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摩挲銅狄
銅狄摩挲
幾摩挲
摩銅狄
摩挲金狄
逢薊子
看銅狄
金狄摩挲
公摩挲
金狄手摩挲
摩銅人
灞城翁
撫銅狄
光陰薊子訓
見銅人制
鑄狄年
薊叟
摩狄
摩挲銅人
相關(guān)人物薊子訓
《后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shù)列傳下·薊子訓〉~2745~
薊子訓者,不知所由來也。建安中,客在濟陰宛句。有神異之道。嘗抱鄰家嬰兒,故失手墯地而死,其父母驚號怨痛,不可忍聞,而子訓唯謝以過誤,終無它說,遂埋藏之。后月馀,子訓乃抱兒歸焉。父母大恐,曰:「死生異路,雖思我兒,乞不用復見也。」兒識父母,軒渠笑悅,欲往就之,母不覺攬取,乃實兒也。雖大喜慶,心猶有疑,乃竊發(fā)視死兒,但見衣被,方乃信焉。于是子訓流名京師,士大夫皆承風向慕之。后乃駕驢車,與諸生俱詣許下。道過滎陽,止主人舍,而所駕之驢忽然卒僵,蛆蟲流出,主遽白之。子訓曰:「乃爾乎?」方安坐飯,食畢,徐出以杖扣之,驢應(yīng)聲奮起,行步如初,即復進道。其追逐觀者常有千數(shù)。既到京師,公卿以下候之者,坐上恒數(shù)百人,皆為設(shè)酒脯,終日不匱。后因遁去,遂不知所止。初去之日,唯見白云騰起,從旦至暮,如是數(shù)十處。時有百歲翁,自說童兒時見子訓賣藥于會稽市,顏色不異于今。后人復于長安東霸城見之,與一老公共摩挲銅人,相謂曰:「適見鑄此,已近五百歲矣。」唐·李賢注引酈元水經(jīng)注曰「魏文帝黃初元年,徙長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
《水經(jīng)注》卷十九〈渭水下〉~66~
魏明帝景初元年徙長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人有見薊子訓與父老共摩銅人曰,正見鑄此時,計爾日以近五百年矣。
《隋書》卷十三《音樂志上》
初武帝之在雍鎮(zhèn),有童謠云:「襄陽白銅蹄,反縛揚州兒?!棺R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面縛,果如謠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
《隋書》卷十三〈音樂志上〉~305~
初武帝之在雍鎮(zhèn),有童謠云:「襄陽白銅蹄,反縛揚州兒?!棺R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面縛,果如謠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又令沈約為三曲,以被弦管。帝既篤敬佛法,又制善哉、大樂、大歡、天道、仙道、神王、龍王、滅過惡、除愛水、斷苦輪等十篇,名為正樂,皆述佛法。又有法樂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唄,設(shè)無遮大會則為之。
典故 杖頭掛百錢
百錢掛杖
百青銅
掛杖錢
杖百錢
杖頭沽酒物
阮修錢
百錢掛竹杖
杖頭一錢無
杖頭飲酒
杖懸酒錢
相關(guān)人物阮修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任誕〉~737~
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雖當世貴盛,不肯詣也。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從子)阮脩〉~366~
性簡任,不修人事。絕不喜見俗人,遇便舍去。意有所思,率爾褰裳,不避晨夕,至或無言,但欣然相對。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雖當世富貴而不肯顧,家無儋石之儲,宴如也。與兄弟同志,常自得于林阜之間。
簡釋
杖頭錢:指買酒錢,或人物放蕩不羈。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之一:“但愿親友常含笑,相逢莫吝杖頭錢?!?/p>
例句
杖頭非飲酒,吾請造其人。
朝飲杖懸沽酒錢,暮餐囊有松花飯。
但愿親友長含笑,相逢莫吝杖頭錢。
二三物外友,一百杖頭錢。
《后漢書》卷五十六〈張王種陳列傳·陳球〉~83~
復辟公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桂陽黠賊李研等群聚寇鈔,陸梁荊部,州郡懦弱,不能禁,太尉楊秉表球為零陵太守。球到,設(shè)方略,?月閒,賊虜消散。而州兵朱蓋等反,與桂陽賊胡蘭數(shù)萬人轉(zhuǎn)攻零陵。零陵下濕,編木為城,不可守備,郡中惶恐。掾史白遣家避難,球怒曰:「太守分國虎符,受任一邦,豈顧妻孥而沮國威重乎?復言者斬!」乃悉內(nèi)吏人老弱,與共城守,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fā)之,遠射千馀步,多所殺傷。賊復激流灌城,球輒于內(nèi)因地埶反決水淹賊。相拒十馀日,不能下。會中郎將度尚將救兵至,球募士卒,與尚共破斬朱蓋等。賜錢五十萬,拜子一人為郎。遷魏郡太守。
典故變春江
風月不用一錢買
清風不用一錢買
買得風光不著錢
明月清風何用買
