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6—581 【介紹】: 南朝梁東海人,字隱忍。敏而好學(xué),年十五,以文筆稱。讀史書三千余卷,試策高第。梁武帝大同中,為侯官令,甚得民和。陳文帝、宣帝間,除司空侯安都府記室參軍。后除新安王府咨議參軍事。
全陳文·卷十二
伯陽、字隱忍,東海人。梁中大通中、對策高第,補(bǔ)河?xùn)|王國右常侍、東宮學(xué)士,臨川王墨曹參軍。大同中、出為侯官令。侯景之亂,浮海至廣州,依蕭勃,勃敗,還居吳郡。天嘉中,為晉安王侍讀,除侯安都司空記室參軍。宣帝時(shí),除新安王鎮(zhèn)北記室參軍、兼南徐州別駕,帶東??へ?,歷臨海王限外咨議參軍,復(fù)為新安王鎮(zhèn)右咨議參軍,太建十三年卒。
《國語辭典》:隱忍(隱忍)  拼音:yǐn rěn
忍耐著不動(dòng)聲色?!妒酚?。卷六六。伍子胥傳。太史公曰》:「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但是事已如此,說也無益,只得隱忍不言?!?/div>
《漢語大詞典》:隱忍不言(隱忍不言)
見“ 隱忍不發(fā) ”。
《漢語大詞典》:隱忍不發(fā)(隱忍不發(fā))
亦作“ 隱忍不言 ”。 克制忍耐,不向人發(fā)泄、透露。 清 歸莊 《與季滄葦侍御書》:“僕之受侮而隱忍不發(fā)者,以為將來且有德於我,有不可忘者在也?!?清 歸莊 《與季滄葦侍御書》:“即受侮嫚,亦為親屈,欲終隱忍不言。”
《漢語大詞典》:隱忍不發(fā)(隱忍不發(fā))
亦作“ 隱忍不言 ”。 克制忍耐,不向人發(fā)泄、透露。 清 歸莊 《與季滄葦侍御書》:“僕之受侮而隱忍不發(fā)者,以為將來且有德於我,有不可忘者在也。” 清 歸莊 《與季滄葦侍御書》:“即受侮嫚,亦為親屈,欲終隱忍不言?!?/div>
《漢語大詞典》:飲忍(飲忍)
隱忍。《再生緣》第四四回:“那其間,除非自盡以全貞,因而不便分明説,飲忍其情直到今?!?/div>
分類:隱忍
《國語辭典》:含怒  拼音:hán nù
心懷憤怒?!稌?jīng)。無逸》:「朕之愆,允若時(shí),不啻不敢含怒?!埂稇?zhàn)國策。趙策二》:「秦雖辟遠(yuǎn),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div>
《漢語大詞典》:忍愛(忍愛)
隱忍住情愛,不使外露。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割慈忍愛,離邦去里?!?/div>
《國語辭典》:吞咽(吞嚥)  拼音:tūn yàn
吞下、咽下。如:「他得了咽喉炎,吞咽困難?!?/div>
《漢語大詞典》:吞悲
隱忍悲痛。南史·王藻傳:“吞悲茹氣,無所逃訴。” 唐 白居易 《相和歌辭·反白頭吟》:“胡為坐自苦,吞悲仍撫膺?!?唐 錢起 《同鄔戴關(guān)中旅寓》詩:“吞悲問 唐舉 :‘何路出屯蒙?’”
分類:隱忍悲痛
《國語辭典》:隱閔(隱閔)  拼音:yǐn mǐn
1.無形。《淮南子。原道》:「穆忞隱閔,純德獨(dú)存?!?br />2.懷才而憫傷?!冻o。屈原。九章。思美人》:「寧隱閔而壽考兮,何變易之可為?!挂沧鳌鸽[憫」。
《漢語大詞典》:吞哀
隱忍悲傷。南史·儒林傳·沈文阿:“今君臣吞哀,兆庶抑割,豈同於惟新之禮乎?”
分類:隱忍悲傷
《漢語大詞典》:飲默(飲默)
隱忍沉默。 宋 司馬光 《再與景仁書》:“昨日得所示書,然后釋然……然其中猶有未察愚意,而直以彊辭抗之,此所以憤憤不得飲默,必當(dāng)自伸者也。”
分類:隱忍沉默
《漢語大詞典》:肋底下插柴
元 劇習(xí)用語。謂自行隱忍或自行穩(wěn)住。 元 關(guān)漢卿 《救風(fēng)塵》第三折:“我更是的不待饒人,我為甚不敢明聞,肋底下插柴自穩(wěn),怎見你便打他一頓?!?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四折:“我見他兩次三番如喪神,早難道肋底下插柴自穩(wěn)?!?/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