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幽人  拼音:yōu rén
幽隱山林的人?!段倪x。班固。幽通賦》:「夢登山而迥眺兮,覿幽人之髣髴?!固?。韋應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國語辭典》:遺民(遺民)  拼音:yí mín
1.遭遺棄的百姓。《左傳。閔公二年》:「衛(wèi)之遺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
2.改朝易代后的前朝百姓。《史記。卷三五。管蔡世家》:「于是封叔鮮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紂子武庚祿父,治殷遺民?!?/div>
《國語辭典》:山家  拼音:shān jiā
1.山野人家。《南史。卷八○。賊臣傳。侯景傳》:「山家小兒果攘背,太極殿前作虎視。」唐。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詩二首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飯射麋新。」
2.謙稱自己家里。唐。李朝威《柳毅傳》:「荷和雅兮感甘羞,山家寂寞兮難久留。」
3.中國佛教天臺宗在宋代分成山家和山外兩派。山家派傳承知禮的學說,認為金光明玄義廣本是智顗真作。主張修觀,唯觀妄念。因住在山城之內,故稱為「山家」。并由日僧最澄傳入日本?!端拿髯鹫呓绦袖洝肪砣骸秆討c座主出山家教義凡三十條,褰絳幃問諸子。」
《漢語大詞典》:山家宗
佛教天臺宗流派之一。天臺宗傳至 宋 代分為兩派:一為 晤恩 派,名山外宗,今失傳;一為 四明尊者知禮法師 派,名山家宗,是天臺宗的正統(tǒng)。
《漢語大詞典》:白社
(1).地名。在 河南省 洛陽市 東。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 洛陽 有道士 董威輦 常止 白社 中,了不食, 陳子敍 共守事之,從學道。”亦見《晉書·隱逸傳》。 唐 吳筠 《高士詠·董威輦》:“ 董京 依 白社 ,散髮詠玄風。”
(2).地名。在 湖北省 荊門市 南。《清一統(tǒng)志·湖北·荊門州》:“ 白社 ,在 荊門州 南一百二十里。《名勝志》:古隱士之居,以白茅為屋,因名。 唐 都官 鄭谷 常居此?!?br />(3).借指隱士或隱士所居之處。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錦帶書十二月啟·林鐘六月》:“但某白社狂人,青緗末學。” 唐 白居易 《長安送柳大東歸》詩:“白社羈游伴, 青門 遠別離。” 宋 范仲淹 《唐異詩序》:“華車有寒苦之述,白社為驕奢之語?!?br />(4).特指某些社團。 清 吳偉業(yè) 《茂苑相公謝政遄歸招邀燕賞》詩之二:“蟲鶴變餘存白社,刼灰飛盡表青山?!贝酥笍蜕?。 沈礪 《感懷》詩之八:“忘機白社閒揮麈,息影 青門 學種瓜?!?汪文溥 《題亞子〈分湖舊隱圖〉》詩:“仍世筑壇盟白社,一朝避地驅黃犢?!币陨现改仙纭?郁達夫 《胡邁來詩會有所感步韻以答》:“歡聯(lián)白社居千日,淚灑 新亭 酒一杯?!贝酥赴籽嗌?。
(5).白蓮社的省稱。 唐 賈島 《巴興作》詩:“寒暑氣均思白社,星辰正別憶皇都。” 明 何景明 《游賢隱寺》詩:“自能來白社,不用 遠公 ( 慧遠 )求?!?清 吳偉業(yè) 《靈巖觀設戒》詩:“不信 黃池 會,今看白社開。”參見“ 白蓮社 ”。
(6).特指 隋 末農(nóng)民起義的一個團體。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四節(jié):“ 李密 大破自 洛陽 出擊的 隋 軍,聲威大振…… 譙郡 黑社、白社、 濟北 張青特 、 上 洛 周比洮 、 胡驢賊 等都來歸附?!?/div>
《國語辭典》:白蓮社(白蓮社)  拼音:bái lián shè
一種佛教團體。晉高僧慧遠在廬山虎溪東林寺與慧永、慧持及名儒劉遺民等共結白蓮社,立彌陀像,同修西方凈土業(yè)。因寺院有池栽植白蓮,故稱為「白蓮社」。簡稱為「蓮社」。
《國語辭典》:幽深  拼音:yōu shēn
1.深而幽靜。唐。劉長卿〈喜朱拾遺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詩:「滄州離別風煙遠,青瑣幽深漏刻長?!埂度辶滞馐贰返谝凰幕兀骸盖也徽f那靈隱的幽深,天竺的清雅。」
2.幽暗深遠?!稘h書。卷六三。武五子傳。廣陵厲王劉胥傳》:「黃泉下兮幽深,人生要死,何為苦心!」
3.幽僻的地方。《文選。禰衡。鸚鵡賦》:「嬉游高峻,棲峙幽深?!箷x。張翰〈雜詩〉三首之一:「延頸無良涂,頓足托幽深。」
《國語辭典》:角巾  拼音:jiǎo jīn
古代隱士所戴有棱角的冠巾?!稌x書。卷三四。羊祜傳》:「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埂队魇烂餮?。卷九。裴晉公義還原配》:「令公角巾便服,拱立而待?!?/div>
《國語辭典》:垂綸(垂綸)  拼音:chuí lún
1.釣魚。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二:「赭衣居傅巖,垂綸在渭川?!顾?。張元干 賀新郎。曳杖危樓去詞:「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br />2.隱居或退隱?!侗阕?。外篇。嘉遁》:「漆園垂綸而不顧卿相之貴,柏成操耜而不屑諸侯之高。」
《漢語大詞典》:大隱(大隱)
(1).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遠的人。 晉 王康琚 《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 伯夷 竄 首陽 , 老聃 伏柱史?!?郁達夫 《舒姑屏題壁》詩:“不知池上 西王母 ,亦憶 東方 大隱無?”
