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30,分129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涸魚(又作:涸轍魚 ...)
釣魚人(又作:釣人不釣魚 ...)
伯魚
蠶叢魚鳧
叉魚春岸句
察淵魚
食無魚(又作:食有魚 ...)
無酒無魚空此客(又作:有客無魚)
葬魚(又作:葬魚人)
陳魚(又作:諫魚棠)
花洞魚艇
魚釜(又作:釜中魚 ...)
魚尾赤(又作:魴魚赪尾 魚尾赪)
殃及池魚(又作:城門自焚,池魚罹殃 ...)
魚封(又作:雙魚 ...)
典故
西江水
        
斗升水
  
轍中魚
 
轍中鱗
  
貸監(jiān)河粟
 
活枯魚
  
索枯魚
 
泥轍
 
活窮鱗
   
枯轍
  
守窮轍
 
望斗升
 
慰窮鱗
 
西江潤
 
轍鮒涸
 
轍中枯
 
波臣守轍
 
槁鮑肆
 
涸鱗去轍
 
監(jiān)河貸粟
 
借斗水
 
渴一泓
  
窮轍鮒
 
失水鮒
 
挽西江蘇涸轍
 
委轍
 
西江水救魚
 
西來斗水
 
煦轍
 
轍鮒憂
 
莊周貸粟
   
相關(guān)人物
莊子


《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924~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簡釋

斗升水:喻急需的濟助。唐劉禹錫《送張盥赴舉》:“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漢津?!?/p>

涸魚:喻處境困窘或相互救助。唐白居易《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倦鳥得茂樹,涸魚返清源。”

涸鮒:喻指處境艱難或無益之助。唐沈全期《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少寬窮涸鮑,猶憫觸藩羝。”


例句

石枯山木焦,鱗窮水泉涸。 劉長卿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乃呈王員外

持法不須張密網(wǎng),恩波自解惜枯鱗。 劉長卿 獄中聞收東京有赦

籠禽得高巢,轍鮒還層瀾。 孟郊 新卜清羅幽居奉獻陸大夫

枯鱗易為水,貧士易為施。 孟郊 贈主人

舍予在泥轍,飄跡上云津。 孟郊 贈李觀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魚。 張南史 早春書事奉寄中書李舍人

省郎門似龍門峻,應(yīng)借風(fēng)雷變涸鱗。 張蠙 投所知

棄杖枯還植,窮鱗涸更浮。 張說 喜度嶺

已呼斷雁歸行里,全勝枯鱗在轍中。 方干 別從兄郜

無事坐悲苦,塊然涸轍魚。 李白 擬古十二首之五

涸轍思流水,浮云失舊居。 李白 江夏使君叔度上贈中郎中

莫持西江水,空許東溟臣。 李白 贈友人三首之三

涸魚思雨潤,僵燕望雷蘇。 李紳 趨翰苑遭誣構(gòu)四十六韻

失計拋魚艇,何門化涸鱗。 杜牧 書事

真成窮轍鮒,或似喪家狗。 杜甫 奉贈李八丈判官

監(jiān)河受貸粟,一起轍中鱗。 杜甫 奉贈肖二十使君

早發(fā)云臺杖,恩波起涸鱗。 杜甫 江陵望幸

少寬窮涸鮒,猶憫觸藩羝。 沈佺期 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

窮鱗遂蹭蹬,夙昔事罕存。 獨孤及 丙戌歲正月出洛陽書懷

涸魚久失風(fēng)波勢,枯草曾沾雨露恩。 白居易 江南遇天寶樂叟

倦鳥得茂樹,涸魚返清源。 白居易 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

幾時裁尺素,滄海有枯鱗。 竇牟 送東光呂少府之官連帥奏授

便應(yīng)酬倚注,何處話窮鱗。 羅隱 投寄韋右丞

宦名隨落葉,生事感枯魚。 錢起 罷官后酬元校書見贈

他日感恩慚未報,舉家猶似涸池魚。 韓翃 寄令狐尚書

涸鱗去轍還游海,幽禽釋網(wǎng)便翔空。 駱賓王 疇昔篇

出籠窮短翮,委轍涸枯鱗。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涸鱗驚照轍,墜羽怯虛彎。 駱賓王 途中有懷

典故  
釣魚人
 
磻溪釣
   
渭濱叟
  
釣磻溪
 
呂叟
  
得熊羆
 
渭釣
 
渭川叟
  
渭水垂綸
 
渭水釣
  
渭川老
 
渭川垂釣
 
渭川圖
 
太公垂釣
 
渭川人
 
朝歌屠叟
 
君王獵渭濱
 
起釣屠
 
水濱老
 
渭川熊
 
渭川遺老
 
渭陽人
 
朝歌鼓刀叟
  
垂渭水綸
 
釣人不釣魚
 
釣叟值周王
  
釣翁王者師
 
釣周
 
經(jīng)綸釣
 
呂釣
 
呂公榮達
 
夢渭濱
 
磻石垂鉤
 
磻溪入釣
 
磻溪未遇
 
太傅翊周
 
太公屠釣
  
渭濱器
 
渭川遇主
 
渭上釣人
 
渭上叟
 
溪磻
  
垂綸渭川
 
獵卜非熊
 
呂叟釣
 
磻溪獨釣
 
莘渭擅耕魚
 
太公遇文獵
 
屠飯
   
熊虎周郊卜
 
魚釣終渭川

相關(guān)人物
呂尚(姜太公)
 
周文王

參考典故
夢傅野
 
太公望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477~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构侍栔弧柑?,載與俱歸,立為師。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譙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呂,子孫從其封姓,尚其后也。」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營丘在青州臨淄北百步外城中?!?/span>
《韓詩外傳》卷七~282~
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為天子師,則遇文王也。
《水經(jīng)注疏》卷十七〈渭水上〉~55~
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茲谷,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謂之茲泉,泉水潭積,自成淵渚,即《呂氏春秋》所謂太公釣茲泉也。今人謂之凡谷,石壁深高,幽隍邃密,林障秀阻,人跡罕交,東南隅有石室,蓋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跽餌,兩膝遺跡猶存,是有磻溪之稱也。其水清泠神異,北流十二里,注于渭,北去維堆城七十里。
《昭明文選》卷三十七晉·羊叔子(祜)《讓開府表》
「假令有遺德于板筑之下,有隱才于屠釣之間?!固?#183;李善注:「《尉繚子》曰:『太公屠牛朝歌?!弧妒酚洝吩唬骸禾麉紊幸詽O釣奸周西伯?!弧?/span>
《宋書》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季歷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適越終身不反。弟仲雍從之,故季歷為嗣以及昌。昌為西伯,作邑于豐。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fā)植梓樹于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告群臣,與發(fā)并拜告夢。季秋之甲子,赤爵銜書及豐,止于昌戶,昌拜稽首受之。其文要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王?!箤㈩?,史遍卜之,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遺汝師以佐昌。臣太祖史疇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王至于磻溪之水,呂尚釣于涯,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于斯?!股辛⒆兠鹪唬骸竿灥糜耔?,其文要曰:『姬受命,昌來提,撰爾雒鈐報在齊?!弧?/span>

簡釋

傅野:喻賢士在野。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坯?!?/p>

朝歌屠叟:喻未被賞識的賢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p>

釣璜:指賢才將遇明主。唐錢起《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p>


例句

超超渭濱器,落落山西名。 儲光羲 哥舒大夫頌德

垂綸非釣國,好學(xué)異希顏。 儲光羲 游茅山五首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quán)門咽。 元稹 山枇杷

莫戀此時好風(fēng)景,磻溪不是釣漁人。 劉崇龜 寄桂帥

孤坐九層石,遠笑清渭濱。 劉駕 釣臺懷古

一種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跡愧商顏。 司空圖 漫書五首之五

洪爐任鑄千鈞鼎,只在磻溪一縷懸。 司空圖 雜題二首之一

折樹休盤槊,沉鉤且釣璜。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yè)歸朝

江同渭濱遠,山似傅巖高。 姚合 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

還嗤渭濱叟,歲晚獨垂綸。 孫逖 奉和李右相賞會昌林亭

水疑投石處,溪似釣璜馀。 宋之問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yīng)制

豈與磻溪老,崛起周太師。 張九齡 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

遁跡豈勞登遠岫,垂絲何必坐溪磻。 張渾 七考詩會

熊羆先兆慶垂休,天地氤氳瑞氣浮。 徐夤 府主仆射王摶生日

峴亭惋咽知無極,渭曲馨香莫計年。 方干 哭王大夫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方干 獻浙東王大夫二首

