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76,分32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儒道
三田
九六
皇人
心識
無無
鴻烈
無身
小有天
方術(shù)
龍精
天鼓
鳳紙
群帝
樂全
《漢語大詞典》:儒道
(1).儒家的道德原則。荀子·子道:“若夫志以禮安,言以類使,則儒道畢矣;雖 舜 不能加毫末于是矣?!?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唯《七厲》敘賢,歸以儒道,雖文非拔羣,而意實卓爾矣?!?br />(2).泛指儒家的思想學(xué)說。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四:“儒道在 漢 為讖諱所雜,在 宋 為二氏所雜?!?br />(3).謂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學(xué)說。三國志·魏志·鍾會傳:“ 弼 好論儒道,辭才逸辯,注老子,為尚書郎,年二十餘卒。”
《漢語大詞典》:三田
(1).古時天子、諸侯每年三次田獵,稱為三田。《禮記·王制》:“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孔穎達 疏:“一歲三時田獵。獵在田中,又為田除害,故稱田也?!?br />(2).道家謂兩眉間為上丹田,心為中丹田,臍下為下丹田,合稱三丹田或三田。 唐 呂巖 《贈劉芳處士》詩:“悠悠憂家復(fù)憂國,耗盡三田元宅火。” 宋 范成大 《宿妙庭觀次東坡舊韻》:“升隆三田自有丹,浪尋盤鼎斸仙壇?!?沈欽韓 注引《玄奧集》:“腦為上田,心為中田,氣海為下田。” 明 宋濂 《傅同虛像贊》:“將求子於外兮,則鍊精於三田;欲索君於內(nèi)兮,則游神乎八天?!?/div>
《漢語大詞典》:九六
(1).《易·乾》“初九” 唐 孔穎達 疏:“七為少陽,八為少陰,質(zhì)而不變,為爻之本體;九為老陽,六為老陰,文而從變,故為爻之別名?!币蛞浴熬帕狈褐戈庩柤叭釀偟葘傩?。漢書·律歷志上:“九六,陰陽夫婦子母之道也。” 唐 呂巖 《七言》詩之十八:“九六相交道氣和,河車晝夜迸金波?!?br />(2).借指盛衰。 前蜀 杜光庭 《奉化宗祐侍中黃箓齋詞》:“乾剛坤載,不能排九六之期;蟾魄烏輪,不能革盈虧之勢?!?br />(3).“陽九百六”之略語。古代道家稱天厄為“陽九”,地厄為“百六”。因以“九六”指災(zāi)難或厄運。 宋 李綱 《道君太上皇帝升遐慰表》:“國家鐘九六之運,鑾輿有沙漠之行。”
《漢語大詞典》:皇人
(1).帝王的親族。穆天子傳卷五:“黃之池,其馬歕沙,皇人威儀;黃之澤,其馬歕玉,皇人壽穀?!?br />(2).道家稱 泰壹氏 為皇人。 宋 羅泌 路史·前紀三·泰壹氏:“ 泰壹氏 ,是為皇人,開圖挺紀,執(zhí)大同之制,調(diào)大鴻之氣,正神明之位者也?!?唐 韋渠牟 《步虛詞》之七:“應(yīng)須絶巖內(nèi),委曲問皇人?!?br />(3).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皇人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div>
《漢語大詞典》:心識(心識)
(1).心志。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然斯數(shù)子,皆以投命之禍,臨不測之機,表露心識,猶以安全;況乎君子無彼人之罪,而有其善乎?”
(2).才智。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答王太尉書》:“孤雖庸薄不及通賢,猶曰生民寧無心識?!?隋 薛道衡 《隋高祖頌》:“至於入穴登巢,鶉居鷇飲,不殊於羽族,取類於毛群,亦何貴於人靈,何用於心識?”
(3).心智。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白馬寺:“有沙門 寶公 者,不知何處人也,形貌丑陋,心識通達,過去未來,預(yù)覩三世?!迸f題 宋 蘇軾 《艾子雜說》:“數(shù)日,復(fù)又聞彼二人相謂曰:‘吾自食肉后,心識明達,觸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窮理?!?br />(4).神志。 唐 韓愈 《進撰平淮西碑文表》:“聞命震駭,心識顛倒。非其所任,為愧為恐。經(jīng)涉旬月,不敢措手?!?br />(5).意識。 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換巢鸞鳳》:“ 和鸞 和 祖鳳 雖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們底心識里,這種階級的成見早已消滅無馀。”
(6).道家指與實體相對的精神。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xué)賦》:“輟陰陽於形有,傳變化於心識?!?/div>
《漢語大詞典》:無無(無無)
連空虛無有也沒有。 中國 古代道家認為的天地萬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狀態(tài)。后亦泛指虛無,烏有。《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予能無有矣,未能無無也。及其為無無,又何從至於此哉?” 高誘 注:“言我能使形不可得,未能殊無形也。” 前蜀 貫休 《道情偈》之一:“ 崆峒老人 專一一, 黃梅真叟 卻無無。” 宋 宋祁 《庭戒諸兒》:“如一漚生,一漚滅,還入於海,漚自妄見,海無生滅,無有也,亦無無有,亦無無無,淡然無所得而止,止亦不止也。” 清 譚嗣同 《仁學(xué)》二二:“無無,然后平等?!?/div>
《國語辭典》:鴻烈(鴻烈)  拼音:hóng liè
1.偉大的功勛?!逗鬂h書。卷六。孝順帝紀》:「享祚未永,早棄鴻烈?!?br />2.淮南子內(nèi)篇的別名。漢。高誘 淮南子序:「然其大較,歸之于道,號曰鴻烈。鴻,大也;烈,明也。以為大明道之言也?!?/div>
《漢語大詞典》:無身(無身)