(2).指真正的隱士。 清 黃鷟來 《題毛闇齋采芝圖》詩:“大隱不忘世,葆璞天地間。美哉 綺 與 甪 ,采芝於 商山 ?!?/div>
《國語辭典》:高蹈  拼音:gāo dào
1.遠行?!蹲髠?。哀公二十一年》:「魯人之皋,數(shù)年不覺,使我高蹈。」
2.比喻隱居。晉。郭璞〈游仙詩〉七首之一:「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鼓铣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1482' target='_blank'>顏延之 〈陶?徵?士誄〉:「賦詩歸來,高蹈獨善?!?br />3.超越群倫。唐。韓愈 薦士詩:「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漢語大詞典》:山客
(1).隱士。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若不能結蹤山客,離羣獨往,則當掩景淵洿,韜鱗括囊。”魏書·裴衍傳:“詔曰:‘知欲養(yǎng)痾中岳,練石 嵩嶺 ,棲素云根,餌芝清壑。騰跡之操,深用嘉焉。但治缺古風,有愧山客耳。’” 唐 王維 《田園樂》詩之六:“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清 王夫之 《小樓雨枕》詩:“江城二月催寒雨,山客三更夢嶺云?!?br />(2).居住在山中的人。 宋 李石 續(xù)博物志卷七:“毛女在 華山 ,山客獵師世世見之?!?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主人知之,鞭責千百,鎖之空房,賣之山客?!?br />(3).躑躅的雅稱。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昔 張敏叔 有《十客圖》,忘其名。予長兄 伯聲 嘗得三十客:‘牡丹為貴客……躑躅為山客?!避U躅,即杜鵑花。
《漢語大詞典》:遺逸(遺逸)
亦作“ 遺佚 ”。亦作“ 遺軼 ”。
(1).遺漏;遺棄而不用。孟子·公孫丑上:“進不隱賢,必其以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span id="zsk1mt1" class="book">《列子·黃帝》:“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訓者,無所遺逸焉?!?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夫科舉本以取天下英才,格律其大約也,或者捨彼取此,使士有遺逸之嗟?!?清 唐孫華 《送宮恕堂北上》詩:“況今名俊盡鶱騰,遺佚奇才只一箇?!?br />(2).遺失;散失。北齊書·盧文偉傳:“﹝ 盧詢祖 ﹞有文集十卷,皆致遺逸。” 宋 蘇轍 《上皇帝書》:“茍誠以為有遺才焉,則今所謂遺逸之書,有以收之矣。” 宋 蘇轍 《進御集表》:“臣頃被圣旨編次遺文,始於禁中,次及三省密院,下至文武諸臣之家,凡尺牘寸紙,無所遺軼?!?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八·漢遺文:“世以 柳子 編 西漢 文章,只據(jù)文選,固多遺軼?!?清 昭梿 嘯亭雜錄·宗室詩人:“晚年獨居一室,人跡罕至,詩篇不復檢閲,故多遺佚?!?胡樸安 《〈中國文學史〉序》:“ 牛宏 以典籍遺逸,表請開獻書之路?!?br />(3).指散失之物。多指遺文散籍;遺事逸聞。漢書·藝文志:“ 武帝 時,軍政 楊僕 捃摭遺逸,紀奏兵録,猶未能備?!?晉 干寶 《〈搜神記〉序》:“雖考先志於載籍,收遺逸於當時,蓋非一耳一目之所親聞覩也,又安敢謂無失實者哉?!?宋 晁補之 《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詩:“詔畀千金訪遺逸,遺文逸字往往出?!?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若父祖捐館日,子孫幼弱,及一旦編摹,豈免小有疏略,當隨拾遺佚而為別集可也?!?元 孛術 魯翀 《大都路總都管姚公神道碑》:“公揚歷四十餘年,功名事業(yè),磊磥赫奕。侃訪輯遺軼,既久始備?!?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七:“至如路史,第博采前人遺逸,務得其説,以傅三妃之名,其是非悉不暇記矣?!?