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突厥頡利族人。其父咄六設(shè)。性開敏,善占對。高祖時封和順郡王。太宗嘉其忠,授右武衛(wèi)大將軍、化州都督,封懷化郡王。從伐遼,中流矢,太宗為吮血。卒贈兵部尚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89—618 【介紹】: 隋唐時僧。河?xùn)|人,俗姓任。師事道遜、神素等。住蒲州仁壽寺。道行純正。有《三不為篇》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589—618 俗姓任,河?xùn)|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人。少家貧,受學(xué)之年從道??出家,研習(xí)《方等》諸經(jīng)。后從棲巖寺神素聽講《大智度論》,頻時咨問。神素此后累居僧任,輟其講席,海順?biāo)煊幸庥诙U定之學(xué)。嘗欲從沙門道杰學(xué)止觀,會疾未果。海順苦心為學(xué),志行檢樸,與沙門行友為同道交。高祖武德元年(618)卒于蒲州仁壽寺。《續(xù)高僧傳》卷一五有傳,并錄其《三不為篇》詩3首,已收入《全唐詩》。
全隋文·卷三十五
海順?biāo)仔杖?,河?xùn)|蒲坂人,住仁壽寺。
全唐文·卷九百三
海順?biāo)仔杖问?。河?xùn)|蒲坂人。少依沙門道遜出家。武德元年卒。年三十。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
姓任氏。河?xùn)|蒲坂人。幼孤。事母孝。年當(dāng)志學(xué)。始從沙門道遜出家。誦習(xí)勤敏可愛。登具后。持守高潔。尤勇務(wù)定業(yè)。乃以為三輪之中??谶^特甚。因緘默不言。卻掃蓬扉匡坐而已。時棲巖寺沙門。神素性嗜幽棲。學(xué)專大論。順荷帙而咨參焉。然其徒頗眾。鉆仰尤多。及順上請意其微有厭色。退而嘆曰。昔陳亢問一得三。今亦得二矣。素曰何謂也。曰一則見忤容。二則聞妙義。素慚。嘗從容言于素。曰順也曠劫深尤不逢賢圣。周旋五趣。莫能自免。致生茲穢土。對此凡緣未能出有欲河。登無為岸。將不由心駒失轡而晦沈坑掐者乎。因涕泣濡襟。又曰每念二輪交轍息駕。何由六道長驅(qū)。思歸無路。所賴生得為人啟期亡憂于貧賤。出家弘道僧度不易于公侯。順今兼之。一何可慶。且以大冥之室。仰屬傳鐙。雖不面奉如來。而幸遇法師耳。不量短梗。輒揆深源。愿即賜以明珠投之渾浪。則一生有獲千載無恨也。素曰敬聞君子之志矣。素后累更僧任竟罷法席。未幾。又致書沙門道杰以窮禪理。杰有答俱不錄。且作三不為篇。其一曰。我欲偃武脩文。身死名存。研石通道。祈井流泉君肝在內(nèi)。我身處邊。荊軻拔劍。毛遂捧盤。不為則已。為則不然。將恐兩虎共斗勢不俱全。永絕今好長存來怨。是以反跡荒徑。息影柴門。其二曰。我欲刺股。錐刃懸頭。屋梁書臨雪。彩牒映螢光。一朝鵬舉萬里。鸞翔縱任才辨游說。君王高車反邑。衣錦還鄉(xiāng)。將恐鳥殘以羽蘭折。由芳籠餐詎貴鉤餌。難嘗。是以高巢林藪深穴池塘。其三曰。我欲衒才鬻德。入市趨朝。四眾瞻仰。三槐附交。標(biāo)形引勢。身達名超。箱盈綺服。廚富甘肴。諷揚泫管。美詠歌謠。將恐塵棲弱草露宿危條無過日且靡越風(fēng)朝。是以還傷樂淺惟知苦遙。其格言彝訓(xùn)不能盡述。武德元年八月十五日。卒于所住寺。春秋三十。先是沙門行友與順厚善。順每垂戒勖而友作息心論以對。沙門慧本嘗約順遁去。而不果。故順言及則茲然其悅義敦舊如此。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三 義解篇九
