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0,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異義
方道
據(jù)理
極數(shù)
元理
談理
琴理
十倫
常論
筆諫
悖謬
究理
胡說
理折
析微
《漢語大詞典》:異義(異義)
(1).不同的含義;意思不同。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同字異義例:“古書亦有上下文同字而異義者?!?br />(2).不同的觀點;新的見解。后漢書·章帝紀:“其令羣儒選高才生,受學(xué)《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xué),廣異義焉?!?span id="hp6w5jl" class="book">《晉書·王接傳》:“﹝ 接 ﹞備覽眾書,多出異義?!?br />(3).指不同的意見,異議。 宋 蘇軾 《次韻答劉涇》:“新音百變口如鶯,異義蜂起弟子爭?!币槐咀鳌?異議 ”。
(4).道理不同。 漢 班固 《白虎通·三軍》:“告天何?示不自專,非出辭反面之道也,與宗廟異義?!?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故方罰矜功,而濫咎忘賢,遺存異義,公私殊異,已備前白。”
(5).違反常規(guī)、禮法。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傳春秋非一,本據(jù)亂而作,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 徐彥 疏:“非常異義者,即 莊 四年 齊襄 復(fù)九世之讎而滅 紀 , 僖 元年實與 齊桓 專封是也,此即非常之異義,言異於 文 武 時……若其常義,則諸侯不得擅滅,諸侯不得專封?!?宋 曾鞏 《為人后議》:“故為人后者,為之降其父母之服,則有之矣;為之絶其父母之名,則未之有也……今欲使從所后者為屬,而變革其父母之名,此非常異義也?!?/div>
《漢語大詞典》:方道
(1).猶并道。謂在道路上并排行進。南史·宋紀上·武帝:“明旦, 恢 眾五千,方道而進,每 晉 使將到,輒復(fù)如之?!?span id="05vdv15" class="book">《南史·宋紀上·馮道根傳》:“ 汮水 急,不如悉棄船於 酇城 ,方道步進?!?br />(2).指關(guān)于坤、地的道理、法則。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雜說》:“天用其圓,地用其方。圓道主於生,方道主於成?!?/div>
《國語辭典》:據(jù)理(據(jù)理)  拼音:jù lǐ
依據(jù)道理。《北史。卷四七。陽尼傳》:「崇雖貴盛,固據(jù)理不撓,談?wù)叻Q焉?!?/div>
《漢語大詞典》:極數(shù)(極數(shù))
(1).窮盡其技藝。易·繫辭上:“極數(shù)知來之謂占?!?孔穎達 疏:“謂窮極蓍策之?dāng)?shù),豫知來事,占問吉兇,故云謂之占也?!?span id="qpodnvj" class="book">《后漢書·方術(shù)傳序》:“極數(shù)知變而不詭俗,斯深於數(shù)術(shù)者也?!?br />(2).窮盡其道理。 明 何景明 《龍灣草堂記》:“精思則通,窮理而極數(shù)則神?!?br />(3).最大的數(shù)目。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算歷極數(shù),見路乃明。《九章》積微,故以為術(shù)。” 章炳麟 《文學(xué)說例》:“夫世無衡量籌算,則人之計數(shù),固以指爾;以五指為極數(shù),而不能以左右相代以定位,則五以上宜不能知也?!?/div>
《漢語大詞典》:元理
即玄理。奧妙的道理。 明 何景明 《六子詩·何編修瑭》:“洞悟超先幾,微言析玄理?!?明 張居正 《七賢詠·阮步兵》:“從容謝婚媾,沉湎混泥滓。郁彼詠懷言,寄辭藴元理?!?/div>
《漢語大詞典》:談理(談理)
(1).談 老莊 玄理。晉書·殷仲堪傳:“其談理與 韓康伯 齊名,士咸愛慕之?!?span id="oc10yv5" class="book">《魏書·清河王懌傳》:“博涉經(jīng)史,兼綜羣言,有文才,善談理?!?br />(2).談?wù)f道理;評理。 魯迅 《華蓋集·十四年的“讀經(jīng)”》:“單是妄行的是可與論議的,故意妄行的卻無須再與談理?!?/div>