難變春江
傾江變酒
三萬六千排日醉
舉長江變香醪
拍手笑人醉如泥
市人拍手攔街笑
峴山落日客猶迷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六〈襄陽歌〉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醉似泥【笑殺山公醉似泥】。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恰似葡萄初撥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糟丘臺,千金駿馬換小妾【千金駿馬換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醉坐雕鞍歌落梅】,車傍側(cè)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摧,咸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龜龍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案:一本此下有:誰能憂彼身后事。金鳧銀鴨葬死灰二句。】。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32~
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yōu),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冬,作銅雀臺。
典故銅仙淚
清淚如鉛
銅仙鉛淚
淚如鉛水
金仙淚
酸風射眸子
酸風射眼
天也瘦
仙人淚
仙人辭漢
金人辭漢
露冷銅仙
衰蘭送客咸陽道
銅人辭漢
辭漢淚
金仙鉛淚
泣金莖
銅盤人去
銅仙泣露盤
金泣
金人泣露盤
淚盤
唐諸李
仙人泣露盤
攜盤獨出
辭漢金仙
辭漢盤
金人秋淚
金銅移盤
老卻天公
淚老金銅
清鉛泣露
傾鉛水
銅仙去漢
咸陽送客
金銅去國
金仙泣漢
傾淚移盤
銅仙清如水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一〈金銅仙人辭漢歌〉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一〈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guān)酸風射眸子??諏h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典故賜銅山
相關(guān)人物劉恒(漢文帝)
鄧通
《史記》卷一二五《佞幸列傳》
孝文時中寵臣,士人則鄧通,宦者則趙同、北宮伯子。北宮伯子以愛人長者;而趙同以星氣幸,常為文帝參乘;鄧通無伎能。鄧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為黃頭郎。孝文帝夢欲上天,不能,有一黃頭郎從后推之上天,顧見其衣裻帶后穿。覺而之漸臺,以夢中陰目求推者郎,即見鄧通,其衣后穿,夢中所見也。召問其名姓,姓鄧氏,名通,文帝說焉,尊幸之日異。通亦愿謹,不好外交,雖賜洗沐,不欲出。于是文帝賞賜通巨萬以十數(shù),官至上大夫。文帝時時如鄧通家游戲。然鄧通無他能,不能有所薦士,獨自謹其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者相通,曰「當貧餓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謂貧乎?」于是賜鄧通蜀嚴道銅山,得自鑄錢,「鄧氏錢」布天下。其富如此。
《后漢書》卷五十二《崔骃傳》附《崔烈傳》
寔從兄烈,有重名于北州,歷位郡守、九卿。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黃綬各有差。其富者則先入錢,貧者到官而后倍輸,或因常侍、阿保別自通達。是時段颎、樊陵、張溫等雖有功勤名譽,然皆先輸貨財而后登公位。烈時因傅母入錢五百萬,得為司徒。及拜日,天子臨軒,百僚畢會。帝顧謂親倖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萬。」程夫人于傍應(yīng)曰:「崔公冀州名士,豈肯買官?賴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聲譽衰減。久之不自安,從容問其子鈞曰:「吾居三公,于議者何如?」鈞曰:「大人少有英稱,歷位卿守,論者不謂不當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沽以唬骸负螢槿灰??」鈞曰:「論者嫌其銅臭?!沽遗?,舉杖擊之。
例句
魯褒錢神,崔烈銅臭。
陶潛雖理邑,崔烈徒臺衡。
典故大小喬
小喬初嫁
兩喬
江東大小喬
喬家那窈娘
銅雀春情
東風天不周郎與
借周郎便
相關(guān)人物大喬
孫策
周瑜
小喬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259~