釋海順。姓任氏。河?xùn)|蒲坂人。容貌方偉音韶圓亮。長面目少髭髯。儀服不群于眾有異。少處寒素生于田野。早喪慈父與母孤居。孝愛之情靡由師傅。廉直之性獨拔懷抱。每恨家貧無資受業(yè)。故年在志學(xué)尚未有聞。乃慷慨辭親。脫落求道出家。依于沙門道遜。道光玄胄名扇儒宗。具見后傳。順躬事學(xué)禮晝夜誦經(jīng)。初無暫替。文不再覽日殆三千。歲登具受履操逾遠志業(yè)尤勇。念守所持誓無點累。仍以威儀粗著身過可防。語笑易為口非難護。乃因他患緘默不言。卻掃蓬扉事心而已。方以學(xué)行之始慧解為先。遂閱討眾經(jīng)伏膺玄宰。方等諸部咸稟厥師。皆探賾研幾貴言領(lǐng)意。有棲巖寺沙門神素者。性好幽棲尤專二論。順遠承寄調(diào)思扣沖關(guān)。乃荷帙登峰咨參講肆。徒屬既眾鉆仰殊多。有所詢求但舉綱要。順頻時屬請微以為繁。雖慍色不形。而勞心可驗。順逡巡退席曰。昔陳亢問一得三。今者請一蒙二。亦何遽乎。曰何謂耶。答曰。一則見忤。一則聞義。素既悟其所述。因斯自革。于是無疑不斷。有滯必申。至于雜心隱括備在婆沙。研精專一始終該統(tǒng)?;蛳律椒中l(wèi)。而執(zhí)卷披文。或企足接明假照尋讀。莫不洞開樞要妙鑒幽原。順嘗以馀席言于素曰。海順曠劫深尤不逢賢圣。周旋五趣莫能自免。致生茲穢土對此凡緣。未能出有欲河登無為岸。將不由心駒失轡而晦沈坑塪者乎。因涕泣??襟。歔欷哽塞。又曰。每念二輪交轍。息駕何門。六道長驅(qū)。思歸無路。言及斯事載懷惶悚。且生得為人。啟期亡憂于貧賤。出家弘道。僧度不易于公侯。順今兼之。一何可慶。又以。大冥之室仰屬傳燈。雖不面奉如來。而幸遇法師耳。不量短綆輒揆深源。愿得賜以明珠投之渾浪。如此則一生有獲。千載無恨也。遂即言笑如常容儀自若。素曰。敢聞君子志矣??植桓毖艖选K睾罄劬由?。果停講席。順以法輪罕遇。遂欣禪味。有沙門道杰者。穎秀定慧。希慕風(fēng)景。乃致書曰。敢稽首大師門下。每欲理靜攝心山泉畢志。但以無明大夜非慧炬不輝故。棲寄法筵聽覽玄旨。至于人物聚集。頗勞低仰。況乃大限百年小期一念。儻從風(fēng)燭前路奚憑。所以策駑駘之疲。想千里之遠。定門玄妙輒希輒入。逆其不逮益用盤桓。伏愿開含養(yǎng)之懷。退人以禮。杰得書美其銳情玄暢也。乃報曰。促路非騏驥之逸轡。灌木豈是鸞鳳之棲息。故當(dāng)引水而沐枯魚。戢翼而朋寡鶴耳。脫其不爾。幸無略光陰。順得書會疾。遂不果行。而為人高簡雅素。自歸清眾絕交氓俗。嘗有說種性高尚祖禰榮貴者。以誇于順。順莞爾而笑曰。我釋種馀暉。法王之子。尚須謙讓自下不敢傲誕欺人。豈期庸庸之徒翻欲恃鬼陵物。遂振手而去。故趨時之士。皆不及其門。反俗之賓頗入其室。而道行純潔性好追蹤。曾刺血灑塵供養(yǎng)舍利。兼以血和墨書七佛戒經(jīng)。剋己研心類皆如此。嘗尋付法藏傳說。如來涅槃法付承繼。迄于師子罽賓囑累。斯書詞事既顯若親面焉。因斯悽感涕零如雨。曰恨不及彼圣人拔茲沈俗也。又常于宵分歸命三尊。同住鄰居無得聞?wù)摺;蚪饧{覆彼寒夫?;驕p食而充喂者。志好活愉無求知足。有贈衣帛者。終不以介意。曾縱容曰。自任則樂。而未曾制物從我。隨物則苦。而未曾以我違物。且鳥不棲淵魚不巢樹。未必解隨和讓之道。而各得其所宜者。亦猶我不奪物榮物不妨我辱矣。又作三不為篇。其一曰。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研石通道祈井流泉。君旴在內(nèi)我身處邊。荊軻拔劍毛遂捧盤。不為則已為則不然。將恐兩虎共斗勢不俱全。永存今好長縱來怨。