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妾換馬
換佳人
赤驥換青娥
換馬邯鄲娼
換美妾
嬌姿駿骨
駿馬換蛾眉
愧青驪
龍媒欲換
驄子換
駿馬換妾
行雨水換追風
相關(guān)人物曹彰
唐·李冗《獨異志》卷中
后魏曹彰性倜儻,偶逢駿馬愛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換,惟君所選?!柜R主因指一妓,彰遂換之。馬號曰「白鶻」。后因獵,獻于文帝。
《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愛妾換馬〉
《樂府解題》曰:「《愛妾換馬》,舊說淮南王所作,疑淮南王即劉安也?!构呸o今不傳。
例句
千金駿馬換少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豹錢驄子能擎舉,兼著連乾許換無。
典故隨御史軒
御史雨
相關(guān)人物鄭弘
顏真卿
《后漢書》卷三十三上〈鄭弘列傳〉~54~
「鄭弘字巨君,會稽山陰人也。從祖吉,宣帝時為西域都護。弘少為鄉(xiāng)嗇夫,太守第五倫行春,見而深奇之,召署督郵,舉孝廉。弘師同郡河東太守焦貺。楚王英謀反發(fā)覺,以疏引貺,貺被收捕,疾病于道亡沒,妻子閉系詔獄,掠考連年。諸生故人懼相連及,皆改變名姓,以逃其禍,弘獨髡頭負鈇锧,詣闕上章,為貺訟罪。顯宗覺悟,即赦其家屬,弘躬送貺喪及妻子還鄉(xiāng)里,由是顯名。拜為騶令,政有仁惠,民稱蘇息。遷淮陽太守?!固?#183;李賢注引謝承《后漢書》:「弘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span>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八〈顏真卿列傳〉~3589~
五原有冤獄,久不決,真卿至,立辯之。天方旱,獄決乃雨,郡人呼之為「御史雨」。
典故 西窗雨
共剪西窗燭
剪西窗燭
西窗夜雨
同剪燈語
西樓剪燭
西窗停燭
畫燭共剪
剪西窗炬
西窗對燭
燭刻西窗釣
《全唐詩》卷五百三十九〈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典故 成都酒
巴噀火
噀雨巴
西南噀酒
相關(guān)人物欒巴
《太平廣記》卷十一〈神仙十一·欒巴〉~76~
欒巴者,蜀郡成都人也。少而好道,不修俗事,時太守躬詣巴,請屈為功曹。待以師友之禮。巴到(到原作陵,據(jù)明鈔本改),太守曰:「聞功曹有道,寧可試見一奇乎?」巴曰:「唯。」即平坐,卻入壁中去,冉冉如云氣之狀。須臾,失巴所在,壁外人見化成一虎,人并驚。虎徑還功曹舍。人往視虎,虎乃巴成也。后舉孝廉,除郎中,遷豫章太守。廬山廟有神,能干帳中共外人語,飲酒,空中投杯。人往乞福。能使江湖之中,分風舉帆,行各相逢。巴至郡,往廟中,便失神所在。巴曰:「廟鬼詐為天官,損百姓日久,罪當治之。以事付功曹,巴自行捕逐,若不時討,恐其后游行天下,所在血食,枉病良民?!关熞灾囟\,乃下所在,推問山川社稷,求鬼蹤跡。此鬼于是走至齊郡,化為書生,善談五經(jīng),太守即以女妻之。巴知其所在,上表請解郡守往捕,其鬼不出。巴謂太守:「賢婿非人也,是老鬼詐為廟神。今走至此,故來取之。」太守召之不出。巴曰:「出之甚易?!拐?zhí)毓P硯設(shè)案,巴乃作符。符成長嘯,空中忽有人將符去,亦不見人形,一坐皆驚。符至,書生向婦涕泣曰:「去必死矣?!鬼汈?,書生自繼符來至庭,見巴不敢前。巴叱曰:「老鬼何不復(fù)爾形?!箲?yīng)聲即便為一貍,叩頭乞活,巴教殺之,皆見空中刀下,貍頭墮地。太守女已生一兒,復(fù)化為貍,亦殺之。巴去還豫章,郡多鬼,又多獨足鬼,為百姓病。巴到后,更無此患,妖邪一時消滅。后征為尚書郎,正旦大會,巴后到,有酒容,賜百官酒,又不飲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巴不敬。詔問巴。巴曰:「臣鄉(xiāng)里以臣能治鬼護病,生為臣立廟。今旦有耆老,皆來臣廟中享,臣不能早飲(明鈔本、陳校本飲作委)之,是以有酒容。臣適見成都市上火,臣故漱酒為爾救之。非敢不敬,當請詔問,虛詔抵罪?!鼓税l(fā)驛書問成都。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須臾,有大雨三陣,從東北來,火乃止,雨著人皆作酒氣。后一旦,忽大風雨,天地晦冥,對坐不相見,因失巴所在。尋聞巴還成都,與親故別,稱不更還。老幼皆于廟中送之。云:去時亦風雨晦冥。莫知去處也。
《后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欒巴〉~2722~
唐·李賢注引《神仙傳》曰:「巴為尚書,正朝大會,巴獨后到,又飲酒西南噀之。有司奏巴不敬。有詔問巴,巴頓首謝曰:『臣本縣成都韨失火,臣故因酒為雨以滅火。臣不敢不敬?!辉t即以驛書問成都,成都荅言:『正旦大失火,食時有雨從東北來,火乃息,雨皆酒臭?!缓蠛鲆坏┐箫L,天霧晦暝,對坐皆不相見,失巴所在。尋問之,云其日還成都,與親故別也。」
