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寂寥  拼音:jí liáo
1.寂靜冷清。宋。周邦彥南鄉(xiāng)子。戶外井桐飄〉詞:「戶外井桐飄,淡月疏星共寂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即到了洞里,塵埃滿地,門戶寂寥,似若無人之境?!?br />2.空曠高遠。漢。王褒〈四子講德論〉:「紛紜天地,寂寥宇宙?!?/div>
《國語辭典》:云霄(雲(yún)霄)  拼音:yún xiāo
天際?!洞笏涡瓦z事。元集》:「又有鶴三萬馀只,盤旋云霄之間。」《儒林外史》第三○回:「歌聲縹緲,直入云霄?!?/div>
《漢語大詞典》:青霞
(1).猶青云。 南朝 梁武帝 《直石頭》詩:“翠壁絳霄際,丹樓青霞上?!?唐 韓愈 《李花贈張十一署》詩:“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br />(2).喻高遠。文選·江淹〈恨賦〉:“鬱青霞之奇意,入脩夜之不暘?!?李善 注:“青霞奇意,志意高也?!?清 黃景仁 《送余伯扶之太原序》:“然而抗志青霞,每塌秋風之翅。”
(3).引申指高人雅士。 宋 曾鞏 《百花堤》詩:“久翳荒草根,未承青霞步?!?br />(4).喻隱居;修道。 唐 陳子昂 《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朝廷子入,期富貴于崇朝。林嶺吾棲,學神仙而未畢。青霞路絶,朱紱途遙?!?宋 楊萬里 《送王監(jiān)簿民瞻南歸》詩:“黃紙苦催得高臥,青霞成癖誰能那?!?br />(5).引申為隱居、修道之所。 明 宋濂 《哭王架閣辭》:“俟君他日歸休,御款段馬,候君青霞白水間?!?br />(6).指佛家的禪房。 清 厲鶚 《同筠谷太虛上人游花塢諸精舍·精進林》詩:“敷坐是何處,蒼雪圍青霞?!?/div>
《漢語大詞典》:云上(雲(yún)上)
(1).易·需:“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孔穎達 疏:“若言云上於天,是天之欲雨,待時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將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於此之時以飲食宴樂?!焙笠浴霸粕稀敝^天子施惠賜宴。 唐 韋抗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西字》:“壺觴接云上,經(jīng)術(shù)引 關(guān) 西?!?br />(2).喻高遠。后漢書·逸民傳贊:“江海冥滅,山林長往。遠性風疎,逸情云上。”
《國語辭典》:超越  拼音:chāo yuè
1.勝過?!度龂?。卷一一。魏書。管寧傳》:「圣敬日躋,超越周成?!?br />2.渡過?!度龂?。卷一四。魏書。蔣濟傳》:「志節(jié)慷慨,常有超越江湖吞吳會之志?!?br />3.輕快迅速。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詩:「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div>
《國語辭典》:眇眇  拼音:miǎo miǎo
1.眼睛美麗動人的樣子。《楚辭。屈原。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唐。白行簡 望夫化為石賦:「憑高流盼,心搖搖而有待,目眇眇而不見。」
2.微小的樣子。《書經(jīng)。顧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埂逗鬂h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禮,而未及臨饗。眇眇小子屬當圣業(yè)?!?br />3.高遠的樣子。漢。揚雄甘泉賦〉:「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亂?!箷x。陸機文賦〉:「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div>
《國語辭典》:超遙(超遙)  拼音:chāo yáo
高遠?!段倪x。顏延之。秋胡詩》:「超遙行人遠,宛轉(zhuǎn)年運徂。」
《國語辭典》:騰踔(騰踔)  拼音:téng zhuó
跳躍。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巍峨拔嵩華,騰踔較健壯。」《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命放鶉,客亦放;略一騰踔,客鶉已敗?!?/div>
《漢語大詞典》:霞舉(霞舉)
