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66,分3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色養(yǎng)
酒色
柳綠
徽號
霞色
黃帽
香色
形色
老氣
黃色
遠(yuǎn)色
服色
希顏
異色
鱖魚
《國語辭典》:色養(yǎng)(色養(yǎng))  拼音:sè yàng
和顏悅色的孝養(yǎng)父母,《文選。潘岳。閑居賦。序》:「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違膝下色養(yǎng),而屑屑從斗筲之役乎?」
《國語辭典》:酒色  拼音:jiǔ sè
1.酒和女色。《漢書。卷八三。朱博傳》:「博為人廉儉,不好酒色游宴?!埂度龂萘x》第二○回:「公乃國之至戚,猶自殢于酒色,而不思討賊,安得為皇家救難扶災(zāi)之人乎!」
2.飲酒后臉上所現(xiàn)的顏色?!度龂尽>砹?。吳書。諸葛恪傳》:「命恪行酒,至張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飲?!?br />3.酒的顏色。唐。岑參 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詩:「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乾?!?/div>
《漢語大詞典》:柳綠(柳緑)
顏色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寫像訣:“凡調(diào)合服飾器用顏色者:緋紅,用銀朱紫花合。桃紅,用銀朱燕支合。肉紅,用粉為主,入燕支合……柳緑,用枝條緑入槐花合?!?/div>
《國語辭典》:徽號(徽號)  拼音:huī hào
1.古代旌旗的名號?!度龂?。卷二五。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楊阜》:「隆又以為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br />2.表示尊敬和贊美的稱號?!稌x書。卷五三。列傳。憫懷太子》:「去年十二月,道文疾病困篤,父子之情,實(shí)相憐憫。于時表國家乞加徽號,不見聽許。疾病既篤,為之求請恩福,無有惡心?!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八回:「再看那署的款,卻都是連篇累牘,猶如徽號一般的別號?!?/div>
《漢語大詞典》:霞色
(1).云霞的顏色。 唐 孟浩然 《舟中曉望》詩:“坐看霞色曉,疑是 赤城 標(biāo)。” 唐 陳師穆 《立春日曉望三素云》詩:“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br />(2).彩色。 唐太宗 《正日臨朝》詩:“組練輝霞色,霜戟照朝光?!?/div>
《國語辭典》:黃帽(黃帽)  拼音:huáng mào
船夫。漢代船夫都戴著黃帽子,故稱為「黃帽」。宋。姜夔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詩:「黃帽傳呼睡不成,投篙細(xì)細(xì)激流冰?!挂卜Q為「黃頭郎」。
《國語辭典》:香色  拼音:xiāng sè
1.香染之色。參見「香染」條。
2.香氣與艷色。唐。薛能桃花〉詩:「香色自天種,千年豈易逢?」
《國語辭典》:形色  拼音:xíng sè
1.形體容貌?!睹献印1M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br />2.形態(tài)顏色。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歸心》:「又星與日月,形色同爾,但以大小為其等差。」
3.臉色表情。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或我財(cái)不贍,不饜所求,頓生異心,形色索漠?!?/div>
《國語辭典》:老氣(老氣)  拼音:lǎo qì
1.老年人的志氣、氣概。唐。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禦判官〉詩:「子雖軀干小,老氣橫九州。」
2.老年人說話嘮叨?!队魇烂餮浴>硭摹?。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李萬笑道:『去多少時,有許多說話,好不老氣。』」
3.世故老成的樣子。如:「你別看他年紀(jì)輕輕,說起話來卻非常老氣。」
4.形容服飾等的樣式顏色陳舊。如:「這件衣服看起來很老氣?!?br />5.形容樹木蒼老的氣勢。宋。林景熙 古松詩:「喬陰無六月,老氣欲千年。」
《國語辭典》:黃色(黃色)  拼音:huáng sè
1.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顏色。《管子。幼官》:「君服黃色,味甘味。」
2.指色情。如:「黃色小說」、「黃色新聞」。
《漢語大詞典》:遠(yuǎn)色(遠(yuǎn)色)
遠(yuǎn)天的顏色。 隋 薛道衡 《夏晚》詩:“高天澄遠(yuǎn)色,秋氣入蟬聲?!?元 馬臻 《德清夜泊》詩:“遠(yuǎn)色變昏晦,卸帆依淺沙。”
不近女色。禮記·坊記:“故君子遠(yuǎn)色,以為民紀(jì)?!?清 唐甄 潛書·兩權(quán):“今有厚養(yǎng)之士,節(jié)食,遠(yuǎn)色,導(dǎo)氣,服藥,身無疾病,可以長年。”
分類:女色顏色
《國語辭典》:服色  拼音:fú sè
衣服的顏色。《禮記。大傳》:「改正朔,易服色?!埂度辶滞馐贰返谖濉鸹兀骸杆玫氖莻€已革的生員,怎么卻是這樣服色。」
《漢語大詞典》:希顏(希顔)
(1).仰慕 顏淵 。希,仰望; 顏 , 顏淵 。《晉書·虞溥傳》:“夫?qū)W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驥之馬,亦驥之乘;希 顏 之徒,亦 顏 之倫也。”按,希, 漢 揚(yáng)雄 《法言·學(xué)行》作“睎”。
(2). 顏淵 為 孔子 最賢能的弟子。后以“希顏”泛指仰慕賢者。隋書·隱逸傳·崔頤:“本無意於希 顏 ,豈有心於慕 藺 ?!?宋 朱熹 《教思堂作示諸同志》詩:“詠歸同與 點(diǎn) ,坐忘庶希 顏 ?!?br />(3).窺察他人顏色。北齊書·陳元康傳:“ 元康 便辟善事人,希顏候意,多有進(jìn)舉?!?/div>
《漢語大詞典》:異色(異色)
(1).不同顏色。 晉 法顯 佛國記:“眾華異色,蔚然可觀?!?span id="hjm5010" class="book">《文選·左思〈蜀都賦〉》:“百果甲宅,異色同榮?!?劉良 注:“言發(fā)榮異其光色也。”
(2).異常的色彩;特出的美色。 南朝 梁 沈約 《和劉中書仙詩》之二:“殊庭不可及,風(fēng)煙多異色?!?唐 韋絢 劉賓客嘉話錄:“以二女託之,皆異色也。”
(3).猶變色。 唐 杜甫 《渼陂行》:“天地黤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br />(4).各種,各色。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論江賊書》:“所劫商人,皆得異色財(cái)物,盡將南渡,入山博茶。”
《國語辭典》:鱖魚(鱖魚)  拼音:guì yú
動物名。硬骨魚綱鱸科。體側(cè)扁,顏色淡黃帶褐,具不規(guī)則的黑色斑紋。口大有細(xì)鱗,背鰭具硬棘,性兇猛,喜食魚、蝦。肉質(zhì)鮮嫩美味,為淡水食用魚類之一。也稱為「鱖豚」、「花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