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修 → 脩修”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閉關(閉關)  拼音:bì guān
1.關閉關口,不和外國通商。如:「閉關自守」。
2.修行者用一段特定的時間,獨自關閉在一個場所內辛勤修行。如:「師父已經(jīng)閉關,請在七七四十九天后再來?!?/div>
《國語辭典》:面壁  拼音:miàn bì
1.臉對著墻壁。如:「面壁罰站」、「面壁思過」。
2.不理、不睬、不介意?!稌x書。卷七五。王湛傳》:「述無所應,面壁而已?!?br />3.無所事事的樣子。
4.本指達摩大師在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對墻壁默坐靜修。見《五燈會元。卷一。初祖菩提達摩大師》。后用以比喻造詣純熟高深。
《國語辭典》:數(shù)息(數(shù)息)  拼音:shǔ xí
佛教用語。一種禪觀的修習方法。修行者于打坐時,專心一意地觀察呼吸,默數(shù)呼出的鼻息,從一到十循環(huán)修習,使心不散亂?!抖U秘要法經(jīng)》卷中:「如學數(shù)息。使心不亂?!?/div>
《漢語大詞典》:一夏
(1).一個夏季。 漢 王充 論衡·順鼓:“其遭若 堯 、 湯 之水旱,猶一冬一夏也。” 宋 戴復古 《織婦嘆》詩:“一春一夏為蠶忙,織婦布衣仍布裳。”
(2).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靜修之期,謂之一夏。佛經(jīng)中稱為安居。見翻譯名義集·眾善行法安居。
《漢語大詞典》:靜居
(1).安靜地閑居。莊子·盜跖:“靜居則溺,體澤則馮?!?成玄英 疏:“安靜閑居則其體沉溺?!?漢 賈誼 《新書·修政語上》:“舍學圣之道而靜居獨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靜居以嘆鳳,臨衢以泣麟?!?br />(2).謂隱居靜修。 蔡東藩 《清史通俗演義》第二二回:“ 圓圓 知無可挽回,便于次晨起來,向 三桂 前求一僻室靜居?!?/div>
《漢語大詞典》:趨隅(趨隅)
(1).向隅。禮記·曲禮上:“毋踐屨,毋踖席,摳衣趨隅,必慎唯諾?!?孔穎達 疏:“趨,猶向也;隅,猶角也?!?唐 張階 《無聲樂賦》:“是以素王閑居而觀, 卜商 體政以妙,愿盡趨隅之禮,以聞愷悌之要。”
(2).佛教指端坐靜修。 唐 楊衡 《宿陟岵寺云律師院》詩:“愿迴戚促勞,趨隅事休逸?!?/div>
《國語辭典》:枯寂  拼音:kū jí
枯寒寂寞。金。元好問鹿泉新居〉詩:「巖居枯寂朝市喧,喧寂兩間差有趣。」
《漢語大詞典》:禪坐(禪坐)
謂僧侶端坐靜修。 唐 王維 《過福禪師蘭若》詩:“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div>
《漢語大詞典》:行禪(行禪)
佛教語。謂打坐靜修。 唐 白居易 《傳法堂碑》:“有問師之心要。曰:‘師行禪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眾,殆百千萬億。應病授藥,安可以一説盡其心要乎?’” 唐 方干 《題龜山穆上人院》詩:“牀上水云隨坐夏,林西山月伴行禪?!?/div>
《漢語大詞典》:行齋(行齋)
(1).靜修的齋室。 唐 周賀 《贈神遘上人》詩:“行齋罷講仍香氣,布褐離牀帶雨痕?!?br />(2).猶游船,行進的船。 宋 時較大的船常以“齋”為名。 宋 辛棄疾 《沁園春·送趙景明知縣東歸》詞:“錦帆畫舫行齋。悵雪浪、粘天江影開?!?/div>
分類:靜修游船
《國語辭典》:破夏  拼音:pò xià
僧人不守清戒而出法界外游,稱為「破夏」。
《漢語大詞典》:坐夏
佛教語。僧人于夏季三個月中安居不出,坐禪靜修,稱坐夏。其時正當雨季,亦稱“ 坐雨安居 ”。具體日期因地而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 印度 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當此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當此從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譯經(jīng)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臘?!?唐 白居易 《行香歸》詩:“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 唐 項斯 《坐夏僧》詩:“坐夏日偏長,知師在律堂?!?/div>
《漢語大詞典》:密修
謂閉關靜修。云笈七籤卷九:“得者,飛行太空,能隱能藏。給玉童玉女各二人,密修即驗?!?/div>
分類:閉關靜修
《漢語大詞典》:靜堂
道家靜修之所。云笈七籤卷九九:“且試以小靜,即 開成 三年戊午歲起,正月一日閉戶自修,不交人事。尅期百日,方出靜堂。”
《漢語大詞典》:面壁參(面壁參)
謂默坐靜修,參悟禪機。 宋 劉克莊 《題小室》詩之一:“近來弟子俱行腳,誰伴山僧面壁參?” 康有為 《上書不達謠讒高張著〈廣藝舟雙楫〉成浩然有歸志》詩:“日步回廊曲,應從面壁參。”參見“ 面壁 ”。
《國語辭典》:面壁  拼音:miàn bì
1.臉對著墻壁。如:「面壁罰站」、「面壁思過」。
2.不理、不睬、不介意。《晉書。卷七五。王湛傳》:「述無所應,面壁而已。」
3.無所事事的樣子。
4.本指達摩大師在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對墻壁默坐靜修。見《五燈會元。卷一。初祖菩提達摩大師》。后用以比喻造詣純熟高深。
《國語辭典》:規(guī)院(規(guī)院)  拼音:guī yuàn
規(guī)戒清修的地方,即禪院。唐。王灣 奉和賀監(jiān)林月清酌詩:「凈林新霽入,規(guī)院小涼通?!?/div>
分類:靜修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