《后漢書》卷八十二上〈方術(shù)列傳上·樊英〉~2722~
嘗有暴風從西方起,英謂學者曰:「成都市火甚盛?!挂蚝飨蚴?,乃令記其日時??秃笥袕氖穸紒恚啤甘侨沾蠡?,有黑云卒從東起,須臾大雨,火遂得滅」。于是天下稱其術(shù)蓺。
典故 梧桐雨
三千粉黛
花帶雨
百媚生
玉容寂寞
憑肩私語
梧桐秋雨
梧桐疏雨
歌長恨
帶雨梨花
驚破霓裳
云??M紆
梨花一枝春帶雨
梨花枝上雨
天長地久有時盡
洪都方士
梨花春帶雨
太液芙蓉未央柳
動地鼙鼓
海上仙山縹緲
金釵信
睡髻偏
一枝春雨
春雨帶梨花
恩澤初承
分釵半夜
合金鈿
回頭一笑千嬌媚
回廊私語
盟釵一股
綿綿此恨無盡期
一笑無顏色
粉淚梨花
股釵還一半
鈿盒偷傳
相關(guān)人物李隆基(唐玄宗)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五〈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青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云鬢花冠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芙蓉帳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承歡侍寢無閒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漢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盡日君王聽不足】。漁陽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馀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六軍不發(fā)知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回首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棧紆登劍閣【云棧?;氐莿﹂w】。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目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水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馬嵬坡下塵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夜【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宮葉滿階紅不掃【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秋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舊枕故衾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臨邛方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思【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恩】,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排云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慌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樓殿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中有一人字玉真】【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金闕兩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九華帳下夢魂驚】。攬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銀屏邐迤開【珠箔銀鉤邐迤開】【珠箔銀鉤迤邐開】【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含情凝涕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回頭下問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空持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此恨綿綿無盡期】。
