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門山(門山)
唐書地理志:延州,延安郡門山,武德三年,析汾州置。 明一統(tǒng)志:門山廢縣,在延安府城東南一百八十里。周宣帝分汾川、云巖二縣地,置門山縣。
分類:門山
《國語辭典》:龍門山(龍門山)  拼音:lóng mén shān
山名:(1)在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qū)南。(2)在山西省運城市轄河津市、陜西省渭南市韓城縣之間。舊傳大禹所鑿。(3)在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中部。(4)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北,為塞北控扼要地。
《國語辭典》:劍門山(劍門山)  拼音:jiàn mén shān
山名。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北。山勢險峻,歷代皆為戍守之處。
《漢語大詞典》:雁門山(雁門山)
省稱“雁門”。亦作“鴈門山”。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代縣 西北。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 鴈門之山 ,無草木。” 袁珂 校注:“《海內(nèi)西經(jīng)》云:‘ 鴈門山 ,鴈出其閒。在 高柳 北。’即此山也?!?span id="lz8syej" class="book">《淮南子·墬形訓(xùn)》:“ 燭龍 在 雁門 北,蔽于 委羽之山 ,不見日?!?br />(2).山名。在今 江蘇 南京 附近。 唐 李白 《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緑水向 雁門 ,黃云蔽 龍山 ?!?王琦 注:“景定建康志:‘ 雁門山 在城東南六十里,周迴二十里,高一百二十五丈,西連 彭城山 ,南連 大城山 ,北連 陵山 。山勢連綿,類北地 雁門 ,故以為名?!?span id="pdmsflq" class="book">《江南通志》:‘ 雁門山 在 江寧府 上元縣 東南六十里。’”
《分類字錦》:鑿三門山(鑿三門山)
唐會要:開元二十九年,陜郡太守李齊物鑿三門山以通運,辟三門巔,輸巖險之地,俾負索引艦,升于安流,自齊物始也。
分類:漕運
《國語辭典》:彭門山(彭門山)  拼音:péng mén shān
山名。在四川省成都市轄彭州市西北,兩峰對立如門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