是以反跡荒徑息景柴門。其二曰。我欲刺股銼刀懸頭屋梁。書臨雪采牒映螢光。一朝鵬舉萬里鸞翔??v任才辯游說君王。高車反邑衣錦還鄉(xiāng)。將恐鳥殘以羽。蘭折由芳?;\餐詎貴。鉤餌難嘗。是以高巢林藪深穴池塘。其三曰。我欲衒才鬻德入市趨朝。四眾瞻仰三槐附交。標(biāo)形引勢身達名超。箱盈綺服廁富甘肴。飄揚弦管詠美歌謠。將恐塵棲弱草露宿危條。無過日旦靡越風(fēng)朝。是以還傷樂淺非惟苦遙。順神晤駭群出言成錄。著集數(shù)卷。于時真法陵遲俗尚諛諂。訥言敏行者為愚。巧詞令色者為智。廉潔正性眾或致譏。故順履貞直之心。居危不亂涅而不緇??芍^懷素風(fēng)焉。有沙門行友者。志行嚴正才慧英悟。與順?biāo)亟弧R蚣矃⒑?。順曰。先民有言。曰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三覆斯言一何可信。世人強求知解。而不欲修行。每思此言良用悽咽。吾謂夷煩殄惑。豈直專在說經(jīng)。以法度人。何必要登高座。授非其器。則虛失其功。學(xué)不當(dāng)機。則坐生自惱。友遂制息心論以對之。文甚宏冠。順曰。觀弟此作。理如未盡。友曰。息心之論應(yīng)有數(shù)篇。謂顯觀述宗釋疑成義。但以理玄詞密非當(dāng)世之所聞故。容與于靈津。戢鱗而未進??畷r哉之不遇。始絕弦于此耳。順乃重說遺教。悲嘆無已。先有沙門慧本者。逸亮高世僧也。思與順結(jié)山林之操。會順方學(xué)問未暇允之。本獨謝時世。罔測所往。后每思之。言輒凄泫曰。本公若乘龍之游濯足云表。吾雖攀戀自恨縈身囂俗。升沈相異徒為悲矣。且忘懷去來者。朝市亦江湖。眷情生死者。幽棲猶桎梏。茍其性之不失。不無居而不安。其得志慕情為如此也。于時臥病連稔。自知不痊。遺文累紙呈諸師友。而形同骨立精爽逾健。旁問后事。順曰?;忌頌榉x器。暫舍欣然。魚鳥無偏水陸何簡。然顧惟老母宿緣業(yè)重。今想不得親別矣。若棄骸馀處。儻來無所見。有致煎惱。但死不傷生。古言可錄。順雖不孝。豈敢以身害母耶。既報不自由。可側(cè)柩相待。遂令遜法師說法。領(lǐng)悟欣然。須臾卒于住寺。春秋三十。即唐武德元年八月十五日也。沙門行友著己知沙門傳。致序其事。友今被召弘福。充翻譯之選。建名時俗云。
李順融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九百九十八
順融。僖宗朝內(nèi)樞密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8—652 【介紹】: 唐宗室,字惠褒。太宗第四子。少善屬文。始封宜都王,進封衛(wèi)王,改封越王,授揚州大都督。又徙封魏王,遙領(lǐng)相州都督。太宗以泰好士愛文學(xué),特令就府別置文學(xué)館,任自引召學(xué)士。時皇太子承乾有足疾,泰以計傾之,太子敗,幽泰于將作監(jiān)。后改封順陽王,進封濮王。高宗即位,特加優(yōu)異。卒謚恭。
全唐文·卷九十九
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進封衛(wèi)。繼懷王霸后。貞觀二年改封越。授揚州大都督。再遷雍州牧左武大將軍。轉(zhuǎn)鄜州大都督。十年徙封魏。遙領(lǐng)相州都督。時太子承乾病蹇。泰潛圖奪嫡。承乾懼。陰使人上書言泰罪狀。既而承乾敗。太宗詢知其繇。詔廢之。幽泰將作監(jiān)。尋改王順陽。徙居均州之鄖鄉(xiāng)縣。二十一年進封濮。高宗立。為泰開府置僚屬。永徽三年薨。年三十五。贈太尉雍州牧。謚曰恭。