典故 湘魂
湘妃淚
湘妃怨
堯女
蒼梧淚
思帝子
湘淚
蒼梧恨
竹上淚
湘妃泣
啼斑竹
哭蒼梧
啼湘
湘娥竹
二妃愁
哭重華
舜娥悲
湘女恨
湘妃血
湘篁染淚
湘竹痕
斑竹染啼血
楚妃淚竹
帝子痕
娥英泣
二女事唐虞
粉篁春淚
恨竹淚
江娥啼竹
染竹啼
舜妃悲
湘妃舊竹
湘皇淚雨
湘水淚
玉立湘皋
怨淚連疏竹
竹上斕斑
二女垂淚
妃泣竹
九疑淚竹
哭翠華
女悲
染筠
舜妃啼竹
啼舜婦
湘川別淚
湘川恨
相關(guān)人物唐堯
女英
娥皇
舜
虞舜
《藝文類聚》卷八十九〈木部下·竹〉~55~
《博物志》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啼,以涕揮竹,竹盡班。今下雋有班皮竹。
《太平御覽》卷九百六十二〈竹部一·竹上〉~4404~
任昉《述異記》曰:「湘水去岸三十許里有相思宮、望帝臺。舜南巡不返歿葬于蒼梧之野,堯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思慟哭,淚下沾竹,文悉為之班班然?!?/span>
《列女傳》卷一〈母儀傳·有虞二妃〉~
有虞二妃者,帝堯之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舜父頑母嚚。父號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諧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愛象,舜猶內(nèi)治,靡有奸意。四岳薦之于堯,堯乃妻以二女以觀厥內(nèi)。二女承事舜于畎畝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驕盈怠嫚,猶謙謙恭儉,思盡婦道。瞽叟與象謀殺舜。使涂廩,舜歸告二女曰:「父母使我涂廩,我其往。」二女曰:「往哉!」舜既治廩,乃捐階,瞽叟焚廩,舜往飛出。象復(fù)與父母謀,使舜浚井。舜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舜往浚井,格其出入,從掩,舜潛出。時既不能殺舜,瞽叟又速舜飲酒,醉將殺之,舜告二女,二女乃與舜藥浴汪,遂往,舜終日飲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憐之,與二嫂諧。父母欲殺舜,舜猶不怨,怒之不已。舜往于田號泣,日呼旻天,呼父母。惟害若茲,思慕不已。不怨其弟,篤厚不怠。既納于百揆,賓于四門,選于林木,入于大麓,堯試之百方,每事常謀于二女。舜既嗣位,升為天子,娥皇為后,女英為妃。封象于有庳,事瞽叟猶若初焉。天下稱二妃聰明貞仁。舜陟方,死于蒼梧,號曰重華。二妃死于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君子曰:「二妃德純而行篤。詩云:「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勾酥^也
《楚辭補注》卷二〈九歌·湘夫人〉~64~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東漢·王逸注:「帝子,謂堯女也。降,下也。言堯二女娥皇、女英,隨舜不反,沒于湘水之渚,因為湘夫人。」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帝堯〉
堯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岳應(yīng)曰:「鄙德忝帝位。」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贡娊匝杂趫蛟唬骸赣旭嬖诿耖f,曰虞舜?!箞蛟唬骸溉唬蘼勚?。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箞蛟唬骸肝崞湓囋铡!褂谑菆蚱拗?,觀其德于二女。舜飭下二女于媯汭,如婦禮。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于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為圣,召舜曰:「女謀事至而言可績,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讓于德不懌。正月上日,舜受終于文祖。文祖者,堯大祖也。
簡釋
江娥啼竹:詠憂傷之情,或詠竹。唐李賀《李憑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p>
例句
愁如湘靈哭湘浦,咽咽哀音隔云霧。九嶷深翠轉(zhuǎn)巍峨,仙骨寒消不知處。
河漢夜闌孤雁度,瀟湘水闊二妃愁。
湘竹舊斑思帝子,江蘺初綠怨騷人。
野蕉依戍客,廟竹映湘君。
荊山鼎成日,湘浦竹斑時。
妾恨比斑竹,下盤煩冤根。
玉指朱弦軋復(fù)清,湘妃愁怨最難聽。
