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1分類詞匯 36
《國語辭典》:通報(通報)  拼音:tōng bào
1.通知、傳達(dá)?!抖鲙肪砥撸骸盖≌念^悶,見紅娘通報,有人喚門。」《紅樓夢》第六四回:「原是賈璉賈珍素日親密,又是弟兄,本無可避忘之人,自來是不等通報的。」
2.機(jī)關(guān)內(nèi)將某事通告本機(jī)關(guān)全體同仁時使用的文件。也作「通告」。
《國語辭典》:傳報(傳報)  拼音:chuán bào
傳達(dá)通報?!段饔斡洝返诹兀骸赴褷I門的天丁,煩你傳報。我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叉,南海觀音大徒弟惠岸?!埂都t樓夢》第一六回:「賈璉害乏,便傳與二門上一應(yīng)不許傳報,俱等明日料理。」
分類:傳報通報
《國語辭典》:傳達(dá)(傳達(dá))  拼音:chuán dá
傳遞、通報。宋。蘇軾 故龍圖閣學(xué)士滕公墓志銘:「諫官楊繪言,宰相不當(dāng)以其子判鼓院。上曰,繪不習(xí)朝廷事,鼓院傳達(dá)而已,何與于事?」
《國語辭典》:傳達(dá)室(傳達(dá)室)  拼音:chuán dá shì
公司、工廠或公家機(jī)關(guān)的建物中,作為看守大門、訪客登記、收發(fā)郵件的房舍。如:「訪客請先至傳達(dá)室登記?!挂卜Q為「門房」。
《漢語大詞典》:通白
(1).猶通帛。戰(zhàn)國策·齊策一“ 章子 為變其徽章,以雜 秦 軍” 宋 姚宏 注:“通白曰章幅,變易之使與 秦 旗相同,欲以襲 秦 ?!?br />(2).通報;傳達(dá)。 明 葉權(quán) 《賢博編》:“適 世蕃 召舉子為豪飲,因為通白?!?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成仙:“ 王氏 弟來省姊,宴於內(nèi)寢。 成 適至,家人通白, 周 坐命邀之?!?/div>
《國語辭典》:報伏(報伏)  拼音:bào fú
通報、稟報。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祗候人門首看者,若有人來時,報伏我知道?!乖?。鄭廷玉《金鳳釵》第一折:「張千報伏去,道狀元來了也?!?/div>
分類:通報稟報
《國語辭典》:報復(fù)(報復(fù))  拼音:bào fù
1.報仇。唐。徐彥伯比干墓〉詩:「鋒劍剿遺孽,報復(fù)一何迅?!埂段饔斡洝返诰呕兀骸父改钢?,不能報復(fù),何以為人?」
2.對傷害自己的人,以類似的手段進(jìn)行反擊?!独蠚堄斡洝返谝黄呋兀骸竻s說老殘被人瑞逼成好事,心里有點不痛快,想要報復(fù)?!?br />3.報恩?!稘h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悉召見故人與飲食諸嘗有恩者,皆報復(fù)焉?!?br />4.通報。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折:「報復(fù)去,道有曹仁來了也?!乖?。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報復(fù)去,道徐州劉玄德手下小將張虎,特來投降?!?br />5.應(yīng)對。《北史。卷二九。蕭寶夤傳》:「門庭賓客若市,而書記相尋,寶夤接對報復(fù),不失其理?!?br />6.反覆循環(huán)。南朝陳。徐陵 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夫否終斯泰,屯極則亨。若日月之回環(huán),猶陰陽之報復(fù)?!?/div>
《漢語大詞典》:相聞(相聞)
(1).彼此都能聽到。極言距離之近。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晉 陶潛 《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宋 蘇軾 《表忠觀碑》:“四時嬉游,歌舞之聲相聞?!?毛澤東 《西江月·井岡山》詞:“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br />(2).互通信息;互相通報。后漢書·隗囂傳:“自今以后,手書相聞,勿用傍人解構(gòu)之言。”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有十餘年不相聞了,何期今日得遇?”清史稿·諸王傳三·貝子彰泰:“將軍 蔡毓榮 調(diào)遣 漢 兵,今進(jìn)取 貴州 ,若不相聞,恐礙軍機(jī)。”