李賢者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大理人。又名買順。戒律精嚴。南詔君主蒙氏建崇圣寺,問以何佛為尊。賢者答曰:“我為中尊?!泵墒吓洳贿d,流于騰越之南甸。相傳于居所,數(shù)示異行。后坐化。

人物簡介

宋高僧傳·卷第四 義解篇第二之一
釋順璟者。浪郡人也。本土之氏族。東夷之家系。故難詳練。其重譯學(xué)聲教。蓋出天然。況乎因明之學(xué)奘師精研付受。華僧尚未多達。璟之克通。非其宿殖之力。自何而至于是歟。傳得奘師真唯識量。乃立決定相違不定量。于乾封年中因使臣入貢附至。于時奘師長往向及二年。其量云。真故極成色定離眼識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猶如眼根。良以三藏隱密周防。非大智不明。璟為宗云。不離于眼識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猶如眼識也。如此善成他義。時大乘基覽此作。便見璟所不知。雖然終仰邊僧識見如此。故嘆之曰。新羅順璟法師者。聲振唐蕃學(xué)包大小。業(yè)崇迦葉。唯執(zhí)行于杜多。心務(wù)薄拘。恒馳聲于少欲。既而蘊藝西夏。傳照東夷。名道日新緇素欽揖。雖彼龍象不少。海外時稱獨步。于此量作決定相違基師念。遠國之人有茲利慧搪突奘師。暗中機發(fā)善成三藏之義。惜哉。璟在本國稍多著述。亦有傳來中原者。其所宗法相大乘了義教也。見華嚴經(jīng)中始從發(fā)心便成佛已。乃生謗毀不信?;蛟啤.?dāng)啟手足命弟子輩。扶掖下地。地則徐裂璟身俄墜。時現(xiàn)生身陷地獄焉。于今有坑。廣袤丈馀。實坎窞然號順璟捺落迦也。 系曰。曲士不可以語道者束其教也。是故好白者。以黑為污。好黑者以白為污焉璟怒心尤重。猛利業(yè)增。如射箭頃墮在地獄。列高僧品次起穢以自臭耶。通曰。難信之法易速謗誚。謗誚豈唯一人乎。俾令眾所知識者直陷三涂。乃知順璟真顯教菩薩也。況乎趙盾為法受惡。菩薩乃為法亡身。斯何足怪。君不見尼犍外道一一謗佛。而獨使提婆生陷。后于法華會上受記作佛。靜言思之。
釋順支 朝代:

人物簡介

東國僧尼錄·名僧
順支禪師。仰山寂禪師法嗣。 本國號了悟大師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豎拂子。僧曰。莫遮個便是。師放下拂子 問。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是什么字。師作圓相示之 有僧。于師前作五花圓相。師畫破。別作一圓相。

人物簡介

東國僧尼錄·名僧
順應(yīng) 理貞 兩大士。入中國求法還國。時新羅哀莊王。王后患發(fā)背。遣中使告之。師授以王色線。其便還報于王。王依言試之?;疾睢M醺兄?。創(chuàng)立海印寺。 昔梁朝寶志公。臨終以踏山記囑門徒曰。吾沒后有高麗二僧。求法而來。以此記付之。后果有順應(yīng)理貞兩大士。入中國求法。志公門徒見之。以踏山記付之。并說臨終時語。順應(yīng)聞而問法師葬處。而往尋之。云人有古今。法無前后。七日七夜入定請法。墓門自開。志公出為之說法。以衣缽傳。又賻蟒皮鞋。仍囑曰。汝國牛頭山西。有法佛大興處。汝等還國。可創(chuàng)立別裨補大伽藍海印寺。言訖還入。二師還國。至牛頭山。自東北踰嶺而西。遇獵人問曰。汝等因獵遍閱此山。有可以創(chuàng)寺地否。獵人答曰。此去小下有一水泊處。多有鐵瓦。宜往觀之。二師到水泊處見之。甚葉其意。藉草而坐入定。頂門放光。紫氣沖天。時新羅第三十九王哀莊大王。王后患發(fā)背。良醫(yī)無效。王患之。