楚客腸欲斷,湘妃淚斑斑。
重華不是風流主,湘水猶傳泣二妃。
湘水吊靈妃,斑竹為情緒。
斑竹年來筍自生,白蘋春盡花空落。遙望零陵見舊丘,蒼梧云起至今愁。唯馀帝子千行淚,添作瀟湘萬里流。
湘水終日流,湘妃昔時哭。美色已成塵,淚痕猶在竹。
蕭蕭意何恨,不獨往湘川。
有虞曾不有遺言,滴盡湘妃眼中血。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
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
萬點湘妃淚,三年賈誼心。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上清仙女徵游伴,欲從湘靈住河漢。
二女虛垂淚,三閭枉自沈。
有恨同湘女,無言類楚妃。
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葉滿淚痕。請君先問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論。
空令猿嘯時,泣對湘潭竹。
回潮迎伍相,驟雨送湘君。
游女漢皋爭笑臉,二妃湘浦并愁容。
南云哭重華,水死悲二女。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自解看花笑,憎聞染竹啼。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將身臥淚痕。
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
湘妃漢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無。
昨夜舟火滅,湘娥簾外悲。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規(guī)夜啼江樹白。
翠筠不樂湘娥淚,斑籜堪裁漢主冠。
空山竟不從,寧肯學湘妃。
溪草何草號帝女,溪竹何竹號湘妃。
翠帳云屏白玉床,啼鳥休啼花莫笑,女英新喜得娥皇。
娥皇不語啟嬌靨,女英目成轉(zhuǎn)心愜。
夜光疑漢曲,寒韻辨湘靈。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莫嫌滴瀝紅斑少,恰似湘妃淚盡時。
乘興輕舟無近遠,白云明月吊湘娥。
至今楚竹上,猶有淚痕斑。
入楚豈忘看淚竹,泊舟應(yīng)自愛江楓。
湘妃雨后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商人酒滴廟前草,蕭索風生斑竹林。
湘妃獨立九疑暮,漢女菱歌春日長。
帶露似垂湘女淚,無言如伴息媯愁。
露沾湘竹淚,花墮越梅妝。
石門迥接蒼梧野,愁色陰深二妃寡。
二女竹上淚,孤臣水底魂。
荒餐茹獠蠱,幽夢感湘靈。
斑竹啼舜婦,清湘沈楚臣。
當時珠淚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典故 鼓吹蛙
未勝蛙
蛙兩部
一部鼓吹
蛙聲鼓吹
春雨一池蛙
亂蛙成兩部
蛙成部
一部鳴蛙
兩部蛙聲鳴鼓吹
秋蛙一部
蛙鳴鼓吹
蛙聲為鼓樂
稚圭圃
半部蛙鼓
鼓吹荒池
群蛙鼓吹
蛙能鼓吹
舞兩蛙
相關(guān)人物孔稚圭
《南史》卷四十九〈孔圭列傳〉~25~
圭風韻清疏,好文詠,飲酒七八斗。與外兄張融情趣相得,又與瑯邪王思遠、廬江何點、點弟胤并款交,不樂世務(wù)。居宅盛營山水,憑幾獨酌,傍無雜事。門庭之內(nèi),草萊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為陳蕃乎?」圭笑答曰:「我以此當兩部鼓吹,何必效蕃。」王晏嘗鳴鼓吹候之,聞群蛙鳴,曰:「此殊聒人耳?!构缭唬骸肝衣牴拇?,殆不及此?!龟躺跤袘M色。
簡釋
兩部蛙:詠環(huán)境清悠。唐戴復(fù)古《豫章巨浸呈陳幼度提干》:“自成鼓吹喧朝夕,輸與東湖兩部蛙?!?/p>
典故 南山隱
玄豹隱
藏霧豹
豹隱霧
玄豹姿
霧雨七日
霧中豹
山藏豹
玄豹隱南山
豹隱連山霧
南山隱云霧
玄豹情
養(yǎng)豹煙雨
豹姿長隱
霧雨文深
養(yǎng)豹章
隱豹愁雨
相關(guān)人物陶答子
陶荅子妻
《列女傳》卷二〈賢明傳·陶荅子妻〉~39~
陶大夫荅子之妻也。荅子治陶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數(shù)諫不用。居五年,從車百乘歸休。宗人擊牛而賀之,其妻獨抱兒而泣。姑怒曰:「何其不祥也!」婦曰:「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謂嬰害。無功而家昌,是謂積殃。昔楚令尹子文之治國也,家貧國富,君敬民戴,故福結(jié)于子孫,名垂于后世。今夫子不然。貪富務(wù)大,不顧后害。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坐而須死耳。今夫子治陶,家富國貧,君不敬,民不戴,敗亡之徵見矣。愿與少子俱脫?!构门鞐壷?。處期年,荅子之家果以盜誅。唯其母老以免,婦乃與少子歸養(yǎng)姑,終卒天年。君子謂荅子妻能以義易利,雖違禮求去,終以全身復(fù)禮,可謂遠識矣。詩曰:「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勾酥^也。
