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詞典 2分類詞匯 19
《漢語大詞典》:退班
(1).猶退朝。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那時(shí)許多星官神將早排列在階下。只聽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班?!?巴人 《莽秀才造反記》第十七章:“眾位文武百官,參列朝班,有事報(bào)奏,無事退班。”
(2).下課。 魯迅 《彷徨·高老夫子》:“不,不。請坐!那是退班鈴?!?br />(3).退出戲班。 沉寂 《金錢世界》十一:“你們偏說只加大京班,還反咬一口說我誤場,不讓我上臺,又強(qiáng)逼我退班?!?br />(4).方言。差;次。 鄒韜奮 《萍蹤寄語》一一九:“來參加的 蘇聯(lián) 學(xué)生,衣服的整潔齊全,比我們由 英 美 來的并不退班?!眳⒁姟?推扳 ”。
《漢語大詞典》:推扳
見“ 推班 ”。
《國語辭典》:退食  拼音:tuì shí
退朝后而食,或一說為減膳以示節(jié)約?!对娊?jīng)。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固?。宋之問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yīng)制〉詩:「入朝榮劍履,退食偶琴書?!?/div>
《漢語大詞典》:退魚(退魚)
史記·循吏列傳:“ 公儀休 者, 魯 博士也,以高弟為 魯 相。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遺相魚者,相不受??驮唬骸劸若~,遺君魚,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魚,故不受也。今為相,能自給魚;今受魚而免,誰復(fù)給我魚者?吾故不受也?!焙笠蛞浴巴唆~”、“退食”為拒賄典實(shí)。后漢書·何敞傳:“今明公位尊任重,責(zé)深負(fù)大,上當(dāng)匡正綱紀(jì),下當(dāng)濟(jì)安元元……使百姓歌誦,史官紀(jì)德,豈但 子文 逃祿, 公儀 退食之比哉!” 唐 周曇 《鄭相》詩:“退魚留得終身祿,祿在何憂不得魚?!?/div>
分類:典實(shí)
《國語辭典》:燕居  拼音:yàn jū
1.閒居?!抖Y記。仲尼燕居》:「仲尼燕居,子張、子貢、言游侍縱。」?jié)h。鄭玄。注:「退朝而處曰燕居」?!妒酚?。卷一○三。萬石君傳》:「子孫勝冠者在側(cè),雖燕居必冠,申申如也。」也作「宴居」。
2.閒居的地方。唐。陸贄 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六條之一:「假欲崇飾燕居,儲備賜與,天子之貴,寧憂乏財(cái)?!?/div>
分類:閑居退朝
《國語辭典》:退休  拼音:tuì xiū
受雇任者因年長、服務(wù)到達(dá)應(yīng)有年資、個(gè)人規(guī)劃等原因,退離所任職的工作?!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肝冶緹o宦情。南昌待罪數(shù)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業(yè),虛糜朝廷爵祿,不如退休了好?!?/div>
《漢語大詞典》:燕處(燕處)
(1).退朝而處;閑居。禮記·經(jīng)解:“天子者,與天地參……其在朝廷,則道仁圣禮義之序;燕處,則聽雅頌之音。” 宋 蘇轍 《謝翰林學(xué)士宣召狀》之一:“臨朝訪道,有元老之在前;燕處清心,援眾正而自助。” 清 昭梿 嘯亭雜錄·不改常度:“ 仁皇 臨御六十餘年,凡一切起居飲食,自有常度,未嘗更改。雖酷暑燕處,從未免冠?!?br />(2).謂相處;居處。 宋 沈遘 《誡勵(lì)貢士敦尚行實(shí)詔》:“比歲以來,士之進(jìn)於有司者益不及于前時(shí)……羣居燕處,則不聞仁義之談;雜進(jìn)并趍,則不聞禮讓之節(ji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冷生:“忽有狐來,與之燕處。每聞其終夜語,即兄弟詰之,亦不肯洩?!?/div>
《漢語大詞典》:罷朝(罷朝)
(1).帝王退朝或臣子朝罷退歸。吳子·圖國:“ 武侯 嘗謀事,羣臣莫能及,罷朝而有喜色?!?span id="0uco0we" class="book">《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武安 已罷朝,出止車門?!?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一:“日宴罷朝歸,輿馬塞衢路?!?br />(2).指皇帝停止臨朝。 唐 韓愈 《鳳翔節(jié)度使李公墓志銘》:“訃至,上悼愴罷朝,遣郎中臨弔。”
《漢語大詞典》:退直