(1).道家語。謂沒有自我的存在。《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河上公 注:“使吾無有身體,得道,自然輕舉昇云,出入無間,與道通神,當(dāng)有何患?” 唐 薛瑩 《寄舊山隱侶》詩:“舊山諸隱淪,身在苦無身?!?br />(2).謂身死。《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當(dāng)此之時, 亮 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nèi),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
《漢語大詞典》:小有天
(1).道家所傳洞府名。在 河南省 濟源縣 西 王屋山 。太平御覽卷四十引《太素真人王君內(nèi)傳》:“ 王屋山 有小天,號曰 小有天 ,周迴一萬里,三十六洞天之第一焉?!?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十四:“萬古 仇池 穴,潛通 小有天 。”
(2).泛喻名勝地方。 宋 趙師俠 《陽華巖》詩:“縈迴棧道泉湍響,疑是僊家小有天?!?span id="iknaiqm" class="book">《太平御覽》卷四十引《茅君內(nèi)傳》:“ 王屋山 之洞,周迴萬里,名曰 小有清虛之天 ?!?/div>
《國語辭典》:方術(shù)(方術(shù))  拼音:fāng shù
1.道術(shù)?!肚f子。天下》:「天下之治方術(shù)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呂氏春秋。不茍論。贊能》:「說義以聽,方術(shù)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br />2.泛指醫(yī)學(xué)、卜筮、星相等之術(shù)?!逗鬂h書。卷八二。方術(shù)傳上。序》:「漢自武帝頗好方術(shù),天下懷協(xié)道蓺之士,莫不負策抵掌,順風(fēng)而屆焉。」《三國演義》第二九回:「順帝時曾入山采藥,得神書于陽曲泉水上,號曰『太平青領(lǐng)道』,凡百馀卷,皆治人疾病方術(shù)?!?/div>
《漢語大詞典》:龍精(龍精)
(1).道家煉丹術(shù)語。指水。《參同契》卷中:“龍呼於虎,虎吸龍精,兩相飲食,俱相貪便,逐相銜嚥,咀嚼相吞?!?唐 呂巖 《七言》之二三:“龍精龜眼兩相和,丈六男兒不奈何?!眳⒁姟?龍虎 ”。
(2).蠶的別名。周禮·夏官·馬質(zhì)“禁原蠶者” 漢 鄭玄 注引《蠶書》:“蠶為龍精,月直大火,則浴其種?!?br />(3).指日。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詩:“龍精已映,威仰未移?!?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3481' target='_blank'>《隋書·音樂志下》:“龍精戒旦,鳥歷司春?!?br />(4).指豐城劍。 清 方文 《豐城》詩:“ 張華 雷煥 今何在,雖有龍精氣亦藏?!?/div>
《國語辭典》:龍虎(龍虎)  拼音:lóng hǔ
1.比喻杰出的人物。魏。應(yīng)璩〈與尚書諸郎書〉:「以龍虎之姿,遭風(fēng)云之會。」
2.道家稱水火為「龍虎」。《真龍虎九仙經(jīng)》:「凡修道造金丹,須憑龍虎,水火也。」
3.術(shù)數(shù)用語。指墓旁左右的二砂。左為青龍,右為白虎。明??娤S骸对峤?jīng)翼。四獸砂水篇七》:「貼身左右二砂,名之曰龍虎者,以其護衛(wèi)區(qū)穴,不使風(fēng)吹?!?/div>
《漢語大詞典》:天鼓
(1).天神所擊之鼓。傳說云天鼓震則有雷聲。史記·天官書:“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span id="lil6nvy" class="book">《云仙雜記》卷九引 晉 葛洪 抱樸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唐 李白 《梁甫吟》:“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天鼓鳴:“ 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時,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響。”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節(jié):“雷聲隆隆,好象誰在猛擊天鼓助威風(fēng)!”
(2).道家的一種法術(shù)。中央牙齒上下相叩。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知:“夫?qū)W道之人,須鳴天鼓以召眾神也。左相叩為天鐘,卒遇兇惡不祥叩之。右相叩為天磬,若經(jīng)山澤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span id="sf6cuhu"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齒之法……中央上下相對相叩,名曰鳴天鼓?!?br />(3).星名。晉書·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牽牛北,天鼓也?!?/div>
《國語辭典》:鳳紙(鳳紙)  拼音:fèng zhǐ
用于宮廷詔書或道家青詞的紙張,其上繪有金鳳,故稱。唐。李商隱 碧城詩三首之三:「檢與神方教駐景,收將鳳紙寫相思?!骨???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某觯骸给P紙簽名喚樂工,南朝天子春心動?!购笠仓笇m廷詔書?!杜f唐書。卷一七七。列傳。崔慎由》:「睹綸言于鳳紙,若面丹墀;認御札于龍衣,如親翠蓋?!?/div>
《漢語大詞典》:群帝
道家謂五方之帝。 唐 杜甫 《玉臺觀》詩:“宮闕通羣帝,乾坤到十洲?!?仇兆鰲 注:“道書:天有羣帝,而大帝最尊。羣帝,五方之帝也?!?/div>
分類:道家五方
《漢語大詞典》:樂全(樂全)
(1).指道家所謂超脫哀樂之情、無往而不適的境界。《莊子·繕性》:“樂全之謂得志?!?成玄英 疏:“夫己身履于正道,則所作皆虛通也。既而無順無逆,忘哀忘樂,所造皆適,斯樂之全者也?!?br />(2).謂以完美為樂。三國志·魏志·鍾繇傳“帝以 吳 、 蜀 未平,且寢” 裴松之 注引 晉 袁宏 曰:“夫民心樂全而不能常全也,蓋利用之物懸於外,而嗜慾之情動於內(nèi)也。於是有進取貪競之行,希求放肆之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