《漢語大詞典》:琴理
關(guān)于彈琴的道理、法則。 宋 程正敏 《剡溪野語》:“ 范文正 嘗問琴理於 崔遵度 , 崔 曰:‘清麗而婉,和潤而遠?!?span id="svskcpl" class="book">《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惟恐你不知琴理,若講得有理,就不做官,亦非大事?!?span id="haxfxux" class="book">《紅樓夢》第八六回:“上頭講的琴理甚通,手法説的也明白?!?/div>
《漢語大詞典》:十倫(十倫)
(1).祭祀的十項道理。禮記·祭統(tǒng):“夫祭有十倫焉:見事鬼神之道焉,見君臣之義焉,見父子之倫焉,見貴賤之等焉,見親疏之殺焉,見爵賞之施焉,見夫婦之別焉,見政事之均焉,見長幼之序焉,見上下之際焉。此之謂十倫?!?鄭玄 注:“倫猶義也。”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四·隋圜丘歌:“禮以恭事,薦以饗時……十倫以具,百福斯滋?!?br />(2).指儒家提倡的十種倫理道德。《梁書·武帝紀中》:“今聲訓(xùn)所漸,戎 夏 同風(fēng),宜大啟庠斅,博延胄子,務(wù)彼十倫,弘此三德。”詳“ 十教 ”、“ 十義 ”。
《漢語大詞典》:常論(常論)
(1).指普遍適用的道理和法則。后漢書·王符傳:“國以賢興,以諂衰;君以忠安,以佞危。此古今之常論,而時所共知也。”
(2).平庸的言論。漢書·谷永傳:“背可懼之大異,問不急之常論?!?章炳麟 《論式》:“游談恣肆而無法程,常論寬緩而無攻守?!?/div>
《國語辭典》:筆諫(筆諫)  拼音:bǐ jiàn
借書法之理寄托諷諫?!杜f唐書。卷一六五。列傳。柳公綽》:「穆宗政僻,嘗問公權(quán)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簧细娜?,知其筆諫也?!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二首之二:「何當(dāng)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div>
《國語辭典》:悖謬(悖謬)  拼音:bèi miù
不合情理,自相矛盾。《淮南子。泰族》:「治由文理,則無悖謬之事矣。」也作「??姟?。
《國語辭典》:究理  拼音:jiù lǐ
1.探求道理。如:「要探索事情的真相,就必需尋根究理,仔細推敲?!埂度龂?。卷三。魏書。明帝紀》:「或辭未出而獄以報斷,非所以究理盡情也?!埂杜f唐書。卷四三。職官志二》:「其二十二曰推步盈虛,究理精密,為歷官之最?!?br />2.真正的道理或原委。如:「凡事說清楚,別讓不明究理的人有所誤會?!?/div>
《國語辭典》:胡說(胡說)  拼音:hú shuō
1.毫無根據(jù)的亂說話?!冻蹩膛陌阁@奇》卷二:「胡說!我自是娘家去,如何是逃去?」《紅樓夢》第六四回:「少胡說!你快去罷!我在這里等你?!挂沧鳌负v」、「胡言」、「胡語」、「胡云」。
2.胡亂瞎鬧?!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杆@兒子就更胡說,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著相與,卻不肯相與一個正經(jīng)人!」
《漢語大詞典》:理折
道理令人折服。 元 劉將孫 《登仕郎贛州路同知蕭公行狀》:“坐客誦言,辭鎸理折?!?/div>
分類:道理折服
《漢語大詞典》:析微
(1).切割細微之物。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之二:“蟬翼之割,剖纖析微?!?br />(2).分析精深細微的道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直取其清談雅論,剖玄析微。” 宋 范仲淹 《〈賦林衡鑒〉序》:“究精微者,謂之析微?!?林紓 《閩中新樂府》:“詐為‘魚躍’孰‘鳶飛’,且請先生與析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