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3
詞典
5
分類詞匯
8
詞典
霍亂
豬霍亂
霍亂疫區(qū)
霍亂弧菌
干霍亂
分類詞匯
子午痧
絞腸痧
霍亂疫區(qū)
水媒性疾病
干霍亂
發(fā)痧
虎列拉
痧子
《國語辭典》:
霍亂(霍亂)
拼音:
huò luàn
1.病名。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特徵為厲害的腹瀉、嘔吐、脫水、休克及尿毒癥,嚴重者可能致命。也稱為「虎列拉」、「虎疫」。
2.古代中醫(yī)上泛指有上吐下瀉等癥狀的疾病為「霍亂」。
3.比喻心煩意亂,無法定下心來。《金瓶梅》第八二回:「諕的經(jīng)濟氣也不敢出一聲兒來,乾霍亂了一夜?!?/div>
分類:
霍亂
病名
中醫(yī)
急性
傳染病
劇烈
吐瀉
病原體
腹痛
癥狀
腸胃
疾病
《漢語大詞典》:
豬霍亂(豬霍亂)
即豬瘟。參見“ 豬瘟 ”。
《國語辭典》:
豬瘟(豬瘟)
拼音:
zhū wēn
豬的急性出血性敗血癥。由濾過性病毒引起,具高度傳染性。癥狀為發(fā)高熱、便秘、下痢。死后剖檢,以皮膚、腎、脾、膀胱、淋巴腺出血為特徵。
分類:
急性
傳染病
濾過
性病
病毒
《國語辭典》:
霍亂疫區(qū)(霍亂疫區(qū))
拼音:
huò luàn yì qū
若某一地區(qū)發(fā)現(xiàn)霍亂病例,則該地區(qū)被視為霍亂疫區(qū)?;魜y疫區(qū)依規(guī)定應暫停自該區(qū)進口農(nóng)林漁畜產(chǎn)品,且由該地入境的人員、物品皆應實施檢疫管制措施。
分類:
地區(qū)
發(fā)現(xiàn)
霍亂
《國語辭典》:
霍亂弧菌(霍亂弧菌)
拼音:
huò luàn hú jùn
一種微生物。弧狀,有一條鞭毛,寄生于腸道中,為引起霍亂的病原。潛伏期自數(shù)小時至二、三日。引起的病狀有劇烈的嘔吐、腹瀉?;颊呷缡^多,將導致死亡。
分類:
微生物
一條鞭
寄生
道中
《國語辭典》:
乾霍亂(乾霍亂)
拼音:
gān huò luàn
1.中醫(yī)指患者腹中絞痛,吐不出瀉不出的疾病。多由飲食不潔引起腸胃閉塞所造成。也稱為「絞腸痧」。
2.比喻無緣無故的忙亂?!督鹌棵贰返诎硕兀骸刚挼慕?jīng)濟氣也不敢出一聲兒來,乾霍亂了一夜?!?/div>
分類:
中醫(yī)
醫(yī)學
忙亂
病癥
霍亂
《漢語大詞典》:
子午痧
即霍亂。因起病兇猛,有子時發(fā)病午時死亡的危險,故名。
分類:
霍亂
兇猛
子時
時發(fā)
發(fā)病
午時
死
危險
《國語辭典》:
絞腸痧(絞腸痧)
拼音:
jiǎo cháng shā
中醫(yī)指患者腹中絞痛,吐不出瀉不出的疾病。多由飲食不潔引起胃腸閉塞所造成。也稱為「乾霍亂」。
分類:
霍亂
中醫(yī)
劇烈
腹痛
《國語辭典》:
水媒性疾病
拼音:
shuǐ méi xìng jí bìng
可以水作為病原媒介的傳染病,如霍亂、傷寒、痢疾等。
分類:
水作
病原
媒介
傳染病
霍亂
傷寒
痢疾
《國語辭典》:
發(fā)痧(發(fā)痧)
拼音:
fā shā
中暑,染患痧癥。
分類:
中暑
霍亂
急性病
《國語辭典》:
虎列拉
拼音:
hǔ liè lā
霍亂的別名。為英語cholera的音譯。參見「霍亂」條。也譯作「虎列剌」、「虎烈拉」、「虎烈剌」。
分類:
英語
音譯
病名
急性
傳染病
霍亂
舊稱
《國語辭典》:
痧子
拼音:
shā zi
麻疹的俗稱。參見「麻疹」條。
分類:
霍亂
中暑
急性病
《國語辭典》:
痲疹
拼音:
má zhěn
病名。一種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參見「麻疹」條。
分類:
麻疹
病毒
急性
性發(fā)
傳染病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