簡釋
隱豹:喻隱居而全身遠害。唐杜甫《戲寄崔評事表侄》:“隱豹深愁雨,潛龍故起云。”
例句
十年紫竹溪南住,跡同玄豹依深霧。
霧靜不容玄豹隱,冰生惟恐夏蟲疑。
利爪鞲上鷹,雄文霧中豹,可堪長與烏鳶噪。
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霧豹。
隱豹窺重巘,潛虬避濁涇。
隱豹深愁雨,潛龍故起云。
遙知玄豹在深處,下笑羈絆泥涂間。
跡似南山隱,官從小宰移。
既非大川楫,則守南山霧。
終南晨豹隱,巫峽夜猿吟。
文章已變南山霧,羽翼應(yīng)摶北海風。
縱然懷豹隱,空愧躡鹓行。
堯皇未登極,此地曾隱霧。
一隨玄豹隱,幾換綠蘿陰。
分與玄豹隱,不為湘燕飛。
霧豹只憂無石室,泥鰍唯要有洿池。
我留安豹隱,君去學鵬摶。
典故驚風雨
筆端風雨
筆落驚風雨
落筆風雨驚
走筆揮風雨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五〈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筆落聞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汨沒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白日來深殿,青云滿后塵。乞歸優(yōu)詔許,遇我宿心親。未負幽棲志【未遂幽棲志】,兼全寵辱身。劇談憐野【戲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五嶺炎蒸地【案:時白流夜郎。】,三危放逐臣。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獨立向麒麟】【不獨泣麒麟】。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已用當時法,誰將此義陳【誰將此議陳】。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乘槎得問津】。
典故鮫人淚
鮫人珠
珠有淚
淚成珠
卷綃人
泣珠人
鮫人織綃
波淚
淚作珠
泉客淚
灑淚成珠
海上得綃
蛟人珠
鮫宮物
鮫簾
鮫盤千點
淚有鮫人
泣珠報恩
泉客泣
冰綃清淚
鮫人雨泣
綃奪煙霧
玉盤進淚
珠進淚
《昭明文選》卷五〈賦丙·京都下·吳都賦〉~25~
其荒陬譎詭,則有龍穴內(nèi)蒸,云雨所儲。陵鯉若獸,浮石若桴。雙則比目,片則王馀。窮陸飲木,極沈水居。泉室潛織而卷綃,淵客慷慨而泣珠。開北戶以向日,齊南冥于幽都。晉·劉逵注:「水居,鮫人水底居也。俗傳鮫人從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積日賣綃,綃者,竹孚俞也。鮫人臨去,從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滿盤,以與主人。」
《藝文類聚》卷八十四〈寶玉部下·珠〉~437~
《搜神記》曰: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緝績,其人能泣珠。
《述異記》
南海出鮫綃紗,泉室(指鮫人)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馀金。以為服,入水不濡。
《太平御覽》卷八百三〈寶部二·珠下〉
《博物志》曰:「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簡釋
鮫人:喻海濱之人。唐劉禹錫《傷秦妹行》:“馮夷翩躚舞淥波,鮫人出聽停綃梭?!?/p>
例句
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
恨無泉客淚,盡泣感恩珠。
歡沾賜帛老,恩及卷綃人。
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拂波銜木鳥,偶宿泣珠人。
慚非海人別,淚下不成珠。
興來下筆到奇景,瑤盤迸灑蛟人珠。
湘靈悲鼓瑟,泉客泣酬恩。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
鮫人遠泛漁舟水,鵩鳥閒飛露里天。
舉目凄涼入破門,鮫人一飯尚知恩。
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盤中卻成血。
應(yīng)緣水府龍神睡,偷得蛟人五色綃。
龍竹裁輕策,鮫綃熨下裳。
江生魂黯黯,泉客淚涔涔。
志士書頻照,鮫人杼正催。
鮫人獻微綃,曾祝沉豪牛。
