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百足  拼音:bǎi zú
動物名:(1)馬陸的別名。參見「馬陸」條。(2)蜈蚣的別名。參見「蜈蚣」條。
分類:馬陸
《漢語大詞典》:百節(jié)(百節(jié))
(1).指人體各個關節(jié)。呂氏春秋·開春:“飲食居處適,則九竅百節(jié)千脈皆通利矣?!?span id="o6pel9u" class="book">《淮南子·原道訓》:“而百節(jié)可曲伸,察能分白黑視丑美,而知能別同異明是非者何也?氣為之充而神為之使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熔裁:“夫百節(jié)成體,共資榮衛(wèi)。”
(2).指事物的多層次。 南朝 梁 江淹 《井賦》:“穿重壤之千仞兮,搆玉甃之百節(jié)。”
(3).馬陸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四·馬陸。
《漢語大詞典》:馬蚿(馬蚿)
即馬陸。《孔子家語·六本》:“ 晏子 之言,君子哉!依賢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窮。馬蚿斬足而復行,何也?以其輔之者眾?!?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二:“百足一名馬蚿。中斷成兩段,各行而去。”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飱飯:“清明節(jié)前二日夜雞鳴時,炊黍熟,取釜湯遍洗井口甕邊地,則無馬蚿,百蟲不近井甕矣。” 清 李元 《蠕范·物食》:“雞醉馬蚿,鳩醉桑椹?!眳⒁姟?馬陸 ”。
分類:馬陸
《國語辭典》:馬陸(馬陸)  拼音:mǎ lù
動物名。節(jié)肢動物門倍足綱。全身由許多環(huán)節(jié)構成,每個環(huán)節(jié)上有兩對腳,頭上有一對觸須,生活在潮濕地方,遇到危險會分泌一種黃臭的液體,并把自己身體捲縮起來。也稱為「百足」、「馬蠲」、「馬蚿」、「馬蚰」、「香油蟲」、「商蚷」。
《國語辭典》:百足之蟲(百足之蟲)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
蜈蚣的別名。參見「蜈蚣」條?!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百腳』,又名『百足之蟲』?!?/div>
《漢語大詞典》:馬軸(馬軸)
馬陸的別稱。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五·馬陸。
分類:馬陸
《國語辭典》:馬蠲(馬蠲)  拼音:mǎ juān
馬陸的別名。參見「馬陸」條。
分類:馬陸
《漢語大詞典》:馬趼(馬趼)
即馬陸。 漢 劉向 說苑·雜言:“馬趼折而復行者何?以輔足眾也?!?向宗魯 校證引 盧文弨 曰:“趼、蚿同?!币槐咀鳌?馬蚈 ”。參見“ 馬陸 ”。
《國語辭典》:馬陸(馬陸)  拼音:mǎ lù
動物名。節(jié)肢動物門倍足綱。全身由許多環(huán)節(jié)構成,每個環(huán)節(jié)上有兩對腳,頭上有一對觸須,生活在潮濕地方,遇到危險會分泌一種黃臭的液體,并把自己身體捲縮起來。也稱為「百足」、「馬蠲」、「馬蚿」、「馬蚰」、「香油蟲」、「商蚷」。
《國語辭典》:商蚷  拼音:shāng jù
馬陸的別名。參見「馬陸」條。
分類:蟲名馬陸
《漢語大詞典》:馬蠸(馬蠸)
蟲名。即馬陸。《淮南子·兵略訓》“故良將之卒,若虎之牙,若兕之角,若鳥之羽,若蚈之足” 漢 高誘 注:“蚈,馬蠸也?!眳㈤?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馬陸。參見“ 馬陸 ”。
分類:蟲名馬陸
《國語辭典》:馬陸(馬陸)  拼音:mǎ lù
動物名。節(jié)肢動物門倍足綱。全身由許多環(huán)節(jié)構成,每個環(huán)節(jié)上有兩對腳,頭上有一對觸須,生活在潮濕地方,遇到危險會分泌一種黃臭的液體,并把自己身體捲縮起來。也稱為「百足」、「馬蠲」、「馬蚿」、「馬蚰」、「香油蟲」、「商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