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踏腳鉗(踏腳鉗)
古代刑具,以鐵鑄成,用以束腳,重六斤。猶腳鐐之類。史記·平準(zhǔn)書“敢私鑄鐵器煑鹽者,釱左趾” 唐 司馬貞 索隱:“按《三蒼》云:‘釱,踏腳鉗也。’《字林》徒計反。 張斐 《漢晉律序》云:‘狀如跟衣,著左足下,重六斤,以代臏,至 魏武 改以代刖也?!?/div>
分類:刑具鐵鑄
《國語辭典》:鉗馬銜枚(鉗馬銜枚)  拼音:qián mǎ xián méi
鉗馬,用器具夾住馬口,使它不能鳴叫;枚,形狀如箸,兩端有帶,可系于頸上。古時軍隊在進行突襲時,為防止喧雜,往往命令士兵口中含著枚,并在馬口上用器具夾住?!搞Q馬銜枚」形容古代急行軍時聽不到馬的嘶鳴聲和人說話的聲音。南朝宋。袁淑〈防禦索虜議〉:「宜選敢悍數(shù)千,鶩行潛掩,偃旗裹甲,鉗馬銜枚?!?/div>
《國語辭典》:老牛鉗嘴(老牛鉗嘴)  拼音:lǎo niú qián zuǐ
把牛嘴鉗住就不能把吞下的東西吐出來再嚼。比喻吞沒別人的財物。《金瓶梅》第八一回:「若不是我,都吃那韓夥計老牛鉗嘴拐了往東京去?!挂沧鳌咐吓9孔臁埂?/div>
分類:東西
《國語辭典》:蝍蛆鉗帶(蝍蛆鉗帶)  拼音:jí jū qián dài
蝍蛆,蜈蚣。相傳嶺南一帶多大蛇,長數(shù)十丈,四處害人。當(dāng)?shù)鼐用裼谑切铕B(yǎng)蜈蚣,專門對抗蛇害。蜈蚣見蛇必縱身一躍,跳到蛇的七寸要害處,再用一對大鉗夾住大蛇,吸其精血,至死方休。比喻一物剋一物?!冻蹩膛陌阁@奇》卷三:「這數(shù)十丈長、斗來大的東西,反纏死在尺把長、指頭大的東西手里,所以古語道:『蝍蛆鉗帶。』蓋謂此也。」
《國語辭典》:胡桃鉗組曲(胡桃鉗組曲)  拼音:hú táo qián zǔ qǔ
The Nutcracker Suite
樂曲名。原為柴科夫斯基(Tchaikovsky Pyotr Il'yich)寫作的芭蕾舞劇音樂,從中抽取八個樂章作為管弦樂組曲。該作品系以霍夫曼(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童話《胡桃鉗與老鼠國王》為基礎(chǔ)而改編,敘述小女孩瑪莉夢見胡桃鉗變成一位王子,帶領(lǐng)她到果醬山游玩的故事。也譯作「胡桃鉗」、「核桃鉗」。
《國語辭典》:虎頭鉗(虎頭鉗)  拼音:hǔ tóu qián
用兩個較為粗大的金屬鉗夾制成的工具,可用來固定或拔取工作物。如:「用虎頭鉗可不費力氣的拔出釘子?!?/div>
《國語辭典》:胡桃鉗(胡桃鉗)  拼音:hú táo qián
1.用來剝開胡桃等堅果外殼的器具。
2.胡桃鉗組曲的簡稱。參見「胡桃鉗組曲」條。
《國語辭典》:產(chǎn)鉗(產(chǎn)鉗)  拼音:chǎn qián
一種輔助生產(chǎn)的工具。是兩片彎曲的匙形器具,通常用于難產(chǎn)時,用來夾住胎兒的頭部,牽引胎兒脫離母體。
《國語辭典》:虎鉗(虎鉗)  拼音:hǔ qián
1.鉗工等常用的一種夾持工作物的工具。有較大的鉗口,可夾住工作物,以便于打造或彎曲金屬。
2.一種手工工具。鉗口有刃,多用來拔起釘子或夾斷鐵絲。
《國語辭典》:尖嘴鉗(尖嘴鉗)  拼音:jiān zuǐ qián
一種手工具。前端尖頭細(xì)長,可作為固定及夾取細(xì)小物品,彎折或剪斷金屬絲或電線等。
《國語辭典》:受鉗錘(受鉗錘)  拼音:shòu qián chuí
比喻遭受磨難?!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四六出》:「一意要讀詩書,一身望改換門閭,一路到京里受鉗錘。」
分類:遭受磨難
《高級漢語詞典》:鱷魚鉗  拼音:è yú qián
由帶有強力夾鉗的杠桿器件構(gòu)成的夾持器,金屬放在夾鉗中鐓鍛
《漢語大詞典》:鍛鉗(鍛鉗)
制造刑具。謂準(zhǔn)備陷人于法。 明 張四維 《雙烈記·辨冤》:“國破家殘,不思拯救,鍛鉗結(jié)網(wǎng),毒害忠良,是何心也?!?/div>
《韻府拾遺 鹽韻》:發(fā)鉗(發(fā)鉗)
歐陽修詩賴子發(fā)其鉗頑庸須警策
《漢語大詞典》:吉網(wǎng)羅鉗(吉網(wǎng)羅鉗)
唐天寶 初, 李林甫 為相,任酷吏 吉溫 、 羅希奭 為御史。 吉 羅 承 李 旨意,誣陷異己,制造冤獄,時稱“羅鉗吉網(wǎng)”。事見舊唐書·酷吏傳下·羅希奭。后因以“吉網(wǎng)羅鉗”比喻酷吏朋比為奸,陷害無辜。 寧調(diào)元 《癸丑獄中作》詩:“ 吉 網(wǎng) 羅 鉗新伎倆,牛頭馬面舊跳梁?!?吳梅 《檢點》詩:“ 吉 網(wǎng) 羅 鉗開閣納,斧聲燭影隔江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