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張博望
相關(guān)人物張騫
參考典故尋源
犯斗槎
《史記》卷一一一《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
將軍張騫,以使通大夏,還,為校尉。從大將軍有功,封為博望侯。后三歲,為將軍,出右北平,失期,當(dāng)斬,贖為庶人。其后使通烏孫,為大行而卒。
例句
用時應(yīng)不稱媧皇,將去也堪隨博望。
從來思博望,許國不謀身。
修文將管輅,奉使失張騫。
討胡愁李廣,奉使待張騫。
張騫隨漢節(jié),王浚守刀州。
應(yīng)笑強(qiáng)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張騫。
無論善長對,博望自封侯。
尋源博望侯,結(jié)客遠(yuǎn)相求。
每嗟阮肇歸何速,深羨張騫去不疑。
遠(yuǎn)屬平津閣,前驅(qū)博望侯。
舊從張博望,新事鄭長秋。
《毛詩正義》卷九之三〈小雅·鹿鳴之什·天?!怠?3~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漢·毛亨傳:「騫,虧也。」唐·孔穎達(dá)疏:「天定其基業(yè),長久且又堅(jiān)固,如南山之壽,不騫虧,不崩壞。」
《詩經(jīng)·小雅·無羊》
「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jié)h·毛亨傳:「騫,虧也。崩,群疾也?!?/span>
《論語注疏·先進(jìn)》~96~
子曰:「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沟滦校侯仠Y,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xué):子游,子夏。
《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288~
閔損字子騫。少孔子十五歲。孔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閒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祿?!溉缬袕?fù)我者,必在汶上矣?!?/span>
典故 尋源
尋河
相關(guān)人物張騫
參考典故桃花源
張博望
《史記》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傳〉~360~
騫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傳聞其旁大國五六,具為天子言之。曰: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蒲陶酒。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屬邑大小七十馀城,可數(shù)十萬。其兵弓矛騎射。其北則康居,西則大月氏,西南則大夏,東北則烏孫,東則扜礬、于窴。于窴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國。而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鹽澤去長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鹽澤以東,至隴西長城,南接羌,鬲漢道焉?!鴿h使窮河源,河源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崙云。
例句
尋河愁地盡,過磧覺天低。
臨海舊來聞驃騎,尋河本自有中郎。
君過湟中去,尋源未是賒。
卻得河源水,方應(yīng)洗國讎。
遙領(lǐng)短兵登隴首,獨(dú)橫長劍向河源。
方丈涉海費(fèi)時節(jié),懸圃尋河知有無。
傳聲看驛使,送節(jié)向河源。
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
河源收地心猶壯,笑向天西萬里霜。
今日鳴騶到嶓峽,還勝博望至河源。
尋源不可到,耿耿復(fù)如何。
泄井懷邊將,尋源重漢臣。
候月恒持滿,尋源屢鑿空。
典故 化為片石
相關(guān)人物嚴(yán)君平
張騫
《太平御覽》卷八〈天部八·漢〉~7~
《集林》:「昔有一人,尋河源見婦人浣紗以問之,曰:此天河也,乃與一石而歸,問嚴(yán)君平,云,此織女支機(jī)石也?!?/span>