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 方干 獻王大夫二首

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時必有年。 方干 贈中巖王處士

我來擬學(xué)磻溪叟,白首釣璜非陸沉。 方干 陸山人畫水

敢待傅巖成好夢,任從磻石掛纖鉤。 李咸用 夏日別余秀才

說與眾傭同版筑,呂將群叟共磻溪。 李咸用 寄題從兄坤載村居

大則化龍騎,小可釣璜用。 李咸用 題友生叢竹

服箱青海馬,入兆渭川熊。 李商隱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輒以詩一首四十韻干瀆尊嚴伏蒙仁恩俯賜披覽

圖形翻類狗,入夢肯非羆。 李商隱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昭儀忠漢日,太傅翊周年。 李嶠

取履橋邊啼鳥換,釣璜溪畔落花初。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鎮(zhèn)揚州

南山四皓不敢語,渭上釣人何足云。 李涉 寄河陽從事楊潛

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終年獨釣魚。 李涉 寄趙準乞湘川山居

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 李白 上之回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fā)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jīng)綸。 李白 梁甫吟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釣周獵秦安黎元,小魚?兔何足言。 李白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朝歌鼓刀叟,虎變蟠溪中。 李白 鞠歌行

汀洲芳杜色,勸爾暫垂綸。 李頎 送喬琳

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杜審言 扈從出長安應(yīng)制

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杜牧 早秋客舍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淪。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

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 杜甫 傷春五首之三

幾時陪羽獵,應(yīng)指釣璜溪。 杜甫 奉贈太常張卿二十韻

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 杜甫 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

軒墀曾寵鶴,畋獵舊非熊。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熊羆載呂望,鴻雁美周宣。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呂叟年八十,皤然持釣鉤。 權(quán)德輿 渭水

筑巖思感夢,磻石想垂綸。 武平一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yīng)制

況是昭明食魚郡,不妨閑擲釣璜鉤。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書赴池陽副車

皇情尚憶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劍人。 沈佺期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yīng)制

釣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賢。 沈佺期 釣竿篇

傅巖來筑處,磻溪入釣前。 王勃 三月曲水宴得煙字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綸。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

出游逢牧馬,罷獵見非熊。 王維 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

昔有白頭人,亦釣此渭陽。釣人不釣魚,七十得文王。 白居易 渭上偶釣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獨成周只渭濱。 羅鄴 吳門再逢方干處士

川涘將釣玉,鄉(xiāng)亭期散金。 蔡希寂 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yè)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蘇颋 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xiāng)有懷之作

近臨鈞石地,遙指釣璜溪。 蘇颋 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渭川得齊字

但得忘筌心自樂,肯羨前賢釣清渭。 貫休 漁家

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 錢起 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

還笑當(dāng)時水濱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韋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yīng)制

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 韓偓 寄隱者

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

傅氏筑已卑,磻溪釣何激。 韓愈 和裴仆射假山十一韻

言謝垂鉤隱,來參負鼎職。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垂釣甘成白首翁,負薪何處逢知己。 駱賓王 疇昔篇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 高適 金城北樓

直鉤猶逐熊羆起,獨是先生真釣魚。 黃滔 嚴陵釣臺

誰能惆悵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黃滔 題陳山人居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孔子
 
孔鯉

參考典故
趨庭


《孔子家語》卷九《本姓》
孔子三歲而叔梁紇卒,葬于防。至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一歲而生伯魚,魚之生也,魯昭公以鯉魚賜孔子,榮君之貺,故因以名曰鯉,而字伯魚,魚年五十,先孔子卒。

例句

露幕擁簪裾,臺庭餞伯魚。 盧綸 送渾煉歸覲卻赴闕庭

典故
蠶叢魚鳧
 
相關(guān)人物
蠶叢
 
魚鳧


《昭明文選》卷四〈賦乙·京都中·蜀都賦〉~75~
揚雄《蜀王本紀》曰:「蜀王之先,名蠶叢、拍濩、魚鳧、蒲澤、開明。是時人萌椎髻左言,不曉文字,未有禮樂。從開明上到蠶叢,積三萬四千歲,故曰兆基于上代也。秦惠王討滅蜀王,封公子通為蜀侯?;萃醵吣?,使張若與張儀筑成都城。其后置蜀郡,以李冰為守?!埂兜乩碇尽吩唬骸甘袷乩畋忞x堆,穿兩江,為人開田,百姓饗其利。是時蜀人始通中國,言語頗與華同,故言開國于中古也。靈關(guān),山名,在成都西南漢壽界。在前,故曰門也。玉壘,山名也,湔水出焉,在成都西北岷山界。在后,故曰宇也。江水出岷山,分為二江,經(jīng)成都南,東流經(jīng)之,故曰帶也?!箵P雄《蜀都賦》曰:「兩江珥其前。峨眉,山名也,在成都南犍為界。面之,故曰抗也。」
《昭明文選》卷四〈賦乙·京都中·蜀都賦〉~75~
夫蜀都者,蓋兆基于上世,開國于中古。廓靈關(guān)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帶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晉·劉逵注引揚雄《蜀王本紀》曰:「蜀王之先,名蠶叢、拍濩、魚鳧、蒲澤、開明。是時人萌椎髻左言,不曉文字,未有禮樂。從開明上到蠶叢,積三萬四千歲,故曰兆基于上代也?!?/span>

例句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李白 蜀道難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李白 送友人入蜀

瘴嶺蠶叢盛,巴江越巂垠。 鄭洪業(yè) 詔放云南子弟還國

典故
叉魚春岸句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三〈叉魚招張功曹〉
叉魚春岸闊,此興在中宵。大炬然如晝,長船縛似橋。深窺沙可數(shù),靜搒水無搖。刃下那能脫【手下那能脫】,波間或自跳。中鱗憐錦碎,當(dāng)目訝株銷。迷火逃翻近,驚人去暫遙。競多心轉(zhuǎn)細,得雋語時囂。潭罄知存寡,舷平覺獲饒。交頭疑湊餌,駢首類同條。濡沫情雖密,登門事已遼。盈車欺故事,飼犬驗今朝。血浪凝猶沸,腥風(fēng)遠更飄。蓋江煙羃羃,拂棹影寥寥。獺去愁無食,龍疑懼見燒。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文客驚先賦,篙工喜盡謠。膾成思我友,觀樂憶吾僚。自可捐憂累,何須強問鸮。
典故

《韓非子》卷七〈說林上〉~443~
隰斯彌見田成子,田成子與登臺四望,三面皆暢,南望,隰子家之樹蔽之,田成子亦不言,隰子歸,使人伐之,斧離數(shù)創(chuàng),隰子止之,其相室曰:「何變之?dāng)?shù)也?」隰子曰:「古者有諺曰:知淵中之魚者不祥。夫田子將有大事,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不伐樹未有罪也,知人之所不言,其罪大矣?!鼓瞬环ヒ病?/span>
《列子集釋》卷八〈說符篇〉~248~
文子曰:「周諺有言: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且君欲無盜,若莫舉賢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民有恥心,則何盜之為?」
典故 
出無車
 
食有魚
 
彈長鋏
   
出有車
 
歌長鋏
 
馮驩彈鋏
 
長鋏歌
  
吳魚
 
先生彈鋏
 
彈鋏思魚
 
孟嘗魚
 
無魚彈鋏
   
歸來長鋏
 
歸長鋏
 
嘆無車
  
食魚心
 
長鋏依人
 
恥彈門下鋏
 
彈鋏無輿
 
彈劍作歌
 
葛魚
 
驩彈鋏
 
依人彈鋏
 
長鋏歌彈
 
待食魚
  
馮諼有魚
  
劍鋏悲歌
 
劇彈劍鋏
 
愧有魚
 
孟嘗君黃齏社
 
貧鋏為誰譚
    
長鋏澀
 
長鋏忘貧
 
長劍歸來

相關(guān)人物
田文(孟嘗君)
 
馮諼(馮驩)


