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tfka1"><input id="tfka1"></input></button>
  • <li id="tfka1"></li>
  • <button id="tfka1"><input id="tfka1"><strike id="tfka1"></strike></input></button>
    <li id="tfka1"><input id="tfka1"></input></li>
    <code id="tfka1"><tr id="tfka1"><noframes id="tfka1">
  •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72,分12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行雨水換追風
    御史雨
    西窗雨(又作:巴山夜雨 西窗夜雨)
    噀雨巴
    梨花雨(又作:梧桐雨 ...)
    湘皇淚雨
    春雨一池蛙
    霧雨七日(又作:養(yǎng)豹煙雨 ...)
    驚風雨(又作:筆端風雨 ...)
    鮫人雨泣
    鳩喚雨(又作:喚雨鳩 ...)
    天雨粟(又作:雨粟)
    酥雨(又作:小雨如酥 ...)
    朝云暮雨(又作:暮雨朝云 ...)
    臣再拜,淚如雨
    典故 
    妾換馬
      
    換佳人
     
    赤驥換青娥
     
    換馬邯鄲娼
     
    換美妾
     
    嬌姿駿骨
     
    駿馬換蛾眉
      
    愧青驪
     
    龍媒欲換
     
    驄子換
     
    駿馬換妾
     
    行雨水換追風

    相關(guān)人物
    曹彰


    唐·李冗《獨異志》卷中
    后魏曹彰性倜儻,偶逢駿馬愛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換,惟君所選?!柜R主因指一妓,彰遂換之。馬號曰「白鶻」。后因獵,獻于文帝。
    《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愛妾換馬〉
    《樂府解題》曰:「《愛妾換馬》,舊說淮南王所作,疑淮南王即劉安也?!构呸o今不傳。

    例句

    千金駿馬換少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李白 襄陽歌

    豹錢驄子能擎舉,兼著連乾許換無。 段成式 戲高侍御七首之七

    典故
    隨御史軒
     
    御史雨

    相關(guān)人物
    鄭弘
     
    顏真卿


    《后漢書》卷三十三上〈鄭弘列傳〉~54~
    「鄭弘字巨君,會稽山陰人也。從祖吉,宣帝時為西域都護。弘少為鄉(xiāng)嗇夫,太守第五倫行春,見而深奇之,召署督郵,舉孝廉。弘師同郡河東太守焦貺。楚王英謀反發(fā)覺,以疏引貺,貺被收捕,疾病于道亡沒,妻子閉系詔獄,掠考連年。諸生故人懼相連及,皆改變名姓,以逃其禍,弘獨髡頭負鈇锧,詣闕上章,為貺訟罪。顯宗覺悟,即赦其家屬,弘躬送貺喪及妻子還鄉(xiāng)里,由是顯名。拜為騶令,政有仁惠,民稱蘇息。遷淮陽太守?!固?#183;李賢注引謝承《后漢書》:「弘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span>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八〈顏真卿列傳〉~3589~
    五原有冤獄,久不決,真卿至,立辯之。天方旱,獄決乃雨,郡人呼之為「御史雨」。
    典故  
    西窗雨
      
    共剪西窗燭
     
    剪西窗燭
     
    西窗夜雨
     
    同剪燈語
     
    西樓剪燭
     
    西窗停燭
     
    畫燭共剪
     
    剪西窗炬
     
    西窗對燭
     
    燭刻西窗釣


    《全唐詩》卷五百三十九〈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典故 
    成都酒
      
    巴噀火
     
    噀雨巴
     
    西南噀酒

    相關(guān)人物
    欒巴


    《太平廣記》卷十一〈神仙十一·欒巴〉~76~
    欒巴者,蜀郡成都人也。少而好道,不修俗事,時太守躬詣巴,請屈為功曹。待以師友之禮。巴到(到原作陵,據(jù)明鈔本改),太守曰:「聞功曹有道,寧可試見一奇乎?」巴曰:「唯。」即平坐,卻入壁中去,冉冉如云氣之狀。須臾,失巴所在,壁外人見化成一虎,人并驚。虎徑還功曹舍。人往視虎,虎乃巴成也。后舉孝廉,除郎中,遷豫章太守。廬山廟有神,能干帳中共外人語,飲酒,空中投杯。人往乞福。能使江湖之中,分風舉帆,行各相逢。巴至郡,往廟中,便失神所在。巴曰:「廟鬼詐為天官,損百姓日久,罪當治之。以事付功曹,巴自行捕逐,若不時討,恐其后游行天下,所在血食,枉病良民?!关熞灾囟\,乃下所在,推問山川社稷,求鬼蹤跡。此鬼于是走至齊郡,化為書生,善談五經(jīng),太守即以女妻之。巴知其所在,上表請解郡守往捕,其鬼不出。巴謂太守:「賢婿非人也,是老鬼詐為廟神。今走至此,故來取之。」太守召之不出。巴曰:「出之甚易?!拐?zhí)毓P硯設(shè)案,巴乃作符。符成長嘯,空中忽有人將符去,亦不見人形,一坐皆驚。符至,書生向婦涕泣曰:「去必死矣?!鬼汈?,書生自繼符來至庭,見巴不敢前。巴叱曰:「老鬼何不復(fù)爾形?!箲?yīng)聲即便為一貍,叩頭乞活,巴教殺之,皆見空中刀下,貍頭墮地。太守女已生一兒,復(fù)化為貍,亦殺之。巴去還豫章,郡多鬼,又多獨足鬼,為百姓病。巴到后,更無此患,妖邪一時消滅。后征為尚書郎,正旦大會,巴后到,有酒容,賜百官酒,又不飲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巴不敬。詔問巴。巴曰:「臣鄉(xiāng)里以臣能治鬼護病,生為臣立廟。今旦有耆老,皆來臣廟中享,臣不能早飲(明鈔本、陳校本飲作委)之,是以有酒容。臣適見成都市上火,臣故漱酒為爾救之。非敢不敬,當請詔問,虛詔抵罪?!鼓税l(fā)驛書問成都。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須臾,有大雨三陣,從東北來,火乃止,雨著人皆作酒氣。后一旦,忽大風雨,天地晦冥,對坐不相見,因失巴所在。尋聞巴還成都,與親故別,稱不更還。老幼皆于廟中送之。云:去時亦風雨晦冥。莫知去處也。
    《后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欒巴〉~2722~
    唐·李賢注引《神仙傳》曰:「巴為尚書,正朝大會,巴獨后到,又飲酒西南噀之。有司奏巴不敬。有詔問巴,巴頓首謝曰:『臣本縣成都韨失火,臣故因酒為雨以滅火。臣不敢不敬?!辉t即以驛書問成都,成都荅言:『正旦大失火,食時有雨從東北來,火乃息,雨皆酒臭?!缓蠛鲆坏┐箫L,天霧晦暝,對坐皆不相見,失巴所在。尋問之,云其日還成都,與親故別也。」
    《后漢書》卷八十二上〈方術(shù)列傳上·樊英〉~2722~
    嘗有暴風從西方起,英謂學者曰:「成都市火甚盛?!挂蚝飨蚴?,乃令記其日時??秃笥袕氖穸紒恚啤甘侨沾蠡?,有黑云卒從東起,須臾大雨,火遂得滅」。于是天下稱其術(shù)蓺。
    典故 
    梧桐雨
     
    三千粉黛
     
    花帶雨
     
    百媚生
      
    玉容寂寞
      
    憑肩私語
     
    梧桐秋雨
     
    梧桐疏雨
     
    歌長恨
     
    帶雨梨花
     
    驚破霓裳
      
    云??M紆
     
    梨花一枝春帶雨
     
    梨花枝上雨
     
    天長地久有時盡
     
    洪都方士
     
    梨花春帶雨
     
    太液芙蓉未央柳
     
    動地鼙鼓
     
    海上仙山縹緲
     
    金釵信
     
    睡髻偏
     
    一枝春雨
     
    春雨帶梨花
     
    恩澤初承
     
    分釵半夜
     
    合金鈿
     
    回頭一笑千嬌媚
     
    回廊私語
     
    盟釵一股
     
    綿綿此恨無盡期
     
    一笑無顏色
     
    粉淚梨花
     
    股釵還一半
     
    鈿盒偷傳

    相關(guān)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五〈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青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云鬢花冠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芙蓉帳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承歡侍寢無閒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漢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盡日君王聽不足】。漁陽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馀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六軍不發(fā)知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回首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棧紆登劍閣【云棧?;氐莿﹂w】。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目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水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馬嵬坡下塵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夜【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宮葉滿階紅不掃【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秋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舊枕故衾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臨邛方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思【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恩】,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排云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慌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樓殿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中有一人字玉真】【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金闕兩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九華帳下夢魂驚】。攬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銀屏邐迤開【珠箔銀鉤邐迤開】【珠箔銀鉤迤邐開】【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含情凝涕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回頭下問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空持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此恨綿綿無盡期】。
    典故  
    湘魂
      
    湘妃淚
     
    湘妃怨
     
    堯女
     
    蒼梧淚
      
    思帝子
       
    湘淚
     
    蒼梧恨
     
    竹上淚
     
    湘妃泣
     
    啼斑竹
     
    哭蒼梧
     
    啼湘
     
    湘娥竹
     
    二妃愁
     
    哭重華
     
    舜娥悲
       
    湘女恨
      
    湘妃血
     
    湘篁染淚
      
    湘竹痕
     
    斑竹染啼血
     
    楚妃淚竹
     
    帝子痕
     
    娥英泣
     
    二女事唐虞
     
    粉篁春淚
     
    恨竹淚
     
    江娥啼竹
     
    染竹啼
     
    舜妃悲
     
    湘妃舊竹
     
    湘皇淚雨
     
    湘水淚
     
    玉立湘皋
     
    怨淚連疏竹
     
    竹上斕斑
        
    二女垂淚
     
    妃泣竹
     
    九疑淚竹
     
    哭翠華
     
    女悲
      
    染筠
     
    舜妃啼竹
     
    啼舜婦
     
    湘川別淚
     
    湘川恨
      
    相關(guān)人物
    唐堯
     
    女英
     
    娥皇
     
     
    虞舜


    《藝文類聚》卷八十九〈木部下·竹〉~55~
    《博物志》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啼,以涕揮竹,竹盡班。今下雋有班皮竹。
    《太平御覽》卷九百六十二〈竹部一·竹上〉~4404~
    任昉《述異記》曰:「湘水去岸三十許里有相思宮、望帝臺。舜南巡不返歿葬于蒼梧之野,堯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思慟哭,淚下沾竹,文悉為之班班然?!?/span>
    《列女傳》卷一〈母儀傳·有虞二妃〉~
    有虞二妃者,帝堯之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舜父頑母嚚。父號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諧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愛象,舜猶內(nèi)治,靡有奸意。四岳薦之于堯,堯乃妻以二女以觀厥內(nèi)。二女承事舜于畎畝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驕盈怠嫚,猶謙謙恭儉,思盡婦道。瞽叟與象謀殺舜。使涂廩,舜歸告二女曰:「父母使我涂廩,我其往。」二女曰:「往哉!」舜既治廩,乃捐階,瞽叟焚廩,舜往飛出。象復(fù)與父母謀,使舜浚井。舜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舜往浚井,格其出入,從掩,舜潛出。時既不能殺舜,瞽叟又速舜飲酒,醉將殺之,舜告二女,二女乃與舜藥浴汪,遂往,舜終日飲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憐之,與二嫂諧。父母欲殺舜,舜猶不怨,怒之不已。舜往于田號泣,日呼旻天,呼父母。惟害若茲,思慕不已。不怨其弟,篤厚不怠。既納于百揆,賓于四門,選于林木,入于大麓,堯試之百方,每事常謀于二女。舜既嗣位,升為天子,娥皇為后,女英為妃。封象于有庳,事瞽叟猶若初焉。天下稱二妃聰明貞仁。舜陟方,死于蒼梧,號曰重華。二妃死于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君子曰:「二妃德純而行篤。詩云:「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勾酥^也
    《楚辭補注》卷二〈九歌·湘夫人〉~64~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東漢·王逸注:「帝子,謂堯女也。降,下也。言堯二女娥皇、女英,隨舜不反,沒于湘水之渚,因為湘夫人。」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帝堯〉
    堯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岳應(yīng)曰:「鄙德忝帝位。」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贡娊匝杂趫蛟唬骸赣旭嬖诿耖f,曰虞舜?!箞蛟唬骸溉唬蘼勚?。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箞蛟唬骸肝崞湓囋铡!褂谑菆蚱拗?,觀其德于二女。舜飭下二女于媯汭,如婦禮。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于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為圣,召舜曰:「女謀事至而言可績,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讓于德不懌。正月上日,舜受終于文祖。文祖者,堯大祖也。

