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連接(連接)  拼音:lián jiē
相連,接續(xù)不斷。唐。杜光庭《青城山記》:「在岷山之南,群峰掩映,牙相連接?!?/div>
《分類字錦》:鎮(zhèn)戍連接(鎮(zhèn)戍連接)
隋書賀婁子干傳:請要路之所。加其防守。但使鎮(zhèn)戍連接。烽候相望。民雖散居。必謂無慮。
分類:屯戍
《國語辭典》:連接詞(連接詞)  拼音:lián jiē cí
用來連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或句,以表示其相互聯(lián)絡的關系詞。如「魚與熊掌」中的「與」字,或如「他感冒了,所以今天沒來」中的「所以」。也稱為「連詞」。
分類:連結
《國語辭典》:連接器(連接器)  拼音:lián jiē qì
連結火車車廂及聯(lián)結客、貨車等的裝置。
《國語辭典》:連接線(連接線)  拼音:lián jiē xiàn
數(shù)學上指連接兩點的直線。簡稱為「連線」。
《國語辭典》:相接  拼音:xiāng jiē
相連、連接?!段倪x。張衡。西京賦》:「亙雄虹之長梁,結棼橑以相接?!埂段倪x。杜預。春秋左氏傳序》:「考乎其時,則相接;言乎其位,則列國?!?/div>
《國語辭典》:貫穿(貫穿)  拼音:guàn chuān
1.穿透。如:「這條公路貫穿了整個城鎮(zhèn)?!埂睹魇?。卷八八。河渠志六》:「石塘小則有竇,大則有橋,內外浦涇縱橫貫穿,皆為泄水計也?!?br />2.學問融會貫通?!稘h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亦其涉獵者廣博,貫穿經(jīng)傳,馳騁古今,上下數(shù)千載間,斯以勤矣。」宋。蘇軾 德威堂銘。敘:「貫穿古今,洽聞強記,雖專門名家有不逮。」
《國語辭典》:貫通(貫通)  拼音:guàn tōng
1.穿越、溝通。如:「這條干道貫通整個城市,帶動了經(jīng)濟的成長與繁榮?!埂肚迨犯?。卷二六八。列傳。田六善》:「若賊東出則東應,賊西出則西應,疲我?guī)熗?,分我威力,固原圍解,賊氣貫通,此斷斷不可者也?!?br />2.全面透徹地領會、深切知曉?!吨熳诱Z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千條萬緒,貫通來只是一個道理。夫子所以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是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高@王冕天性聰明,年紀不滿二十歲,就把那天文、地理、經(jīng)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div>
《國語辭典》:接續(xù)(接續(xù))  拼音:jiē xù
1.連續(xù)、持續(xù)。如:「事情一件一件地接續(xù)發(fā)生?!?br />2.連接?!独蠚堄斡洝返诎嘶兀骸赴牙π欣畹睦K子解下兩根接續(xù)起來,將一頭放了下去?!?/div>
《國語辭典》:牽連(牽連)  拼音:qiān lián
牽涉關聯(lián),互相連帶?!吨熳诱Z類。卷七○。易。小畜》:「小畜但能畜得九三一爻而已。九三是迫近他底,那兩爻自牽連上來。」《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那人姓風,名影,是一件人命牽連的事?!?/div>
《國語辭典》:連屬(連屬)  拼音:lián zhǔ
連續(xù)不斷?!稘h書。卷一○。成帝紀》:「卒徒蒙辜,死者連屬,百姓罷極,天下匱竭。」
《國語辭典》:連屬(連屬)  拼音:lián shǔ
親友間相互往來的關系。如:「自從上回鬧僵后,他們兩家早就沒連屬了?!?/div>
《國語辭典》:聯(lián)屬(聯(lián)屬)  拼音:lián shǔ
綿延相連。如:「陽春三月,山徑兩旁的奇花異草聯(lián)屬不絕?!?/div>
《國語辭典》:連結(連結)  拼音:lián jié
1.互相結合?!缎绿茣?。卷一五○。列傳。常袞》:「今西藩盤桓境上,數(shù)入寇,若相連結,以乘無備,其變不細,請早圖之。」《三國演義》第五七回:「早有人報到許昌,言劉備有諸葛亮、龐統(tǒng)為謀士,招兵買馬,積草屯糧,連結東吳,早晚必興兵北伐?!?br />2.透過網(wǎng)路傳輸,使分置多處的電腦或網(wǎng)路設備,能夠相互的溝通或傳遞訊息。
《國語辭典》:連絡(連絡)  拼音:lián luò
連系、交往?!度龂萘x》第七六回:「前后一十二個寨柵,連絡不絕。」《紅樓夢》第四回:「這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俱榮,扶持遮飾皆有照應的。」
《國語辭典》:勾連(勾連)  拼音:gōu lián
牽連。如:「這些話句句勾連著,有意無意地透露出當事者的不滿?!埂睹魇?。卷二一一。列傳。馬永》:「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連,禍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