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5詞典 8分類詞匯 37
《國語辭典》:釉燒(釉燒)  拼音:yòu shāo
陶瓷坯體經(jīng)素?zé)ㄐ秃?,進行施釉,再作第二次更高溫的燒制。
《國語辭典》:釉藥(釉藥)  拼音:yòu yào
涂在陶瓷表面的一種玻璃狀物質(zhì)。普通以長石、石英、硼砂、白堊、陶土等物依一定比例混合研碎,加水成漿而成。以浸、淋、繪、噴等方式涂布于陶瓷表面,陰乾后入窯燒制,會在陶瓷表面形成發(fā)亮的薄膜。若在釉藥中加入不同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的顏色,具有裝飾成品的功用。
《國語辭典》:火玻璃  拼音:huǒ bō li
一種能耐高溫的玻璃陶瓷,為西元一九五○年代的商品。
《國語辭典》:遼三彩(遼三彩)  拼音:liáo sān cǎi
一種陶瓷藝品。遼代仿唐的三彩陶器,以遼寧缸瓦窯所產(chǎn)最精良。釉色以黃、綠、褐為主,制作技法以貼花、印花居多;也受磁窯刻劃花裝飾法影響。其中以皮囊壺、鳳首壺、羅漢三彩塑像最著名。也稱為「遼瓷」。
《漢語大詞典》:功能陶瓷
具有壓電、鐵電、電光、聲光、熱電、光磁、鐵磁、色敏、濕敏及生物功能反映等特性的陶瓷。用于傳感器、接收器、換能器及人體組織(如骨、齒等)替代等。
《漢語大詞典》:高溫作業(yè)(高溫作業(yè))
冶金、鑄造、煉焦、玻璃、陶瓷、紡織、造紙等工業(yè)部門在生產(chǎn)過程中使用高溫或產(chǎn)生大量的熱,在這種溫度較高的廠房里進行的操作叫做“高溫作業(yè)”。
《漢語大詞典》:雞鳴壺(雞鳴壺)
一種特殊的茶壺。用銅、錫或陶瓷制成,下配可以燃燒炭墼的底座,以保壺中的茶水不冷。常備作過夜之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七回:“回頭一看,那點心早已整整的擺了四盤在那里,還有雞鳴壺?zé)跎弦粔責(zé)岵??!?/div>
《國語辭典》:鬼臉青(鬼臉青)  拼音:guǐ liǎn qīng
暗青色?!都t樓夢》第四一回:「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那鬼臉青的花磁甕一甕?!?/div>
《漢語大詞典》:拔火罐子
拔火罐治療時使用的器具。一種用竹筒、陶瓷或玻璃等制成的小罐。也稱火罐。 章炳南 等《鍾萬財起家》:“像咱村上 有婆姨 ,可是小氣的很,人家八路軍一個同志傷風(fēng)咧,借個拔火罐子……就硬是不借,我說那有甚金貴處?”
《漢語大詞典》:電子陶瓷
用于電子工業(yè)的一類陶瓷材料。有絕緣裝置陶瓷、電容器陶瓷及壓電陶瓷三種。具有高頻性能好,介電常數(shù)可調(diào)范圍大,介質(zhì)損耗小,溫度系數(shù)可調(diào)節(jié),致密性好,性能多樣化等特點。主要用來制造電子元件及電子部件中的裝置零件等。
《漢語大詞典》:瓷宮
亦作“甆宮”。 陶瓷制的酒器。 宋 陶谷 清異錄·酒漿:“ 雍都 ,酒海也…… 韋炳 取三家酒攪合澄窨,飲之,遂為 雍都 第一。名‘甆宮集大成’。甆宮,謂 耀州 倩榼。”
分類:陶瓷酒器
《漢語大詞典》:炻器
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間的一種陶瓷制品。質(zhì)地致密堅硬,跟瓷器相似,多呈棕色、黃褐色或灰藍色。如水缸等。
《國語辭典》:盔子  拼音:kuī zi
類似瓦盆而略深的容器。大多以陶瓷制成。
《國語辭典》:金屬陶瓷(金屬陶瓷)  拼音:jīn shǔ táo cí
用金屬粉末和陶瓷原料燒結(jié)制成的材料。兼有金屬和陶瓷的優(yōu)點,韌性好、硬度高、耐高溫、抗氧化等優(yōu)點,廣泛應(yīng)用于發(fā)動機、火箭、金屬切削及核能工業(yè)等方面。
《漢語大詞典》:鹵壺
陶瓷茶壺。例如:華嬤嬤…懷里抱著個鹵壺?!?a target='_blank'>兒女英雄傳》
分類:陶瓷茶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