遣使臣分往諸方。冀得碩德異僧。倘蒙扶救也。中使于路上望見紫氣。疑其有異人。到山下披榛入洞。至數(shù)十里許。溪深峽束行不能前。徘徊久之。忽見一狐緣巖而去。中使心異之。隨之而后。及見二師入定。光從頂門出。敬信禮拜。因請邀還王宮。二師不許。中使乃以王后發(fā)背之患告之。師授以五色線曰。宮前有何物。答曰。有梨樹。師曰。持此線一頭系于梨樹。一頭接于瘡口。即無患。其使還報于王。王依言試之。梨枯患差。王感之敬之。使國人創(chuàng)立茲寺焉。時哀莊王三年壬午(并海印寺古藉)。 順應(yīng)贊曰。東護大師。南行童子。身一片云。志千里水。浮囊永思。舍筏歸止。彼岸此岸。喻指非指。天業(yè)受禪。猶如覺賢。牛頭垂祫。象??撣玄。巖扄選勝。海岸提圖。地崇洲渚。天授林泉?;强谡?。學(xué)藪心傳。影侔秋月。感隔春煙。綻火中蓮。 利貞贊曰。孤云獨鶴。儷影巖壑。草創(chuàng)蓮剎?;煦绶??愿霈無礙。人天有托。二杰如生。九原可作。法正別座(并崔致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湖州長城人,字順孫。女徐惠為太宗才人,以才學(xué)甚得禮顧,遂擢孝德水部員外郎,遷郎中。后歷兗州刺史。官終果州刺史。有集。
薛從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絳州萬泉人,字順之。薛平子。以蔭授左清道率府兵曹參軍。累遷汾州刺史,徙濮州。引水灌田,儲粟賑災(zāi)有功,擢將作監(jiān)。終左領(lǐng)軍衛(wèi)上將軍。
長孫順德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河南洛陽人。長孫無忌族叔。仕隋為右勛衛(wèi)。征遼當(dāng)行,亡命太原,為李淵所親厚。入唐,以從太宗征有功,進左驍衛(wèi)大將軍,封薛國公。尋以受賄被劾,帝因賜帛以愧之。李孝常謀反,坐與交,削籍為民。后召為澤州刺史。乃折節(jié)為政,遂為良吏。卒謚襄。

人物簡介

簡介
趙珽,幽州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朝官員,宋太祖趙匡胤的曾祖父。投靠盧龍節(jié)度使,出任幽州從事、御史中丞。北宋建立后,追封皇帝,謚號惠元,廟號順祖,安葬于康陵。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24—705 【介紹】: 即武后。并州文水人,名照。武士彟女。年十四,太宗選為才人。太宗崩,出為尼,高宗復(fù)召入宮。永徽六年立為皇后,代決政事,與高宗并稱“二圣”。高宗崩,臨朝稱制,廢中宗、睿宗。天授元年,自稱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在位十六年。殺唐宗室,任用酷吏,然富權(quán)略,能用人,故名相輩出。獎勵農(nóng)桑,改革史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則豪奢專斷,頗多弊政。神龍元年宰相張柬之等迫則天禪位于中宗,同年病卒,謚則天皇后。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24—705 名照,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士彟之女。14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賜號武媚。