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賈誼(賈誼)  拼音:jiǎ yì
人名。(西元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為文學(xué)家兼政論家。文帝召為博士,超遷至太中大夫,所論列多見施行,因遭毀忌,出為長沙王太傅,遷為梁懷王太傅,后懷王墮馬死,誼自傷為傅無狀,年馀亦卒,世人稱為「賈太傅」、「賈長沙」,又稱為「賈生」。其往長沙就任時,渡湘水作〈吊屈原賦〉以抒發(fā)哀怨;而于長沙王太傅時,見鸮鳥飛入屋內(nèi),以為不祥,而作〈鵩鳥賦〉,是《楚辭》到漢賦之間重要的辭賦家。著有〈陳政事疏〉、〈過秦論〉等著名的政論文章。
《國語辭典》:韓愈(韓愈)  拼音:hán yù
人名。(西元768~824)字退之,唐河陽人。通六經(jīng)百家之學(xué),崇儒辟佛老,文章自成一家,為后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官至吏部侍郎。祖先世居昌黎,因此自稱為昌黎韓愈。卒謚文,宋代元豐年間追封為昌黎伯,世稱為「韓昌黎」。門人編次其詩文為《昌黎先生集》。
《國語辭典》:韓琦(韓琦)  拼音:hán qí
人名。(西元1008~1075)字稚圭,宋安陽人。仁宗時,西夏反,率兵拒戰(zhàn),名重當(dāng)時,為相十年,為朝廷所倚重,后封為魏國公,卒謚忠獻。
《國語辭典》:龔遂(龔遂)  拼音:gōng suì
人名。字少卿,西漢山陽人,生卒年不詳。宣帝時為渤海太守,渤海多盜,龔遂勸民農(nóng)桑,民皆賣劍買牛,賣刀買犢,境內(nèi)大治,后徵為衡水都尉。
《國語辭典》:張說(張說)  拼音:zhāng yuè
人名。(西元667~730)字道濟,又字說之,唐洛陽人。官至中書令,封燕國公。朝廷重要之作,多出其手,為文屬思精壯,長于碑志。謫岳州后,詩益凄婉。卒謚文貞。著有《張燕公集》。
《國語辭典》:王圭(王圭)  拼音:wáng guī
人名。(西元1019~1085)字禹玉,宋華陽人。弱歲奇警,出語驚人,舉進士甲科,修起居注,朝廷大典,多出其手,累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岐國公。其文閎侈瑰麗,自成一家,有《華陽集》一百卷、《宮詞》一卷傳于世。
《國語辭典》:張敞(張敞)  拼音:zhāng chǎng
人名。字子高,西漢平陽人,生卒年不詳。宣帝時為京兆尹,市無盜賊,面無威儀。嘗為妻子畫眉。
《國語辭典》:張巡(張巡)  拼音:zhāng xún
人名。(西元709~757)唐南陽人。博通群書,曉戰(zhàn)陣法。開元末官真源令。安祿山反,巡起兵討賊,與許遠合兵守睢陽,拜御史中丞。食盡,殺妾以饗士,至羅雀鼠煮鎧弩以食,城破,罵賊不屈。賊斷其舌,落其齒,張巡嚼舌吞齒而死。
《漢語大詞典》:李渤
唐朝洛陽人,曾寫過一篇《辨石鐘山記》
《國語辭典》:種放  拼音:chóng fàng
人名。(西元?~1015)字名逸,自稱退士,宋代洛陽人。沉默好學(xué),奉母隱居終南山,以講習(xí)為業(yè)。真宗時被徵赴闕,尋以母命還山。著有詩集、蒙書等。
《國語辭典》:袁術(shù)(袁術(shù))  拼音:yuán shù
人名。(西元?~199)字公路,袁紹從弟,東漢汝陽人。獻帝時據(jù)壽春,領(lǐng)揚州事,稱帝,自號仲家,后敗死。
《國語辭典》:韓翃(韓翃)  拼音:hán hóng
人名。字君平,唐南陽人,生卒年不詳。工詩,大歷十才子之一,官至中書舍人。著有《詩集》五卷。
《國語辭典》:蔡倫(蔡倫)  拼音:cài lún
人名。(西元?~121)字敬仲,東漢桂陽人。和帝時為中常侍。據(jù)說他利用樹皮、麻頭、破布、魚網(wǎng)等制造紙張,稱為「蔡侯紙」。后因事下獄,自殺身亡。
《國語辭典》:劉子驥(劉子驥)  拼音:liú zǐ jì
人名。本名驎之,字子驥,晉南陽人,生卒年不詳,為大夫之族。少時崇尚質(zhì)素,虛退寡欲,不修儀操。喜好游山澤,志存遁逸。曾采藥至衡山,深入忘返。劉氏為人重信義,凡平民百姓的婚娶葬送,無不資助。
《國語辭典》:劉秀(劉秀)  拼音:liú xiù
人名:(1)(西元前6~57)字文叔,蔡陽人,漢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統(tǒng)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fù)漢室政權(quán),為漢朝中興之主。在位三十三年。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xué),提倡儒術(shù),尊崇節(jié)義,為一賢明的君王。謚號光武,廟號世祖。(2)漢代學(xué)者劉歆,后改名為秀。參見「劉歆」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