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六
佛姓迦葉,波羅柰城人,梵德子,是為賢劫第三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或稱迦葉摩騰。東漢僧人,天竺人。嘗講《金光明經》于屬國,適敵國犯境,乃躬自勸和,由此顯名。明帝于永平十年遣郎中蔡愔等往天竺訪求佛法。尋邀攝摩騰、竺法蘭來漢,以白馬馱佛經佛像至洛陽。明年,帝筑白馬寺為二僧居所,合譯《四十二章經》,是為我國漢譯佛經及有僧寺之始。不久卒于洛陽。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一 譯經科一
西竺人也。善大小乘。素以佛法游化諸國。嘗至一小國。而大國來侵。騰為講金光明經以卻之。于是聲振五天。永平七年辛卯。帝夢金人佩日光飛于殿廷。旦問其臣王遵傅毅曰。此何祥哉。傅毅進曰。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常星不現。太史蘇由記之曰。西國圣人有所謂佛者生焉。千年之后聲教乃至。陛下所夢殆其神乎。于是遣蔡愔秦景等十八人。西求所夢者。至大月氏國。遇騰與俱。以十年甲午至洛陽。獻釋迦像并貝葉諸經。詔館于鴻臚寺。設所獻于南宮清涼臺。并關陽顯節(jié)陵上。而祠拜焉。后于洛之西雍門外。別營白馬寺。以徙居之。白馬者。西方相傳謂。昔有惡王欲盡毀諸塔廟。而王之白馬忽繞塔悲鳴。王悟遂停毀。人賴其德。故塔廟之建。類多以白馬名焉。寺則因摩騰始居鴻臚寺而名也。帝嘗幸其寺。騰進曰寺東何館。帝曰昔地忽隆起如阜。夷之復然。夜有光怪。民以圣冢呼之。疑其為洛陽地神也。故祀之至今。騰曰噫非也。子。讀中印土金藏詮曰。如來示滅百年。阿怒伽王造八萬四千寶塔。填佛舍利其中。耶舍尊者以手掩日。出種種光。遍虛空界。役諸鬼神捧塔。同時而葬。葬東支那土者十有九處。此其一也。帝大驚。即駕幸圣冢。有圓光現冢上。三身現光中。侍衛(wèi)呼萬歲。帝且喜且悲曰。非西來大士。朕安知大圣垂祐哉。詔受制度于騰而塔其上。塔九成。高五百尺。越明年。光又現。天香郁然。于塔頂有金色手尺許。如出琉璃中。駕至拜贍。而光隨步武旋繞。自午及申而滅。時梵僧伽摩羅等九人適至。禮而嘆曰。我于竺乾所見者三處。今復獲見此。非緣幸耶。沒于洛陽所住寺。
神僧傳·卷第一
釋摩騰。本中天竺人也。美風儀解大小乘經。常以游化為任。往天竺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會敵國侵境。騰惟曰。經云。能說此法為地神所護。使所居安樂。今鋒鏑方始。曾是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勸。遂致二國交歡。由是顯譽。逮漢永平中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夢。通人傅毅奏曰。臣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帝以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尋訪佛法。愔等于彼遇見摩騰。要還漢地。騰誓志弘通不憚疲苦。冒涉流沙至于雒邑。明帝甚加賞接。于城西門外立精舍以處之。漢地有沙門。自騰始也。但大法初傳未有歸信。故蘊其深解無所宣述。后卒于雒陽。有記云。騰譯四十二章經一卷。初緘在蘭臺石室第十四間中。騰所住處。今雒陽城西雍門外白馬寺是也。相傳云。外國有王嘗毀破諸寺。唯招提寺未及毀壞。夜有一白馬繞塔悲鳴。即以啟王。王即停壞諸寺。因改招提以為白馬。故諸寺立名。多取則焉。
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上
攝摩騰。本中天竺人。善風儀。解大小乘經。常游化為任。昔經往天竺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會敵國侵境。騰惟曰。經云。能說此經法。為地神所護。使所居安樂。今鋒鏑方始。曾是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勸。遂二國交歡。由是顯達。漢永平中。明皇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夢。通人傅毅奉答。臣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帝以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尋訪佛法。愔等于彼遇見摩騰。乃要還漢地。騰誓志弘通不憚??嗝吧媪魃持梁貊靡亍C鞯凵跫淤p接。于城西門外立精舍以處之。漢地有沙門之始也。但大法初傳未有歸信。故蘊其深解無所宣述。后少時卒于雒陽。有記云。騰譯四十二章經一卷。初緘在蘭臺石室第十四間中。