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56,分78頁顯示  上一頁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上肩順轉(zhuǎn)
孝順
杜順
委順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阿順那
和順
柔順忍
信順
恒順眾生
逆順
逆順三昧
答順宗心要法門
順上分
順下分
上肩順轉(zhuǎn)
【佛學大辭典】
(儀式)順左肩而轉(zhuǎn)也。所謂右繞是,右繞之右,約于佛,左肩之左,約于行者。秦漢以前,以左為上故左肩云上肩。見象器箋十。
孝順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子對于親盡誠順命之道。梵網(wǎng)經(jīng)下曰:「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剐牡赜^經(jīng)二曰:「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yǎng)悲母。」
杜順
【佛學大辭典】
(人名)唐法順,姓杜氏,萬年人。十八出家,依圣僧道珍,受學定法,現(xiàn)神驗。唐太宗詔問朕苦勞熱,師之神力何以蠲除?師曰:圣德御宇,微恙何憂?但頒大赦,圣躬自安。上從之,病遂愈,因賜號曰帝心。正觀十四年坐亡。師著法界觀門一卷,妄盡還源觀一卷。專弘華嚴,以授云華智儼,儼授賢首法藏,以師為本宗之鼻祖。見佛祖統(tǒng)紀二十九。
【佛學常見辭匯】
陳隋間終南山人,為華嚴宗的始祖。
委順
【佛學大辭典】
(雜語)謂僧死也。是任因緣之義?;怕远唬骸傅宰镉谧妫婺宋?。」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佛學大辭典】
(書名)尊者眾賢著。駁世親之俱舍論者。一名俱舍雹論。唐玄奘譯,八十卷。
阿順那
【佛學大辭典】
(植物)Arjuna,又作頞順那,阿阇那,阿周陀那,閼剌樹那,夷離淳那。印度所產(chǎn)之喬木,尊樹中之一也。龍樹菩薩之名即取此樹。(參見:阿周陀那)
阿周陀那
【佛學大辭典】
(植物)Arjuna,木名。又龍樹菩薩之字也。龍樹菩薩本傳曰:「菩薩之母,樹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也?!?/div>
和順
【佛學大辭典】
(雜語)平和柔順也。無量壽經(jīng)下曰:「天下和順,日月清明。」
柔順忍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心柔智順,于實相之理不乖角,故云柔順??鞍沧∮谄湮坏?,故云忍。維摩經(jīng)法供養(yǎng)品曰:「聞如是法,得柔順忍?!棺ⅰ刚卦唬盒娜嶂琼槪笆軐嵪?,未及無生,名柔順忍?!篃o量壽經(jīng)上曰:「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br />【佛學常見辭匯】
四忍之一。(參見:四忍)
四忍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忍)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思益經(jīng)四忍法品謂「菩薩有四法,出毀禁之罪:一得無生忍,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不生也,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二得無滅法忍,一切諸法本為無生,故今亦無滅,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三得因緣忍,一切諸法皆依因緣之和合而生,無有自性,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四得無住忍,不住著于諸法,謂之無住,菩薩證忍此無住之法,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案,是普賢觀經(jīng)所說實相懺悔之意也。
【佛學常見辭匯】
伏忍、柔順忍、無生忍、寂滅忍。伏忍是初心行者,欲忍順逆境,先須調(diào)伏其心;柔順忍是調(diào)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緣,不須勉強抑制自然能忍,此時之心,柔和善順,同塵和光;無生忍是圣位中的人,達一切法本自不生,情與非情,皆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因此于無性法中,忍心不動,親證無生;寂滅忍是果位圣人,徹證涅槃寂滅境界,動靜二相,皆契如如。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思益經(jīng)云:梵天菩薩有四忍法,善出毀犯禁戒之罪。
〔一、得無生忍〕,謂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不生。菩薩證知此法,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是為得無生忍。
〔二、得無滅忍〕,謂一切諸法,昔本不生,今亦無滅。菩薩證知此法,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是為得無滅忍。
〔三、得因緣忍〕,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菩薩了知一切諸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本無自性。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是為得因緣忍。(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四、得無住忍〕,住即停住。菩薩心不住著,而無異念相續(xù),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是為得無住忍。
信順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信受所聞之法而隨順之也。無量壽經(jīng)下曰:「應當信順如法修行?!菇绦行抛C信卷序曰:「信順諸佛如來真說。」法華玄義六下曰:「人心由法成親,親故則信,信故則順?!?/div>
恒順眾生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普賢菩薩十大愿之第九。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曰:「言恒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中略)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于彼隨順而轉(zhuǎn),種種承事,種種供養(yǎng),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于諸病苦為作良醫(yī),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為作光明,于貧窮者令得伏藏?!?br />【三藏法數(shù)】
謂常于一切眾生,承事供養(yǎng),如奉師長,如敬父母;凡有病苦,為作良醫(yī),乃至貧窮,令得饒富;如是平等隨順利樂。故云恒順眾生。
逆順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又曰違順。違逆真理謂之逆,隨順真理謂之順。又用于各種之意義,如逆流順流,逆緣順緣等。
逆順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于順逆諸法得自在之禪定。智度論四十七曰:「得此三昧,于諸法中逆順自在?!?br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住是三昧,則能于諸法中,逆順自在,能破一切邪逆眾生,能順一切可化眾生,而又不著逆順之相,是名逆順三昧。
答順宗心要法門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唐宗密注。
順上分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五上分結(jié)也。(參見:結(jié))
順下分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五下分結(jié)也。(參見: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