隨何曰:「陛下使何與二十人使淮南,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賢于步卒數(shù)萬,騎五千也。然陛下謂何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上曰:「吾方圖子之功?!鼓艘噪S何為護軍中尉。布遂剖符為淮南王,都六,九江、廬江、衡山、豫章郡皆屬焉。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37~
呂后兄周呂侯為漢將兵,居下邑。漢王從之,稍收士卒,軍碭。漢王乃西過梁地,至虞。使謁者隨何之九江王布所,曰:「公能令布舉兵叛楚,項羽必留擊之。得留數(shù)月,吾取天下必矣?!闺S何往說九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龍且往擊之。
《韻府拾遺 支韻》:辯之(辯之)
后漢書鄧晨傳光武即位封晨房子侯建武三年徵還京師數(shù)宴見說故舊平生為歡晨從容謂帝曰仆竟辯之帝大笑
分類:辯之
《國語辭典》:辯才(辯才)  拼音:biàn cái
1.善于辯論的才能。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萬行歸空,千門入善,辯才智惠,豈徒七經(jīng)、百氏之博哉?」
2.辨析佛法奧義的才能?!洞蠓綇V佛華嚴經(jīng)》卷一:「于諸三昧,具足清凈,辯才如海,廣大無盡。」
《國語辭典》:雄辯(雄辯)  拼音:xióng biàn
強而有力的辯論。唐。李白梁甫吟〉:「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固?。杜甫〈飲中八仙歌〉:「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div>
《國語辭典》:辯論(辯論)  拼音:biàn lùn
辯駁議論,爭論是非?!妒酚洝>硪灰欢?。平津侯傳》:「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馀,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shù),上大說之?!埂独蠚堄斡洝返诎嘶兀骸笘|造便將看老殘身上著的仍是棉衣,故贈以狐裘,并彼此辯論的話述了一遍?!?/div>
《國語辭典》:九辯(九辯)  拼音:jiǔ biàn
1.夏代的樂曲?!冻o。屈原。離騷》:「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jié)h。王逸。注:「九辯,九歌,禹樂也?!?br />2.《楚辭》篇名。王逸以為乃屈原弟子宋玉憫其師忠而遭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
《國語辭典》:辯士(辯士)  拼音:biàn shì
1.能說善道的人?!俄n詩外傳》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埂度龂萘x》第四三回:「步子山以蘇秦、張儀為辯士,不知蘇秦、張儀亦豪杰也?!挂卜Q為「辯人」。
2.早期在戲院為無聲電影、外語片解說的人。
《國語辭典》:好辯(好辯)  拼音:hào biàn
喜愛與人爭辯?!睹献印k墓隆罚骸赣柝M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分類:喜歡辯論
《漢語大詞典》:明辯(明辯)
(1).謂明顯地區(qū)分開來。韓非子·有度:“能者不可弊,敗者不可飾,譽者不能進,非者弗能退,則君臣之間明辯而易治。”
(2).明智辯給;明暢有條理。北齊書·司馬子如傳:“ 榮 以 子如 明辯,能説時事,數(shù)遣奉使詣闕,多稱旨, 孝莊 亦接待焉?!?span id="jylxfnf" class="book">《舊唐書·宇文融傳》:“ 融 , 開元 初累轉(zhuǎn) 富平 主簿,明辯有吏干。”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八年:“﹝ 名振 ﹞舉止自若,應對愈明辯?!?宋 陸游 《監(jiān)丞周公墓志銘》:“辭指明辯,卒皆帖服,無敢讙者?!?清 劉大櫆 《方君墓志銘》:“為童子時,應對長者,言詞多明辯。”
《國語辭典》:論辯(論辯)  拼音:lùn biàn
各自據(jù)理說明自己的看法,并駁斥對方的缺失。如:「關(guān)于這件提案,應由持正、反意見的雙方進行論辯,再交由大會表決?!?/div>
《國語辭典》:論辨(論辨)  拼音:lùn biàn
1.評量、辨析?!抖Y記。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后使之?!埂度龂?。卷二。魏書。文帝記》:「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因奏疑事,聽斷大政,論辨得失?!?br />2.文體名。其體蓋源自古代諸子,旨在論證說理。如清朝姚鼐的《古文辭類纂》有論辨類。今多稱為論說文。
《國語辭典》:辯說(辯說)  拼音:biàn shuō
辯解說明。如:「組長在會議中,針對經(jīng)理對他的企劃案的質(zhì)疑加以辯說?!埂盾髯印7鞘印罚骸皋q說譬諭,齊給便利,而不順禮義,謂之奸說?!?/div>
《韻府拾遺 銑韻》:能辯(能辯)
晉書??甫傳石珩問甫曰卿名能辯豈知壽陽已西何以恒旱壽陽以東何以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