    簡釋

    江娥啼竹:詠憂傷之情,或詠竹。唐李賀《李憑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p>


    例句

    愁如湘靈哭湘浦,咽咽哀音隔云霧。九嶷深翠轉(zhuǎn)巍峨,仙骨寒消不知處。 僧鸞 贈李粲秀才

    河漢夜闌孤雁度,瀟湘水闊二妃愁。 劉滄 江樓月夜聞笛

    湘竹舊斑思帝子,江蘺初綠怨騷人。 劉長卿 送馬秀才落第歸江南

    野蕉依戍客,廟竹映湘君。 司空曙 送史澤之長沙

    荊山鼎成日,湘浦竹斑時。 姚合 敬宗皇帝挽詞三首之二

    妾恨比斑竹,下盤煩冤根。 孟郊 閑怨

    玉指朱弦軋復(fù)清,湘妃愁怨最難聽。 孫氏 聞琴

    楚客腸欲斷,湘妃淚斑斑。 岑參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重華不是風流主,湘水猶傳泣二妃。 崔道融 馬嵬

    湘水吊靈妃,斑竹為情緒。 張九齡 雜詩五首之四

    斑竹年來筍自生,白蘋春盡花空落。遙望零陵見舊丘,蒼梧云起至今愁。唯馀帝子千行淚,添作瀟湘萬里流。 張謂 邵陵作

    湘水終日流,湘妃昔時哭。美色已成塵,淚痕猶在竹。 施肩吾 湘川懷古

    蕭蕭意何恨,不獨往湘川。 朱放

    有虞曾不有遺言,滴盡湘妃眼中血。 李咸用 銅雀臺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李商隱

    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 李商隱 潭州

    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 李商隱 離思

    萬點湘妃淚,三年賈誼心。 李嘉祐 裴侍御見贈斑竹杖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李嶠

    上清仙女徵游伴,欲從湘靈住河漢。 李涉 寄荊娘寫真

    二女虛垂淚,三閭枉自沈。 李涉 鷓鴣詞二首

    有恨同湘女,無言類楚妃。 李白 望夫石

    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之二

    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葉滿淚痕。請君先問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論。 李益 從軍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詞

    空令猿嘯時,泣對湘潭竹。 李端 古別離二首

    回潮迎伍相,驟雨送湘君。 李端 幽居作

    游女漢皋爭笑臉,二妃湘浦并愁容。 李紳 重臺蓮

    南云哭重華,水死悲二女。 李群玉 湖中古愁三首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李賀 李憑箜篌引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李賀 黃頭郎

    自解看花笑,憎聞染竹啼。 杜易簡 湘川新曲二首之二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將身臥淚痕。 杜牧 斑竹筒簟

    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 杜甫 奉和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湘妃漢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無。 杜甫 渼陂行

    昨夜舟火滅,湘娥簾外悲。 杜甫 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記異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規(guī)夜啼江樹白。 武元衡 望夫石

    翠筠不樂湘娥淚,斑籜堪裁漢主冠。 王睿

    空山竟不從,寧肯學湘妃。 皇甫冉 贈恭順皇后挽歌

    溪草何草號帝女,溪竹何竹號湘妃。 皎然 賦得吳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翠帳云屏白玉床,啼鳥休啼花莫笑,女英新喜得娥皇。 盧仝 小婦吟

    娥皇不語啟嬌靨,女英目成轉(zhuǎn)心愜。 盧仝 秋夢行

    夜光疑漢曲,寒韻辨湘靈。 竇庠 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薛濤 酬人雨后玩竹

    莫嫌滴瀝紅斑少,恰似湘妃淚盡時。 賈島 贈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乘興輕舟無近遠,白云明月吊湘娥。 賈至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之二

    至今楚竹上,猶有淚痕斑。 郎士元 湘夫人二首

    入楚豈忘看淚竹,泊舟應(yīng)自愛江楓。 郎士元 送李敖湖南書記

    湘妃雨后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郭震 蓮花

    商人酒滴廟前草,蕭索風生斑竹林。 陳羽 湘君祠

    湘妃獨立九疑暮,漢女菱歌春日長。 韋應(yīng)物 黿頭山神女歌

    帶露似垂湘女淚,無言如伴息媯愁。 韋莊 庭前桃

    露沾湘竹淚,花墮越梅妝。 韋莊 春愁

    石門迥接蒼梧野,愁色陰深二妃寡。 韋蟾 岳麓道林寺

    二女竹上淚,孤臣水底魂。 韓愈 晚泊水口

    荒餐茹獠蠱,幽夢感湘靈。 韓愈 答張徹

    斑竹啼舜婦,清湘沈楚臣。 韓愈 送惠師

    當時珠淚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高駢 湘妃廟

    典故  
    鼓吹蛙
      
    未勝蛙
     
    蛙兩部
     
    一部鼓吹
     
    蛙聲鼓吹
     
    春雨一池蛙
     
    亂蛙成兩部
     
    蛙成部
     
    一部鳴蛙
     
    兩部蛙聲鳴鼓吹
     
    秋蛙一部
     
    蛙鳴鼓吹
     
    蛙聲為鼓樂
     
    稚圭圃
     
    半部蛙鼓
     
    鼓吹荒池
     
    群蛙鼓吹
      
    蛙能鼓吹
     
    舞兩蛙

    相關(guān)人物
    孔稚圭


    《南史》卷四十九〈孔圭列傳〉~25~
    圭風韻清疏,好文詠,飲酒七八斗。與外兄張融情趣相得,又與瑯邪王思遠、廬江何點、點弟胤并款交,不樂世務(wù)。居宅盛營山水,憑幾獨酌,傍無雜事。門庭之內(nèi),草萊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為陳蕃乎?」圭笑答曰:「我以此當兩部鼓吹,何必效蕃。」王晏嘗鳴鼓吹候之,聞群蛙鳴,曰:「此殊聒人耳?!构缭唬骸肝衣牴拇?,殆不及此?!龟躺跤袘M色。

    簡釋

    兩部蛙:詠環(huán)境清悠。唐戴復(fù)古《豫章巨浸呈陳幼度提干》:“自成鼓吹喧朝夕,輸與東湖兩部蛙?!?/p>

    典故    
    南山隱
     
    玄豹隱
     
    藏霧豹
     
    豹隱霧
     
    玄豹姿
        
    霧雨七日
     
    霧中豹
     
    山藏豹
     
    玄豹隱南山
      
    豹隱連山霧
     
    南山隱云霧
      
    玄豹情
     
    養(yǎng)豹煙雨
      
    豹姿長隱
       
    霧雨文深
     
    養(yǎng)豹章
     
    隱豹愁雨

    相關(guān)人物
    陶答子
     
    陶荅子妻


    《列女傳》卷二〈賢明傳·陶荅子妻〉~39~
    陶大夫荅子之妻也。荅子治陶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數(shù)諫不用。居五年,從車百乘歸休。宗人擊牛而賀之,其妻獨抱兒而泣。姑怒曰:「何其不祥也!」婦曰:「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謂嬰害。無功而家昌,是謂積殃。昔楚令尹子文之治國也,家貧國富,君敬民戴,故福結(jié)于子孫,名垂于后世。今夫子不然。貪富務(wù)大,不顧后害。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坐而須死耳。今夫子治陶,家富國貧,君不敬,民不戴,敗亡之徵見矣。愿與少子俱脫?!构门鞐壷?。處期年,荅子之家果以盜誅。唯其母老以免,婦乃與少子歸養(yǎng)姑,終卒天年。君子謂荅子妻能以義易利,雖違禮求去,終以全身復(fù)禮,可謂遠識矣。詩曰:「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勾酥^也。

    簡釋

    隱豹:喻隱居而全身遠害。唐杜甫《戲寄崔評事表侄》:“隱豹深愁雨,潛龍故起云。”


    例句

    十年紫竹溪南住,跡同玄豹依深霧。 劉言史 葛巾歌(貝州漳南縣贈楊炯??)

    霧靜不容玄豹隱,冰生惟恐夏蟲疑。 唐彥謙 中秋夜玩月

    利爪鞲上鷹,雄文霧中豹,可堪長與烏鳶噪。 李咸用 送人

    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李嶠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霧豹。 李賀 春歸昌谷

    隱豹窺重巘,潛虬避濁涇。 杜牧 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

    隱豹深愁雨,潛龍故起云。 杜甫 戲寄崔評事表侄蘇五表弟韋大少府諸侄

    遙知玄豹在深處,下笑羈絆泥涂間。 柳宗元 雨中贈仙人山賈山人(即賈鵬也)

    跡似南山隱,官從小宰移。 權(quán)德輿 南亭曉坐因以示璩

    既非大川楫,則守南山霧。 權(quán)德輿 祗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nèi)

    終南晨豹隱,巫峽夜猿吟。 董思恭 詠霧

    文章已變南山霧,羽翼應(yīng)摶北海風。 許渾 酬河中杜侍御重寄

    縱然懷豹隱,空愧躡鹓行。 趙彥昭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燕應(yīng)制

    堯皇未登極,此地曾隱霧。 錢起 歸義寺題震上人壁

    一隨玄豹隱,幾換綠蘿陰。 錢起 過山人所居因寄諸遺補

    分與玄豹隱,不為湘燕飛。 錢起 酬劉員外雨中見寄

    霧豹只憂無石室,泥鰍唯要有洿池。 韓偓 余臥疾深村聞一二郎官今稱繼使閩越笑余迂古潛于異鄉(xiāng)聞之因成此篇

    我留安豹隱,君去學鵬摶。 駱賓王 秋日送侯四得彈字

    典故
    驚風雨
     
    筆端風雨
     
    筆落驚風雨
     
    落筆風雨驚
     
    走筆揮風雨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五〈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筆落聞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汨沒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白日來深殿,青云滿后塵。乞歸優(yōu)詔許,遇我宿心親。未負幽棲志【未遂幽棲志】,兼全寵辱身。劇談憐野【戲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五嶺炎蒸地【案:時白流夜郎。】,三危放逐臣。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獨立向麒麟】【不獨泣麒麟】。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已用當時法,誰將此義陳【誰將此議陳】。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乘槎得問津】。
    典故
    鮫人淚
      
    鮫人珠
      
    珠有淚
      
    淚成珠
     
    卷綃人
      
    泣珠人
     
    鮫人織綃
     
    波淚
       
    淚作珠
     
    泉客淚
       
    灑淚成珠
     
    海上得綃
     
    蛟人珠
       
    鮫宮物
     
    鮫簾
     
    鮫盤千點
     
    淚有鮫人
     
    泣珠報恩
     
    泉客泣
     
    冰綃清淚
     
    鮫人雨泣
      
    綃奪煙霧
     
    玉盤進淚
     
    珠進淚
     

    《昭明文選》卷五〈賦丙·京都下·吳都賦〉~25~
    其荒陬譎詭,則有龍穴內(nèi)蒸,云雨所儲。陵鯉若獸,浮石若桴。雙則比目,片則王馀。窮陸飲木,極沈水居。泉室潛織而卷綃,淵客慷慨而泣珠。開北戶以向日,齊南冥于幽都。晉·劉逵注:「水居,鮫人水底居也。俗傳鮫人從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積日賣綃,綃者,竹孚俞也。鮫人臨去,從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滿盤,以與主人。」
    《藝文類聚》卷八十四〈寶玉部下·珠〉~437~
    《搜神記》曰: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緝績,其人能泣珠。
    《述異記》
    南海出鮫綃紗,泉室(指鮫人)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馀金。以為服,入水不濡。
    《太平御覽》卷八百三〈寶部二·珠下〉
    《博物志》曰:「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簡釋

    鮫人:喻海濱之人。唐劉禹錫《傷秦妹行》:“馮夷翩躚舞淥波,鮫人出聽停綃梭?!?/p>


    例句

    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 李白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

    恨無泉客淚,盡泣感恩珠。 李群玉 病起別主人

    歡沾賜帛老,恩及卷綃人。 王維 送元中丞轉(zhuǎn)運江淮

    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王維 送李判官赴東江

    拂波銜木鳥,偶宿泣珠人。 陶翰 送金卿歸新羅

    慚非海人別,淚下不成珠。 鮑溶 留辭杜員外式方

    興來下筆到奇景,瑤盤迸灑蛟人珠。 劉商 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

    湘靈悲鼓瑟,泉客泣酬恩。 劉禹錫 武陵書懷五十韻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 孟浩然 登江中孤嶼贈白云先生王迥

