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詞典 1分類詞匯 12
《漢語大詞典》:寶符(寶符)
(1).古代朝廷用作信物的符節(jié)。史記·趙世家:“ 簡子 乃告諸子曰:‘吾藏寶符於 常山 上,先得者賞?!T子馳之 常山 上,求,無所得。 毋卹 還,曰:‘已得符矣?!?簡子 曰:‘奏之?!?毋卹 曰:‘從 常山 上臨 代 , 代 可取也?!?簡子 於是知 毋卹 果賢,乃廢太子 伯魯 ,而以 母卹 為太子?!焙笏煲浴皩毞睘榉Q美 趙 之地勢或 趙 氏子孫的典實。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紫電浮匣劍,青山孕寶符?!?唐 李白 《贈宣城趙太守悅》詩:“ 趙 得寶符盛,山河功業(yè)存?!?唐 李德裕 《贈故蕃維州城副使悉怛謀制》:“昔 常山 臨 代 ,為全 趙 之寶符; 河 西絶 羌 ,斷西戎之右臂?!?br />(2).寶璽和符命。新唐書·肅宗紀(jì):“ 上皇天帝 御 宣政殿 ,授皇帝傳國、受命寶符,冊號曰 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
(3).上天所賜的符命。《宋史·樂志九》:“天錫寶符,俾熾而昌?!?br />(4).古時避邪驅(qū)鬼的符箓。 宋 劉過 《沁園春·觀競渡》詞:“香黍纏絲,寶符插艾,猶有樽前兒女懷?!卑矗?span id="knyqhwl" class="book">《后漢書·禮儀志中》:“仲夏之月……以桃印長六寸,方三寸,五色書文如法,以施門戶?!庇郑骸肮室晕逶挛迦?,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div>
《漢語大詞典》:迷迭
常綠小灌木。有香氣,佩之可以香衣,燃之可以驅(qū)蚊蚋、避邪氣,莖、葉和花都可提取芳香油。原產(chǎn) 南歐 ,后傳入我國。 三國 魏 曹丕 《迷迭香賦》序:“余種迷迭于中庭,嘉其揚條吐香,馥有令芳。” 清 王開沃 《虞美人》詞:“緑楊枝外沉沉漏,迷迭消金獸。”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迷迭香。
《漢語大詞典》:采艾(採艾)
民間習(xí)俗。端午節(jié)割取艾條懸戶避邪。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戯,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唐 李商隱 《為安平公進(jìn)賀端午馬狀》:“伏以浴蘭令節(jié),採艾嘉辰,百辟合祝於 堯 年,萬方宜修於 禹 貢?!?宋 陳元靚 《事林廣記前集·節(jié)序·端午》:“今在處有採艾採藥之説?!?br />采摘艾草。古有采艾療疾禳毒之俗。《詩·王風(fēng)·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毛 傳:“艾所以療疾?!?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jié)。 荊 楚 人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形,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币槐咀鳌?採艾 ”。
《漢語大詞典》:朱索
紅繩。舊時端午節(jié)用以飾門戶,謂可避邪惡。后漢書·禮儀志中:“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明 夏完淳 《端午賦》:“地臘誰傳,方舟不渡,今年之朱索空纏,去歲之赤符已破?!?/div>
《漢語大詞典》:辟非
避邪,驅(qū)邪。《金瓶梅詞話》第五九回:“ 西門慶 在前廳,叫 徐先生 灑輝,各門上都貼辟非黃符,死者煞高三丈,向東北方而去,遇日游神沖回不出,斬之則吉,親人勿避。”
《漢語大詞典》:大堅(大堅)
漢 代官吏佩以避邪的飾物。
《國語辭典》:方弼  拼音:fāng bì
古代用以驅(qū)疫避邪和出殯時開道的神像?!读凝S志異。卷七。金和尚》:「方弼、方相以紙殼制巨人,皂帕金鎧;空中而橫以木架,納活人內(nèi)負(fù)之行?!?/div>
《國語辭典》:方相  拼音:fāng xiàng
古代逐疫驅(qū)鬼和山川精怪的神靈。神像丑陋恐怖,出喪時常置于行列前開道?!逗鬂h書。卷六○上。馬融列傳》:「詔靈保,召方相。」《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遠(yuǎn)觀是喪船上方相,近覷乃山門外金剛?!?/div>
《國語辭典》:天中五瑞  拼音:tiān zhōng wǔ ruì
舊俗于端午節(jié)插用菖蒲、艾草、榴花、蒜頭、龍船花等五種植物以避邪驅(qū)瘟,稱為「天中五瑞」。
《國語辭典》:八卦鏡(八卦鏡)  拼音:bā guà jìng
畫有八卦圖形的鏡子,掛在門楣上可以避邪。
《國語辭典》:墊背錢(墊背錢)  拼音:diàn bèi qián
死人入殮,灑在棺材內(nèi)的避邪錢,稱為「墊背錢」。
《國語辭典》:釵頭符(釵頭符)  拼音:chāi tóu fú
舊時在端午節(jié)配戴用來避邪的五色頭巾。也作「釵符」。
《漢語大詞典》:十二獸(十二獸)
(1).指由人扮飾的十二種獸像。古代用以驅(qū)疫避邪。后漢書·禮儀志中:“因作方相與十二獸儛。嚾呼,周徧前后省三過,持炬火,送疫出端門?!?br />(2).即十二蟲。 唐 劉存 《事始》:“ 黃帝 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又以十二名獸屬之?!眳⒁姟?十二相屬 ”。
《漢語大詞典》:十二相屬(十二相屬)
古代以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后以為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稱為“十二相屬”,又稱“十二生肖”。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大蟲、老鼠,俱為十二相屬,何怪之有?”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十二相屬起于后漢:“竊意此本起于北俗,至 漢 時 呼韓邪 疑塞入居 五原 ,與齊民相雜,遂流傳入 中國 耳……則十二相屬起于 后漢 無疑也?!眳㈤?span id="9tgbsla" class="book">《論衡·物勢》、 漢 蔡邕 《月令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