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26,分76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大花曼陀羅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羅尼被
直布羅陀
夜珠吠陀
阿伽陀
足彈陀
因陀羅
阿吠斯陀
阿彌陀經(jīng)
八指頭陀
竹陀螺
犍陀羅
乾陀啰
吠陀
《國語辭典》:大花曼陀羅(大花曼陀羅)  拼音:dà huā màn tuó luó
植物名。茄科曼陀羅屬,常綠灌木。高二至八公尺。葉具長柄,闊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花單生葉腋,花冠喇叭狀,色白,長可達(dá)三十公分??芍未?、腫瘤、火傷、痙攣。具有止痛效果及解毒作用。原產(chǎn)墨西哥。
《國語辭典》:陀思妥耶夫斯基  拼音:tuó sī tuǒ yé fū sī jī
Dostoyevsky Fyodor
人名。(西元1821~1881)俄國著名小說家。其處女作《窮人》獲得文評家的贊揚(yáng)。其他的著作有《罪與罰》、《白癡》、《群魔》等。
《國語辭典》:陀羅尼被(陀羅尼被)  拼音:tuó luó ní bèi
一種覆蓋尸體的被具。因被具上印有陀羅尼,故稱為「陀羅尼被」。也稱為「陀羅尼衾」。
《國語辭典》:直布羅陀(直布羅陀)  拼音:zhí bù luó tuó
Gibraltar
1.半島名。位于西班牙南端,面積約六平方公里,控制直布羅陀海峽,扼地中海西口通大西洋航路的要沖。
2.直布羅陀海峽的簡稱。參見「直布羅陀海峽」條。
《國語辭典》:夜珠吠陀  拼音:yè zhū fèi tuó
婆羅門教的典籍。四吠陀之一,記載雅利安族的宗教生活情形,內(nèi)含祭祀、禮儀、祈禱、咒文等。
《國語辭典》:阿伽陀  拼音:ā qié tuó
丸藥,特別是指解毒藥。為梵語agada的音譯。唐。實(shí)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一三:「如阿伽陀藥,能療一切毒?!挂沧鳌赴⒔彝印?、「阿竭陀」。
《漢語大詞典》:足彈陀(足彈陀)
古代貨幣名。新唐書·南蠻傳下·驃:“以金銀為錢,形如半月,號登伽佗,亦曰足彈陀?!?/div>
分類:貨幣
《國語辭典》:因陀羅(因陀羅)  拼音:yīn tuó luó
印度的雨神。梵語Indra的音譯。在吠陀神話中他統(tǒng)領(lǐng)天界諸神,并用他的金剛杵征服黑暗的諸魔。由于他所作所為對人類有益,所以在祈禱文常受到贊頌。雖在較晚的吠陀神話將他歸入梵天、毗濕奴與濕婆的下屬,但在一般人的概念,他還是天神的領(lǐng)袖。在佛教將他列為護(hù)法神之一。也稱為「帝釋天」、「釋提桓因」。
《國語辭典》:阿吠斯陀  拼音:ā fèi sī tuó
祆教的經(jīng)典。為英語Avesta的音譯。部分經(jīng)典迄今仍為教徒所信奉。
《國語辭典》:阿彌陀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  拼音:ē mí tuó jīng
佛教典籍。后秦鳩摩羅什譯,一卷。內(nèi)容敘說阿彌陀佛凈土的種種,并強(qiáng)調(diào)若人在七日中心志集中的念阿彌陀佛,死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自會來接引往生凈土。此經(jīng)和《觀無量壽佛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合稱為「凈土三經(jīng)」。是中國流傳最廣的經(jīng)典之一。
《國語辭典》:八指頭陀(八指頭陀)  拼音:bā zhǐ tóu tuó
清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黃。湖南湘潭人,名讀山。六歲出家,初名敬安,字寄禪。至明州阿玉王寺后,因燃左手二指供佛,遂自號「八指頭陀」。在湖南六度出掌名寺,曾創(chuàng)中華佛教總會于上海。為佛教事至北京請?jiān)福瑘A寂于北京法源寺。
《國語辭典》:竹陀螺  拼音:zhú tuó luó
一種傳統(tǒng)中國童玩。以竹制成,將圓木心穿越竹筒中央而成竹軸,另用竹篦綁上細(xì)繩,以便施力擲放竹陀螺,使其旋轉(zhuǎn)。其兩側(cè)各有一長方形小洞,上覆薄木片,旋轉(zhuǎn)時可發(fā)出響亮的嗡嗡聲。也稱為「竹地雷」。
《國語辭典》:犍陀羅(犍陀羅)  拼音:jiān tuó luó
1.相當(dāng)于今日的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
2.古代佛教雕刻藝術(shù)的一個流派。公元一至六世紀(jì)盛行于犍陀羅(相當(dāng)于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吸取古代希臘末期的雕刻手法,對東方雕刻藝術(shù)的發(fā)展曾有影響。如:「這座佛塔的浮雕,有犍陀羅的風(fēng)格?!?/div>
《漢語大詞典》:乾陀啰(乾陀囉)
見“ 乾陀羅 ”。
《漢語大詞典》:乾陀羅(乾陀羅)
亦作“ 乾陀 ”。亦作“ 乾陀囉 ”。
(1).西域古國名。據(jù)大唐西域記卷二載,其國在北 印度 境,東西千馀里,南北八百馀里。在古代藝術(shù)、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聞義里:“ 惠生 從 于闐 至 乾陀 ?!?span id="rxaqve7" class="book">《宋史·外國傳·天竺》:“ 施護(hù) 者, 烏塤曩國 人。其國屬 北印度 ,西行十二日至 乾陀羅國 ?!?br />(2).香樹名。其汁可染褐色,故亦用以稱褐色。《寶樓閣經(jīng)》卷中:“以乾陀囉樹或以龍花蕊香和白芥子油。”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附錄·乾陀木皮:“ 珣 ( 楊珣 )曰:‘按《西域記》云,生西國,彼人用染僧褐,故名。乾陀,褐色也?!?/div>
《國語辭典》:吠陀  拼音:fèi tuó
用古梵文創(chuàng)作的宗教詩歌。為婆羅門教、印度教崇拜和祭祀用的贊歌、祭詞、咒語。為梵語veda的音譯。寫作年代不詳,大多數(shù)學(xué)者估計(jì)為西元前一五○○年至前一二○○年之間。最古老的《吠陀本集》有《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闥婆吠陀》四部。而《梵書》、《森林書》、《奧義書》等則為吠陀的解釋書。也作「皮陀」、「毗陀」、「圍陀」、「韋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