《戰(zhàn)國策》卷十一〈齊四·齊人有馮諼者〉~395~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乖唬骸缚秃文??」曰:「客無能也?!姑蠂L君笑而受之曰:「諾?!棺笥乙跃v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棺笥乙愿?。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咕佑许?,復(fù)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棺笥医孕χ?,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褂谑浅似滠嚕移鋭?,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购笥许暎瑥?fù)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棺笥医詯褐?,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姑蠂L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fù)歌。后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xí)計會,能為文收責(zé)于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姑蠂L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拐埗娭x曰:「文倦于事,憒于憂,而性懦愚,沉于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zé)于薛乎?」馮諼曰:「愿之。」于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zé)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跪?qū)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dāng)償者,悉來合券。券?合,起矯命以責(zé)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長驅(qū)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zé)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埂敢院问卸矗俊柜T諼曰:「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姑蠂L君曰:「市義柰何?」曰:「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zé)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韨義也?!姑蠂L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后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2359~
初,馮驩聞孟嘗君好客,躡蹻而見之。孟嘗君曰;「先生遠辱,何以教文也?」馮驩曰:「聞君好士,以貧身歸于君?!姑蠂L君置傳舍十日,孟嘗君問傳舍長曰:「客何所為?」答曰:「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劍耳,又蒯緱。彈其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姑蠂L君遷之幸舍,食有魚矣。五日,又問傳舍長。答曰:「客復(fù)彈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輿』?!姑蠂L君遷之代舍,出入乘輿車矣。五日,孟嘗君復(fù)問傳舍長。舍長答曰:「先生又嘗彈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姑蠂L君不悅。

簡釋

馮諼有魚:指賢士懷才未遇,或反指受器重。宋蘇軾《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犀首正緣無事飲,馮援應(yīng)為有魚留?!?/p>


例句

不知彈鋏客,何處感新恩。 于武陵 過侯王故第

此來多愧食魚心,東閣將辭強一吟。 劉滄 入關(guān)留別主人

后時長劍澀,斜日片帆孤。 劉長卿 送李七之笮水謁張相公

匣留彈罷劍,床積讀殘書。 喬知之 哭故人

田子莫嫌彈鋏恨,寧生休唱飯牛歌。 姚巖杰 報顏標

郭隗慚無駿,馮諼愧有魚。 宋璟 奉和圣制璟與張說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詩應(yīng)制

山川不異江湖景,賓館常聞食有魚。 張蠙 送盧尚書赴靈武

彈鋏動深慨,浩歌氣橫秋。 戴叔倫 從軍行

侯門昔彈鋏,曾共食江魚。 方干 滁上懷周賀

寒潭是處清連底,賓席何心望食魚。 方干 贈處州段郎中

門前下客雖彈鋏,溪畔窮魚且曝腮。 朱灣 逼寒節(jié)寄崔七

糲食空彈劍,亨衢詎置錐。 李商隱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長鋏歸來乎,秋風(fēng)思歸客。 李白 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李白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之一

長劍復(fù)歸來,相逢洛陽陌。 李白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群遠懷亦有棲遁之志因敘舊以寄之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李白 行路難三首之二

弊裘恥妻嫂,長劍托交親。 李白 贈友人三首

安知慕群客,彈劍拂秋蓮。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彈劍徒激昂,出門悲路窮。 李白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唯念賢哉崔大讓,可憐無事不歌魚。 杜牧 寄浙西李判官

高冠馀肯賦,長鋏子忘貧。 柳宗元 酬婁秀才將之淮南見贈之什

何幸腐儒無一藝,得為門下食魚人。 歐陽詹 述德上興元嚴仆射

當(dāng)時若不聽彈鋏,那得關(guān)門半夜開。 汪遵 函谷關(guān)

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 王昌齡 代扶風(fēng)主人答

城下秋江寒見底,賓筵莫訝食無魚。 羊士諤 郡中即事三首

曾侍晚齋吟對雪,又容華館食兼魚。 許棠 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客里馮諼劍,歌中寧戚牛。 錢起 新豐主人

扣角干名計已疏,劍歌休恨食無魚。 韋莊 游東遠歸

掩鼻計成終不覺,馮驩無路學(xué)鳴雞。 韓偓 故都

前陳百家書,食有肉與魚。 韓愈 招楊之罘

富鉤徒有想,貧鋏為誰彈。 駱賓王 寒夜獨坐游子多懷簡知已

窮經(jīng)不沾用,彈鋏欲誰申。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東鄰少年安所如,席門窮巷出無車。 高適 行路難二首

典故
劃然長嘯
 
謀諸婦
 
有客無酒
 
歸謀諸婦
 
孤鶻嘯危巢
 
無酒無魚空此客
 
有客無魚
 
長嘯賦赤壁


《蘇軾文集》卷一〈后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阪。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于是攜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翩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悟。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典故
楚澤魂
  
楚臣悲
 
靈均淚
 
湘水魂
 
汨羅魂
   
三閭魂
 
沈汨
 
沈湘人
 
投湘浦
 
水底魂
 
沈楚臣
 
楚江沈魄
 
孤臣水底魂
 
汨羅愁獨
 
汨羅恨
 
屈平魂怨
 
屈原沉
 
投汩
 
投汨
 
葬魚
 
葬魚人
 
沈楚澤
 
沉楚臣
 
沉湘
 
楚江沉魂
 
三閭沉絕
 
三閭自沈
 
投汨自沈
 
投湘
 
相關(guān)人物
屈原


《史記》卷八十四《屈原列傳》
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俗鳌稇焉场分x?!谑菓咽熳陨蜚枇_以死。

例句

莫渡汨羅水,回君忠孝腸。 于濆 戍客南歸

若待清湘葬魚了,縱然招得不堪招。 吳融 南遷途中作七首寄友人

觀濤壯枚發(fā),吊屈痛沉湘。 孟浩然 自潯陽泛舟經(jīng)明海

一聞懷沙事,千載盡悲涼。 張說 過懷王墓

至今汨羅水,不葬大夫骨。 曹鄴 文宗陵

二女虛垂淚,三閭枉自沈。 李涉 鷓鴣詞二首

投汨笑古人,臨濠得天和。 李白 書情題蔡舍人雄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李白 行路難三首之三

昔我睹云夢,窮秋經(jīng)汨羅。 李群玉 湖中古愁三首

靈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 李群玉 競渡時在湖外偶為成章

貞魂誤向崇山?jīng)],冤氣疑從湘水回。 杜牧 聞開江相國宋下世二首之一

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杜甫 天末懷李白

永負漢庭哭,遙憐湘水魂。 杜甫 建都十二韻

炯心那自是,鳴玉機全息,懷沙事不忘。 柳宗元 弘農(nóng)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fù)為大僚天監(jiān)昭明人心感悅宗元竄伏湘浦拜賀末由謹獻詩五十韻以畢微志

南來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 柳宗元 汨羅遇風(fēng)

良時真可惜,亂世何足欽。乃知汨羅恨,未抵長沙深。 白居易 讀史五首

幸免投湘浦,那辭近汝墳。 耿湋 赴許州留別洛中親故

汨羅有翻浪,恐是嫌屈原。 蔣冽 經(jīng)埋輪地

一章何罪死何名,投水惟君與屈平。 裴澈 吊孟昌圖

雅尚騷人文,懷沙何迫促。 趙冬曦 奉和張燕公早霽南樓

屈原若不賢,焉得沉湘水。 邵謁 放歌行

折檻未為切,沉湘何足悲。 鄭谷 蜀江有吊

追思南渡時,魚腹甘所葬。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

二女竹上淚,孤臣水底魂。 韓愈 晚泊江口

猿愁魚踴水翻波,自古流傳是汨羅。 韓愈 湘中

斑竹啼舜婦,清湘沉楚臣。 韓愈 送惠師

靜思屈原沉,遠憶賈誼貶。 韓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

可憐千古懷沙處,還有魚龍弄白波。 齊己 懷瀟湘即事寄友人

君不見楚靈均,千古沉冤湘水濱。 齊己 行路難

典故 
如棠
 
諫魚棠

相關(guān)人物
魯隱公


《春秋左傳·隱公五年》
「公將如棠觀魚者。臧僖伯諫曰:『凡物不足以講大事,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君將納民于軌物者也,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亟行,所以敗也。……』公曰:『吾將略地焉?!凰焱愻~而觀之。僖伯稱疾不從。書曰『公矢魚于棠?!环嵌Y也,且言遠地也。」晉·杜預(yù)注「陳,設(shè)張也。公大設(shè)捕魚之備而觀之?!固?#183;孔穎達疏:「陳魚者,獸獵之類,謂使捕魚之人陳設(shè)取魚之備,觀其取魚以為戲樂,非謂既取得魚而陳列之也?!?/span>

