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6詞典 2分類詞匯 74
《漢語大詞典》:骨像
亦作“ 骨象 ”。 骨骼相貌。《文選·曹植〈洛神賦〉》:“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李善 注:“《神女賦》曰:骨法多奇,應君之相?!?呂向 注:“骨法人像,皆應圖相?!?唐 元稹 《楊子華畫》之二:“骨象或依稀,鉛華已寥落。”
分類:骨骼相貌
《漢語大詞典》:筆石(筆石)
古代的一種體內(nèi)有骨骼的無脊椎動物,形體很小,生活在平靜的海洋中,構(gòu)成羽毛狀或鋸齒狀的群體。頁巖中常有它的化石,是劃分和對比地層的重要化石之一。
《漢語大詞典》:微骨
骨骼小。《楚辭·大招》:“豐肉微骨,調(diào)以娛只?!?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33' target='_blank'>《楚辭·大招》:“豐肉微骨,體便娟只。”
分類:骨骼
《國語辭典》:揣骨  拼音:chuǎi gǔ
一種相術(shù)。由揣摸人的骨骼而推知吉兇禍福、壽夭窮通。如:「他很相信那位揣骨相士的話。」也稱為「摸骨相」。
《國語辭典》:肢骨  拼音:zhī gǔ
手、足四肢的骨骼。如:「他肢骨疼痛得寸步難行?!?/div>
分類:四肢骨骼
《國語辭典》:腸骨(腸骨)  拼音:cháng gǔ
位于腰部下面、腹部兩側(cè)的骨骼。左右各一,上緣略呈弓形,下緣與恥骨、坐骨相連而形成髖骨。也稱為「髂骨」。
《漢語大詞典》:束骨
(1).謂制約或聚集骨骼。三國志·魏志·管輅傳“然后舅氏乃服” 裴松之 注引《輅別傳》:“夫 鄧 之行步,則筋不束骨,脈不制肉,起立傾倚,若無手足?!?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當其弭耳宛足,紏筋束骨,練眉不飛,金毫未揭,雖猛氣之翕伏,終奇形之突兀。”
(2).中醫(yī)針灸穴位名。參閱《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六府井滎俞原經(jīng)合歌》。
《漢語大詞典》:牙綮
牙,外緣突出部分;綮,肯綮。骨骼的凹凸和關(guān)節(jié)處。 宋 蘇軾 仇池筆記·眾狗不悅:“﹝ 東坡 ﹞買羊脊骨,間亦有微肉……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摘剔,得微肉於牙綮間,如食蟹螯?!?/div>
《國語辭典》:摸骨  拼音:mō gǔ
一種以摸人的骨骼來推測命運的相術(shù)。如:「他在際遇不順時,曾去找人摸骨算命?!顾?。李流謙〈贈聽聲上官術(shù)士〉詩:「摸骨與聽聲,個中更奇特?!骨濉P扃妗肚灏揞愨n。方技類。揣骨聽聲摸笏》:「唐時有瞽者龍復,以揣骨、聽聲、摸笏,判人休咎,定人祿命。久之而摸笏之法失傳,瞽者僅能以摸骨、聽聲為事矣?!?/div>
《國語辭典》:腭骨(腭骨)  拼音:è gǔ
構(gòu)成顏面中央及下方各三分之一部分的骨骼。包括左右各一合成、固定不動的上顎骨,以及其下方能夠作開閉運動的下顎骨,所有的上下腭骨牙齒即植立于腭骨齒糟,發(fā)揮咀嚼功能。也稱為「頜骨」、「顎骨」。
《漢語大詞典》:貫額(貫額)
貫頂。星相家稱前額中央至于頭頂?shù)墓趋缆∑馂榉烆~,是貴者之相。 宋 陸游 《送襄陽鄭帥唐老》詩:“ 鄭侯 骨相非復常,伏犀貫額面正方;聲名赫奕動天子,家世富貴連椒房。”
《漢語大詞典》:筋骼
筋肉與骨骼;體格。新唐書·回鶻傳下·骨利干:“ 骨利干 處 瀚海 北,勝兵五千。草多百合。產(chǎn)良馬,首如橐它,筋骼壯大,日中馳數(shù)百里。”
《漢語大詞典》:硬皮
增厚變硬的一塊皮膚
一般石質(zhì)的或者穿孔體珊瑚骨骼的硬組織
《漢語大詞典》:照骨寶(照骨寶)
傳說中的古鏡名。能映現(xiàn)內(nèi)臟和骨骼。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異:“ 儛溪 古岸石窟有方鏡,徑丈餘,照人五臟, 秦皇 世號為照骨寶?!?/div>
《國語辭典》:蒸骨驗尸(蒸骨驗屍)  拼音:zhēng gǔ yàn shī
古代仵作檢驗尸骨推斷死因的一種方法。在天氣晴朗時挖掘長寬與草席相若,深二尺的地窖,以柴炭燒紅地窖之后,潑灑二升好酒、五升米醋,并趁熱放入死者尸骸,下襯竹席,上覆草席,加以蒸薰。一、兩個時辰后,取出骨骸,灑上紅油,在陽光下檢視。若死者生前曾遭笞打,則該部位骸骨呈紅色血暈;骨折兩頭均有血暈,則為生前骨折;反之,則為死后骨折?!兑姼;萑珪>硎?。刑名部。撿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