    鮫人遠泛漁舟水,鵩鳥閒飛露里天。 張署 贈韓退之

    舉目凄涼入破門,鮫人一飯尚知恩。 方干 題故人廢宅二首之一

    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盤中卻成血。 施肩吾 貧客吟

    應(yīng)緣水府龍神睡,偷得蛟人五色綃。 施肩吾 酬周秀才

    龍竹裁輕策,鮫綃熨下裳。 李商隱 玄微先生

    江生魂黯黯,泉客淚涔涔。 李商隱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

    志士書頻照,鮫人杼正催。 李紳 登禹廟回降雪五言二十韻

    鮫人獻微綃,曾祝沉豪牛。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

    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 杜甫 客從

    仿像識鮫人,空蒙辨魚艇。 杜甫 渼陂西南臺

    饔人受魚鮫人手,洗魚磨刀魚眼紅。 杜甫 閿鄉(xiāng)姜七少府設(shè)膾戲贈長歌

    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杜甫 雨四首之四

    最宜全幅碧鮫綃,自襞春羅等舞腰。 段成式 柔卿解籍戲呈飛卿三首之二

    掌中無力舞衣輕,剪斷鮫綃破春碧。 溫庭筠 張靜婉采蓮歌

    長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鮫人往求得。 盧綸 慈恩寺石磬歌

    帝女飛銜石,鮫人賣淚綃。 顧況 送從兄使新羅

    鮫人織綃采藕絲,翻江倒海傾吳蜀。 顧況 龍宮操

    幾回入市鮫綃女,終歲啼花山鷓鴣。 鮑溶 寄福州從事殷堯藩

    鏡湖女兒嫁鮫人,鮫綃逼肖也不分。 鮑溶 采葛行

    典故
    鳩喚雨
      
    鳩呼婦
     
    晴鳩
     
    鳴鳩喚雨
     
    鳩呼雨
     
    鳩逐婦
     
    喚婦鳩
     
    鳩婦哭
     
    鳴鳩呼婦
     
    鵓鳩喚雨
     
    鳩婦呼晴
     
    雨晴鳩
     
    鳴鳩欲雨
     
    鵓鴣相喚
     
    呼雌鳩
     
    鳩雨催晴
     
    鳴鳩夫婦
     
    鳴鳩相喚
     
    雨鳩逐
     
    雨晴鳩婦喜
     
    爭巢逐婦
     
    逐婦鳥
     
    拙鳩去婦
     
    嗔婦歸
     
    婦歸含愁
     
    鳩婦喚晴煙
     
    鳩語催雨
      
    鳴鳩去婦


    《嘉泰會稽志》卷十七〈鳥部〉~704~2~
    陸璣云:「鶻鳩,一名斑鳩,似鵓鳩而大。鵓鳩,灰色,無繡項。陰則屏逐其匹,晴則呼之,語曰『天將雨,鳩逐婦』者是也。」
    典故  
    倉頡造字
     
    倉頡夜哭
     
    雨粟

    相關(guān)人物
    倉頡


    《荀子·解蔽篇》~490~
    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好稼者眾矣,而后稷獨傳者,壹也。好樂者眾矣,而夔獨傳者,壹也;好義者眾矣,而舜獨傳者,壹也。
    《呂氏春秋》卷十七〈審分覽·二曰君守〉~05~
    奚仲作車,蒼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
    《淮南子》卷八〈本經(jīng)訓〉~252~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典故 
    潤如酥
     
    小雨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天街小雨潤如酥
     
    微雨如酥


    《全唐詩》卷三百三十四〈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絕勝花柳滿皇都】。」
    典故 
    楚襄王
          
    巫峽云
     
    高唐賦
     
    夢盡失歡
     
    巫山雨
     
    巫山云
       
    高陽人
     
    陽臺雨
     
    巫峽夢
     
    為云為雨
     
    巫山女
      
    陽臺云
     
    云雨夢
      
    神女賦
     
    行云行雨
      
    高唐云
       
    神女夢
     
    寄朝云
     
    云陽臺
     
    斷云殘雨
     
    高唐神女
     
    高陽客
     
    夢高唐
      
    神女雨
      
    楚臺云
      
    荊王夢
     
    朝暮雨
     
    高唐雨
     
    行雨行云
      
    斷云零雨
     
    神女云
     
    夢神女
     
    陽臺行雨
     
    陽云臺
     
    暮為行雨
     
    巫山暮
     
    云雨陽臺
     
    入夢人
     
    楚臺人
     
    賦行云
     
    巫雨
     
    襄王云雨
     
    陽臺神女
     
    楚王神女
     
    淡云輕雨
     
    高唐十二峰
     
    瑤姬夢
     
    除卻巫山
     
    楚峽云歸
     
    夢襄王
     
    巫山枕
     
    陽臺暮雨
     
    陽臺一片云
      
    怯雨羞云
     
    宋玉賦高唐
     
    陽臺神
     
    云歸楚峽
     
    云散高唐
     
    楚山云雨
     
    楚水夢
     
    夢落巫山
      
    蜀山夢
     
    巫云蜀雨
     
    無夢到陽臺
     
    峽云巫雨
     
    襄王意
     
    行云帶雨
     
    雨暮云朝
       
    云容雨態(tài)
     
    彩云夢斷
      
    楚峰云
     
    楚臺夢
     
    楚云巫雨
     
    荒淫歸楚襄
     
    為云女
     
    巫陽云雨仙
     
    香云入夢
     
    襄王春夢
      
    云飄雨送
     
    愛雨憐云
     
    朝暮云雨
     
    楚臺賦客
     
    楚臺魂
     
    楚天朝雨
     
    楚王驚夢
     
    楚襄游夢
     
    拂楚王
     
    高陽暮雨
     
    漢上行云
     
    化朝云
     
    薦夢無云雨
     
    荊王神女
     
    麗賦朝云
     
    夢識陽臺
     
    夢峽云歸
     
    夢瑤姬
      
    暮灑朝行
     
    膩雨嬌云
     
    濃云驟雨
     
    神人入夢
     
    殢襄王
     
    晚云朝雨
     
    巫嶺荊臺
     
    巫陽歸夢
     
    巫陽云氣
     
    興尋巫峽
     
    雨暗陽臺
      
    雨酡云醉
     
    雨歇巫娥
     
    云藏巫峽
     
    云朝暮雨
      
    彩云下巫峰
     
    楚環(huán)巫峽
     
    楚襄恨
     
    荊國朝云
     
    荊臺暮雨
     
    荊王暮雨
     
    精爽行云
     
    來云去雨
     
    靈雨靈云
     
    孟陽臺
      
    蜀煙峽雨
     
    問云楚女
     
    巫娥含雨
     
    巫峽云雨
      
    行云濕仙衣
     
    陽臺楚云
     
    一枕高唐仙夢
     
    郢夢
     
    雨夢
     
    雨期云約
     
    相關(guān)人物
    宋玉
     
    楚襄王
     
    瑤姬


    《昭明文選》卷十九〈賦癸·情·高唐賦〉~875~
    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雇踉唬骸负沃^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云』?!雇踉唬骸赋剖汲?,狀若何也?」玉對曰:「其始出也,?兮若松榯。其少進也,?兮若姣姬。揚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駕駟馬,建羽旗。湫兮如風,凄兮如雨。風止雨霽,云無處所?!雇踉唬骸腹讶朔浇窨梢杂魏??」玉曰:「可?!雇踉唬骸钙浜稳缫樱俊褂裨唬骸父咭语@矣,臨望遠矣!廣矣普矣,萬物祖矣!上屬于天,下見于淵,珍怪奇?zhèn)?,不可稱論?!雇踉唬骸冈嚍楣讶速x之?!褂裨唬骸肝ㄎ?。」
    《昭明文選》卷十九〈賦癸·情·神女賦并序〉~886~
    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王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王異之,明日以白玉。

    簡釋

    朝云暮雨:詠男女之情。唐李白《寄遠》:“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p>


    例句

    曲留明怨惜,夢盡失歡娛。 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

    未減行雨荊臺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儀 詠畫障

    東南正云雨,不得見陽臺。 于武陵 王將軍宅夜聽歌

    何山無朝云,彼云亦悠揚;何山無暮雨,彼雨亦蒼茫。 于濆 巫山高

    流蘇帳里人,猶在陽臺畔。 于濆 早發(fā)

    鄙哉楚襄王,獨好陽云臺。 儲光羲 雜詩二首之二

    神來云雨合,神去蕙蘭香。 儲嗣宗 圣女祠

    襄王忽妖夢,宋玉復(fù)淫辭。萬事捐宮館,空山云雨期。 元稹 楚歌十首之四

    蒼山云雨逐明神,唯有香名萬歲春。 劉商 題黃陂夫人祠

    聞道瞿塘滪堆,青山流水近陽臺。知君此去無還日,妾亦隨波不復(fù)回。 劉媛 送遠

    傾國傾城漢武帝,為云為雨楚襄王。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fù)今日遙相見。 劉希夷 公子行

    云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 劉損 憤惋詩三首

    嬋娟似恨襄王夢,猿叫斷巖秋蘚稀。 劉滄 題巫山廟

    相逢相笑盡如夢,為雨為云今不知。 劉禹錫 有所嗟二首

    料得襄王惆悵極,更無云雨到陽臺。 劉言史 贈童尼

    不知巫峽雨,何事海西邊。 劉長卿 楊州雨中張十宅觀妓

    此中一見亂人目,只疑行到云陽臺。 劉長卿 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

    蒹葭新有雁,云雨不離猿。 司空曙 送史申之峽州

    云白當山雨,風清滿峽波。 司空曙 送夔州班使君

    襄王席上一神仙,眼色相當語不傳。 吳融 浙東筵上有寄

    三峽卻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 吳融 還俗尼(本是歌妓)

    為云為雨徒虛語,傾國傾城不在人。 唐彥謙 牡丹

    妾家巫山隔漢川,君度南庭向胡苑。 喬知之 和李侍郎古意

    家本巫山陽,歸去路何長。 喬知之 定情篇

    風柳搖搖無定枝,陽臺云雨夢中歸。 嚴續(xù)姬 贈別

    自有陽臺女,朝朝拾翠過。 孟浩然 同張明府碧溪贈答

    今夜神仙女,應(yīng)來感夢情。 孟浩然 送桓子之郢成禮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陽臺。 孟浩然 途次望鄉(xiāng)

    朝云暮雨成古墟,蕭蕭野竹風吹亞。 孟郊 悼亡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宋之問 內(nèi)題賦得巫山雨

    裴回行作雨,婉孌逐荊王。 宋之問 內(nèi)題賦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詩。題云巫山高)

    一散陽臺雨,方隨越鳥巢。 宋之問 宋公宅送寧諫議

    疑兼陽臺雨,似雜巫山猿。 岑參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細看只似陽臺女,醉著莫許歸巫山。 岑參 醉戲竇子美人

    巫山唱罷行云過,猶自微塵舞畫梁。 和人聽歌

    醉中求習氏,夢里憶襄王。 崔湜 襄陽作

    神魂倘遇巫娥伴,猶逐朝云暮雨歸。 崔素娥 別韋洵美詩

    云雨兮飛二十年,當時求夢不曾眠。今來白頭重相見,還上襄王玳瑁筵。 張又新 贈廣陵妓

    巴東有巫山,窈窕神女顏。 張潮 江風行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張祜 送人歸蜀

    不妨高唐云,卻藉宋玉說。 張祜 送蜀客

    城臨蜀帝祀,云接楚王臺。 張說 下江南向夔州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閨。 張賁 和襲美醉中先起次韻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徐寅 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 戎昱 送零陵妓

    妾身愿作巫山云,飛入仙郎夢魂里。 戴叔倫 相思曲

    舊棧歌難度,朝云濕未開。 戴叔倫 經(jīng)巴東嶺

    才會雨云須別去,語慚不及琵琶槽。 方干 贈美人四首

    巫山千丈高,亦恐夢相失。 曹鄴 古相送

    非復(fù)陽臺下,空將惑楚君。 李世民 賦得含峰云

    宋玉謾誇云雨會,謝連寧許夢魂通。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眾中賞我賦高唐,回看屈宋由年輩。 李商隱 偶成輕韻七十二句贈四同馀

    非關(guān)宋玉有微辭,卻是襄王夢覺遲。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 李商隱 有感

