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辭典】(雜名)德高之僧。對出家之尊稱。
【俗語佛源】對德行崇高的僧人的尊稱。與「名僧」相對而言。南朝梁·慧皎首創(chuàng)《
高僧傳》,其《序錄》認為:僧「若實行潛光,則高而不名;寡德適時,則名而不高」。他所撰《
高僧傳》專取前者。按高僧德業(yè)分為十類:一譯經(jīng),二義解,三神異,四習禪,五明律,六忘身,七誦經(jīng),八興福,九經(jīng)師,十唱導。在每一方面做出成績或突出者皆稱為「高僧」。唐·劉長卿《寄靈一上人》有句云:「高僧本姓竺,開士舊名林」。唐·韓愈《廣宣上人頻見過詩》也說:「久慚朝士無裨補,空慚高僧數(shù)往來?!惯@都是對有道德的高僧的贊嘆。(無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