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96,分67頁顯示  上一頁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識無邊處天
識無邊處定
離二邊分別止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jīng)
二邊三際
二邊中間無礙
法力無邊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損減邊
邊無邊論
邊見使
色邊際
邊沒
無邊語
在摩伽陀園泥連河邊
識無邊處天
【佛學大辭典】
(界名)四空處之一。無色界之第二天也。(參見:四空處)
【佛學常見辭匯】
無色界之第二天名,為四空處之一。
識無邊處定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參見:四空定)
【佛學常見辭匯】
(參見:四空定)
四空定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又云四無色定(梵名四空處之各名加Dhya%na),十二門禪中之四禪也。一空無邊處定,行人厭患色籠如牢如獄,心欲出離之,舍色想而緣無邊之虛空心,與空無邊相應,故名空無邊定。二識無邊處定,行人更厭前外之空,舍其虛空緣內識為心識無邊之解,心與識無邊相應,故名識無邊處定。三無所有處定,行人更厭其識,而觀心識無所有,心與無所有相應,故名無所有處定。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前之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舍前之有想故名非想,舍前之無想,故名非非想。又無粗想,故曰非想,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行者于此如癡如醉如眠如暗,無所愛樂,泯然寂絕,清凈無為,謂之非想非非想定。見法界次第上,俱舍頌疏世品一。是乃內法之修法也。若于外道則以六行觀而修得之。于此四定復加四定為八定,于此加中間定與未至定(有部義),或加欲界定(成實義)為十定。凡禪定有味定凈定無漏定三種((參見:禪)),此十種禪定中為非想非非想定之心想微細,故無無漏定,有味定凈定也。未至中間之二定及四禪之六定,有見道之無漏定(有部),欲界中間之二定及四禪之六定與前相同,有見道之無漏(成實),下三無色有修道無學道之無漏定,味凈之二定,通于十定,二宗相同。見俱舍論十八,輔行九之一。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四無色定,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諢o邊處定是修行人心想出離患難重重的色(色蘊物質)的牢籠,于是舍色想而緣無邊的虛空,做到心與空無邊相應;識無邊處定是行人又厭棄外在的虛空,于是舍虛空而緣內在的識,做到心與識無邊相應;無所有處定是行人又厭棄其識,而觀心識無所有,做到心與無所有相應;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無粗想(非想)又非無細想(非非想),做到無所愛樂與清凈無為的境界。
離二邊分別止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止之一。不執(zhí)有無迷悟等之二邊而離于差別也。
【三藏法數(shù)】
謂不分別生死、涅槃、有無等二邊之相,是名離二邊分別止。(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唐玄奘譯。華嚴經(jīng)壽量品中如來自說之一段也。
二邊三際
【佛學常見辭匯】
二邊是指有無二邊;三際指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時,或指外、內、中間三處。
二邊中間無礙
【佛學常見辭匯】
受五蘊身心是一邊,解脫五蘊身心又是一邊,受了今之五蘊身心后,中間因修八正道,而解脫了后之五蘊身心,這就是由此一邊,經(jīng)過中間,而到另一邊,三者相關連,而性相皆寂,無可取著,名二邊中間無礙。
法力無邊
【俗語佛源】
「法力」,原指佛法的威力,可以伏異端,降魔道,除煩惱,度眾生。如《維摩詰經(jīng)·佛國品》:「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則施一切。」又如宋·蘇軾《答圓通禪師書》:「所幸圣恩寬大,不即誅殛,想亦大善知識法力冥助也。」后因以法力指神通。如宋·朱松《書永和壁》詩:「道人法力真無礙,解遣龍孫吐浪花?!顾渍Z中又以「法力無邊」指神奇的力量,了無障礙。如《三俠五義》第四回:「方才遇見相公的親隨,說相公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望祈搭救我家小姐才好?!梗ɡ蠲鳈啵?/div>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俗語佛源】
釋迦牟尼說法之初,便講「苦諦」。佛教認為,眾生在「生死輪回」中,遭受著種種「苦報」;生死之苦茫茫無邊,稱為「苦?!??!斗ㄈA經(jīng)·壽量品》謂:「我見諸眾生,沒在于苦海?!狗鸾虨榱司榷杀娚鲇诳嗪?,指出了一個超越生死的「彼岸」作為修行的歸宿??嗪J怯蔁o數(shù)惡業(yè)造成的。那么,要出離苦海,到達彼岸,就要回頭修一切善事,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民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正是勸人去惡向善的話。例如元曲《來生債》謂:「兀那世間的人貪財好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何不早結善緣也!」(李明權)
損減邊
【三藏法數(shù)】
謂因緣所生之法,若分別定無,即是損減實有成就之性,是名損減邊。
邊無邊論
【三藏法數(shù)】
謂外道若憶念壞劫,壞諸世間,即于世間起有邊想。若憶念成劫,成諸世間,即于世間起無邊想,是名邊無邊論。(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壞劫、成劫者,中劫之名也。)
邊見使
【三藏法數(shù)】
邊見者,謂諸眾生,于前之身見,或執(zhí)為斷,或執(zhí)為常,各執(zhí)一邊也。由此邊見,驅役心神,流轉不息,故名為使。
【三藏法數(shù)】
謂于斷常中,執(zhí)斷非常,執(zhí)常非斷。但執(zhí)一邊,是為邊見使。(斷常者,謂外道妄計此身死已不生,故名斷見;復計此身死已后當再生,故名常見。)
色邊際
【三藏法數(shù)】
謂此色塵分析,至于微細色相之際,人、天之眼所不能見,是為色邊際也。
邊沒
【三藏法數(shù)】
謂于世界邊際而沒也。
無邊語
【三藏法數(shù)】
謂佛說法,具大智慧,具大辯才,稱性宣演,無有窮極,故名無邊語。
在摩伽陀園泥連河邊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摩伽陀,華言善勝。梵語泥連,未見翻譯。佛于此河邊菩提樹下而成正覺,故建塔于此,以供養(yǎng)焉。(梵語菩提,華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