    桂岑含芳遠,蓮塘屬意疏?,幖c神女,長短空何如。 李商隱 木蘭

    豈知為雨為云處,只有高唐十二峰。 李商隱 深宮

    可憐應(yīng)是陽臺女,對坐鷺鷥嬌不語。 李嘉祐 江上曲

    傳書青鳥迎簫鳳,巫嶺荊臺數(shù)通夢。 李嶠 擬古東飛伯勞西飛燕

    靈童出海見,神女向臺回。 李嶠

    不因煙雨夕,何處夢陽臺。 李德裕 秋日美晴郡樓閑眺寄荊南張書記

    少年才子心相許,夜夜高堂夢云雨。 李涉 寄荊娘寫真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 李涉 竹枝詞

    當時驚覺高唐夢,唯有如今宋玉知。 李涉 遇湖州妓宋態(tài)宣二首之二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李白 久別離

    樓中見我金陵子,何似陽臺云雨人。 李白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四首之一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李白 古風

    遠憶巫山陽,花明淥江暖。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五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六

    可惜凌波步羅襪,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十一

    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臺。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四

    明年若更征邊塞,愿作陽臺一段云。 李白 搗衣篇

    漢水波浪遠,巫山云雨飛。東風吹客夢,西落此中時。 李白 江上寄巴東故人

    霓衣不濕雨,特異陽臺云。 李白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李白 清平調(diào)詞三首

    虛傳一片雨,枉作陽臺神??v為夢里相隨去,不是襄王傾國人。 李白 系尋陽上崔相渙三首之三

    非時妒桃李,自是舞陽臺。 李益 立春日寧州行營因賦朔風吹飛雪

    巫峽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李端 古別離二首

    行云永絕襄王夢,野水偏傷宋玉懷。 李群玉 九日

    寂寞高堂別楚君,玉人天上逐行云。 李群玉 宿巫山廟二首

    自從一別襄王夢,云雨空飛巫峽長。 李群玉 宿巫山廟二首

    我思何所在,乃在陽臺側(cè)。 李群玉 我思何所在

    為報湘川神女道,莫教云雨濕旌旗。 李群玉 聞湘南從叔朝覲

    所思云雨外,何處寄馨香。 李群玉 臨水薔薇

    曾留宋玉舊衣裳,惹得巫山夢里香。 李群玉 贈人

    云雨無情難管領(lǐng),任他別嫁楚襄王。 李群玉 贈人

    巫云多感夢,桂楫早回旋。 李群玉 送友人之峽

    東吳有賦客,愿識陽臺仙。 李群玉 送友人之峽

    莫令巫山下,幽夢惹云雨。 李群玉 送鄭京昭之云安

    愿托襄王云雨夢,陽臺今夜降神仙。 李群玉 醉后贈馮姬

    瑤姬不可見,行雨在高丘。 李群玉 云安

    不知精爽歸何處,疑是行云秋色中。 李群玉 題二妃廟

    蜀煙飛重錦,峽雨濺輕容。 李賀 惱公

    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李賀 洛姝真珠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李賀 湘妃

    行云沾翠輦,今日似襄王。 李賀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李郢 中元夜

    艷質(zhì)已隨云雨散,鳳樓空鎖月明天。 杜牧 傷友人悼吹簫妓

    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云。 杜牧 潤州二首之二

    凝魂空薦夢,低耳悔聽琴。 杜牧 為人題贈二首

    戈檻營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 杜牧 羊欄浦夜陪宴會

    楚江巫峽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

    巫峽長云雨,秦城近斗杓。 杜甫 哭王彭州掄

    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隨神女下朝朝。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

    白狗黃牛峽,朝云暮雨祠。 杜甫 奉使崔都水翁下峽

    襄王薄行跡,莫學冷如丁。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荊揚春冬異風土,巫峽日夜多云雨。 杜甫 寄柏學士林居

    始知云雨峽,忽盡下牢邊。 杜甫 春夜峽州田侍御長史津亭留宴

    他日辭神女,傷春怯杜鵑。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冥冥翠龍駕,多自巫山臺。 杜甫

    干戈盛陰氣,未必自陽臺。 杜甫

    舞石旋應(yīng)將乳子,行云莫自濕仙衣。 杜甫 雨不絕

    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杜甫 雨四首

    何須妒云雨,霹靂楚王臺。 杜甫

    獨有荊王殿,時時暮雨過。 楊巨源 名姝詠

    妾家巫峽陽,羅幌寢蘭堂??v便朦朧覺,魂猶逐楚王。 楊巨源 美人春怨

    更笑巫山曲,空傳暮雨過。 楊師道 初宵看婚

    暮雨朝云幾日歸,如絲如霧濕人衣。 楊憑 春情

    行雨若迷歸處路,近南惟見祝融峰。 楊憑 贈馬煉師

    曉隨云雨歸何處,還是襄王夢覺愁。 權(quán)德輿 贈友人

    陽臺巫山上,風雨忽清曠。朝云與游龍,變化千萬狀。 權(quán)德輿 雜詩五首之二

    芳草落花明月榭,朝云暮雨錦城春。 武元衡 同幕府夜宴惜花

    他日相思夢巫峽,莫教云雨晦陽臺。 武元衡 贈歌人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違。 武平一 妾薄命

    仙夢香魂不久留,滿川云雨滿宮愁。 汪遵 瑤臺

    使君灘上草,神女館前云。 沈佺期 十三四時嘗從巫峽過他日偶然有思

    江南弄,巫山連楚夢,行雨行云幾相送。 王勃 江南弄

    若向陽臺薦枕,何啻得勝朝云。 王勃 雜曲

    誰入巫山夢,唯應(yīng)洛水神。 王涯 思君恩

    陽臺千萬里,何處作朝云。 皇甫冉 同李蘇州傷美人

    朝朝作行云,襄王迷處所。 皇甫冉 見諸姬學玉臺體

    高唐幾百里,樹色接陽臺。 盧象 峽中作

    夢寐睹神女,金沙鳴佩環(huán)。 祖詠 古意二首

    好笑襄王大迂闊,曾臥巫云見神女。銀鎖金簧不得聽,空勞翠輦沖泥雨。 秦韜玉 吹笙歌

    云雨今歸何處去,黃鸝飛上野棠花。 竇鞏 宮人斜

    何事不歸巫峽去,故來人世斷人腸。 章孝標 貽美人

    神女云迎馬,荊門雨濕衣。 綦毋潛 送崔員外黔中監(jiān)選

    為報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詞。 繁知一 書巫山神女祠

    巫山洛浦本無情,總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陰有神艷,后來公子莫相輕。 羅虬 比紅兒詩

    自隱新從夢里來,嶺云微步下陽臺。 羅虬 比紅兒詩之二十五

    疏屬便同巫峽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羅虬 比紅兒詩之六十一

    神女初離碧玉階,彤云猶擁牡丹鞋。 范元凱 章仇公席上詠真珠姬

    處士不生巫峽夢,虛勞神女下陽臺。 蓮花妓 獻陳陶處士

    行雨有時度,溪流何日窮。 蔣冽 巫山之陽香溪之陰明妃神女舊跡存焉

    欲令從此行霖雨,先賜巫山一片云。 薛?? 敕贈康尚書美人

    思惟不是夢,此會勝高唐。 薛能 戲題

    昨夜巫山中,失卻陽臺女。朝來香閣里,獨伴楚王語。 薛馧 古意

    也知暮雨生巫峽,爭奈朝云屬楚王。 袁皓 寄岳陽嚴使君

    荒淫卻入陽臺夢,惑亂懷襄父子心。 袁郊

    從教水濺羅裙?jié)瘢€道朝來行雨歸。 裴虔馀 柳枝詞詠篙水濺妓衣

    精靈應(yīng)自在,云雨不相關(guān)。 許棠 貞女祠

    神女暫來云易散,仙娥初去月難留。 許渾 秋晚云陽驛西亭蓮池

    同來不得同歸去,永負朝云暮雨情。 誰氏女 題沙鹿門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 賈島 友人婚楊氏催妝