例句

示威寧校獵,崇讓不陳魚。 蘇颋 奉和圣制途次舊居應(yīng)制

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

子云陳羽獵,僖伯諫漁棠。 魏知古 從獵渭川獻詩

典故 
飯胡麻
 
桃花洞口
 
劉晨
  
桃源夢
  
天臺約
 
天臺劉阮
 
流水天臺
    
晨肇
 
天臺花
 
劉郎恨
 
劉阮入天臺
 
阮洞
  
仙洞客
 
劉郎路迷
 
劉郎迷路
 
迷路為花開
 
劉晨再到
 
劉郎仙苑
 
劉阮二郎
  
阮郎迷路
 
阮郎前度
 
天臺桃徑
 
香飯胡麻
 
花洞魚艇
 
劉郎曾遇
 
劉郎應(yīng)念
  
相關(guān)人物
劉晨
 
阮肇


《太平廣記》卷六十一〈女仙六·天臺二女〉~383~
劉晨、阮肇,入天臺采藥,遠不得返,經(jīng)十三日饑。遙望山上有桃樹子熟,遂躋險援葛至其下,啖數(shù)枚,饑止體充。欲下山,以杯取水,見蕪菁葉流下,甚鮮妍。復(fù)有一杯流下,有胡麻飯焉。乃相謂曰:「此近人矣。」遂渡山。出一大溪,溪邊有二女子,色甚美,見二人持杯,便笑曰:「劉、阮二郎捉向杯來?!箘?、阮驚。二女遂忻然如舊相識,曰:「來何晚耶?」因邀還家。南東二璧(南東二璧原作雨璧東壁,據(jù)明鈔本改。黃本作西璧東璧)各有絳羅帳,帳角懸鈴,上有金銀交錯。各有數(shù)侍婢使令。其饌有胡麻飯、山羊脯、牛肉,甚美。食畢行酒。俄有群女持桃子,笑曰:「賀汝婿來?!咕坪ㄗ鳂?。夜后各就一帳宿,婉態(tài)殊絕。至十日求還,苦留半年,氣候草木,常是春時,百鳥啼鳴,更懷鄉(xiāng)。歸思甚苦。女遂相送,指示還路。鄉(xiāng)邑零落,已十世矣。
《幽明錄》~243~
漢明帝永平五年,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臺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經(jīng)十三日,糧食乏盡,饑餒殆死。遙望山上有一桃樹,大有子實,而絕巖邃澗,永無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數(shù)枚,而饑止體充。復(fù)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見蕪菁葉從山腹流出,甚鮮新,復(fù)一杯流出,有胡麻飯糝,相謂曰:「此知去人徑不遠。便共沒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邊有二女子,姿質(zhì)妙絕,見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劉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來?!钩空丶炔蛔R之,緣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舊,乃相見忻喜。問:「來何晚邪?」因邀還家。其家銅瓦屋,南壁及東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絳羅帳,帳角懸鈴,金銀交錯床頭各有十侍婢敕云:「劉阮二郎,經(jīng)涉山岨,向雖得瓊實,猶尚虛弊,可速作食?!故澈轱?、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畢行酒,有一群女來,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賀汝婿來?!咕坪ㄗ鳂?,劉阮忻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帳宿,女往就之,言聲清婉,令人忘憂。十日后欲求還去,女云:「君已來是,宿福所牽,何復(fù)欲還邪?」遂停半年。氣候草木是春時,百鳥啼鳴,更懷悲思,求歸甚苦。女曰:「罪牽君當(dāng)可如何?」遂呼前來女子有三四十人,集會奏樂,共送劉阮,指示還路。既出,親舊零落,邑屋改異,無復(fù)相識。問訊得七世孫,傳聞上世入山,迷不得歸。至?xí)x太元八年,忽復(fù)去,不知何所。

簡釋

劉郎:喻成仙而去,或指情郎。唐李商隱《無題四首》之一:“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p>


例句

大羅過卻三千歲,更向人間魅阮郎。 劉言史 贈成煉師四首之三

應(yīng)向桃源里,教他喚阮郎。 劉長卿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

曾隨劉阮醉桃源,未省人間欠酒錢。 呂嚴 七言

莫辭更送劉郎酒,百斛明珠異日酬。 和人聽歌

今來盡是人間夢,劉阮茫茫何處行。 張佐 憶游天臺寄道流(見罘妙集)

遙知神女問,獨怪阮郎歸。 張子容 送蘇倩游天臺

今來盡是人間夢,劉阮茫茫何處行。 張祜 憶游天臺寄道流

應(yīng)宜仙子胡麻拌,因送劉郎與阮郎。 張賁 以青?飯分送襲美魯望因成一絕

世間風(fēng)景那堪戀,長笑劉郎漫憶家。 施肩吾 贈女道士鄭玉華二首

劉郎馬蹄疾,何處去不得。 曹鄴 薄命妾

歸來重相訪,莫學(xué)阮郎迷。 李冶 送閻二十六赴剡縣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李商隱 無題四首

不是陪仙侶,無因訪阮郎。 李山甫 陪鄭先輩華山羅谷訪張隱者

明朝更尋去,應(yīng)到阮郎家。 李端 山下泉

一聲歌罷劉郎醉,脫取明金壓繡鞋。 李郢 張郎中宅戲贈二首

無限柳條多少雪,一將春恨付劉郎。 李郢 醉送(一作吟)

謾向仙林宿,無人識阮家。 杜牧 宿東橫山瀨

相逢自是松喬侶,良會應(yīng)殊劉阮郎。 權(quán)德輿 桃源篇

心愛阮郎留不住,獨將珠淚濕紅鉛。 武元衡 代佳人贈張郎中

莫問阮郎千古事,綠楊深處翠霞空。 武元衡 同苗郎中送嚴侍御赴黔中因訪仙源之事

劉阮心漸忘,潘楊意方睦。 白居易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并序)

更有阮郎迷路處,萬株紅樹一溪深。 盧綸 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見寄

共知仙女麗,莫是阮郎妻。 秦系 題女道士居

深洞鶯啼恨阮郎,偷來花下解珠珰。 紅綃妓 憶崔生

神仙得似紅兒貌,應(yīng)免劉郎憶世間。 羅虬 比紅兒詩

劉郎別后無遺履,丁令歸來有舊巢。 薛能 許州題觀察判官廳

便擬尋溪弄花去,洞天誰更待劉郎。 薛逢 題春臺觀

巢由應(yīng)共到,劉阮想同登。 韋莊 漁塘十六韻(在朱陽縣石巖下。古老云。洛水一派。流出此山。)

每嗟阮肇歸何速,深羨張騫去不疑。 韓偓 夢仙

典故    
甑有塵
  
釜生魚
  
塵生甑
 
生塵甑
  
釜甑生塵
 
甑生埃
 
范丹貧
 
范甑塵
 
塵埃滿甑
 
塵魚甑釜
 
破釜躍江魚
   
甑塵斧魚

相關(guān)人物
范冉


《后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列傳·范冉〉~2688~
范冉字史云,陳留外黃人也。少為縣小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郵,冉恥之,乃遁去。到南陽,受業(yè)于樊英。又游三輔,就馬融通經(jīng),歷年乃還。冉好違時絕俗,為激詭之行。常慕梁伯鸞、閔仲叔之為人。與漢中李固、河內(nèi)王奐親善,而鄙賈偉節(jié)、郭林宗焉。奐后為考城令,境接外黃,屢遣書請冉,冉不至。及奐遷漢陽太守,將行,冉乃與弟協(xié)步赍麥酒,于道側(cè)設(shè)壇以待之。冉見奐車徒駱驛,遂不自聞,惟與弟共辯論于路。奐識其聲,即下車與相揖對。奐曰:「行路倉卒,非陳契闊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敘分隔?!谷皆唬骸缸忧霸诳汲?,思欲相從,以賤質(zhì)自絕豪友耳。今子遠適千里,會面無期,故輕行相候,以展訣別。如其相追,將有慕貴之譏矣?!贡闫鸶孢`,拂衣而去。奐瞻望弗及,冉長逝不顧?;傅蹠r,以冉為萊蕪長,遭母憂,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于朝。議者欲以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閒,徒行敝服,賣卜于韨。遭黨人禁錮,遂推鹿車,載妻子,捃拾自資,或寓息客廬,或依宿樹蔭。如此十馀年,乃結(jié)草室而居焉。所止單陋,有時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span>