亦作“ 退值 ”。 當(dāng)值完畢。多指退朝。 清 吳偉業(yè) 《贈(zèng)寇白門》詩之五:“曾見通侯退直遲,縣官今日選蛾眉?!?span id="7dl5nfc" class="book">《天雨花》第十七回:“且説眾官齊退直,御史回歸私宅門。”《老殘游記》第八回:“家父前日退值回來,告訴我們説,今天有位遠(yuǎn)客來此?!?/div>
《漢語大詞典》:放朝
(1).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群臣朝參,謂之“放朝”。本 唐 制,后朝因之。 唐 白居易 《雨雪放朝因懷微之》詩:“歸騎紛紛下九衢,放朝三日為泥涂?!?span id="oxzcjro" class="book">《舊唐書·文宗紀(jì)論》:“朕欲與卿等每日相見,其輟朝、放朝,用雙日可也。” 明 李東陽 《早朝遇雨途中即事》詩:“縱道君恩屢放朝,端居未敢忘巾櫛?!眳㈤?宋 王溥 唐會要·朔望朝參。
(2).謂群臣朝參畢退朝。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於禮,羣臣無一日不朝者,故正衙雖不坐,常參官猶立班,俟放朝乃退?!?br />(3).謂讓群臣入朝朝參。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臣聞朝廷之儀,進(jìn)止有度。伏見常參文武官每日趨朝,并早赴待漏院,候開內(nèi)門齊入,今以辰漏上始放朝,故多后時(shí)乃入?!?明 高啟 《早至闕下候朝》詩:“月明立傍御溝橋,半啟宮門未放朝?!?/div>
《漢語大詞典》:燕見(燕見)
(1).古代帝王退朝閑居時(shí)召見或接見臣子。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於君,必辯君之南面,若不得,則正方,不疑君。” 胡培翚 正義引 郝敬 曰:“燕見,謂私見,非公朝行禮之時(shí)。”史記·汲鄭列傳:“丞相 弘 燕見,上或時(shí)不冠。”明史·劉之鳳傳:“帝召 周延儒 燕見,宵分始出?!?br />(2).泛指公馀會見。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廳事西小屋兩楹,曰 好春軒 ,為 文達(dá) 燕見賓客地。”
《漢語大詞典》:燕會(燕會)
(1).指皇帝退朝閑居時(shí)會見臣子。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三》:“初, 安 朝,上使作《離騷賦》,旦受詔,食時(shí)畢。上每與燕會,昬暮乃罷。”
(2).宴飲會聚。三國志·魏志·邴原傳“ 太祖 征 吳 , 原 從行,卒”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別傳》:“太子燕會,眾賓百數(shù)十人?!?宋 洪邁 《夷堅(jiān)丁志·王稹不飲》:“ 嚴(yán)州 觀察判官 王稹 ,京東人,每與人燕會,酒不濡脣。” 郭沫若 《歸去來·浪花十日》:“ 豈明 此時(shí)小寓 江戶 , 江戶 文士禮遇甚殷,報(bào)上時(shí)有燕會招待之記事?!?br />(3).親昵相會。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九郎:“ 九郎 曰:‘本不忍禍君,故疎之;既不蒙見諒,請勿悔焉?!墒茄鄷o虛夕?!?/div>
《漢語大詞典》:朝長(朝長)
唐 制稱御史臺三院(臺院、殿院、察院)退朝入臺時(shí)其中為長的一人。 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三:“ 宣宗 時(shí),御史 馮緘 三院退入臺,路逢集賢校理 楊收 ,不為之卻。 緘 為朝長,取 收 僕笞之?!痹ⅲ骸芭_中故事,三院退朝入臺,一人謂之朝長?!?/div>
《漢語大詞典》:放班
散班,退朝。 宋 沈括 《夢溪補(bǔ)筆談·故事》:“ 韓忠獻(xiàn) 當(dāng)國,遇奏事退晚,即依舊例一面放班,未有著令。 王樂道 為御史中丞,彈奏語過當(dāng),坐謫 陳州 。自此令宰臣奏事至辰時(shí)未退,即一面放班,遂為定制?!?/div>
分類:退朝
《漢語大詞典》:退私
指退朝歸家。魏書·高允傳:“在朝無謇諤之節(jié),退私無委蛇之稱?!?/div>
分類:退朝歸家
《漢語大詞典》:宴殿(讌殿)
皇帝退朝后休息的便殿。宋史·地理志一:“北有 紫宸殿 ,視朝之前殿也;西有 垂拱殿 ,常日視朝之所也;次西有 皇儀殿 ,又次西有 集英殿 ,宴殿也?!?br />古代帝王退朝后休息的便殿。晉書·李壽傳:“又廣太學(xué),起讌殿?!?/div>
《漢語大詞典》:燕殿
舊時(shí)帝王退朝后休息的便殿。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一:“ 宣和殿 ,燕殿也,中貴人官高者皆直 宣和殿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歸真》:“﹝吾主﹞離御榻而出燕殿,遂覺昨晚臥不能起之病不知消歸於何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