    疑嶺春應(yīng)遍,陽臺雨欲收。 趙冬曦 奉答燕公

    云雨有歸時,雞犬無還日。 邵謁 經(jīng)安容先生舊居

    巫山巫峽高何已,行雨行云一時起。一時起,三春暮,若言來,且就陽臺路。 郎大家宋氏 朝云引

    疑逐朝云去,翻隨暮雨來。 鄭世翼 看新婚

    江山追宋玉,云雨憶荊王。 錢起 送衡陽歸客

    狀瑤臺之微月,點巫山之朝云。 陳子昂 彩樹歌

    朝云無處所,荊國亦淪亡。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二十七

    無心伴行雨,何必夢荊王。 陳希烈 賦得云生棟梁間

    云行疑帶雨,星步欲凌風。 韋渠牟 步虛詞十九首

    楚王宮去陽臺近,莫倚風流滯少年。 韋莊 送李秀才歸荊溪

    朝云暮雨會合,羅襪繡被逢迎。 韓偓 六言三首之一

    云凝巫峽夢,簾閉景陽妝。 韓琮 牡丹

    春風淡蕩無心后,見說襄王夢亦稀。 韓琮

    明朝若相憶,云雨出巫山。 顧況 春游曲二首

    莫怪常有千行淚,只為陽臺一片云。 駱賓王 憶蜀地佳人

    風流化為雨,日暮下巫陽。 高蟾 楚思

    青春楚女妒云老,白日神人入夢稀。 鮑溶 巫山懷古

    典故
    臣再拜,淚如雨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一〈杜鵑〉
    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涪南無杜鵑】,云安有杜鵑。我昔游錦城,結(jié)廬錦水邊。有竹一頃馀,喬木上參天。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百鳥不敢喧】。仍為喂其子,禮若奉至尊。鴻雁及羔羊,有禮太古前。行飛與跪乳,識序如知恩【識序又知恩】。圣賢古法則【圣賢吾法則】,付與后世傳【付之后世傳】。君看禽鳥情,猶解事杜鵑。今忽暮春間,值我病經(jīng)年。身病不能拜,淚下如迸泉。
    《國語辭典》:愛妾換馬(愛妾換馬)  拼音:ài qiè huàn mǎ
    樂曲名。本后魏曹彰以美妾換駿馬的故事?;蛞詾榛茨贤鮿菜鞴呸o,今已不傳。
    《漢語大詞典》:換妾
    (1).喻舊愛失寵或有功被棄。 唐 紀唐夫 《驄馬曲》:“今日虜平將換妾,不如羅袖舞春風?!?br />(2).換取姬妾。 明 高啟 《石崇墓》詩:“真珠換妾勝驚鴻,笑踏香塵如踏空?!?/div>
    《漢語大詞典》:駿馬換傾城(駿馬換傾城)
    見“ 駿馬換小妾 ”。
    《漢語大詞典》:駿馬換小妾(駿馬換小妾)
    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三·愛妾換馬 郭茂倩 題解引《樂府解題》:“《愛妾換馬》,舊説 淮南王 所作,疑 淮南王 即 劉安 也。古辭今不傳?!?唐 李冗 獨異志卷中:“ 后魏 曹彰 ,性倜儻,偶逢駿馬,愛之,其主所惜也。 彰 白:‘余有美妾可換,唯君所選?!R主因指一妓, 彰 逐換之?!焙笠浴膀E馬換小妾”、“駿馬換傾城”形容人的風流豪放。 唐 李白 《襄陽歌》:“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宋 蘇軾 《次韻許仲元送成都高士敦鈐轄》:“坐看飛鴻迎使節(jié),歸來駿馬換傾城?!?/div>
    分類:風流豪放
    《國語辭典》:剪燭西窗(剪燭西窗)  拼音:jiǎn zhú xī chuāng
    思念妻子而盼望相聚。語本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购笠喾褐冈谝雇砼c親友聚談。也作「西窗剪燭」。
    《漢語大詞典》:巴山夜雨
    中國故事片。上海電影制片廠1980年攝制。葉楠編劇,吳永剛總導演,吳貽弓導演,李志輿、張瑜主演?!拔母铩逼陂g,女青年劉文英奉命與李彥押解“反革命”詩人秋石搭乘川江輪船。劉文英受同艙五位善良乘客的影響,在李彥的支持下,毅然釋放了秋石。
    《國語辭典》:西窗剪燭(西窗翦燭)  拼音:xī chuāng jiǎn zhú
    與親友于夜晚聚談。參見「剪燭西窗」條。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三三出:「待歸來細問當年事,有誰念殘香冷膩,共話卻潦倒西窗剪燭時?!?/div>
    分類:親友聚談
    《漢語大詞典》:噀酒
    指 后漢 欒巴 噴酒為雨事。 晉 葛洪 神仙傳·欒巴:“正旦大會, 巴 后到,有酒容,賜百官酒,又不飲,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不敬。詔問 巴 , 巴 曰:‘臣適見 成都 市上火,臣故漱酒,為爾救之?!税l(fā)驛書問 成都 ,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須臾有大雨三陣,從東北來,火乃止,雨著人皆作酒氣?!?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情愿做歸湖 范蠡 ,情愿做噀酒 欒巴 ,攜閒客登山採藥,喚村童汲水烹茶?!?/div>
    《漢語大詞典》:欒巴噀酒(欒巴噀酒)
    東漢 成都 人 欒巴 ,精于道術(shù),一次在朝廷大宴中,將皇帝賜的酒灑向西南,朝廷要治他不敬之罪,他說:“臣適見 成都 市上火,故臣漱酒為雨救之,非敢不敬。”探問之,果然。事見 晉 葛洪 《神仙傳·欒巴》。后用為救火典。 五代 李瀚 《蒙求》:“ 欒巴 噀酒, 偃師 舞木?!?清 袁枚 隨園隨筆·古書所載不同:“世傳 欒巴 噀酒水救火,而后漢書·方術(shù)傳噀酒救火者 樊英 、 郭憲 ,橫非 欒巴 也?!?/div>
    《國語辭典》:梨花帶雨(梨花帶雨)  拼音:lí huā dài yǔ
    形容美女的淚容,有如春天沾著雨的梨花。如:「看她哭得梨花帶雨的模樣,更惹人憐愛?!埂斗馍裱萘x》第四回:「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云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里嫦娥離玉闕。」
    《漢語大詞典》:梨花雨
    (1).梨花開放時節(jié)的雨水。 宋 孫光憲 《虞美人》詞:“紅窗寂寂無人語,暗淡梨花雨。” 元 虞集 《答錢翼之》詩:“閉門三月梨花雨,徧寫千林柿葉霜?!?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棉村麗句:“﹝ 棉村 ﹞《醒》云:‘重門夜靜梨花雨,孤館春寒柳絮風?!?br />(2).形容女子泣下如雨的姿容。 宋 歐陽修 《漁家傲》詞:“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淚灑梨花雨?!?宋 趙令畤 《商調(diào)蝶戀花》鼓詞:“彈到離愁凄咽處,絃腸俱斷梨花雨?!眳⒁姟?梨花帶雨 ”。
    《國語辭典》:梨花帶雨(梨花帶雨)  拼音:lí huā dài yǔ
    形容美女的淚容,有如春天沾著雨的梨花。如:「看她哭得梨花帶雨的模樣,更惹人憐愛?!埂斗馍裱萘x》第四回:「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云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里嫦娥離玉闕。」
    《漢語大詞典》:鈿合金釵(鈿合金釵)
    (1).鈿盒和金釵。相傳為 唐玄宗 與 楊貴妃 定情之信物。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宋 柳永 《二郎神》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
    (2).泛指情人間之信物。 宋 王寀 《蝶戀花》詞:“紅粉闌干,有箇人相似。鈿合金釵誰與寄。”參見“ 金釵鈿合 ”。
    《漢語大詞典》:金釵鈿合(金釵鈿合)
    金釵和鈿合。傳說中 唐玄宗 與 楊貴妃 定情的信物。 唐 陳鴻 《長恨歌傳》:“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div>
    《漢語大詞典》:鴻都客(鴻都客)
    神仙中人。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臨邛 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清 洪升 《長生殿·傳概》:“鴻都客引會 廣寒宮 ,織女星盟証 長生殿 ?!?徐朔方 校注:“鴻都客,神仙中人……鴻都,仙府?!?/div>
    分類:朔方
    《漢語大詞典》:二妃
    (1).次妃。左傳·文公十四年:“﹝ 邾文公 ﹞二妃 晉姬 生 捷菑 ?!?br />(2).指傳說中 舜 之妻 娥皇 女英 。死后成為 湘水 之神。 漢 劉向 列女傳·有虞二妃:“ 有虞 二妃者, 帝堯 之二女也。長 娥皇 ,次 女英 …… 舜 既嗣位升為天子, 娥皇 為后, 女英 為妃,封 象 於 有庳 ,事 瞽叟 猶若初焉,天下稱二妃?!?唐 韓愈 《祭湘君夫人文》:“以清酌之奠,敢昭告于 湘君 湘夫人 二妃之神?!?明 何景明 《詠懷》詩之六:“揚舲泝煙沚,遙瞻二妃宮?!?/div>
    《國語辭典》:女英  拼音:nǚ yīng
    人名。帝堯的次女,與其姊娥皇同嫁于舜。及舜成為天子,娥皇為正后,女英立為妃。后舜駕崩于蒼梧,二女亦沒于江、湘之間。相傳娥皇為湘君,女英為湘夫人。《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堯妻之二女」句下唐。張守節(jié)。正義:「二女,娥皇、女英。娥皇無子,女英生商均。舜升天子,娥皇為后,女英為妃?!挂沧鳌概畢]」、「女瑩」。
    分類:女英少女
    《國語辭典》:娥皇  拼音:é huáng
    相傳為堯之女,與女英同嫁于舜。及舜為天子,娥皇為后,女英為妃。后舜崩于蒼梧之野,二女沒于江湘之間。
    分類:娥皇
    《國語辭典》:帝妃  拼音:dì fēi
    天子或諸侯的配偶。《三國演義》第四回:「卓命扶何太后并弘農(nóng)王及帝妃唐氏于永安宮閒住,封鎖宮門,禁群臣無得擅入。」
    《漢語大詞典》:帝子
    (1).指 娥皇 、 女英 。傳說為 堯 的女兒。《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 注:“帝子,謂 堯 女也?!?南朝 齊 謝朓 《新亭渚別范零陵》詩:“ 洞庭 張樂地, 瀟湘 帝子游?!?明 徐禎卿 《古意》詩:“帝子葬何處, 瀟湘 云正深?!?毛澤東 《答友人》詩:“ 九嶷山 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參見“ 帝娥 ”。
    (2).帝王之子。 唐 王勃 《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 長江 空自流?!?唐 呂巖 《敲爻歌》:“且饒帝子共王孫,須去繁華銼鋭分?!?唐 吳兢 貞觀政要·尊敬師傅:“ 太宗 謂尚書左僕射 房玄齡 曰:古來帝子,生於深宮,及其成人,無不驕逸?!?/div>
    《漢語大詞典》:帝娥
    指 帝堯 二女。古代傳說 舜 死于 蒼梧 ,二妃 娥皇 、 女英 ( 帝堯 之女)尋至南方,死于 江 湘 之間,為 湘水 女神。 唐 李群玉 《王內(nèi)人琵琶引》:“ 嬴女 停吹 降浦 簫, 帝娥 凈掩空波瑟?!?/div>
    《國語辭典》:斑竹  拼音:bān zhú
    植物名。禾本科毛竹屬。竹稈高可達二十公尺,外皮有紫黑色的斑紋,為「桂竹」之栽培品種。稈可制成裝飾品、手杖、筆桿等。相傳舜死后,其二妃娥皇、女英因思帝傷痛,淚沾湘江畔上的竹子,使竹盡成斑,故稱為「斑竹」。也稱為「淚竹」、「湘妃竹」、「湘江竹」、「湘竹」。
    《漢語大詞典》:泣竹
    相傳 三國 吳 孟宗 以孝著稱。其母嗜筍,冬天無筍, 孟宗 到竹林中哀嘆悲泣,竹筍為之出。事見三國志·吳志·孫晧傳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方 《楚國先賢傳》。后遂用為至孝的典實。《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jīng)講經(jīng)文》:“泣竹臥冰也不及,百年侍養(yǎng)莫教虧?!?元 柯丹邱 《荊釵記·議親》:“臥冰泣竹真堪并,他們都感天地,登臺省?!?/div>
    《國語辭典》:淚竹(淚竹)  拼音:lèi zhú
    斑竹的別名。參見「斑竹」條。
    分類:斑竹
    《國語辭典》:斑竹  拼音:bān zhú
    植物名。禾本科毛竹屬。竹稈高可達二十公尺,外皮有紫黑色的斑紋,為「桂竹」之栽培品種。稈可制成裝飾品、手杖、筆桿等。相傳舜死后,其二妃娥皇、女英因思帝傷痛,淚沾湘江畔上的竹子,使竹盡成斑,故稱為「斑竹」。也稱為「淚竹」、「湘妃竹」、「湘江竹」、「湘竹」。
    《國語辭典》:湘君  拼音:xiāng jūn
    1.湘水之神。歷來說法不一,有指舜的二妃娥皇與女英,也有單指堯的長女娥皇,也有指舜。
    2.《楚辭。九歌》的篇名。戰(zhàn)國屈原所作,為楚人祭祀湘水神的樂歌。
    《國語辭典》:湘夫人  拼音:xiāng fū rén
    1.傳說中堯的女兒,帝舜的妃子女英。相傳舜死后,自溺于湘江,為湘水神。
    2.《楚辭。九歌》中的篇名。戰(zhàn)國屈原所作,為楚人祭祀湘水神的樂歌。
    分類:湘水
    《國語辭典》:湘君  拼音:xiāng jūn
    1.湘水之神。歷來說法不一,有指舜的二妃娥皇與女英,也有單指堯的長女娥皇,也有指舜。
    2.《楚辭。九歌》的篇名。戰(zhàn)國屈原所作,為楚人祭祀湘水神的樂歌。
    《國語辭典》:湘妃  拼音:xiāng fēi
    傳說中舜的二妃娥皇與女英。相傳舜崩于蒼梧,二妃十分傷心,投湘江而死,后來成為湘水之神。
    《國語辭典》:湘娥  拼音:xiāng é
    傳說中的舜妃娥皇、女英。相傳二人因哀舜之崩殂,投湘江而死,化為湘水之神。唐。賈至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詩三首之二:「乘興輕舟無近遠,白云明月吊湘娥?!?/div>