《太平御覽》卷五十一〈地部十六·石上〉~379~2~
《荊楚歲時記》曰:「張騫尋河源,得一石,示東方朔。朔曰:『此石是天上織女支機(jī)石,何至于此?』」
《藝文類聚》第六卷〈地部·石〉~09~
〈詠石〉詩曰:「天漢支機(jī)罷,仙嶺博棋馀。零陵舊是燕,昆池本學(xué)魚。云移蓮勢出,苔駮錦文疏。還當(dāng)谷城下,別自解兵書?!?/span>
《太平御覽》卷四一三
閔損字子騫。魯人,孔子弟子也。以德行稱。早失母,后母遇之甚酷,損事之彌謹(jǐn)。損衣皆藁枲為絮,其子則綿纊重厚。父使損御,冬寒失轡,后母子御則不然。父怒,詰之,損默然而已,后視二子衣,乃知其故,將欲遣妻。諫曰:「大人有一寒子,猶尚垂心。若遣母,有二寒子也。」父感其言,乃止。
《藝文類聚》卷二十
閔子騫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復(fù)有二子。子騫為其父御車,失轡,父持其手,衣甚單。父則歸,呼其后母兒,持其手,衣甚厚溫,即謂其婦曰:「吾所以娶汝,乃為吾子,今汝欺我,去無留?!棺域q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四子寒?!蛊涓改?,故曰:「孝哉閔子騫,一言其母還,再言三子溫?!?/span>
典故相關(guān)人物冉仲弓
冉伯牛
冉子有
子路(仲由)
孔子
宰子我
端木子貢
言子游
閔子騫
顏回
《舊唐書》卷二十四〈禮儀志四〉~99~
初,開元八年,國子司業(yè)李元瓘奏稱:「先圣孔宣父廟,先師顏?zhàn)优渥衿湎窳⑹?,配享合坐。十哲弟子,雖復(fù)列像廟堂,不預(yù)享祀。謹(jǐn)檢祠令:何休、范寧等二十二賢,猶沾從祀,望請春秋釋奠,列享在二十二賢之上。七十子,請準(zhǔn)舊都監(jiān)堂圖形于壁,兼為立贊,庶敦勸儒風(fēng),光崇圣烈。曾參等道業(yè)可崇,獨(dú)受經(jīng)于夫子,望準(zhǔn)二十二賢預(yù)饗?!闺犯念伾仁転樽?,悉預(yù)從祀。曾參大孝,德冠同列,特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圖畫七十子及二十二賢于廟壁上。以顏?zhàn)觼喪?,上親為之贊,以書于石。閔損已下,令當(dāng)朝文士分為之贊。……且門人三千,見稱十哲,包夫眾美,實(shí)越等夷。暢玄圣之風(fēng)規(guī),發(fā)人倫之耳目,并宜褒贈,以寵賢明。顏?zhàn)訙Y既云亞圣,須優(yōu)其秩,可贈兗公。閔子騫可贈費(fèi)侯,冉伯??少涏i侯,冉仲弓可贈薛侯,冉子有可贈徐侯,仲子路可贈衛(wèi)侯,宰子我可贈齊侯,端木子貢可贈黎侯,言子游可贈吳侯,卜子夏可贈魏侯。又夫子格言,參也稱魯,雖居七十之?dāng)?shù),不載四科之目。頃雖異于十哲,終或殊于等倫,允稽先旨,俾循舊位。庶乎禮得其序,人焉式瞻,宗洙泗之丕烈,重膠庠之雅范。
《論語·先進(jìn)》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釉唬骸感⒃臻h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span>
《漢書》卷一○○上《敘傳上》
伏周、孔之軌躅,馳顏、閔之極摯,既系攣于世教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
《昭明文選》卷二十三、三國魏·阮嗣宗(籍)《詠懷詩十七首》其十一
「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固?#183;呂延濟(jì)注:「顏回、閔子騫,皆孔子弟子。」
例句
儒風(fēng)久淪弊,顏閔壽不長。
羈離交屈宋,牢落值顏閔。
《漢書》卷六十一《張騫傳》
「騫還,拜為大行。歲馀,騫卒。后歲馀,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屬者皆頗與其人俱來,于是西北國始通于漢矣。然騫鑿空,諸后使往者皆稱博望侯,以為質(zhì)于外國,外國由是信之。其后,烏孫竟與漢結(jié)婚?!谷龂?#183;蘇林注:「鑿,開也。空,通也。騫始開通西域道也。」唐·顏師古曰:「空,孔也。猶言始鑿其孔穴也?!?/span>
例句
十月繁霜下,征人遠(yuǎn)鑿空。
寧如鑿空使,遠(yuǎn)致石榴花。
典故張騫泛槎
相關(guān)人物嚴(yán)君平
張騫
《太平御覽》卷五十一〈地部十六·石上〉~379~2~
《荊楚歲時記》:「張騫尋河源,得一石,示東方朔,朔曰:『此石是天上織女支機(jī)石,何至于此?!弧?/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