清 龔自珍 《城南席上謠》:“一客談遺佚,目挾十錢入西市,五錢麥糊五錢紙,年年冬望 日本 使?!?br />(4).猶隱居。漢書·五行志中之下:“是歲遣博士 褚大 等六人持節(jié)巡行天下,存賜鰥寡,假與乏困,舉遺逸獨行君子詣行所在?!?唐 柳宗元 《賀赦表》:“廢金寶之貢,有以彰儉德;搜遺逸之士,有以表至公?!?清 黃宗羲 《陳伯美先生七十壽序》:“蓋 明 初之有求於遺逸者,議論之公;而今之不敢信草野者,聞見之陋也?!?br />(5).隱士;遺才。 唐 方干 《題懸溜巖隱者居》詩:“見説公卿訪遺逸,逢迎亦是戴烏紗?!?元 劉塤 隱居通議·駢儷一:“市駿骨而捐金,招來遺軼;聞鷄鳴而起舞,寤寐功名?!?span id="fofsk1r" class="book">《明史·麻僖傳》:“四十年疏陳納諫諍、舉枚卜、補大僚、登遺佚、速考選數(shù)事,不報?!?明 貝瓊 《送王克讓員外赴陜西》:“應念東南有遺佚,采芝深谷尚盤桓?!?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三節(jié):“ 圣祖仁皇帝 ,一開博學鴻詞科,再設 明 史館,搜羅遺佚,徵辟入都,位之以一清秩一空名,而天下帖帖然、戢戢然矣?!?吳晗 《社會賢達考》:“隱了幾年,跟了幾年,名氣有了,盛朝圣世是應該徵舉遺逸的,于是得了‘社會賢達’之名而馳馬奔命,趕進京師‘初入朝堂’了?!?br />(6).指前一朝代留下來的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五·退谷論經(jīng)學:“ 明 初,人猶多經(jīng)學,皆 元 時遺逸?!?胡樸安 《〈中國文學史〉序》:“ 順 康 之世,故老遺逸,越在草莽,承東林氣節(jié)之盛,為經(jīng)濟有用之學?!?梁啟超 《論私德》二:“ 順 康 間,首開博學鴻詞,以摯遺逸。”
《國語辭典》:逋客  拼音:bū kè
逃亡的人。后指避世的隱者。漢??兹凇幢鄙揭莆摹担骸刚埢厮资狂{,為君謝逋客。」唐。皇甫曾 送陸鴻漸山人采茶回詩:「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
《國語辭典》:松喬(松喬)  拼音:sōng qiáo
1.神話傳說中仙人赤松子和王子喬的合稱?!段倪x。班固。西都賦》:「庶松喬之群類,時游從乎斯庭?!固?。杜甫哭王彭州掄〉詩:「新文生沈謝,異骨降松喬。」
2.比喻高壽,或借用為祝壽之詞。如:「壽如松喬」?!逗鬂h書。卷二八下。馮衍傳》:「觀覽乎孔老之論,庶幾乎松喬之福?!?br />3.比喻隱士?!赌淆R書。卷二八。劉善明傳》:「今朝廷方相委待,詎得便學松喬邪?」唐。白居易早冬游王屋自靈都抵陽臺上方望天壇偶吟成章寄溫谷周尊師中書李相公〉詩:「若不為松喬,即須作皋夔。」
《國語辭典》:隱君子(隱君子)  拼音:yǐn jūn zǐ
1.隱居的高士?!妒酚洝>砹?。老子韓非傳》:「老子,隱君子也。」唐。儲光羲 寄孫山人詩:「借問故園隱君子,時時來往住人間。」
2.諷稱有鴉片煙癮的人。今多指煙癮很大的人。也作「癮君子」。
《國語辭典》:隱士(隱士)  拼音:yǐn shì
隱居避世的人?!盾髯印U摗罚骸柑煜聼o隱士、無遺善?!埂妒酚洝>砥咂?。魏公子傳》:「魏有隱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jiān)者?!?/div>
《漢語大詞典》:云鳥(雲(yún)鳥)
(1).相傳 黃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紀事,百官師長皆以云為名號。 少皞氏 受命有鳳鳥適至,故以鳥紀事,百官師長皆以鳥為名號。見左傳·昭公十七年。后以“云鳥”指兩個不同的朝代。 北周武帝 《大赦詔》:“云鳥殊世,文質異時。” 唐 房晉 《對詞標文苑科策》:“自 風 姜 御辯之始,樹以后王君公;云鳥分司之初,承以大夫師長。”
(2).云和鳥。 宋 歐陽修 《會峰亭》詩:“野鳥窺我醉,谿云留我眠……醉醒各任物,云鳥徒留連?!?br />(3).高飛的鳥。《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宋 謝惠連 《連珠》:“是以高羅舉而云鳥降,海人萃而水禽翔?!?唐 馬戴 《宿裴氏溪居懷厲玄先輩》詩:“同人不同北,云鳥自南翔?!?宋 蘇軾 《贈杜介》詩:“應真飛錫過,絶磵度云鳥?!?br />(4).比喻隱士。 五代 齊己 《經(jīng)費徵君舊居》詩:“高眠當圣代,云鳥未為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