瑜長壯有姿貌。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顾鞆墓M江、當利,皆拔之。乃渡擊秣陵,破笮融、薛禮,轉(zhuǎn)下湖孰、江乘,進入曲阿,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shù)萬矣。因謂瑜曰:「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zhèn)丹楊?!硅み€。頃之,袁術(shù)遣從弟胤代尚為太守,而瑜與尚俱還壽春。術(shù)欲以瑜為將,瑜觀術(shù)終無所成,故求為居巢長,欲假涂東歸,術(shù)聽之。遂自居巢還吳。是歲,建安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廬江,出備牛渚,后領(lǐng)春谷長。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lǐng)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復進尋陽,破劉勛,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zhèn)巴丘。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曰:「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例句
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喬家那窈娘。
周郎若見紅兒貌,料得無心念小喬。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漢書》卷九十三〈佞幸列傳·鄧通〉~3722~
鄧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為黃頭郎。文帝嘗夢欲上天,不能,有一黃頭郎推上天,顧見其衣尻帶后穿。覺而之漸臺,以夢中陰目求推者郎,見鄧通,其衣后穿,夢中所見也。召問其名姓,姓鄧,名通。鄧猶登也,文帝甚說,尊幸之,日日異。通亦愿謹,不好外交,雖賜洗沐,不欲出。于是文帝賞賜通鉅萬以十數(shù),官至上大夫。文帝時間如通家游戲,然通無他伎能,不能有所薦達,獨自謹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人者相通,曰:「當貧餓死?!股显唬骸改芨煌ㄕ咴谖遥握f貧?」于是賜通蜀嚴道銅山,得自鑄錢。鄧氏錢布天下,其富如此。
典故盤中釣
釣魚座上
銅盤釣魚
相關(guān)人物左慈
曹操(魏武帝)
《后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shù)傳·左慈傳》
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少有神道。嘗在司空曹操坐,操從容顧眾賓曰:「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吳松江鱸魚耳?!狗庞谙伦鴳?yīng)曰:「此可得也。」因求銅盤貯水,以竹竿餌釣于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操大拊掌笑,會者皆驚。操曰:「一魚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餌鉤沈之,須臾復引出,皆長三尺馀,生鮮可愛。操使目前鲙之,周浹會者。操又謂曰:「既已得魚,恨無蜀中生姜耳。」
例句
玉管時來鳳,銅盤即釣魚。
賣鲊市中何許人,釣魚坐上誰家子。
《史記》卷十〈孝文本紀〉~424~
九月,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應(yīng)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fā)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固?#183;司馬貞《史記索隱》引《漢舊儀》:「『銅虎符發(fā)兵,長六寸。竹使符出入徵發(fā)?!弧墩f文》云:『分符而合之?!恍☆佋疲骸骸赣伊艟煟笈c之。』《古今注》云『銅虎符銀錯書之』。張晏云『銅取其同心也』。」
典故伏波銅柱
漢柱
馬援銅柱
銅柱伏波
漢將柱
銅柱勛高
云深銅柱
銅柱樓船
相關(guān)人物馬援
《后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馬援〉~839~
援將樓船大小二千馀艘,戰(zhàn)士二萬馀人,進擊九真賊徵側(cè)馀黨都羊等,自無功至居風,斬獲五千馀人,嶠南悉平。唐·李賢注引《廣州記》曰:「援到交阯,立銅柱,為漢之極界也?!?/span>
《水經(jīng)注》卷三十六〈溫水〉~3022~
《林邑記》曰:建武十九年,馬援樹兩銅柱于象林南界,與西屠國分漢之南疆也。土人以其流寓,號曰馬流,世稱漢子孫也。
例句
珠厓天外郡,銅柱海南標。
君恩過銅柱,戎節(jié)限交州。
境遙銅柱出,山險石門開。
南標銅柱限荒徼,五嶺從茲窮險艱。
銅柱威丹徼,朱崖鎮(zhèn)火陬。
自昔聞銅柱,行來向一年。
忽聞銅柱使,走馬報金雞。
瘴昏銅柱黑,草赤火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