騰所住處。今雒陽城西雍門外白馬寺是也。相傳云。外國國王嘗毀破諸寺。唯招提寺未及毀壞。夜有一白馬。繞塔悲鳴。即以啟王。王即停壞諸寺。因改招提以為白馬。故諸寺立名。多取則焉。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本中天竺人。善解大小乘經。常游化為任。昔經往天竺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會敵國侵境。騰唯曰。經云能說此法。為地神所護。使所居安樂。今鋒鏑方始。曾是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勸。遂二國交歡。由是顯譽。逮漢永平中。明皇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夢。通人傳毅奉答。臣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帝以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尋訪佛法。愔等。于彼。遇見摩騰乃要還漢地。騰誓志弘通。不憚???。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賞接。于城西門外。立精舍以處之。漢地有沙門之始也。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六
志忠。景龍朝官右驍騎將軍兼太史事。
迦葉結集法藏
【佛學大辭典】
(故事)如來入滅后,迦葉打鐘集眾,結集小乘之三藏。(參見:結集)
迦葉入定
【佛學大辭典】
(傳說)摩訶摩耶經下曰:「摩訶迦葉共阿難結集法藏,事悉畢已,摩訶迦葉于狼跡山中入滅盡定。」毗婆沙論百三十五曰:「尊者大迦葉波,入王舍城最后乞食。食已未久,登雞足山。山有三峰,如仰雞足,尊者入中結跏趺坐?!刮饔蛴浘旁唬骸盖覆ネ由剑ㄌ蒲噪u足),亦謂窶盧播陀山(唐言尊足),高巒峭險。(中略)其后尊者大迦葉波,居中寂滅,不敢指言,故言尊足?!?/div>
摩訶迦葉度貧母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迦葉度最貧之老母,使生于天,天帝釋化為貧人,以供養(yǎng)迦葉。
優(yōu)留毗迦葉
【佛學大辭典】
(人名)(參見:優(yōu)樓頻螺迦葉)
優(yōu)樓頻螺迦葉
【佛學大辭典】
(人名)Uruvilva%-ka%s/yapa,又作優(yōu)樓頻蠃迦葉,優(yōu)盧頻螺迦葉,優(yōu)樓頻蠡迦葉,優(yōu)留毗迦葉。烏盧頻螺迦葉波。羅漢名。譯曰木瓜林。三迦葉之第一。玄應音義二十五曰:「烏盧頻螺,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下修道,故以名焉。迦葉波是姓,舊言優(yōu)樓頻螺。正法華經云:上時迦葉,兄弟三人,居長者也。」玄贊一曰:「迦葉波者姓也,此云飲光,婆羅門姓。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飲蔽日月之光。(中略)三迦葉,皆飲光種。兄弟三人,梵云鄔盧頻螺,言優(yōu)樓,訛也。此云木瓜,當其胸前,有一癃起,猶如木瓜。又池中龍亦名木瓜,從彼為稱,故以為名。」為歸佛前有五百弟子之外道論師。導佛于毒蛇窟,不得害。與二弟及弟子共歸佛出家。見四分律三十二。
【三藏法數】
梵語優(yōu)樓頻螺,華言木瓜林;謂其居處,近于此林,故以名之。將護四眾,供給四事,令無所乏,最為第一。(四眾者,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優(yōu)婆塞、四優(yōu)婆夷也。四事者,一飲食、二衣服、三臥具、四醫(yī)藥也。)
迦葉遺部
【三藏法數】
梵語迦葉遺,華言重空觀,即解脫律也。大集經云:我涅槃后,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尸,是為迦葉遺部。(轉諸煩惱猶如死尸者,謂轉棄妄惑如死尸也。)
摩訶迦葉,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三藏法數】
梵語摩訶迦葉,華言大飲光。謂其修滅盡定,意根已滅,雖滅意根,而能了知一切諸法。故云: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滅盡定者,受想心滅,身證此定也。)
摩訶迦葉,上行第一
【三藏法數】
梵語摩訶迦葉,華言大龜氏。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故名大龜氏。能行頭陀上行,故稱上行第一。(梵語頭陀,華言抖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