簡釋

甑生塵:詠生活清貧。唐權(quán)德輿《寓興》:“敢求庖有魚,但慮甑生塵?!?/p>


例句

不學(xué)腰如磬,徒使甑生塵。 劉禹錫 學(xué)阮公體三首之三

獨憐范甑下,思繞畫梁飛。 張說 詠塵

聲聲猶得到君耳,不見千秋一甑塵。 李洞 聞杜鵑

塵生脫粟甑,萬里違高堂。 李群玉 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塵滿萊蕪甑,堂橫單父琴。 杜甫 贈裴南部

敢求庖有魚,但慮甑生塵。 權(quán)德輿 寓興

墨翟突不黔,范丹甑生塵。 權(quán)德輿 戲和三韻

塵埃常滿甑,錢帛少盈囊。 白居易 謂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

天寒身上猶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塵。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贈蕭殷二協(xié)律

誰當(dāng)便靜者,莫使甑生塵。 皇甫冉 寄鄭二侍御歸新鄭無礙寺所居

甑塵方欲合,籠翮或?qū)⑹妗?盧綸 送渾鍊歸覲卻赴闕庭

官序詵枝老,幽塵范甑空。 羅隱 寄大理徐郎中

機盡獨親沙上鳥,家貧唯向釜中魚。 韓翃 寄雍丘竇明府

藻掞潘江澈,塵虛范甑清。 駱賓王 和李明府

雅琴馴魯雉,清歌落范塵。 駱賓王 春夜韋明府宅宴得春字

典故  
赪尾魴
 
魚尾赪
  
錦鱗赪尾
 
勞魴


《詩經(jīng)·周南·汝墳》
「魴魚赪尾,王室如燬?!?jié)h·毛氏傳:「赪,赤也。魚勞則尾赤。燬,火也?!?/span>
《毛詩正義》卷一之三〈國風(fēng)·周南·汝墳〉~43~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diào)饑。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魴魚赪尾,王室如燬,雖則如燬,父母孔邇。
《春秋左傳正義》卷六十〈哀公·傳十七年〉~045~
衛(wèi)貞卜。其繇曰。如魚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國滅之。將亡闔門塞竇。乃自后踰。

例句

誰能終歲搖赪尾,唯唯洋洋向碧濤。 李咸用 贈友弟

只嘆雕龍方擅價,不知赪尾竟空回。 羅隱 縣齋秋晚酬友人朱瓚見寄

勞魴蓮渚內(nèi),汗馬火旗間。 雍裕之 四色之三

典故 
城門自焚,池魚罹殃
 
池魚悲
  
魚縭


《太平廣記》卷四百六十六〈水族三·池中魚〉~3840~
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佚文):城門失火,禍及池中魚。俗說:司門尉姓池,名魚,城門火,救之,燒死,故云然耳。謹案:百家書:「宋城門失火,因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魚悉露見,但就取之,喻惡之滋,并中傷良謹也?!?/span>
《太平御覽》卷九百三十五〈鱗介部七·魚上〉~4288~2~
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城門失火,禍及池中魚。俗說池中魚,人姓字,居近城門。城火,延及其家。仲魚燒死。謹按《百家書》:宋城門失火,因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魚悉露死。但就取之,喻惡之滋,其中傷重也。

例句

城門自焚爇,池魚罹其殃。 白居易 雜感

典故
尺素書
     
魚傳尺素
 
寄鱗
  
魚尺
 
二鯉魚
         
參考典故
雁書


《昭明文選》卷二十七〈詩戊·樂府上·古樂府三首·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佗鄉(xiāng)。佗鄉(xiāng)各異縣,輾轉(zhuǎn)不可見??萆V祜L(fēng),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上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唐·李善注引鄭玄《禮記注》曰:「素,生帛也?!?/span>

簡釋

魚書:喻指書信。宋晏殊《無題》:“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p>


例句

聞雁幾回修尺素,見霜先為制衣裳。 侯氏 繡龜形詩

北去魚無信,南飛雁絕音。 公乘億 賦得臨江遲來客

凄涼從此后,無復(fù)望雙魚。 劉禹錫 令狐仆射與余投分素深縱山川阻修然音問相繼今年十一月仆射疾不起

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yīng)稀。 劉禹錫 洛中送崔司業(yè)使君扶侍赴唐州

家憐雙鯉斷,才愧小鱗烹。 劉長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因書事寄上浙西節(jié)度李侍郎中丞行營五十韻

落日棲鸮鳥,行人遺鯉魚。 劉長卿 酬包諫議佶見寄之什

久懷聲籍甚,千里致雙魚。 唐彥謙 寄臺省知己

封緘托雙鯉,于焉來遠求。 唐彥謙 索蝦

尺書能不吝,時望鯉魚傳。 孟浩然 送王大校書

水底鯉魚幸無數(shù),愿君別后垂尺素。 岑參 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駟馬去不見,雙魚空往來。 岑參 虢州南池候嚴中丞不至

雙魚莫不寄,縣外是黃河。 岑參 送王錄事卻歸華陰

因送別鶴操,贈之雙鯉魚。 常建 送楚十少府

贈鯉情無間,求鶯思有馀。 張九齡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喧見貽夏首獲見以詩報焉

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戴叔倫 相思曲

波濤一阻兩鄉(xiāng)夢,歲月無過雙鯉魚。 方干 寄江陵王少府

招攜永感雙魚在,報荅空知一劍存。 曹唐 長安客舍敘邵陵舊宴寄永州蕭使君五首

尺素如殘雪,結(jié)為雙鯉魚。 李冶 結(jié)素魚貽友人

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李商隱 寄令狐郎中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 李白 贈漢陽輔錄事二首

魚腸雁足望緘封,地遠三江嶺萬重。 李紳 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

經(jīng)時停尺素,望盡云邊翼。 李群玉 小弟艎南游近書來

桂水秋更碧,寄書西上鱗。 李群玉 送蕭綰之桂林

綿羽啼來久,錦鱗書未傳。 杜牧 春思

雕蟲蒙記憶,烹鯉問沈綿。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雖無南去雁,看取北來魚。 杜甫 酬韋韶州見寄

江山猶未靜,魚鳥欲何歸。 林寬 和友人賊后

非君重千里,誰有惠雙魚。 楊炯 和酬虢州李司法

春江足魚雁,彼此勤尺素。 權(quán)德輿 祗役江西路上以代書寄內(nèi)

異日始離抱,維思烹鯉魚。 權(quán)德輿 送許著作分司東都

曾城自有三青鳥,不要蓮東雙鯉魚。 段成式 戲高侍御七首

浮沈非樂藻,沿溯異傳書。 王季則 魚上冰

浮石潭邊停五馬,望濤樓上得雙魚。 白居易 歲暮枉衢州張使君書并詩因以長句報之

別后雙魚難定寄,近來潮不到湓城。 白居易 送客之湖南

登臺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白行簡 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府公中司貴,頻貽咫尺素。 皎然 奉和薛員外誼贈湯評事衡反招隱之跡兼見寄十二韻