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
仿像識鮫人,空蒙辨魚艇。
饔人受魚鮫人手,洗魚磨刀魚眼紅。
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最宜全幅碧鮫綃,自襞春羅等舞腰。
掌中無力舞衣輕,剪斷鮫綃破春碧。
長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鮫人往求得。
帝女飛銜石,鮫人賣淚綃。
鮫人織綃采藕絲,翻江倒海傾吳蜀。
幾回入市鮫綃女,終歲啼花山鷓鴣。
鏡湖女兒嫁鮫人,鮫綃逼肖也不分。
典故鳩喚雨
鳩呼婦
晴鳩
鳴鳩喚雨
鳩呼雨
鳩逐婦
喚婦鳩
鳩婦哭
鳴鳩呼婦
鵓鳩喚雨
鳩婦呼晴
雨晴鳩
鳴鳩欲雨
鵓鴣相喚
呼雌鳩
鳩雨催晴
鳴鳩夫婦
鳴鳩相喚
雨鳩逐
雨晴鳩婦喜
爭巢逐婦
逐婦鳥
拙鳩去婦
嗔婦歸
婦歸含愁
鳩婦喚晴煙
鳩語催雨
鳴鳩去婦
《嘉泰會稽志》卷十七〈鳥部〉~704~2~
陸璣云:「鶻鳩,一名斑鳩,似鵓鳩而大。鵓鳩,灰色,無繡項。陰則屏逐其匹,晴則呼之,語曰『天將雨,鳩逐婦』者是也。」
典故 倉頡造字
倉頡夜哭
雨粟
相關(guān)人物倉頡
《荀子·解蔽篇》~490~
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好稼者眾矣,而后稷獨傳者,壹也。好樂者眾矣,而夔獨傳者,壹也;好義者眾矣,而舜獨傳者,壹也。
《呂氏春秋》卷十七〈審分覽·二曰君守〉~05~
奚仲作車,蒼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
《淮南子》卷八〈本經(jīng)訓〉~252~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典故 潤如酥
小雨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天街小雨潤如酥
微雨如酥
《全唐詩》卷三百三十四〈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絕勝花柳滿皇都】。」
典故 楚襄王
巫峽云
高唐賦
夢盡失歡
巫山雨
巫山云
高陽人
陽臺雨
巫峽夢
為云為雨
巫山女
陽臺云
云雨夢
神女賦
行云行雨
高唐云
神女夢
寄朝云
云陽臺
斷云殘雨
高唐神女
高陽客
夢高唐
神女雨
楚臺云
荊王夢
朝暮雨
高唐雨
行雨行云
斷云零雨
神女云
夢神女
陽臺行雨
陽云臺
暮為行雨
巫山暮
云雨陽臺
入夢人
楚臺人
賦行云
巫雨
襄王云雨
陽臺神女
楚王神女
淡云輕雨
高唐十二峰
瑤姬夢
除卻巫山
楚峽云歸
夢襄王
巫山枕
陽臺暮雨
陽臺一片云
怯雨羞云
宋玉賦高唐
陽臺神
云歸楚峽
云散高唐
楚山云雨
楚水夢
夢落巫山
蜀山夢
巫云蜀雨
無夢到陽臺
峽云巫雨
襄王意
行云帶雨
雨暮云朝
云容雨態(tài)
彩云夢斷
楚峰云
楚臺夢
楚云巫雨
荒淫歸楚襄
為云女
巫陽云雨仙
香云入夢
襄王春夢
云飄雨送
愛雨憐云
朝暮云雨
楚臺賦客
楚臺魂
楚天朝雨
楚王驚夢
楚襄游夢
拂楚王
高陽暮雨
漢上行云
化朝云
薦夢無云雨
荊王神女
麗賦朝云
夢識陽臺
夢峽云歸
夢瑤姬
暮灑朝行
膩雨嬌云
濃云驟雨
神人入夢
殢襄王
晚云朝雨
巫嶺荊臺
巫陽歸夢
巫陽云氣
興尋巫峽
雨暗陽臺
雨酡云醉
雨歇巫娥
云藏巫峽
云朝暮雨
彩云下巫峰
楚環(huán)巫峽
楚襄恨
荊國朝云
荊臺暮雨
荊王暮雨
精爽行云
來云去雨
靈雨靈云
孟陽臺
蜀煙峽雨
問云楚女
巫娥含雨
巫峽云雨
行云濕仙衣
陽臺楚云
一枕高唐仙夢
郢夢
雨夢
雨期云約
相關(guān)人物宋玉
楚襄王
瑤姬
《昭明文選》卷十九〈賦癸·情·高唐賦〉~875~
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雇踉唬骸负沃^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云』?!雇踉唬骸赋剖汲?,狀若何也?」玉對曰:「其始出也,?兮若松榯。其少進也,?兮若姣姬。揚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駕駟馬,建羽旗。湫兮如風,凄兮如雨。風止雨霽,云無處所?!雇踉唬骸腹讶朔浇窨梢杂魏??」玉曰:「可?!雇踉唬骸钙浜稳缫樱俊褂裨唬骸父咭语@矣,臨望遠矣!廣矣普矣,萬物祖矣!上屬于天,下見于淵,珍怪奇?zhèn)?,不可稱論?!雇踉唬骸冈嚍楣讶速x之?!褂裨唬骸肝ㄎ?。」
《昭明文選》卷十九〈賦癸·情·神女賦并序〉~886~
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王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王異之,明日以白玉。
簡釋
朝云暮雨:詠男女之情。唐李白《寄遠》:“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p>
例句
