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詞典 1分類詞匯 11
《國語辭典》:頻仍(頻仍)  拼音:pín réng
連續(xù)發(fā)生。如:「由于暖化加劇,異常氣候頻仍,促使人類必須思考如何與地球永續(xù)發(fā)展?!?/div>
《國語辭典》:得得  拼音:dé dé
1.特地、專程。唐。貫休 陳情獻蜀皇帝詩:「一瓶一缽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2.形容行走的樣子。宋。黃庭堅 減字木蘭花。中秋多雨詞:「今夜云開,須道姮娥得得來。」
3.擬聲詞。形容走路的聲音或馬蹄聲等。如:「他騎著馬,得得的跑了過來?!?/div>
《漢語大詞典》:累仍
屢次,頻仍。漢書·王莽傳中:“申以福應(yīng),吉瑞累仍。” 顏師古 注:“仍,頻也?!?span id="mom04sg" class="book">《宋書·何尚之傳》:“歷代雖遠,資用彌便,但未鑄久廢,兼喪亂累仍,糜散湮滅,何可勝計?!?/div>
分類:屢次頻仍
《國語辭典》:僑置(僑置)  拼音:qiáo zhì
將甲地的地名移用到乙地。六朝時南北分裂,多僑置諸州,以自誇大,如以會稽為東陽、京口為南徐等是。
《漢語大詞典》:薦疊(洊疊)
頻仍,重復(fù)。 清 魯一同 《荒年謠》序:“饑沴洊疊,瘡痏日甚。”
《漢語大詞典》:戰(zhàn)火紛飛(戰(zhàn)火紛飛)
形容戰(zhàn)斗頻仍、激烈。 浩然 《艷陽天》第一二一章:“經(jīng)過了這場災(zāi)禍的考驗,好像當年跟著擔架隊闖了一趟戰(zhàn)火紛飛的疆場回來。” 李國文 《月食》:“這種友誼來自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
《國語辭典》:炮火連天(炮火連天)  拼音:pào huǒ lián tiān
形容戰(zhàn)事頻仍激烈。如:「紅十字會在炮火連天的國家中,扮演著緊急救難的角色。」也作「炮火連天」。
《國語辭典》:黑暗時代(黑暗時代)  拼音:hēi àn shí dài
1.泛指戰(zhàn)禍頻仍、社會紊亂動蕩、文化低落的時期。
2.特指歐洲黑暗時代,尤指羅馬帝國滅亡到文藝復(fù)興初期的這段歷史,約當五世紀至十一世紀,傳統(tǒng)認為,此時期的特色是羅馬帝國瓦解、北方民族入侵、歐洲新國紛立、戰(zhàn)亂不斷、經(jīng)濟蕭條、文化衰微等等文明黯淡的狀態(tài),因而習以「黑暗時代」(Dark Ages)稱之。當代史學(xué)界認為這個名詞過于混淆、負面和武斷,因為這段時期仍有許多文學(xué)、藝術(shù)、科學(xué)、思想上的重要作品,稱之為「黑暗」并不公允,如今已多為「中世紀前期」之類的中性稱法所取代。
《國語辭典》:戰(zhàn)國時代(戰(zhàn)國時代)  拼音:zhàn guó shí dài
1.(西元前403~前221)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至秦始皇統(tǒng)一止。參見「戰(zhàn)國」條。
2.日本室町幕府后期戰(zhàn)爭頻仍的時代(西元1467~1573)。始于應(yīng)仁之亂后,至室町幕府滅亡。為日本史上政治社會、工商經(jīng)濟發(fā)生急劇變化的時代。
《國語辭典》:兵戈擾攘(兵戈擾攘)  拼音:bīng gē rǎo rǎng
戰(zhàn)爭禍亂頻仍,不得安定?!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那老母原是兵戈擾攘中看見殺兒掠女,驚壞了再蘇的?!?/div>
《國語辭典》:赤地千里  拼音:chì dì qiān lǐ
形容災(zāi)荒后廣大土地寸草不生的荒涼景象。宋。朱熹辭免直秘閣狀一〉:「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聊齋志異。卷四。水災(zāi)》:「康熙二十一年,山東旱,自春徂夏,赤地千里?!?/div>
《漢語大詞典》:薦迭
頻仍,重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