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9
詞典
1
分類詞匯
8
分類詞匯
萬寶常
謬斯
悲愴交響曲
貝爾格
艾爾加
德布西
柏林樂派
德佛亞克
《國語辭典》:
萬寶常(萬寶常)
拼音:
wàn bǎo cháng
人名。(西元556?~595?)隋代宮廷音樂家。南朝齊時因父獲罪被殺而配為樂戶。曾師事祖珽,妙解音律,創(chuàng)造了協(xié)調(diào)音階的八十四調(diào),為音樂史上的一大改革。因其聲雅淡,不為時人所好,受當時宮廷樂師所排斥,終身潦倒,憤而將其著作焚燬,最后貧病餓死。
分類:
人名
宮廷
音樂家
時因
獲罪
為樂
樂戶
公元
《國語辭典》:
謬斯(謬斯)
拼音:
miù sī
泛指詩人、音樂家等的靈感泉源或能力。也作「繆斯」。
分類:
詩人
音樂家
靈感
泉源
能力
《國語辭典》:
悲愴交響曲(悲愴交響曲)
拼音:
bēi chuàng jiāo xiǎng qǔ
俄國浪漫派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最后的一部作品。完成于西元一八九三年,表現(xiàn)出十九世紀末俄國絕望的悲愴感,是其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
分類:
音樂家
最后
作品
《國語辭典》:
貝爾格(貝爾格)
拼音:
bèi ěr gé
Alban Berg
人名。(西元1885~1935)奧地利音樂家,新維也納樂派的代表。對無調(diào)性音樂及十二音音樂貢獻很大。代表作品有歌劇《伍采克》、《露露》等,都是十二音技法上的結(jié)晶。
分類:
人名
奧地利
音樂家
維也納
公元
《國語辭典》:
艾爾加(艾爾加)
拼音:
ài ěr jiā
Edward Elgar
人名。(西元1857~1934)英國作曲家、音樂家,自修成名。曾先后被英王封為爵士、男爵,并接受榮譽勛章。作品有〈序曲安樂島〉,管弦樂曲〈青春之杖〉、〈謎〉,小提琴曲〈愛之祝賀〉,神劇〈生命之光〉等。也譯作「厄爾加」。
分類:
人名
英國
作曲
音樂家
公元
《國語辭典》:
德布西
拼音:
dé bù xī
Debussy, Claude
人名。(西元1862~1918)法國音樂家。他在音樂中,揉合教會調(diào)式、東方的五聲音階、全音音階,以及富有色彩性的管弦樂法,確立了印象主義派的音樂。其作品以歌劇《派利亞斯與梅麗珊德》、交響詩〈牧神的午后〉、〈?!怠ⅰ匆骨等?、管弦樂組曲〈春〉及鋼琴曲《前奏曲兩冊》、〈月光〉等最著名。也譯作「德步西」。
分類:
人名
法國
音樂
音樂家
公元
《國語辭典》:
柏林樂派(柏林樂派)
拼音:
bó lín yuè pài
Berlin School
十八世紀后半期活躍于柏林的一群音樂家。屬于前古典樂派,主要成就在古典鋼琴音樂和歌曲創(chuàng)作上。也稱為「北德國樂派」。
分類:
十八世
后半
半期
活躍
柏林
一群
音樂家
《國語辭典》:
德佛亞克(德佛亞克)
拼音:
dé fó yà kè
Dvorak,Antonin
人名。(西元1841~1904)捷克音樂家,是東歐國民樂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極富民族色彩,是波西米亞式的風格。并曾以美洲黑人民歌,作成新世界交響曲和F大調(diào)四重奏,后又出任布拉格音樂院院長,享年六十二歲。作品中以管弦樂〈斯拉夫舞曲〉、〈交響曲新世界〉、〈序曲狂歡節(jié)〉等最著名,鋼琴小品幽默曲更是為人所熟知。
分類:
人名
捷克
音樂家
東歐
國民
民樂
人物
公元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