(1).高聳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濁漳水:“雙闕昂藏,石壁霞舉?!?元 馮獎翁 《金馬門賦》:“濟濟令儀,燦曙色之霞舉?!?br />(2).風度軒昂貌。 晉 支遁 《釋迦文佛像贊》:“人欽其哲,孰識其冥,望之霞舉,即亦云津?!?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語資:“ 李白 名播海內(nèi), 玄宗 於便殿召見,神氣高朗,軒軒然若霞舉。” 明 屠隆 《綵毫記·泛舟采石》:“老爺身著官錦袍,頭戴華陽巾,仙風道氣,軒軒霞舉?!?br />(3).喻高遠。 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譯經(jīng)四·梵僧那提:“詞出珠聯(lián),理暢霞舉?!?br />(4).飄行;飛升。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既醺酣,即以手握衫袖霞舉掉臂而行?!?明 陳繼儒 《香案牘·白石生》:“ 生 煮白石為糧,問之何不霞舉?!?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其(狐)飲食男女,生老病死,亦與人同。若夫飛升霞舉,又自一事。”
《漢語大詞典》:眇綿(眇綿,眇緜)
亦作“ 眇緜 ”。
(1).遠視貌。 漢 揚雄 《法言·先知》:“知其道者其如視,忽眇緜作昞?!?李軌 注:“眇緜,遠視?!?br />(2).幽遠;高遠;遼遠。 唐 張九齡 《題畫山水障》詩:“封翫有佳趣,使我心眇綿?!?宋 蘇轍 《超然臺賦》:“奏絲竹之憤怨兮,聲激越而眇緜?!?宋 葉適 《林叔和見訪道舊感嘆因以為贈》詩:“眾駿跨險遠,獨鵠超眇綿;謂當共驂服,可以爭聯(lián)翩?!?明 何景明 《織女賦》:“流波兮眇綿,致予兮遐音?!?br />(3).指高空。 宋 秦觀 《次韻莘老》:“較藝先豪俊,飛聲動眇綿?!?/div>
《漢語大詞典》:高邈
(1).高遠。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天路高邈,良久無緣?!?宋 蘇舜欽 《永叔石月屏圖》詩:“此説亦詭異,予知未精確,物有無情自相感,不間幽微與高邈。”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 何觀察 之論政比乎法, 崔宗伯 之翼士醇乎儒,皆體氣高邈,詞義閎深,古色黝然,駸駸乎進於 漢 矣?!?br />(2).超凡逸俗。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 楚老 風韻高邈,好山水?!?br />(3).指超凡逸俗的人,隱逸者。 宋 王禹偁 《酬種放徵君一百韻》:“以茲近聲利,安得成高邈?”
(4).指年高。古尊宿語錄卷十三:“或云,此去一百二十里,有 趙州 觀音院 ,有禪師年臘高邈,道眼明白?!?/div>
《漢語大詞典》:登閎(登閎)
高大;高遠。文選·揚雄〈羽獵賦〉:“歷五帝之寥廓,涉三皇之登閎。”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登,高也;閎,大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6600'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揚雄傳上》:“涉三皇之登閎?!?顏師古 注:“登閎,高遠也?!?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lián)句》:“危望跨飛動,冥升躡登閎?!?span id="tm6tlia" class="book">《宋史·樂志十五》:“睿謀雄雋,絀 漢高 狹陋,慕三皇二帝登閎,緝樂綴文明。”
分類:高大高遠
《漢語大詞典》:寥邈
(1).高遠;遙遠。 唐 吳筠 《游仙》詩:“高真誠寥邈,道合不我遺。孰謂 姑射 遠,神人可同嬉?!?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徐凝:“忽自星沉,千載寥邈,后之學者,往往繼踵芳塵,文華偉杰,義逼云天?!?br />(2).稀少。 明 宋濂 《贈李子貞序》:“昔天下盛時,文學行義之士,多出於 江 淮 以北,今豈異於昔哉,何其寥邈而未之見也?” 清 羅有高 《鄧先生墓表》:“近百年來,高風寥邈矣,而先生獨奮發(fā)於陳編蠧簡之中,成之以勇邁不回之氣,佐之以堅苦廉毅之操?!?/div>
《漢語大詞典》:眇邈
(1).高遠。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蓋登旋璣之眇邈,則知井谷之至卑?!?span id="1dvdgob"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四:“既太虛眇邈,玄師難希,宜求之於心,即理而斷也。”
(2).久遠;遙遠。 南朝 梁 鐘嶸 詩品卷上:“古詩眇邈,人世難詳?!?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 雷首山 在南,事有似而非,千載眇邈,非所詳耳。” 唐 張鷟 游仙窟:“僕從 汧隴 ,奉使 河源 。嗟命運之迍邅,嘆鄉(xiāng)關(guān)之眇邈?!?br />精妙,玄妙。漢武帝內(nèi)傳:“此術(shù)眇邈,必須清潔至誠,殆非流濁所宜施行?!?/div>
《漢語大詞典》:莽眇
(1).深遠;高遠。莊子·應(yīng)帝王:“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成玄英 疏:“莽眇,深遠之謂?!?清 劉大櫆 《〈張秋浯詩集〉序》:“天地之氣,默運于空虛莽眇之中,藴積之久,不能自抑遏,而發(fā)之為聲?!?br />(2).猶迷茫。 宋 洪邁 《夷堅丙志·張風子》:“每旦出賣相,晚輒醉歸,與人言,初若可曉,忽墮莽眇中,不可復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