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閟機(jī)(閟機(jī))
幽隱精微的道理。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蓋世界大文,無不能啟人生之閟機(jī),而直語其事實法則,為科學(xué)所不能言者。所謂閟機(jī),即人生之誠理是已?!?/div>
《漢語大詞典》:辨合
符合,契合。指論說的道理與事實相符。辨,通“ 別 ”。荀子·性惡:“凡論者,貴其有辨合、有符驗?!?楊倞 注:“辨,別也……言論議如別之合如符之驗然,可施行也?!?章詩同 注:“辨,通‘別’。別,古代借貸所用的一種憑證,別之為二,兩家各執(zhí)其一?!?/div>
《漢語大詞典》:昏話(昏話)
猶胡話,沒有根據(jù)或沒有道理的話。 魯迅 《且介亭雜文·中國文壇上的鬼魅》:“只是作者在說著意思不明的昏話?!?沙汀 《風(fēng)浪》:“ 曾學(xué)初 又帶走兩三個人,一面說著昏話?!?/div>
《國語辭典》:講道理(講道理)  拼音:jiǎng dào lǐ
講求事理、原由而不偏執(zhí)?!段拿餍∈贰返诙嘶兀骸竿鈬俗钪v道理的,決不至于洗城。這話是訛傳的,不要去理他?!?/div>
《國語辭典》:有理走遍天下  拼音:yǒu lǐ zǒu biàn tiān xià
合于道理的行為到處都行得通。如:「我有理走遍天下,不怕他故意刁難。」
《漢語大詞典》:隅積(隅積)
部分和整體。指封建禮法的總體原則和部分道理。荀子·榮辱:“今是人之口腹,安知禮義?安知辭讓?安知廉恥隅積?” 王先謙 集解:“隅,一隅,謂其分也;積,積習(xí)。 王念孫 曰:‘……隅,道之分見者也;積,道之貫通者也。’”
《漢語大詞典》:援疑質(zhì)理
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zhì),詢問。例如: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請?!?ins>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漢語大詞典》:元經(jīng)秘旨(元經(jīng)秘旨)
微妙的道理。 清 袁枚 續(xù)新齊諧·雁巖仙女:“所説言語,都是元經(jīng)秘旨,不能記憶?!?/div>
分類:微妙道理
《漢語大詞典》: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謂對待同一問題,其見解因人而異,各有道理。語本易·繫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span id="vxwmpz7" class="book">《花城》1981年第6期:“她這樣做正說明她無比高尚!智者見智,仁者見仁?!?/div>
《國語辭典》:以理服人  拼音:yǐ lǐ fú rén
用道理說服人。如:「如今民意高漲,當(dāng)政者應(yīng)以理服人,不可一味打壓。」
《國語辭典》:義正詞嚴(yán)(義正詞嚴(yán))  拼音:yì zhèng cí yán
義理正當(dāng),措詞嚴(yán)厲?!缎咽酪鼍墏鳌返诹嘶兀骸傅蚁j惾羰怯姓?jīng)的人,把那義正詞嚴(yán),有綱紀(jì)的話攔阻他,難道他會插翅飛得去不成?」《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一七回:「魏竹岡拆開看時,不料上面寫的甚是義正詞嚴(yán)。」也作「詞嚴(yán)義正」、「辭嚴(yán)氣正」、「辭嚴(yán)義正」、「義正辭嚴(yán)」。
《漢語大詞典》:至德要道
最美好的道德和最精要的道理。孝經(jīng)·開宗明義:“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唐玄宗 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 邢昺 疏:“言先代圣帝明王皆行至美之德,要約之道,以順天下人心而教化之。”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從誨:“ 敏 ( 田敏 )以印本五經(jīng)遺 從誨 , 從誨 謝曰:‘予之所識不過孝經(jīng)十八章爾。’ 敏 曰:‘至德要道,於此足矣?!?章炳麟 《檢論·商鞅》:“昔者, 蜀 相行 鞅 術(shù),至德要道弗踣焉。”
《漢語大詞典》:知好歹
謂明白道理,懂事。紅樓夢第二四回:“看著你這樣知好歹,怪道你叔叔常提及你,説你説話兒也明白,小里有見識。”紅樓夢第三七回:“又有二奶奶在旁邊湊趣兒,夸 寳玉 又是怎么孝敬,又是怎樣知好歹。”
《漢語大詞典》:振振有詞(振振有詞)
認(rèn)為道理很足,說個沒完。 梁啟超 《關(guān)稅權(quán)問題》:“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币嘧鳌?振振有辭 ”。 巴金 《探索與回憶·究竟屬于誰?》:“這些人振振有辭、洋洋得意,經(jīng)常發(fā)號施令,在大小會上點名訓(xùn)人,仿佛真理就在他們的手里?!?/div>
《國語辭典》:知行合一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明朝王守仁所倡的學(xué)說。指知與行是一事而非兩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知而不行,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