曲留明怨惜,夢盡失歡娛。
未減行雨荊臺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東南正云雨,不得見陽臺。
何山無朝云,彼云亦悠揚;何山無暮雨,彼雨亦蒼茫。
流蘇帳里人,猶在陽臺畔。
鄙哉楚襄王,獨好陽云臺。
神來云雨合,神去蕙蘭香。
襄王忽妖夢,宋玉復(fù)淫辭。萬事捐宮館,空山云雨期。
蒼山云雨逐明神,唯有香名萬歲春。
聞道瞿塘滪堆,青山流水近陽臺。知君此去無還日,妾亦隨波不復(fù)回。
傾國傾城漢武帝,為云為雨楚襄王。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fù)今日遙相見。
云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
嬋娟似恨襄王夢,猿叫斷巖秋蘚稀。
相逢相笑盡如夢,為雨為云今不知。
料得襄王惆悵極,更無云雨到陽臺。
不知巫峽雨,何事海西邊。
此中一見亂人目,只疑行到云陽臺。
蒹葭新有雁,云雨不離猿。
云白當山雨,風清滿峽波。
襄王席上一神仙,眼色相當語不傳。
三峽卻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
為云為雨徒虛語,傾國傾城不在人。
妾家巫山隔漢川,君度南庭向胡苑。
家本巫山陽,歸去路何長。
風柳搖搖無定枝,陽臺云雨夢中歸。
自有陽臺女,朝朝拾翠過。
今夜神仙女,應(yīng)來感夢情。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陽臺。
朝云暮雨成古墟,蕭蕭野竹風吹亞。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裴回行作雨,婉孌逐荊王。
一散陽臺雨,方隨越鳥巢。
疑兼陽臺雨,似雜巫山猿。
細看只似陽臺女,醉著莫許歸巫山。
巫山唱罷行云過,猶自微塵舞畫梁。
醉中求習氏,夢里憶襄王。
神魂倘遇巫娥伴,猶逐朝云暮雨歸。
云雨兮飛二十年,當時求夢不曾眠。今來白頭重相見,還上襄王玳瑁筵。
巴東有巫山,窈窕神女顏。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不妨高唐云,卻藉宋玉說。
城臨蜀帝祀,云接楚王臺。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閨。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
妾身愿作巫山云,飛入仙郎夢魂里。
舊棧歌難度,朝云濕未開。
才會雨云須別去,語慚不及琵琶槽。
巫山千丈高,亦恐夢相失。
非復(fù)陽臺下,空將惑楚君。
宋玉謾誇云雨會,謝連寧許夢魂通。
眾中賞我賦高唐,回看屈宋由年輩。
非關(guān)宋玉有微辭,卻是襄王夢覺遲。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
桂岑含芳遠,蓮塘屬意疏?,幖c神女,長短空何如。
豈知為雨為云處,只有高唐十二峰。
可憐應(yīng)是陽臺女,對坐鷺鷥嬌不語。
傳書青鳥迎簫鳳,巫嶺荊臺數(shù)通夢。
靈童出海見,神女向臺回。
不因煙雨夕,何處夢陽臺。
少年才子心相許,夜夜高堂夢云雨。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
當時驚覺高唐夢,唯有如今宋玉知。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樓中見我金陵子,何似陽臺云雨人。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遠憶巫山陽,花明淥江暖。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可惜凌波步羅襪,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
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臺。
明年若更征邊塞,愿作陽臺一段云。
漢水波浪遠,巫山云雨飛。東風吹客夢,西落此中時。
霓衣不濕雨,特異陽臺云。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虛傳一片雨,枉作陽臺神??v為夢里相隨去,不是襄王傾國人。
非時妒桃李,自是舞陽臺。
巫峽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行云永絕襄王夢,野水偏傷宋玉懷。
寂寞高堂別楚君,玉人天上逐行云。
自從一別襄王夢,云雨空飛巫峽長。
我思何所在,乃在陽臺側(cè)。
為報湘川神女道,莫教云雨濕旌旗。
所思云雨外,何處寄馨香。
曾留宋玉舊衣裳,惹得巫山夢里香。
云雨無情難管領(lǐng),任他別嫁楚襄王。
巫云多感夢,桂楫早回旋。
東吳有賦客,愿識陽臺仙。
莫令巫山下,幽夢惹云雨。
愿托襄王云雨夢,陽臺今夜降神仙。