    分類:湘妃
    《國語辭典》:湘妃  拼音:xiāng fēi
    傳說中舜的二妃娥皇與女英。相傳舜崩于蒼梧,二妃十分傷心,投湘江而死,后來成為湘水之神。
    《漢語大詞典》:湘筠
    湘竹。 宋 辛棄疾 《江神子》詞:“湘筠簾捲淚痕斑,珮聲聞,玉垂環(huán),箇里柔溫容我老其間。” 明 劉基 《阮郎歸·怨情》詞:“ 蒼梧 苦霧壓湘筠,猿啼不見君?!?明 李東陽 《孝宗皇帝挽歌詞》:“堯蓂驚新?lián)Q,湘筠憶舊斑。”
    分類:湘竹
    《國語辭典》:湘靈(湘靈)  拼音:xiāng líng
    相傳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因哀痛舜崩殂,自溺于湘江,化為湘水之神,稱為「湘靈」。宋。蘇軾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詞:「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div>
    分類:湘水
    《漢語大詞典》:皇英
    娥皇 、 女英 的并稱。傳說中的 堯 女, 舜 妃。 漢 班倢伃 《自悼賦》:“美 皇 英 之女 虞 兮,榮 任 姒 之母 周 。” 三國 魏 曹植 《敘愁賦》:“觀圖像之遺形,竊庶幾乎 皇 英 。” 唐 李白 《遠別離》詩:“遠別離,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清 屈大均 《銀錢山》詩:“微臣有蘭杜,何處薦 皇 英 ?!?/div>
    分類:娥皇女英
    《國語辭典》:英皇  拼音:yīng huáng
    1.帝堯之女娥皇和女英,二人皆為舜的妃子?!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上。崔琦傳》:「昔在帝舜,德隆英皇。」
    2.英國皇帝的簡稱。
    《漢語大詞典》:兩部蛙(兩部蛙)
    鳴叫著的青蛙。 宋 戴復(fù)古 《豫章巨浸呈陳幼度提干》詩:“自成鼓吹喧朝夕,輸與東湖兩部蛙?!?葉玉森 《浮生迭和憶園》:“兩部蛙爭喧閣閣,一羣魚戲亂田田?!眳⒁姟?兩部鼓吹 ”。
    分類:鳴叫青蛙
    《國語辭典》:兩部鼓吹(兩部鼓吹)  拼音:liǎng bù gǔ chuì
    鼓吹,古代儀仗隊合奏的音樂。兩部鼓吹指南朝齊孔稚圭對宅庭中之蛙鳴不僅不厭煩,反美稱其為「兩部鼓吹」。典出《南齊書。卷四八??字晒鐐鳌?。后以喻指蛙鳴。
    《國語辭典》:兩部鼓吹(兩部鼓吹)  拼音:liǎng bù gǔ chuì
    鼓吹,古代儀仗隊合奏的音樂。兩部鼓吹指南朝齊孔稚圭對宅庭中之蛙鳴不僅不厭煩,反美稱其為「兩部鼓吹」。典出《南齊書。卷四八??字晒鐐鳌?。后以喻指蛙鳴。
    《漢語大詞典》:兩部(兩部)
    (1).古代樂隊中坐部樂和立部樂的合稱。兩部俱備的音樂表示隆重盛大。 宋 蘇軾 《約公擇飲是日大風》詩:“紫衫玉帶兩部全,琵琶一抹四十弦?!?宋 蘇軾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詩:“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br />(2).今指不同的兩個聲部,多用于合唱中。
    《漢語大詞典》:蛙吹
    南朝 齊 孔稚珪 門庭之內(nèi),草萊不剪,中有蛙鳴, 珪 對人稱此為可當“兩部鼓吹”。見《南齊書·孔稚珪傳》。后因以“蛙吹”稱蛙鳴。 前蜀 韋莊 《夏夜》詩:“蛙吹鳴還息,蛛羅滅又光?!?宋 范成大 《積雨作寒》詩之二:“養(yǎng)成蛙吹無謂,掃盡蚊雷卻奇?!?/div>
    《漢語大詞典》:蛙鼓
    亦作“ 蛙皷 ”。 群蛙叫聲。 宋 邵雍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蛙皷未足聽,蚊雷未易驅(qū)。” 清 陳淏才 《花鏡·養(yǎng)鱗介法·蟾蜍蛙》:“一蛙鳴,百蛙皆鳴,其聲甚壯,名蛙鼓,至秋則無聲。” 姚光 《夜起一首次鈍根》:“悄步中庭羣籟寂,惟聞蛙鼓似談經(jīng)?!?李瑛 《讓水》詩:“蛙鼓敲不響,知了緊繃弦?!?/div>
    分類:叫聲
    《漢語大詞典》:南山豹
    (1).典出 漢 劉向 列女傳·陶答子妻:“妾聞 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生而須死耳。”后因以“南山豹”比喻隱居伏處、愛惜其身,有所不為的人。 唐 李白 《經(jīng)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我垂北溟翼,且學南山豹。” 宋 梅堯臣 《文豹篇贈黃介夫》詩:“壯哉 南山 豹,不畏白額虎?!?br />(2).比喻富有文采。 宋 石孝友 《漁家傲·送李惠言徐元集赴試南宮》詞:“ 射虎將軍 搴繡帽, 西園公子 南山豹,共跨龍媒銜鳳沼。”
    《漢語大詞典》:南山霧(南山霧)
    比喻隱居之處。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雖無玄豹姿,終隱 南山 霧?!痹敗?南山豹 ”。
    分類:隱居
    《漢語大詞典》:南山豹
    (1).典出 漢 劉向 列女傳·陶答子妻:“妾聞 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生而須死耳。”后因以“南山豹”比喻隱居伏處、愛惜其身,有所不為的人。 唐 李白 《經(jīng)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我垂北溟翼,且學南山豹?!?宋 梅堯臣 《文豹篇贈黃介夫》詩:“壯哉 南山 豹,不畏白額虎?!?br />(2).比喻富有文采。 宋 石孝友 《漁家傲·送李惠言徐元集赴試南宮》詞:“ 射虎將軍 搴繡帽, 西園公子 南山豹,共跨龍媒銜鳳沼?!?/div>
    《國語辭典》:南山霧豹(南山霧豹)  拼音:nán shān wù bào
    比喻賢能之士隱居山林而不出仕。參見「霧豹」條。
    《漢語大詞典》:豹成文
    漢 劉向 列女傳·陶答子妻:“妾聞 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焙笠浴氨晌摹庇鳚撋黼[居,潔身自好。 宋 黃庭堅 《賦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八韻寄李師載》:“霧重豹成文,水清魚自見?!?宋 黃庭堅 《次韻郭右曾》:“秋水寒沙魚得計, 南山 濃霧豹成文。”
    《國語辭典》:豹隱(豹隱)  拼音:bào yǐn
    比喻隱居山林。唐。駱賓王 秋日送侯四得彈字詩:「我留安豹隱,君去學鵬摶。」
    《漢語大詞典》:豹霧(豹霧)
    指隱者所棲。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序:“僕少負不羈,長逾虛誕,讀書頗存涉獵,學劍不待窮工,進不能矯翰龍云,退不能棲神豹霧,撫循諸己,深覺勞生?!?宋 范成大 《王季海秘監(jiān)再賦成園復(fù)次韻》:“披開豹霧尋陳跡,掃盡蛛塵看舊題?!眳⒁姟?豹隱 ”。
    分類:隱者
    《國語辭典》:豹隱(豹隱)  拼音:bào yǐn
    比喻隱居山林。唐。駱賓王 秋日送侯四得彈字詩:「我留安豹隱,君去學鵬摶。」
    《漢語大詞典》:豹霧隱(豹霧隱)
    同“ 豹隱 ”。 宋 陸游 《晝睡》:“靜如豹霧隱,湛若珠藏淵。”
    《漢語大詞典》:隱豹(隱豹)
    漢 劉向 列女傳·陶答子妻:“ 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數(shù)諫不用……‘妾聞 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坐而須死耳?!焙笠蛞浴半[豹”比喻愛惜其身,隱居伏處而有所不為。 唐 杜甫 《戲寄崔評事表侄蘇五表弟韋大少府諸侄》詩:“隱豹深愁雨,潛龍故起云?!?/div>
    《漢語大詞典》:隱霧(隱霧)
    謂隱遁待時。 唐 錢起 《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 堯皇 未登極,此地曾隱霧。”參見“ 隱豹 ”。
    分類:隱遁待時
    《漢語大詞典》:隱豹(隱豹)
    漢 劉向 列女傳·陶答子妻:“ 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數(shù)諫不用……‘妾聞 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坐而須死耳?!焙笠蛞浴半[豹”比喻愛惜其身,隱居伏處而有所不為。 唐 杜甫 《戲寄崔評事表侄蘇五表弟韋大少府諸侄》詩:“隱豹深愁雨,潛龍故起云?!?/div>
    《國語辭典》:霧豹(霧豹)  拼音:wù bào
    漢朝陶答子為官三年而富,其妻以「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勸其韜光養(yǎng)晦,隱跡全身。典出漢。劉向《列女傳。卷二。陶答子妻》。后比喻賢士隱居不仕。唐。白居易 與元九書:「時之不來也,為霧豹,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次韻王震詩:「攜文過我治平間,霧豹當時始一斑?!挂沧鳌改仙诫[豹」、「南山霧豹」。
    《漢語大詞典》:霧隱(霧隱)
    謂退藏避害。 唐 薛能 《孔雀》詩:“曾處嶂中真霧隱,每過庭下似春來?!?宋 葉適 《羅袁州文集序》:“蔚豹之澤必霧隱,孔鸞之舞必日中?!?元 王惲 《李相師詩》:“霧隱云驤虎豹文,眼中歷歷説承恩?!眳⒁姟?霧豹 ”。
    分類:退藏避害
    《國語辭典》:霧豹(霧豹)  拼音:wù bào
    漢朝陶答子為官三年而富,其妻以「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勸其韜光養(yǎng)晦,隱跡全身。典出漢。劉向《列女傳。卷二。陶答子妻》。后比喻賢士隱居不仕。唐。白居易 與元九書:「時之不來也,為霧豹,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顾?。蘇軾 次韻王震詩:「攜文過我治平間,霧豹當時始一斑。」也作「南山隱豹」、「南山霧豹」。
    《漢語大詞典》:霧雨(霧雨)
    (1).霧和雨。《楚辭·大招》:“霧雨淫淫,白皓膠只?!?王逸 注:“言大海之涯,多霧惡氣,天常甚雨,如注壅水。”漢書·鄒陽傳:“臣聞交龍襄首奮翼,則浮云出流,霧雨咸集。” 唐 韓愈 《洞庭阻風贈張十一署》詩:“霧雨晦爭泄,波濤怒相投?!?br />(2).指連綿不絕的雨。 宋 蘇轍 《九日陰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諸子》詩之一:“旱久翻成霧雨災(zāi),老人腹疾強啣杯。”
    (3).蒙蒙細雨。 唐 溫庭筠 《陽春曲》:“霏霏霧雨杏花天,簾外春威著羅幕?!?宋 陸游 《冬日感興》詩:“霧雨天昏曀,陂湖地阻深?!?元 王惲 《夜宿朝元閣下》詩:“炎歊似殺赤熛怒,霧雨漫成玄豹章?!?蔡東藩 《清史通俗演義》第三四回:“但見叢莽塞徑,老樾蔽天,霧雨冥冥,瘴煙冪冪?!?br />(4).謂隱居。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霧雨十年同隱遁,風雷何日振沉潛?!眳⒁姟?霧豹 ”。
    《國語辭典》:霧豹(霧豹)  拼音:wù bào
    漢朝陶答子為官三年而富,其妻以「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勸其韜光養(yǎng)晦,隱跡全身。典出漢。劉向《列女傳。卷二。陶答子妻》。后比喻賢士隱居不仕。唐。白居易 與元九書:「時之不來也,為霧豹,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宋。蘇軾 次韻王震詩:「攜文過我治平間,霧豹當時始一斑?!挂沧鳌改仙诫[豹」、「南山霧豹」。
    《國語辭典》:泣珠  拼音:qì zhū
    傳說鮫人流淚成珠。晉。張華《博物志。卷二。異人》:「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div>
    《漢語大詞典》:泉客珠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九:“ 南海 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后因以“泉客珠”泛指珍珠。 唐 杜甫 《客從》詩:“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 唐 施肩吾 《貧客吟》:“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盤中卻成血?!?/div>
    分類:珍珠
    《漢語大詞典》:淚綃(淚綃)
    即鮫綃。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綃。 唐 顧況 《送從兄使新羅》詩:“帝女飛銜石,鮫人賣淚綃?!?/div>
    分類:鮫綃鮫人
    《國語辭典》:珠淚(珠淚)  拼音:zhū lèi
    淚滴如珠。唐。李白學古思邊〉詩:「相思杳如夢,珠淚濕羅衣?!埂都t樓夢》第七三回:「不料這幾句話更提起黛玉初來時和寶玉的舊事來,一發(fā)珠淚連綿起來?!?/div>
    《漢語大詞典》:蛟女絹(蛟女絹)
    指 唐 時 嶺 南所貢的生絲織物。蛟女,借指 嶺 南婦女。蛟,通“ 鮫 ”。 唐 元稹 《和樂天送客游嶺南二十韻》:“貢兼蛟女絹,俗重語兒巾?!眳⒁姟?蛟綃紗 ”。
    分類:生絲織物
    《漢語大詞典》:蛟綃紗(蛟綃紗)
    傳說鮫人所織的絲織品。蛟,通“ 鮫 ”。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南海出蛟綃紗,泉先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餘金,以為服,入水不濡?!?/div>
