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歸來(歸來)  拼音:guī lái
1.回來?!冻o。宋玉。招魂》:「魂兮歸來!去君之恒干,何為四方些?」
2.回去?!稇?zhàn)國策。齊策四》:「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弧?/div>
《漢語大詞典》:陶令
指 晉 陶潛 。 陶潛 曾任 彭澤 令,故稱。 元 趙孟俯 《見章得一詩因次其韻》:“無酒難供 陶令 飲,從人皆笑 酈生 狂?!?毛澤東 《登廬山》詩:“ 陶令 不知何處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分類:陶潛彭澤
《國語辭典》:柴桑  拼音:chái sāng
1.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縣西南。漢置,屬豫章郡。東漢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取荊州,劉備派諸葛亮見孫權(quán)于此。晉陶潛故里。
2.借指故里。唐。杜甫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晉肅入蜀余下沔鄂詩:「正解柴桑纜,仍看蜀道行。」
《漢語大詞典》:陶公
(1).指 晉 陶侃 。晉書·陶侃傳:“尚書 梅陶 與親人 曹識 書曰:‘ 陶公 機神明鑒似 魏武 ,忠順勤勞似 孔明 , 陸抗 諸人不能及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政事:“ 陶公 性檢厲,勤於事?!?唐 李商隱 《潭州》詩:“ 陶公 戰(zhàn)艦空灘雨, 賈傅 承塵破廟風(fēng)?!?br />(2).指 陶安公 。傳說中的神仙。 漢 劉向 列仙傳·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鑄冶師也?!?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見贈》詩:“ 陶公 矍鑠呵赤電,回祿睢盱揚紫煙?!?br />(3).指 唐 陶沔 。 唐 開元 末, 陶沔 與 李白 、 孔巢父 、 韓準 、 裴政 、 張叔明 居 泰安府 徂徠山 下之 竹溪 ,日縱酒酣歌,時號“竹溪六逸”。 唐 李白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詩:“ 陶公 有逸興,不與常人俱。筑臺像半月,迥向高城隅?!?王琦 題注:“山東通志: 半月臺 ,在舊 單縣 城東北隅,相傳 陶沔 所筑?!?br />(4).指 晉 陶潛 。 南朝 梁 蕭統(tǒng) 《十二月啟·南呂八月》:“既傳 蘇子 之書,更汎 陶公 之酌?!?唐 李白 《流夜郎至江夏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閣》詩:“恭陪竹林宴,留醉與 陶公 ?!?明 高啟 《因病不飲》詩:“斯味 禹 所惡,攝生笑無功。從此便可止,賦詩繼 陶公 ?!卑?, 陶潛 有《止酒》詩。 清 沈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 陶公 以名臣之后,際易代之時,欲言難言,時時寄託,不獨《詠荊軻》一章也?!?/div>
《漢語大詞典》:陶家
(1).謂燒制陶器與從事稼穡。家,通“ 稼 ”。大戴禮記·五帝德:“﹝ 帝舜 ﹞ 蟜牛 之孫, 瞽叟 之子也,曰 重華 。好學(xué)孝友,聞于四海,陶家事親,寬裕溫良?!?王聘珍 解詁:“‘家’當(dāng)為‘稼’。孟子曰:‘自耕稼陶漁?!?br />(2).燒制陶器的人。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 廣州 陶家皆作土鍋鑊,燒熟,以土油之,其潔浄則愈于鐵器,尤宜煮藥。” 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陶埏:“凡陶家為缶屬,其類百千。大者缸甕,中者鉢盂,小者瓶罐?!?br />(3).指 晉 詩人 陶潛 。 唐 司空圖 《楊柳枝》詞:“ 陶 家五柳簇衡門,還有高情愛此君?!?唐 薛能 《折楊柳》詩之九:“眾木猶寒獨早青,御溝橋畔 曲江亭 , 陶 家舊日應(yīng)如此,一院春條滿遶廳?!?唐 皎然 《酬烏程楊明府華雨后小亭對月見呈》:“夜涼喜無訟,霽色搖閒情。暑退不因雨, 陶 家風(fēng)自清?!眳⒁姟?陶叟 ”。
《漢語大詞典》:陶叟