瑤姬不可見,行雨在高丘。
不知精爽歸何處,疑是行云秋色中。
蜀煙飛重錦,峽雨濺輕容。
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行云沾翠輦,今日似襄王。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艷質(zhì)已隨云雨散,鳳樓空鎖月明天。
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云。
凝魂空薦夢,低耳悔聽琴。
戈檻營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
楚江巫峽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
巫峽長云雨,秦城近斗杓。
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隨神女下朝朝。
白狗黃牛峽,朝云暮雨祠。
襄王薄行跡,莫學冷如丁。
荊揚春冬異風土,巫峽日夜多云雨。
始知云雨峽,忽盡下牢邊。
他日辭神女,傷春怯杜鵑。
冥冥翠龍駕,多自巫山臺。
干戈盛陰氣,未必自陽臺。
舞石旋應(yīng)將乳子,行云莫自濕仙衣。
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何須妒云雨,霹靂楚王臺。
獨有荊王殿,時時暮雨過。
妾家巫峽陽,羅幌寢蘭堂??v便朦朧覺,魂猶逐楚王。
更笑巫山曲,空傳暮雨過。
暮雨朝云幾日歸,如絲如霧濕人衣。
行雨若迷歸處路,近南惟見祝融峰。
曉隨云雨歸何處,還是襄王夢覺愁。
陽臺巫山上,風雨忽清曠。朝云與游龍,變化千萬狀。
芳草落花明月榭,朝云暮雨錦城春。
他日相思夢巫峽,莫教云雨晦陽臺。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違。
仙夢香魂不久留,滿川云雨滿宮愁。
使君灘上草,神女館前云。
江南弄,巫山連楚夢,行雨行云幾相送。
若向陽臺薦枕,何啻得勝朝云。
誰入巫山夢,唯應(yīng)洛水神。
陽臺千萬里,何處作朝云。
朝朝作行云,襄王迷處所。
高唐幾百里,樹色接陽臺。
夢寐睹神女,金沙鳴佩環(huán)。
好笑襄王大迂闊,曾臥巫云見神女。銀鎖金簧不得聽,空勞翠輦沖泥雨。
云雨今歸何處去,黃鸝飛上野棠花。
何事不歸巫峽去,故來人世斷人腸。
神女云迎馬,荊門雨濕衣。
為報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詞。
巫山洛浦本無情,總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陰有神艷,后來公子莫相輕。
自隱新從夢里來,嶺云微步下陽臺。
疏屬便同巫峽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神女初離碧玉階,彤云猶擁牡丹鞋。
處士不生巫峽夢,虛勞神女下陽臺。
行雨有時度,溪流何日窮。
欲令從此行霖雨,先賜巫山一片云。
思惟不是夢,此會勝高唐。
昨夜巫山中,失卻陽臺女。朝來香閣里,獨伴楚王語。
也知暮雨生巫峽,爭奈朝云屬楚王。
荒淫卻入陽臺夢,惑亂懷襄父子心。
從教水濺羅裙?jié)瘢€道朝來行雨歸。
精靈應(yīng)自在,云雨不相關(guān)。
神女暫來云易散,仙娥初去月難留。
同來不得同歸去,永負朝云暮雨情。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
疑嶺春應(yīng)遍,陽臺雨欲收。
云雨有歸時,雞犬無還日。
巫山巫峽高何已,行雨行云一時起。一時起,三春暮,若言來,且就陽臺路。
疑逐朝云去,翻隨暮雨來。
江山追宋玉,云雨憶荊王。
狀瑤臺之微月,點巫山之朝云。
朝云無處所,荊國亦淪亡。
無心伴行雨,何必夢荊王。
云行疑帶雨,星步欲凌風。
楚王宮去陽臺近,莫倚風流滯少年。
朝云暮雨會合,羅襪繡被逢迎。
云凝巫峽夢,簾閉景陽妝。
春風淡蕩無心后,見說襄王夢亦稀。
明朝若相憶,云雨出巫山。
莫怪常有千行淚,只為陽臺一片云。
風流化為雨,日暮下巫陽。
青春楚女妒云老,白日神人入夢稀。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一〈杜鵑〉
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涪南無杜鵑】,云安有杜鵑。我昔游錦城,結(jié)廬錦水邊。有竹一頃馀,喬木上參天。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百鳥不敢喧】。仍為喂其子,禮若奉至尊。鴻雁及羔羊,有禮太古前。行飛與跪乳,識序如知恩【識序又知恩】。圣賢古法則【圣賢吾法則】,付與后世傳【付之后世傳】。君看禽鳥情,猶解事杜鵑。今忽暮春間,值我病經(jīng)年。身病不能拜,淚下如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