咫尺傳雙鯉,吹噓借一毛。 盧象 追涼歷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喬木

湖水平來見鯉魚,偶因烹處得瓊琚。 羅隱 寄楊秘書

貪將醉袖矜鶯谷,不把瑤緘附鯉魚。 羅隱 寄黔中王從事

水寒不見雙魚信,風(fēng)便唯聞五褲謳。 羅隱 秋日有寄姑蘇曹使君

玉枕夜殘魚信絕,金鈿秋盡雁書遙。 胡曾 車遙遙

舊交何以贈,客至待烹魚。 蘇颋 餞澤州盧使君赴任

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 韋皋 憶玉簫

先生有意許降臨,更遣長須致雙鯉。 韓愈 寄盧仝

眼穿長訝雙魚斷,耳熱何辭數(shù)爵頻。 韓愈 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

吳魚嶺雁無消息,水誓蘭情別來久。 韓琮 春愁

謬馳驄馬傳,難附鯉魚封。 韓琮 秋晚信州推院親友或責(zé)無書即事寄答

烹鯉無尺素,筌魚勞寸心。 駱賓王 夏日夜憶張二

雁魚空有信,雞黍恨無期。 魚玄機 期友人阻雨不至

主奉二鯉魚,中含五文章。 鮑溶 秋夜對月懷李正封

《漢語大詞典》:失水魚(失水魚)
離水之魚。喻處于困境的人。 唐 元稹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詩之四:“飢搖困尾喪家狗,熱暴枯鱗失水魚?!?/div>
分類:水之困境
《漢語大詞典》:斗水
少量之水,亦喻指少量的資助。語出莊子·外物:“﹝鮒魚﹞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北魏 李騫 《贈親友》詩:“ 監(jiān)河 愛斗水, 蘇子 惜餘明?!?唐 孟郊 《贈主人》詩:“斗水瀉大海,不如瀉枯池。”《剪燈新話·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轍之枯,下壺飧而救翳桑之餓?!?/div>
分類:少量資助
《漢語大詞典》:東溟臣(東溟臣)
莊子·外物:“ 周 昨來,有中道而呼者。 周 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 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 曰:‘諾。我且南游 吳 越 之王,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后因以“東溟臣”比喻陷入困境亟待解救之人。 唐 李白 《贈友人》詩之三:“莫持 西江 水,空許東溟臣?!?/div>
《國語辭典》:枯魚(枯魚)  拼音:kū yú
乾魚?!俄n非子。外儲說左下》:「枯魚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饑色?!埂段倪x。應(yīng)璩。百一詩》:「田家無所有,酌醴焚枯魚?!?/div>
《國語辭典》:枯魚之肆(枯魚之肆)  拼音:kū yú zhī sì
賣乾魚的市場?!肚f子。外物》:「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贡扔魈幱诶Ь?。唐。元稹《鶯鶯傳〉:「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shù)月間,索我于枯魚之肆矣!」
分類:困境絕境
《漢語大詞典》:枯鱗(枯鱗)
枯魚。亦喻處于困境者。《隋書·儒林傳·王孝籍》:“伏惟明尚書公動哀矜之色,開寬裕之懷??韧僮阋曰羁蓣[,吹噓可用飛窮羽?!?唐 劉長卿 《獄中聞收東京有赦》詩:“持法不須張密網(wǎng),恩波自解惜枯鱗?!?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東風(fēng)殢得紅顏瘦,枯鱗望斷西江口,雨慘云愁咽 楚 謳。”
分類:困境
《漢語大詞典》:涸轍(涸轍)
(1).比喻窮困的境地。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宋 司馬光 《西臺詩二十四韻》:“涸轍猶蒙潤,寒灰免附炎?!?明 張煌言 《長鯨行》:“跳梁寧復(fù)昔睚眥,涸轍應(yīng)憐舊饕餮?!?葉圣陶 《窮愁》:“豈久處涸轍,貪鄙漸萌,乃欲為此一擲,以冀非分耶?”參見“ 涸轍之鮒 ”。
(2).猶擱淺。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海獸》:“海潮退后,有一獸涸轍沙灘,長八尺餘,色純黑,毛如?;?。”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轍魚(涸轍魚)
同“ 涸轍之鮒 ”。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爾為背風(fēng)鳥,我為涸轍魚?!?清 林昌彝 《市價行》:“力拔涸轍魚,哀矜出肺腑?!币嘧鳌?涸轍枯魚 ”。 明張景《飛丸記·憐儒脫難》:“吹噓一點靈犀熱,涸轍枯魚沐浩波?!?/div>
《漢語大詞典》:涸轍鮒(涸轍鮒)
見“ 涸轍之鮒 ”。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魚(涸魚)
“涸轍魚”的略語。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誄》:“ 權(quán) ( 孫權(quán) )若涸魚,乾臘矯鱗?!?唐 李紳 《趨翰苑遭誣構(gòu)四十六韻》:“涸魚思雨潤,僵燕望雷蘇。” 清 劉光第 《美酒行》:“涸魚久失水,微雨豈蘇將。”參見“ 涸轍魚 ”。
《漢語大詞典》:涸轍魚(涸轍魚)
同“ 涸轍之鮒 ”。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爾為背風(fēng)鳥,我為涸轍魚?!?清 林昌彝 《市價行》:“力拔涸轍魚,哀矜出肺腑?!币嘧鳌?涸轍枯魚 ”。 明張景《飛丸記·憐儒脫難》:“吹噓一點靈犀熱,涸轍枯魚沐浩波?!?/div>
《國語辭典》:涸鮒(涸鮒)  拼音:hé fù
比喻處于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參見「涸轍之鮒」條。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一:「涸鮒常思水,驚飛每失林?!?/div>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鱗(涸鱗)
同“ 涸轍之鮒 ”。 唐 駱賓王 《疇昔篇》:“涸鱗去轍還游海,幽禽釋網(wǎng)便翔空?!?唐 杜牧 《書事》詩:“失計拋漁艇,何門化涸鱗。” 明 楊慎 《高泉臨行再賦此以別》詩:“鎩羽涸鱗去安所,翾飛川詠幾時同?!?/div>
《漢語大詞典》:窮轍(窮轍)
(1).困頓途窮。
(2).猶涸轍。比喻窮困的處境。 唐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yè)歸朝》詩:“賤子悲窮轍,當(dāng)年亦擅場?!?/div>
《漢語大詞典》:窮鱗(窮鱗)
失水之魚。比喻處在困境的人。 唐 柳宗元 《酬婁秀才將之淮南見贈之什》詩:“好音憐鎩羽,濡沫慰窮鱗?!?宋 陳師道 《寄單州張朝請》詩:“聞?wù)h監(jiān)河收貸粟,定傾東?;罡F鱗?!?/div>
《漢語大詞典》:肆鱗(肆鱗)
指放縱的蛟龍。 唐 孟郊 《寄陜府鄧給事》詩:“病書憑晝目,驛信寄宵鞭,疾訴將何諭,肆鱗今倒懸。”
分類:放縱蛟龍
《漢語大詞典》:臥轍(臥轍)
東漢 侯霸 為 淮陽 太守,征入都,百姓號哭遮使車,臥于轍中,乞留 霸 一年。見《后漢書·侯霸傳》。后常用為挽留去職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三年,解 丹陽 尹,領(lǐng)太子少傅,餘悉如故。掛服捐駒,前良取則;臥轍棄子,后予胥怨。”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解龜踰臥轍,遣騎覓扁舟?!?元 柯丹丘 《荊釵記·民戴》:“臥轍攀鞍無計策,離歌別酒眾難忘。”
《國語辭典》:轍鮒(轍鮒)  拼音:chè fù
困在乾涸車轍中的魚。典出《莊子。外物》。比喻身陷困境。唐。杜甫奉贈李八丈判官曛〉詩:「真成窮轍鮒,或似喪家狗?!?/div>
分類:鮒魚
《國語辭典》:垂釣(垂釣)  拼音:chuí diào
釣魚。南朝梁。蕭統(tǒng)〈陶淵明集序〉:「莊周垂釣于濠,伯成躬耕于野?!埂都t樓夢》第四九回:「槿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四面皆是蘆葦掩覆?!?/div>
分類:垂釣釣魚
《漢語大詞典》:屠釣(屠釣)
宰牲和釣魚。舊指操賤業(yè)者。《韓詩外傳》卷八:“ 太公望 少為人壻,老而見去,屠牛 朝歌 ,賃於 棘津 ,釣於 磻溪 ?!?三國 魏 曹植 《陳審舉表》:“ 呂尚 之處屠釣,至陋也?!?唐 杜甫 《傷春》詩之三:“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一八:“隨身百軸字平安,身世無如屠釣寬?!?/div>
《漢語大詞典》:渭川
(1).即 渭水 。亦泛指 渭水 流域。史記·貨殖列傳:“ 陳 夏 千畝漆; 齊 魯 千畝桑麻; 渭川 千畝竹……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唐 孟浩然 《登總持寺浮圖》詩:“竹遶 渭川 遍,山連 上苑 斜?!?明 方孝孺 《友筠軒賦》:“ 渭川 致乎斯景, 黃崗 寓乎此身?!?br />(2).樂曲名。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四:“ 彭年 善舞, 鶴年 、 龜年 善歌,尤妙製《渭川》。”
《漢語大詞典》:渭曲