《國語辭典》:謁者(謁者)  拼音:yè zhě
1.通報與接待賓客的近侍?!俄n非子。說林》:「有獻(xiàn)不死之藥于荊王者,謁者操之以入?!?br />2.職官名。秦始置,替國君掌傳達(dá)事宜。漢沿之,掌賓贊受事。唐時改稱為通事舍人。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
3.星官名,屬太微垣?!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左執(zhí)法東北一星曰謁者,主贊賓客也?!?/div>
《國語辭典》:修名  拼音:xiū míng
1.美名?!端鍟?。卷八○。列女傳。序》:「其修名彰于既往,徽音傳于不朽,不亦休乎!」
2.正名位?!秶Z。周語上》:「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修名?!?br />3.求名?!犊讌沧???怪尽罚骸笜蜃恿夹迣嵍恍廾?,為善不為人之知己?!?/div>
《國語辭典》:街鼓  拼音:jiē gǔ
舊時置于街邊的鼓。天黑之后敲鼓以戒絕行人,天亮?xí)r敲鼓以示開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九:「等到后半夜,街鼓將動,方才悶悶回來了?!?/div>
《國語辭典》:通名  拼音:tōng míng
1.自道姓名。《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舉人既及第,綴行通名,詣主司第謝?!埂度龂萘x》第一四回:「須臾,曹洪、李典、樂進(jìn)來見駕。通名畢。」
2.普通名稱。名物的一般稱呼。
《國語辭典》:通事  拼音:tōng shì
1.朝覲聘問的外交事務(wù)。《周禮。秋官。掌交》:「掌邦國之通事,而結(jié)其交好?!?br />2.替人傳達(dá)請謁的事。
3.處理事務(wù)。南朝梁。武帝 贈謚裴子野詔:「文史足用,廉白自居,劬勞通事,多歷年所。」
4.翻譯外國語言的人員或官吏?!段拿餍∈贰返谒奈寤兀骸竿ㄊ路o奧斯哥等三人聽了,三人連連點首?!?/div>
《漢語大詞典》:求通
(1).謀求顯達(dá)。莊子·秋水:“ 孔子 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br />(2).謂拜見主人時,請管門人通報姓名。《后漢書·丁鴻傳》:“今大將軍雖欲勑身自約,不敢僭差,然而天下遠(yuǎn)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辭,求通待報,雖奉符璽,受臺勑,不敢便去,久者至數(shù)十日?!?span id="jsuxoh1"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和帝永元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求通者,求通名也?!?br />(3).請求通使往來。 明 徐禎卿 《翦勝野聞》:“余嘗見 倭國 求通,表文曰:‘臣聞三皇立位,五帝禪權(quán),豈謂中華之有主,焉知夷狄之無君?’”
《漢語大詞典》:牒報(牒報)
行文通報。 宋 李綱 《與呂安老提刑書》:“已遣使臣齎牓撫之,并牒報諸司,更煩審處。”
《國語辭典》:通信  拼音:tōng xìn
1.用書信與人互通消息。如:「自從別后,久未通信問候?!埂段拿餍∈贰返谒奈寤兀骸傅搅嗣绹s克,到了香港,還時時通信給他?!?br />2.由一人或一地傳達(dá)任何消息(語言、文字、符號、圖片、映像)至另一人或一地的方法,但不包括直接晤談。
《漢語大詞典》:通謁(通謁)
通報請求謁見。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李南:“ 和帝 永元 中,太守 馬棱 坐盜賊事被徵,當(dāng)詣廷尉,吏民不寧, 南 特通謁賀?!?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三:“遣親官一人,馳往見 貫 ,至則通謁拜賀于庭?!?清 唐甄 潛書·名稱:“通謁於長者……雖非貴,則於名之上,稱曰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