    《國語辭典》:鮫人(鮫人)  拼音:jiāo rén
    傳說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魚。善織絹紗。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div>
    《漢語大詞典》:鮫人泣珠(鮫人泣珠)
    典出洞冥記:“﹝ 吠勒國 人﹞乘象入海底取寶,宿於鮫人之舍,得淚珠,則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后以“鮫人泣珠”謂神話傳說中的鮫人能流出淚珠化作珍珠。鏡花緣第二十回:“此地既無城郭,這些婦人都以桑林為居,以桑為食,又能吐絲,倒像鮫人泣珠光景。”
    《漢語大詞典》:鮫工(鮫工)
    傳說中織制鮫綃的鮫人。 唐 皮日休 《奉酬魯望見答魚箋之什》詩:“輕如隱起膩如飴,除卻鮫工解製稀?!眳⒁姟?鮫人 ”。
    分類:鮫綃鮫人
    《國語辭典》:鮫人(鮫人)  拼音:jiāo rén
    傳說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魚。善織絹紗。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漢語大詞典》:鮫淚(鮫淚)
    (1).猶眼淚。 明 王世貞 《哭李于鱗一百二十韻》:“滿掬揮鮫淚,輕裘漬酒綿?!眳⒁姟?鮫珠 ”。
    (2).龍眼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龍眼
    分類:龍眼眼淚
    《漢語大詞典》:鮫珠(鮫珠)
    (1).神話傳說中鮫人淚珠所化的珍珠。 清 劉大櫆 《山中與諸昆及王設(shè)參謝師其夜酌》詩:“日落沉鮫珠,月昇薦 和 璧?!?br />(2).比喻淚珠。 宋 劉辰翁 《寶鼎現(xiàn)·丁酉元夕》詞:“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明 葉憲祖 《鸞鎞記·摧落》:“空懷 楚 玉,浪泣鮫珠,前程漸迫,后事難摹?!?清 陳維嵩 《石州慢·題家別駕亦人孝感冊并感舊游》詞:“詎知別后,使君風木銜悽,書來雙袖鮫珠惹?!?br />(3).比喻雨珠、水珠。 明 唐順之 《送程翰林松溪謫居朝陽》詩之三:“ 朝陽 何所似?云水日氤氳。白晝鮫珠落,青天蜃閣分?!?清 曹寅 《錢塘曉潮》詩:“須臾廟中白馬出,鮫珠四灑腥瑟瑟。”
    《漢語大詞典》:鮫珠(鮫珠)
    (1).神話傳說中鮫人淚珠所化的珍珠。 清 劉大櫆 《山中與諸昆及王設(shè)參謝師其夜酌》詩:“日落沉鮫珠,月昇薦 和 璧?!?br />(2).比喻淚珠。 宋 劉辰翁 《寶鼎現(xiàn)·丁酉元夕》詞:“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明 葉憲祖 《鸞鎞記·摧落》:“空懷 楚 玉,浪泣鮫珠,前程漸迫,后事難摹?!?清 陳維嵩 《石州慢·題家別駕亦人孝感冊并感舊游》詞:“詎知別后,使君風木銜悽,書來雙袖鮫珠惹。”
    (3).比喻雨珠、水珠。 明 唐順之 《送程翰林松溪謫居朝陽》詩之三:“ 朝陽 何所似?云水日氤氳。白晝鮫珠落,青天蜃閣分?!?清 曹寅 《錢塘曉潮》詩:“須臾廟中白馬出,鮫珠四灑腥瑟瑟?!?/div>
    《漢語大詞典》:鮫絲(鮫絲)
    鮫綃。 唐 李商隱 《玄微先生》詩:“龍竹裁輕策,鮫絲熨下裳。” 宋 柳永 《臨江仙引》詞:“鮫絲霧吐漸收,細腰無力轉(zhuǎn)嬌慵?!?清 毛奇齡 《詔觀西洋國所進獅子敬制長句紀事》:“魚眼看波射水紅,鮫絲織浪翻云紫?!?/div>
    分類:鮫綃
    《國語辭典》:鮫綃(鮫綃)  拼音:jiāo xiāo
    1.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絲絹、薄紗。唐。李嶠 詩:「妙奪鮫綃色,光騰月扇輝。」唐。溫庭筠張靜婉采蓮歌〉:「掌中無力舞衣輕,剪斷鮫綃破春碧?!?br />2.絲制手帕、手絹。唐。唐彥謙 無題詩一○首之一○:「云色鮫綃拭淚顏,一簾春雨杏花寒?!顾?。陸游釵頭鳳。紅酥手〉詞:「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div>
    《漢語大詞典》:喚雨鳩(喚雨鳩)
    鳥名。即斑鳩。俗謂斑鳩呼啼能降雨,故名。 宋 蘇軾 《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詩:“中間罹旱暵,欲學喚雨鳩。”
    《國語辭典》:鳴鳩(鳴鳩)  拼音:míng jiū
    班鳩的別名。參見「斑鳩」條?!对娊?jīng)。小雅。小宛》:「宛彼鳴鳩,翰飛戾天。」《文選。陸機。悲哉行》:「翩翩鳴鳩羽,喈喈倉庚吟?!?/div>
    分類:斑鳩
    《國語辭典》:斑鳩(斑鳩)  拼音:bān jiū
    1.動物名。鳥綱鳩鴿目,后頸有黑色的斑輪環(huán)。因其善鳴,故稱為「鳴鳩」。也稱為「鶻鳩」、「鶻鸼」。
    2.語本《詩經(jīng)。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后比喻入贅的女婿。《劉知遠諸宮調(diào)。第三》:「團練常便不圖豪貴,故招知遠做斑鳩?!?/div>
    《漢語大詞典》:天雨粟
    (1).天降粟。古人傳說天下將餓,則有此兆。《淮南子·本經(jīng)訓》:“昔者 蒼頡 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高誘 注:“ 蒼頡 始視鳥跡之文造書契,則詐偽萌生,詐偽萌生則去本趨末、棄耕作之業(yè)而務(wù)錐刀之利。天知其將餓,故為雨粟?!?br />(2).表示決無可能之詞。 漢 王充 論衡·感虛:“ 燕 太子丹 朝於 秦 ,不得去,從 秦王 求歸。 秦王 執(zhí)留之,與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烏白頭,馬生角,廚門木象生肉足,乃得歸?!?/div>
    《漢語大詞典》:鬼夜泣
    見“ 鬼夜哭 ”。
    《漢語大詞典》:鬼夜哭
    傳說 倉頡 造字時鬼怕為書文所劾,因而夜哭。《淮南子·本經(jīng)訓》:“昔者 蒼頡 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高誘 注:“鬼恐為書文所劾,故夜哭也?!?清 王充 論衡·訂鬼:“世稱 紂 之時,夜郊鬼哭,及 倉頡 作書,鬼夜哭。” 清 黃遵憲 《雜感》詩:“造字鬼夜哭,所以示悲憫。”亦作“ 鬼夜泣 ”。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六二:“古人製字鬼夜泣,后人識字百憂集?!?/div>
    《漢語大詞典》:酥雨
    指蒙蒙細雨。語出 唐 韓愈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郭沫若 《長春集·洪命熹副首相陪游金剛山賦詩見贈步原韻奉酬》:“霜葉醉酣酥雨里,銀河拜倒彩霞邊?!?/div>
    分類:蒙蒙細雨
    《漢語大詞典》:夢雨(夢雨)
    迷濛細雨。 唐 李商隱 《重過圣女祠》詩:“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 蕭閒 云:‘風頭夢,吹無跡。’蓋雨之至細,若有若無者,謂之‘夢’…… 賀方回 有‘風頭夢雨吹成雪’之句,又云:‘長廊碧瓦,夢雨時飄灑。’”
    分類:迷濛細雨
    《國語辭典》:夢云(夢雲(yún))  拼音:mèng yún
    楚王夢巫山神女朝云行雨的故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后比喻幽會。唐。杜牧 潤州詩二首之二:「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云?!顾?。蘇軾 永遇樂。明月如霜詞:「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div>
    《漢語大詞典》:巫娥
    指 巫山 神女。亦泛指美女。 唐 杜牧 《柳》詩:“ 巫娥 廟里低含雨, 宋玉 宅前斜帶風?!?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一折:“勸不醒癡迷 楚子 ,直要娶薄倖 巫娥 ?!?明 劉基 《題江村風雨圖》詩:“龍母鮫綃云半濕, 巫娥 貝闕夜深開?!?/div>
    《漢語大詞典》:巫山神女
    相傳 赤帝 之女名 姚姬 ,未嫁而卒,葬于 巫山 之陽, 楚懷王 游 高唐 ,晝寢,夢與其神相遇,自稱“巫山之女”。見 宋玉 《高唐賦》序及 李善 注。后人附會,為之立像,稱為“巫山神女”。 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過 巫山 凝真觀 ,謁 妙用真人 祠。真人,即世所謂 巫山 神女也?!?宋 陳德武 《清平樂·詠雨》詞:“經(jīng)旬一見通宵,恍如身在 藍橋 ,記與 巫山 神女,不禁暮暮朝朝?!?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把 南后 恭維得無以復(fù)加,說她是 巫山 神女下凡。”
    分類:赤帝
    《國語辭典》:巫山云雨(巫山雲(yún)雨)  拼音:wū shān yún yǔ
    戰(zhàn)國時楚懷王、襄王并傳有游高唐、夢巫山神女自愿薦寢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文選。宋玉。神女賦。序》。巫山云雨比喻男女歡合?!毒以纻鳌返谌寤兀骸甘咨皆朴陼逋踅褚股详柵_?!挂嘤糜谛稳葑匀唤绲脑魄橛陸B(tài)。唐。李白 江上寄巴東故人詩:「漢水波浪遠,巫山云雨飛?!挂沧鳌冈朴旮咛啤埂ⅰ冈朴晡咨健?。
    分類:男女合歡
    《國語辭典》:巫山  拼音:wū shān
    1.戰(zhàn)國時楚懷王、襄王并傳有游高唐、夢巫山神女薦寢事。見東周戰(zhàn)國。宋玉〈高唐賦。序〉、東周戰(zhàn)國。宋玉〈神女賦。序〉。后指男女歡合。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七折:「今夜同歡會,夢魂飛,巫山一對暮云歸?!挂沧鳌父咛啤埂ⅰ戈柵_」、「云雨」。
    2.山名:(1)位于重慶市巫山縣東,為巴山山脈的高峰,有十二峰,為川鄂的界山,長江貫穿其間,形成巫峽。(2)位于山東省泰安市轄肥城市西北。
    3.縣名。位于重慶市東部,東、南與湖北省相鄰,西接奉節(jié)縣。巫山十二峰西北,南瀕長江北岸,西鄰奉節(jié)。東部有大寧河,濱河有神女廟。
    《漢語大詞典》:巫云(巫雲(yún))
    指男女幽會。 宋 陳德武 《千秋歲》詞:“濯錦豐姿新涼臺閣,懊悔 巫 云太輕薄?!?明 梅鼎祚 《玉合記·賜完》:“ 巫 云夢長,喚醒梅花帳,纖珪瘦玉殘妝?!眳⒁姟?巫山 ”。
    分類:男女幽會
    《國語辭典》:巫山  拼音:wū shān
    1.戰(zhàn)國時楚懷王、襄王并傳有游高唐、夢巫山神女薦寢事。見東周戰(zhàn)國。宋玉〈高唐賦。序〉、東周戰(zhàn)國。宋玉〈神女賦。序〉。后指男女歡合。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七折:「今夜同歡會,夢魂飛,巫山一對暮云歸?!挂沧鳌父咛啤埂ⅰ戈柵_」、「云雨」。
    2.山名:(1)位于重慶市巫山縣東,為巴山山脈的高峰,有十二峰,為川鄂的界山,長江貫穿其間,形成巫峽。(2)位于山東省泰安市轄肥城市西北。
    3.縣名。位于重慶市東部,東、南與湖北省相鄰,西接奉節(jié)縣。巫山十二峰西北,南瀕長江北岸,西鄰奉節(jié)。東部有大寧河,濱河有神女廟。
    《國語辭典》:斷雨殘云(斷雨殘雲(yún))  拼音:duàn yǔ cán yún
    比喻男女間的愛情因故阻隔或斷絕。明。徐霖《繡襦記》第三三出:「孤幃再把重門掩,不堪離恨寄冰弦,斷雨殘云思黯然?!?/div>
    《國語辭典》:暮雨朝云(暮雨朝雲(yún))  拼音:mù yǔ zhāo yún
    比喻男女間的情愛歡合。參見「朝云暮雨」條。元。無名氏《云窗夢》第二折:「俺兩個眉尖眼角傳芳信,等盤兒上暮雨朝云?!?/div>
    《國語辭典》:朝云暮雨(朝雲(yún)暮雨)  拼音:zhāo yún mù yǔ
    1.楚懷王在高唐夢見巫山神女,并與之媾合的故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序》。后比喻男女間的情愛歡合。唐。李商隱 楚宮詩二首之一:「朝云暮雨長相接,猶自君王恨見稀?!乖o名氏《度柳翠》第二折:「你本戀著朝云暮雨慵回首,卻被這明月清風纏殺你那頭?!挂沧鳌改河瓿啤埂?br />2.自然界的云云雨雨。宋。陸游 三峽歌三首之三:「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明月中。」元。鄧玉賓〈端正好。俺便似畫圖中套。叨叨令〉曲:「青天白日藤葛籠籠蔥蔥障,朝云暮雨山水崎崎嶇嶇當。」
    《漢語大詞典》:楚夢(楚夢)
    (1).指 楚國 云夢澤 。《文選·陸機〈齊謳行〉》:“ 孟諸 吞 楚夢 ,百二侔 秦 京?!?李善 注:“《子虛賦》曰:‘ 齊 浮 渤澥 ,游 孟諸 ,吞若 云夢 者八九?!?南朝 陳 徐陵 《為護軍長史王質(zhì)移文》:“﹝ 華皎 ﹞遂乃治兵 楚夢 ,竊戴干戈,傍引西戎,共謀東夏。”
    (2).本指 楚王 游 陽臺 夢遇 巫山 神女事。后借指短暫的美夢。多指男女歡會。 唐 李白 《惜馀春賦》:“披 衛(wèi) 情於 淇水 ,結(jié) 楚 夢於 陽云 。” 宋 賀鑄 《侍香金童》詞:“ 楚 夢方回,翠被寒如水。尚想見, 揚州 桃李?!?清 珠泉居士 《雪鴻小記》:“葳蕤自守, 楚 夢猶虛,余友 潘 子 研香 亟稱之?!?/div>
    《漢語大詞典》:楚臺(楚臺)