太宗卒,削發(fā)為尼。高宗時,復(fù)召為昭儀,進號宸妃。永徽六年(655),立為皇后,參決朝政,號為天后,與高宗并稱“二圣”。弘道元年(683)臨朝稱制。載初元年(690)自稱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神龍元年(705)中宗復(fù)位,后徙居上陽宮,去帝號。是年冬卒,謚曰則天大圣皇后。玄宗天寶八載(749),定謚則天順圣皇后。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則天后在位16年,實掌國政40余年,素多智謀,兼涉文史。曾召文學(xué)之士周茂思、范履冰等編纂《要覽》、《字海》、《樂書要錄》等書,撰有《垂拱集》100卷,俱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6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3首、詩序1首。
唐詩匯評
武則天(625-707),自名照(zhao),并州文水(今屬山西)人。太宗時被召入宮,為才人,年十四。太宗崩,為尼感業(yè)寺。高宗復(fù)召入宮,拜昭儀。永徽六年立為皇后。中宗即位,尊為皇太后,臨朝稱制,睿宗文明元年,自稱帝,改國號日周。神龍元年傳位于皇太子顯,十一月卒。謚曰則天順圣皇后。則天素多智計,輔政、當(dāng)國數(shù)十年,頗有興革,亦多弊政。兼涉文史,能詩,與近臣詩會,傳為美談。有《垂拱集》一百卷,《金輪集》十卷,均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四十六首。
全唐文·卷九十五
后名照。并州文水人。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yīng)國公士彟之女。高宗立為昭儀。進號宸妃。永徽六年立為皇后。上元元年進號天后。中宗即位。尊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尋自稱皇帝。改國號曰周。在位二十二年。中宗反正。謚曰大圣則天皇后。天寶八載。定謚則天順圣皇后。

人物簡介

簡介
昭成順圣皇后,本姓竇氏,扶風(fēng)平陵(今陜西咸陽市)人。唐睿宗李旦妃嬪,莘國公竇誕的孫女,潤州刺史贈太尉竇孝諶的女兒。姿容婉順,動循禮則。 嫁給相王李旦,冊封孺人。光宅元年(684年),唐睿宗第一次即位,冊封德妃,生下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玉真公主。長壽二年(693年),被誣使用巫蠱之術(shù),詛咒武則天,遇害于嘉豫殿。景云元年(710年),作為太子李隆基生母,追封皇后,謚號昭成,招魂安葬于東都城南,號為“靖陵”,設(shè)置儀坤廟祭祀。 唐玄宗即位,追尊為昭成順圣皇后,祔葬于橋陵。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8 【介紹】: 唐時西突厥突騎施別種。初為娑葛部將,娑葛敗死,蘇祿收拾余眾,自立為可汗,擁眾二十萬,稱雄西域。玄宗開元五年遣使朝唐,任為左羽林軍大將軍、金方道經(jīng)略大使。七年,賜號忠順可汗。妻以阿史那懷道女金河公主。曾與唐安西都護杜暹有隙,結(jié)吐蕃兵掠安西四鎮(zhèn)。聞杜暹入為唐相,乃退去,復(fù)遣使入朝。晚年,為酋長莫賀達干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