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征鞅
遠(yuǎn)行的馬車。鞅,套馬的皮帶,借指馬車。 宋 梅堯臣 《送張圣民學(xué)士知登州》詩:“倏為 東牟 守,別我駐征鞅?!?/div>
《漢語大詞典》:鴻翥(鴻翥)
鴻鵠高飛。借指遠(yuǎn)行;遠(yuǎn)游。文選·曹植〈七啟〉:“翔爾鴻翥,濈然鳧沒?!?李善 注引爾雅:“翥,舉也?!?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逸翮憐鴻翥,離心覺刃劖?!?宋 朱敦儒 《念奴嬌·約友中秋游長橋魏倅邦式不預(yù)》詞:“我遇清時無箇事,好約鶯遷鴻翥?!?/div>
《漢語大詞典》:征軸(征軸)
指遠(yuǎn)行的車。《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浩蕩別親知,連翩戒征軸?!?呂延濟(jì) 注:“征軸,行車也?!?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戒征軸而無因,指歸途而有倦?!?/div>
《漢語大詞典》:征期
遠(yuǎn)行的日期。 唐 岑參 《送張直公歸南鄭拜省》詩:“北堂應(yīng)久待,鄉(xiāng)夢促征期?!?鄭澤 《七夕赴城》詩:“靈夕征期戒,新涼別思宜?!?/div>
《漢語大詞典》:飄海
渡海遠(yuǎn)行,同“漂?!?/div>
《漢語大詞典》:漂海
航海,漂洋過海。
分類:航海
《漢語大詞典》:征傳(征傳)
遠(yuǎn)行人所乘的驛車。 唐 徐堅 《餞唐永昌》詩:“郎官出宰赴 伊 瀍 ,征傳駸駸 灞水 前?!?/div>
《漢語大詞典》:跋步
謂艱辛遠(yuǎn)行。 明 馮夢龍 《女丈夫·洪客高遁》:“從別后,兵火催,孤身懷寶為盜煤,跋踄到 關(guān)西 ,蒙郡主多優(yōu)禮?!?柳亞子 《五月八日謁廖夫人于觀音山旅邸》詩:“卌年渴想 張別山 ,長途跋踄寧嫌久。” 徐興業(yè) 《金甌缺》第一部第二章:“只怕參議年來體衰多病,不勝跋踄之勞?!?/div>
《漢語大詞典》:裹糇糧(裹餱糧)
謂攜帶熟食干糧,以備出征或遠(yuǎn)行。語出《詩·大雅·公劉》:“迺裹餱糧,于橐于囊?!?朱熹 集傳:“餱,食。糧,糗也?!?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至于 公劉 遭 狄 人之亂,去 邰 之 豳 ,身服厥勞。故其曰:‘乃裹餱糧,于橐于囊?!靹t在巘,復(fù)降在原,以處其民?!灾劣?太王 為 戎 翟 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 清 王昶 《郭舟山廟碑》:“裹餱糧兮爭先后,妖星吐芒兮晝緯於天?!币嗍∽鳌?裹餱 ”、“ 裹糧 ”。 晉 劉琨 《答盧諶》:“裹糧攜弱,匍匐星奔?!?宋 崔伯易 《感山賦》:“南方諸山,非復(fù)昔時,材不愛而木不蕃,畋不時而獸不滋,迨有千里不毛,裹餱莫支,是天地陰陽晝夜長養(yǎng),猶不能以充其欲?!?元 虞集 《橐駝圖贊》:“裹餱啟行,致祚八百,史臣作雅,稽古允若?!?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太平世地地相同,地地平等,不待裹糧遠(yuǎn)學(xué)焉?!?
《漢語大詞典》:征舠
遠(yuǎn)行的小船。 南朝 梁 吳均 《贈王桂陽別》詩之二:“行衣侵曉露,征舠犯夜湍。” 明 無名氏 《運(yùn)甓記·辭親赴任》:“征舠已集,拜辭偷淚滴?!?/div>
《漢語大詞典》:羈逆(羈逆)
羈旅遠(yuǎn)行。 明 文徵明 《送劉君元瑞守西安敘》:“始君之罷也,間關(guān)羈逆,人將不堪其憂,而君蕭然自得?!?/div>
《漢語大詞典》:赍物(齎物)
供應(yīng)給屯戍、出使等遠(yuǎn)行者攜帶使用的物品。史記·大宛列傳:“其使皆貧人子,私縣官齎物,欲賤市以私其利外國?!?span id="045k8pr" class="book">《漢書·張騫傳》:“其使皆私縣官齎物。” 顏師古 注:“言所齎官物,竊自用之,同於私有?!?
《漢語大詞典》:旅裝(旅裝)
(1).行裝。 明 高啟 《次韻過建平縣》:“應(yīng)愛青山好,經(jīng)過駐旅裝。”
(2).遠(yuǎn)行人的裝扮。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一幕:“ 聶嫈 攜桃花數(shù)枝自隴道上, 聶政 旅裝佩劍隨后?!?/div>
《漢語大詞典》:七地
佛教語。即遠(yuǎn)行地。菩薩十地之七。在此階位,菩薩遠(yuǎn)離三界生死煩惱,成就方便智慧,證得無相空寂。亦稱已作地。相當(dāng)于小乘羅漢果的階位。見大智度論卷七五。《華嚴(yán)經(jīng)·十地品》:“菩薩摩訶薩修此妙行,如是方便慧現(xiàn)前故,名為入七地……深智慧定心,具行六地巳;一時生方便,智慧入七地?!?隋 慧遠(yuǎn) 大乘義章卷十四:“此從二地乃至七地,修道剪障,名斷煩惱?!?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七章:“謂七地始得無生,是時已悟理。但至于十地,金剛心現(xiàn),乃證體而作佛?!眳⒁姟?十地 ”。
《國語辭典》:十地  拼音:shí dì
佛教用語:(1)依菩薩證悟的層次而分的十種境界。即極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yuǎn)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斗鹫f十地經(jīng)》卷一:「唯諸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界,彼中如來不嘆說此菩薩十地者?!埂段饔斡洝返诎嘶兀骸肝驎r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挂卜Q為「菩薩地」。(2)菩薩十地中的第十地,僅次于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
《漢語大詞典》:云轍(雲(yún)轍)
(1).借指遠(yuǎn)行的車駕。 南朝 宋 鮑照 《贈顧墨曹》詩:“云轍泉分,西艫東軌。”
(2).指神仙通行的道路。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尋自不登兩龍于云轍,騁八駿于龜途?!?清 蔣士銓 《桂林霜·立祠》:“云轍霓旌,俯臨鑒格?!?/div>
《漢語大詞典》:出門人(出門人)
離開了家,在外遠(yuǎn)行或任事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八五回:“出門人本來保重點的好。” 魯迅 《彷徨·祝?!?/span>:“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二部二五:“他們都想得圓全,怕家里人惦念出門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