    指 楚王 夢遇神女之 陽臺 。后多指男女歡會之處。 唐 吳融 《重陽日荊州作》詩:“驚時感事俱無奈,不待殘陽下 楚 臺?!?宋 秦觀 《醉桃源》詞:“銀燭暗,翠簾垂,芳心兩自知。 楚 臺魂斷曉云飛,幽歡難再期?!?元 張可久 《寨兒令·春思》曲:“曲未終,酒方濃,云收 楚 臺十二峯?!?明 高明 《琵琶記·瞷詢衷情》:“我本是傷秋 宋玉 無聊賴,有甚心情去戀著閒 楚 臺?!?/div>
    《漢語大詞典》:楚王臺(楚王臺)
    (1).臺名。即 陽臺 。在 四川省 巫山縣 ,相傳為 楚襄王 夢遇神女處。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書文嶷》詩之一:“暫留 魚復(fù)浦 ,同過 楚 王臺 ?!?仇兆鰲 注引《寰宇記》:“ 楚宮 ,在 巫山縣 西二百步 陽臺 古城內(nèi),即 襄王 所游之地?!?唐 岑參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詩:“城邊 宋玉 宅,峽口 楚王臺 ?!?清 高詠 《歸舟作》詩:“ 江 上羣山擁髻螺, 楚王臺 畔榜人歌。”
    (2).臺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城內(nèi)。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義》:“城內(nèi) 楚王臺 設(shè)有軍械局?!币喾Q“ 楚望臺 ”。 章裕昆 《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 吳醒漢 等整隊赴 楚望臺 ,補充子彈,佔領(lǐng) 蛇山 ?!?/div>
    《漢語大詞典》:癡云騃雨(癡雲(yún)騃雨)
    形容男女沉迷戀情。 元 薩都剌 《洞房曲》:“癡云騃雨自年年,不管人間有離別?!币嘧鳌?癡云膩雨 ”。 清 洪升 《長生殿·重圓》:“抹月批風隨過遣,癡云膩雨無留戀。”
    《國語辭典》:神女  拼音:shén nǚ
    1.女神?!段倪x。宋玉。神女賦》:「夫何神女之姣麗兮,含陰陽之渥飾?!鼓铣?。元帝〈孝德傳序〉:「鄰火不焚,地出黃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br />2.相傳楚王曾游高唐,夢見巫山神女告訴他:「愿薦枕席?!挂姟段倪x。宋玉。高唐賦。序》。后因用以指娼妓。唐。李商隱 無題詩二首之二:「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div>
    《漢語大詞典》:薦夢(薦夢)
    同“ 薦枕 ”。 太平廣記卷四九一引 唐 皇甫枚 《非煙傳》:“所恨 洛川 波隔, 賈午 墻高,聯(lián)云不及於 秦 臺,薦夢尚遙於 楚 岫?!?明 徐渭 《銅雀妓》詩:“薦夢無云雨,留香別綺羅?!眳⒁姟?薦枕 ”。
    《國語辭典》:薦枕(薦枕)  拼音:jiàn zhěn
    進獻寢具。比喻侍寢、陪宿。唐。許堯佐《柳氏傳》:「柳夫人容色非常,韓秀才文章特異。欲以柳薦枕于韓君,可乎?」
    《漢語大詞典》:襄王夢(襄王夢)
    傳說 楚王 游 高唐 ,夢見 巫山 神女“愿薦枕席”,“王因幸之”。神女化云化雨于 陽臺 。見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序、《神女賦》序。后遂以“襄王夢”為男女歡合之典。 唐 胡曾 《詠史·陽臺》:“何人更有 襄王 夢,寂寂 巫山 十二重?!?span id="djh8xv2" class="book">《南宮詞紀·桂枝香·秋懷》:“頓使我愁人不寐, 襄王 夢雨散云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棲真》:“前緣不斷, 巫峽 恨濃,連牀且話 襄王 夢?!卑?,游 高唐 ,夢神女者,當為 楚懷王 ,非 襄王 。自古以來, 襄王 枉受其名。參閱 宋 沈括 《夢溪補筆談·辯證》。
    《漢語大詞典》:陽臺夢(陽臺夢)
    (1).指男女歡會。 五代 李存勖 《陽臺夢》詞:“ 楚 天云雨卻相和,又入 陽臺 夢?!?span id="mrxd8bh" class="book">《水滸傳》第六五回:“寃魂不赴 陽臺 夢,笑煞癡心 安道全 ?!眳⒁姟?陽臺 ”。
    (2).詞牌名。此調(diào)有兩體,四十九字者,調(diào)見《尊前集》, 五代 李存勗 ( 唐莊宗 )制,因詞又有“又入陽臺夢”句,遂取以為名;五十七字者,調(diào)見《花草粹編》, 宋 解昉 制,兩體截然不同。
    《國語辭典》:陽臺(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樓房的平臺。有欄桿,可在此曬衣物,或登眺、乘涼。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篂槟信蠚g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云歸楚峽?!埂读凝S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也稱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漢川縣南。一說在四川省巫山縣境。
    《國語辭典》:陽臺云雨(陽臺云雨)  拼音:yáng tái yún yǔ
    比喻男女合歡之事。《群音類選。官腔類。卷六。紅拂記。樂昌鏡合》:「關(guān)河鴻雁稀,魂迷,陽臺云雨疑?!?/div>
    分類:男女合歡
    《國語辭典》:陽臺(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樓房的平臺。有欄桿,可在此曬衣物,或登眺、乘涼。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篂槟信蠚g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云歸楚峽?!埂读凝S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挂卜Q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漢川縣南。一說在四川省巫山縣境。
    《漢語大詞典》:王屋
    (1).王者所居之屋。史記·周本紀:“﹝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fù)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裴駰 集解引 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br />(2).山名。在 山西省 陽城 、 垣曲 兩縣之間。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書·禹貢:“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唐 盧照鄰 《鄭太子碑銘》:“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清 孔廣森 《轉(zhuǎn)連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br />(3).相傳 黃帝 曾訪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維 《送張道士歸山》詩:“先生何處去? 王屋 訪 茅君 ?!?清 宋琬 《祭沉少參岫陽》詩:“言將歸 王屋 ,終老營菟裘?!?/div>
    《漢語大詞典》:陽臺女(陽臺女)
    指傳說中 巫山 神女。常用以喻指多情女。 唐 岑參 《醉戲竇子美人》詩:“細看只似 陽臺 女,醉著莫許歸 巫山 ?!?唐 孟浩然 《同張明府碧溪贈答》詩:“自有 陽臺 女,朝朝拾翠過。” 唐 李嘉祐 《江上曲》:“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獨浣紗。可憐應(yīng)是 陽臺 女,對坐鷺鷥嬌不語?!眳⒁姟?陽臺 ”。
    《國語辭典》:陽臺(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樓房的平臺。有欄桿,可在此曬衣物,或登眺、乘涼。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為男女合歡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云歸楚峽?!埂读凝S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也稱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漢川縣南。一說在四川省巫山縣境。
    《國語辭典》:雨散云收(雨散雲(yún)收)  拼音:yǔ sàn yún shōu
    1.雨后天氣轉(zhuǎn)晴。亦用以比喻離散。元。高明〈二郎神。從別后套。前腔〉曲:「記待月西廂和你攜素手,爭奈話別匆匆,雨散云收?!埂毒以纻鳌返谝话嘶兀骸覆欢鄷r候,忽然雨散云收,浴出一輪紅日,頃刻黃河解凍。」
    2.比喻房事已畢。也作「云收雨散」。
    《漢語大詞典》:雨沾云惹(雨沾雲(yún)惹)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 高唐 ,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為 高唐 之客,聞君游 高唐 ,愿薦枕席?!跻蛐抑?。去而辭曰:‘妾在 巫山 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 陽臺 之下。’”后以“雨沾云惹”為男女情愛之典。 唐 杜牧 《羊欄浦夜陪宴會》詩:“弋檻營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 襄王 。” 宋 柳永 《洞仙歌》詞:“嘉景,向少年彼此,爭不雨沾云惹。奈傅粉英俊,夢蘭品雅。”
    《漢語大詞典》:雨潤云溫(雨潤雲(yún)溫)
    比喻男女情好。 宋 周邦彥 《拜星月·秋思》詞:“春戀雨潤云溫,苦驚風吹散。念荒寒、寄宿無人館。”
    分類:男女情好
    《國語辭典》:雨魄云魂(雨魄雲(yún)魂)  拼音:yǔ pò yún hún
    男女間歡愛的情事。宋。趙令畤 清平樂。春風依舊詞:「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云魂?!?/div>
    《漢語大詞典》:云交雨合(雲(yún)交雨合)
    指相會,重逢。 唐 李益 《古別離》詩:“ 江 回 漢 轉(zhuǎn)兩不見,云交雨合知何年?!?/div>
    分類:相會重逢
    《漢語大詞典》:云情(雲(yún)情)
    (1).云的情狀。 宋 侯寘 《踏莎行·約云庵尋梅》詞:“雪意初濃,云情已厚。黃昏散盡扶頭酒。”
    (2).喻自由自在、不受羈絆的性格。 唐 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自適題詩寄贈》:“塵意迷今古,云情識卷舒。” 宋 黃休復(fù) 《茅亭客話·張道者》:“ 慈覺長老 書 妙圓塔院 張道者 壁云: 張道者 ,貌古神清不可畫。鶴性云情本自然,生死無心全不怕。”
    (3).比喻男女情好之意。 宋 晏幾道 《玉樓春》詞:“云情去住終難信,花意有無休更問。” 明 許自昌《水滸記·冥感》:“自遭狂且毒手,已從鬼籙潛身。只是柳性未寒,云情尚在?!?/div>
    《國語辭典》:云雨巫山(云雨巫山)  拼音:yún yǔ wū shān
    楚王在高唐夢見巫山神女的故事。后人遂以比喻男女歡合。亦用以形容自然界的云情雨態(tài)。參見「巫山云雨」條。唐。李白〈清平調(diào)〉三首之二:「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div>
    《漢語大詞典》:云飛雨散(雲(yún)飛雨散)
    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復(fù)存在。 隋 張公禮 《龍藏寺碑》:“金編寶字,玉牒綸言,滿封盈函,云飛雨散?!?唐 溫庭筠 《湘東宴曲》:“萬戶沉沉碧樹圓,云飛雨散知何處。” 前蜀 貫休 《行路難》詩之二:“云飛雨散今如此,繡闥雕甍作荒谷?!?/div>
    《漢語大詞典》:高唐夢(高唐夢)
    借指男女交歡之事。 唐 李涉 《遇湖州妓宋態(tài)宜》詩之一:“曾識 云仙 至小時,芙蓉頭上綰青絲。當時驚覺 高唐 夢,唯有如今 宋玉 知?!?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 劉武僖 自 柯山 赴召,亦記歲月於 仰高亭 上,末云‘侍兒 意真 代書’。后有人題云:‘一入侯門海樣深,謾留名字惱行人。夜來髣髴 高唐 夢,猶恐行云意未真?!眳⒁姟?高唐 ”。
    分類:男女交歡
    《漢語大詞典》:高唐
    (1). 戰(zhàn)國 時 楚國 臺觀名。在 云夢澤 中。傳說 楚襄王 游 高唐 ,夢見 巫山 神女,幸之而去。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序:“昔者 楚襄王 與 宋玉 游於 云夢 之臺,望 高唐 之觀?!?北周 庾信 《望美人山銘》:“ 高唐 礙石, 洛浦 無舟。何處相望,山邊一樓。” 前蜀 韋莊 《謁巫山廟》詩:“亂猿啼處訪 高唐 ,路入煙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 宋玉 ,水聲猶似哭 襄王 ?!?明 許自昌《水滸記·邂逅》:“束素腰,橫波目,可使 高唐 賦夢?!焙笥脼?巫山 的代稱。 唐 杜甫 《晚晴》詩:“ 高唐 暮冬雪壯哉,舊瘴無復(fù)似塵埃?!?br />(2).借指男女幽會之所。 元 張可久 《折桂令·秋思》曲:“想像 高唐 ,縈損柔腸,夢見才郎。”白雪遺音·銀紐絲·盼五更:“矇矓方才睡,一夢赴 高唐 ,與才郎攜手只在 陽臺 上?!?br />(3).復(fù)姓。 遼 有 高唐英 。見遼史·太宗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