地名。在 陜西省 大荔縣 東南。周書·文帝紀下:“﹝ 宇文泰 ﹞遂進軍至 渭曲 ,背水東西為陣。”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 褒中 秋鼓角, 渭曲 晚旌旗?!?/div>
《漢語大詞典》:渭濱(渭濱)
韓非子·喻老:“ 文王 舉 太公 於 渭 濱者,貴之也。”后因以“渭濱”指 太公望 呂尚 。《宋書·周續(xù)之傳》:“是以 渭 濱佐 周 ,圣德廣運; 商洛 匡 漢 ,英業(yè)乃昌?!?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詠》:“寵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濱遲?!?/div>
《國語辭典》:熊羆(熊羆)  拼音:xióng pí
1.熊和羆?!稌?jīng)。禹貢》:「熊羆狐貍,織皮?!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578' target='_blank'>柳宗元 〈鈷鉧潭西小邱記〉:「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2.比喻勇士或軍隊。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勝殘去殺,上憑宗廟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羆之用?!?br />3.比喻輔君的賢臣。唐。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顾?。王安石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舟楫商巖命,熊羆渭水占?!?/div>
《漢語大詞典》:獵渭(獵渭)
傳說 周文王 出獵 渭 濱,獲王者師 呂尚 ,故以“獵渭”謂獲賢才。 宋 黃庭堅 《次韻奉送公定》:“從來國器重,見謂骨相奇,筑 巖 發(fā)夢寐,獵 渭 非熊螭?!?/div>
《漢語大詞典》:磻溪叟
周 呂尚 的別稱。 唐 杜牧 《早秋客舍》詩:“不及 磻溪叟 ,身閑長自由?!眳⒁姟?磻溪 ”。
分類:呂尚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陜西省寶雞縣東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宮水,北流入渭水。相傳為姜太公垂釣處。也稱為「璜溪」。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陜西省寶雞縣東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宮水,北流入渭水。相傳為姜太公垂釣處。也稱為「璜溪」。
《漢語大詞典》:釣國(釣國)
(1).求用于國君。 唐 駱賓王 《釣磯應(yīng)詰文》:“且夫垂竿而為事者, 太公 之遺術(shù)也。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yīng)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羅隱 《題〈磻溪垂釣圖〉》詩:“ 呂望 當(dāng)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參見“ 釣川 ”。
(2).謂網(wǎng)羅賢士以輔弼治國。 唐 獨孤授 《燕昭王筑黃金臺賦》:“屈於一人以釣士,則開霸而圖王;侈於一臺以釣國,則兼大而稱強?!?/div>
《漢語大詞典》:釣川(釣川)
釣于河上。比喻以利祿吸引人才。太平御覽卷八三四引六韜:“ 呂尚 坐芧以漁, 文王 勞而問焉。 呂尚 曰:‘魚求於餌,乃牽其緡;人食於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小釣釣川,而擒其魚;中釣釣國,而擒其萬國諸侯?!焙笥脼榈涔?。 唐 駱賓王 《釣磯應(yīng)詰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yīng)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司空圖 《上考功》:“方啟釣川之兆,俄纏罷市之悲?!?/div>
《漢語大詞典》:釣渭(釣渭)
指 周 呂尚 垂釣于 渭水 遇 文王 事。 唐 韓愈 《叉魚》詩:“如 棠 名既誤,釣 渭 日徒消?!?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顧嗣立 曰:“史記·齊太公世家:‘ 呂尚 年老漁釣, 周西伯 出獵,遇於 渭 之陽。’”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八:“史臣至比之為筑巖釣 渭 ,亦過矣哉?!眳⒁姟?釣川 ”。
《漢語大詞典》:釣川(釣川)
釣于河上。比喻以利祿吸引人才。太平御覽卷八三四引六韜:“ 呂尚 坐芧以漁, 文王 勞而問焉。 呂尚 曰:‘魚求於餌,乃牽其緡;人食於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小釣釣川,而擒其魚;中釣釣國,而擒其萬國諸侯?!焙笥脼榈涔?。 唐 駱賓王 《釣磯應(yīng)詰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yīng)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司空圖 《上考功》:“方啟釣川之兆,俄纏罷市之悲?!?/div>
《漢語大詞典》:釣玉(釣玉)
比喻選擢人才。 宋 沈佺期 《釣竿篇》:“釣玉君徒 尚 ,徵金我未賢?!?唐 方干 《獻王大夫》詩之一:“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宋 司馬光 《祁國正獻公挽歌》之二:“釣玉 吳臺 舊,誅茅 梁苑 新?!?/div>
分類:人才
《漢語大詞典》:釣璜(釣璜)
(1).垂釣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賢相。典出尚書大傳卷一:“ 周文王 至 磻溪 ,見 呂望 , 文王 拜之。 尚父 云:‘ 望 釣得玉璜,刻曰:“ 周 受命, 呂 佐檢德合,於今 昌 來提。”’” 唐 劉禹錫 《和重題》:“一泛釣璜處,再吟鏘玉聲?!?br />(2).借指賢臣。 清 顧炎武 《帝京篇》:“側(cè)席推干鼎,回車載釣璜。”
《漢語大詞典》:釣筑(釣築)
漁釣和版筑。用 周 呂尚 釣于 磻溪 和 傅說 舉于版筑的故事。后因用作君臣遇合之典。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宋 楊萬里 《紀聞》詩:“ 賓王 欺釣筑, 君實 誤兒童。” 宋 陸游 《秋霽遣懷》詩:“人生富貴本細事,釣筑逢時俱將相。”參見“ 釣川 ”、“ 版筑飯牛 ”。
《國語辭典》:伯魚(伯魚)  拼音:bó yú
孔鯉的字。(西元前532~前483)。為孔子兒子,生時,適魯昭公以鯉賜孔子,名與字皆緣于此。比孔子早故。
《國語辭典》:蠶叢(蠶叢)  拼音:cán cóng
1.人名。相傳為蜀王的先祖,教民蠶桑?!杜逦捻嵏>硪?。東韻。引揚雄蜀王本紀》:「蜀王之先名蠶叢?!?br />2.泛指蜀地、蜀道。唐。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儒林外史》第三七回:「用勞用力,不辭虎窟之中;遠水遠山,又入蠶叢之境。」
《漢語大詞典》:蠶叢路(蠶叢路)
指 蜀 道。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蠶叢路,崎嶇不易行?!?清 沈紹姬 《司馬懿故居》詩:“掀髯西指蠶叢路,丞相祠堂尚 錦官 ?!币嗍∽鳌?蠶叢 ”。 清 袁枚 《續(xù)詩品·取徑》:“幽徑蠶叢,是誰開創(chuàng)?” 清 趙翼 《水城》詩:“百里蠶叢盡,孤城帶碧川?!?/div>
分類:
《漢語大詞典》:察淵魚(察淵魚)
見“ 察見淵魚者不祥 ”。
《漢語大詞典》:倚柱
(1).靠在柱子上。戰(zhàn)國策·燕策三:“ 軻 ( 荊軻 )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駡?!?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夏侯太初 嘗倚柱作書。”
(2).據(jù)戰(zhàn)國策·齊策四載, 齊 人 馮諼 客于 孟嘗君 ,左右賤之,食以草具。 馮諼 倚柱彈其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 命左右食之。有頃, 馮諼 復(fù)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孟嘗君 命左右為之駕。后有頃, 馮諼 又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孟嘗君 乃使人給其老母食用,無使乏。于是 馮諼 不復(fù)歌。后因以“倚柱”謂辭家求宦,不能侍親于膝下。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實之用前韻為老者壽戲答》詞:“老去聊攀 萊子 例,倒著斑衣戲舞。記田舍、火鑪頭語。肘后黃金腰下印,有高堂、未敢將身許。且扇枕,莫倚柱。”
(3).倚靠的柱子。多比喻支持者。 郁達夫 《過去》:“ 老二 象一只雄雞,有什么可笑的事情發(fā)生的時候,總要我做她的倚柱,撲上身來笑個痛快。”
《漢語大詞典》:劍歌(劍歌)