指 晉 陶潛 。 明 高啟 《初開北窗晚酌》詩:“幽懷悟澹泊,末事辭紛揉。更擬長夏眠,風(fēng)期結(jié) 陶叟 。”
分類:陶潛
《漢語大詞典》:柴桑翁
(1).指 晉 陶潛 。因其晚年隱居 柴桑 ,故稱。 宋 朱熹 《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結(jié)客載酒過伯休新居分韻得中字》:“愿書今日懷,遠寄 柴桑翁 ?!?br />(2).指 晉 劉遺民 。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六:“近見士子多使 柴桑翁 為 陶淵明 ,不知 劉遺民 曾作 柴桑 令也?!眳⒁姟?柴桑令 ”。
《漢語大詞典》:柴桑令
指 東晉 末隱寓 廬山 西林寺 的 劉遺民 。因其曾為 柴桑 令,故稱。 唐 白居易 《宿西林寺》詩:“木落天晴山翠開,愛山騎馬入山來,心知不及 柴桑 令,一宿 西林 便卻回?!?/div>
《漢語大詞典》:陶子
指 陶潛 。 元 吳澄 等《〈淵明集補注〉序》:“ 屈子 不忍見 楚 之亡而先死, 陶子 不幸見 晉 之亡而后死?!?br />皋陶 之子。史記·秦本紀“ 女脩 織,玄鳥隕卵, 女脩 吞之,生子 大業(yè) ” 唐 張守節(jié) 正義:“列女傳云:‘ 陶 子生五歲而佐 禹 ?!?曹大家 注云:‘ 陶 子者, 皋陶 之子 伯益 也。’”
《漢語大詞典》:陶居士
指 晉 陶潛 。 唐 司空圖 《雨中》詩:“ 維摩居士 陶居士 ,盡説高情未足夸。簷外蓮峰階下菊,碧蓮黃菊是吾家?!?/div>
分類:陶潛
《漢語大詞典》:陶叟
指 晉 陶潛 。 明 高啟 《初開北窗晚酌》詩:“幽懷悟澹泊,末事辭紛揉。更擬長夏眠,風(fēng)期結(jié) 陶叟 。”
分類:陶潛
《漢語大詞典》:種柳人(種柳人)
指 晉 陶潛 。他于門外種五棵柳樹,自號 五柳先生 。 唐 孟郊 《過彭澤》詩:“揚帆遇 彭澤 ,舟人訝嘆息。不見種柳人,霜風(fēng)空寂歷?!?/div>
《國語辭典》:潯陽三隱(潯陽三隱)  拼音:xún yáng sān yǐn
指晉朝周續(xù)之、劉遺民、陶淵明三人。因三人皆不應(yīng)徵命,隱居于潯陽,故稱為「潯陽三隱」。見《宋書。卷九十三。隱逸傳。周續(xù)之傳》。
《漢語大詞典》:歸去來子(歸去來子)
指 晉 陶潛 。 陶 曾作《歸去來兮辭》,故稱。 宋 劉克莊 《念奴嬌·四和丙寅生日》詞:“吾評 晉 士,不如 歸去來子 ?!?唐圭璋 注:“ 淵明 自稱 陶子 ?!?/div>
分類:陶潛
《國語辭典》:彭澤(彭澤)  拼音:péng zé
1.湖泊名。在江西省北部。即今鄱陽湖。簡稱為「彭澤」。
2.縣名。參見「彭澤縣」條。
《漢語大詞典》:元亮
晉 詩人 陶潛 字 元亮 ,曾任 彭澤 令,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歸隱。后常用為隱居不仕的典實。 宋 范成大 《次韻徐廷獻機宜送自釀石室酒》之一:“ 元亮 折腰嘻已久,故山應(yīng)有欲蕪田。” 明 陳所聞 《駐馬聽·宿棲霞寺翠微庵》曲:“無緣捉塵對 支郎 ,空勞載酒來 元亮 ?!?/div>
《漢語大詞典》:歸去來(歸去來)
(1).辭賦篇名。 晉 陶潛 所作。晉書·隱逸傳·陶潛:“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 彭澤令 ……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潛 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義熙 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焙笥靡詺w隱之典。 宋 梅堯臣 《田家語》詩:“卻詠《歸去來》,刈薪向深谷?!?br />(2).回去。 唐 杜甫 《發(fā)劉郎浦》詩:“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唐 顏真卿 《贈裴將軍》詩:“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 匈奴 不敢敵,相呼歸去來?!?br />(3).詞牌名。雙調(diào),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體,仄韻。 清 王奕清 《詞譜》卷七:“《歸去來》調(diào)見樂章集詞二首,因詞有‘歌筵舞,且歸去,休惆悵,好歸去’句,取以為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