彈劍而歌。典出戰(zhàn)國策·齊策四: 齊 人 馮諼 寄食 孟嘗君 門下,不得意,“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史記·孟嘗君列傳作“ 馮驩 ”。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九:“且復(fù)歸去來,劍歌《行路難》?!?前蜀 韋莊 《東游遠歸》詩:“扣角干名計已疏,劍歌休恨食無魚?!?span id="igmcydr"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劍歌已了,更復(fù)前行,一步一前?!?/div>
《漢語大詞典》:彈劍(彈劍)
猶彈鋏。 唐 李白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詩之一:“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宋 蘇轍 《次韻王適食茅栗》:“故國霜蓬如盌大,夜來彈劍似 馮讙 ?!?/div>
分類:彈鋏
《國語辭典》:彈鋏(彈鋏)  拼音:tán jiá
鋏,劍把。戰(zhàn)國時代齊國人馮諼,因家貧而要求在孟嘗君門下當(dāng)食客,起先不受孟嘗君重視,而以粗食待之,馮諼乃倚柱彈劍,高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姑蠂L君乃依其要求而給予較好的待遇。事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處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蘇軾〈浣溪沙。門外東風(fēng)〉詞:「山頭回首三吳,不應(yīng)彈鋏為無魚?!骨?。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滿目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回首吳關(guān)二千里,分明記得,先生彈鋏,也說歸來是?!?/div>
《漢語大詞典》:歌魚(歌魚)
謂嗟嘆不被知遇。典出戰(zhàn)國策·齊策四:“ 齊 人有 馮諼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孟嘗君 ,愿寄食門下……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唐 杜牧 《寄浙西李判官》詩:“唯念賢哉 崔大讓 ,可憐無事不歌魚!” 明 王錂《春蕪記·說劍》:“正堪憐歌魚幸舍,向人彈徹。”
分類:嗟嘆知遇
《國語辭典》:長鋏(長鋏)  拼音:cháng jiá
武器名。一種刀身劍鋒長的劍。《楚辭。屈原。九章。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埂段倪x。張協(xié)。雜詩一○首之七》:「長鋏鳴鞘中,烽火列邊亭。」
《國語辭典》:彈鋏(彈鋏)  拼音:tán jiá
鋏,劍把。戰(zhàn)國時代齊國人馮諼,因家貧而要求在孟嘗君門下當(dāng)食客,起先不受孟嘗君重視,而以粗食待之,馮諼乃倚柱彈劍,高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姑蠂L君乃依其要求而給予較好的待遇。事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處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蘇軾〈浣溪沙。門外東風(fēng)〉詞:「山頭回首三吳,不應(yīng)彈鋏為無魚。」清。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滿目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回首吳關(guān)二千里,分明記得,先生彈鋏,也說歸來是?!?/div>
《漢語大詞典》:長鋏歸來(長鋏歸來)
比喻因懷才不遇而思歸。 唐 李白 《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詩:“長鋏歸來乎,秋風(fēng)思歸客。”參見“ 彈鋏 ”、“ 長鋏 ”。
《漢語大詞典》:食無魚(食無魚)
戰(zhàn)國策·齊策四:“ 齊 人有 馮諼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孟嘗君 ,愿寄食門下……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焙笏煲浴笆碂o魚”為待客不豐或不受重視、生活貧苦的典故。 宋 楊萬里 《跋蜀人魏致堯撫干萬言書》詩:“雨里短檠頭似雪,客間長鋏食無魚?!?清 曹寅 《飲椿下》詩:“前時舊賓客,恒嘆食無魚?!?/div>
《漢語大詞典》:食魚(食魚)
比喻幕賓受到重視、優(yōu)待。語出戰(zhàn)國策·齊策四:“ 齊 人有 馮諼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孟嘗君 ,愿寄食門下……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笥乙愿妫?孟嘗君 曰:‘食之,比門下之客?!?。 唐 方干 《贈處州段郎中》詩:“德重自將天子合,情高元與世人疏。寒潭是處清連底,賓席何心望食魚?!?明 徐渭 《自為墓志銘》:“﹝余﹞一旦為少保 胡公 羅致幕府……食魚而居廬,人爭榮而安之,而己深以為危。”
《漢語大詞典》:馮諼劍(馮諼劍)
謂懷才未遇者希望為人賞識重用。 唐 錢起 《新豐主人》詩:“客里 馮諼 劍,歌中 寧戚 牛。”參見“ 馮驩彈鋏 ”。
《漢語大詞典》:馮鋏(馮鋏)
“馮驩彈鋏”之省。 唐 羅隱 《投鄭尚書啟》:“何昔時有殉義之人,而今日無死恩之士,輒復(fù)更彈 馮 鋏,上指膺門?!?宋 李曾伯 《水調(diào)歌頭·和吳鶴林舍人送楊柳韻》詞:“ 琳 檄未能草, 馮 鋏直空彈。” 明 邵璨 《香囊記·辭婚》:“鄉(xiāng)書有雁, 晏 裘凋弊成長嘆;旅食無魚, 馮 鋏歌殘厭久居。”
分類:馮驩彈鋏
《國語辭典》:馮驩(馮驩)  拼音:féng huān
人名。戰(zhàn)國齊人。孟嘗君門下食客,曾以食無魚、出無車,彈鋏而歌,孟嘗君聞而特加禮遇。后馮驩為孟嘗君收債于薛城,召債主焚其券,使薛民皆感孟嘗君之德。也作「馮諼」。
《國語辭典》:懷沙(懷沙)  拼音:huái shā
楚辭九章的篇名。為戰(zhàn)國楚人屈原投江前的絕筆,述其懷沙石而投水的悲憤之情。見《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后比喻忠臣殉國?!侗阕?。外篇。名實》:「此古人之所以懷沙負石,赴流魚葬,而不堪與之同世也已矣。」
《漢語大詞典》:汨羅(汨羅)
(1).江名。 湘江 支流。在 湖南省 東北部。上游 汨水 有東西兩源:東源出 江西省 修水縣 境,西源出 湖南省 平江縣 東北境 龍璋山 。兩源在 平江縣 城西匯合后稱 汨羅江 ,西流到 湘陰縣 北注入 洞庭湖 。 戰(zhàn)國 時 楚 詩人 屈原 憂憤國事,投此江而死。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屈原 ﹞於是懷石遂自投 汨羅 以死。” 漢 劉向 《九嘆·離世》:“惜 師延 之浮渚兮,赴 汨羅 之長流。” 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四篇:“ 原 在 湘 沅 之間九年,行吟澤畔,顏色憔悴,作《離騷》。終懷石自投 汨羅 以死,時蓋 頃襄王 十四五年(前二八五或六)也?!?br />(2).借指 屈原 。 清 姚康 《〈嵞山集〉序》:“謂詩文必窮而后工者,大約取證 汨羅 、 杜陵 諸君子。”
《漢語大詞典》:楚魄
指朝云暮雨的 巫山 神女。 宋 范成大 《次韻王浚明用時舉苦熱韻見贈》:“鑠石誰能招 楚 魄,斲冰我欲訪 湘君 ?!?/div>
分類:巫山神女
《國語辭典》:湘累(湘纍)  拼音:xiāng léi
累,冤死的人。屈原投湘江自絕,故稱為「湘累」。漢。揚雄反離騷〉:「欽吊楚之湘累,惟天軌之不辟兮?!骨濉?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谌顺觯骸改菨L滾雪浪拍天,流不盡湘累怨?!?/div>
分類:貶黜
《漢語大詞典》:陳魚(陳魚)
左傳·隱公五年:“遂往,陳魚而觀之, 僖伯 稱疾不從。書曰‘公矢魚 于 棠’,非禮也,且言遠地也。” 杜預(yù) 注:“陳,設(shè)張也。公大設(shè)捕魚之備而觀之?!焙笠蛞浴瓣愻~”為帝王行為不合禮儀之典。 唐 蘇颋 《奉和圣制途次舊居應(yīng)制》:“示威寧校獵,崇讓不陳魚。”
《國語辭典》:仙源  拼音:xiān yuán
1.神仙居住的地方。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太上曰七十二福地,……第四東仙源,……第五西仙源,亦在臺州黃巖縣嶠嶺一百二十里屬地?!?br />2.晉朝陶淵明描寫的理想境界桃花源。唐。王維桃源行〉:「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漢語大詞典》:劉郎(劉郎)
(1).指 南朝 宋武帝 劉裕 。宋書·符瑞志上:“逆旅嫗曰:‘ 劉郎 在室內(nèi),可入共飲酒?!?br />(2).指 漢武帝 劉徹 。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 劉郎 秋風(fēng)客,夜聞馬嘶曉無跡?!?br />(3).指 漢高祖 劉邦 。 宋 辛棄疾 《六幺令》詞:“長喜 劉郎 馬上,肯聽詩書説。”
(4).指 三國 蜀 先主劉備 。 宋 王千秋 《賀新郎·石城吊古》詞:“要約 劉郎 銅雀醉,底事遽爭 荊 楚 ?!?br />(5).指 東漢 劉晨 。相傳 劉晨 和 阮肇 入 天臺山 采藥,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歸,抵家子孫已七世。 唐 司空圖 《游仙》詩之二:“ 劉郎 相約事難諧,雨散云飛自此乖。” 后蜀 顧夐 《虞美人》詞:“此時恨不駕鸞皇,訪 劉郎 ?!?清 無名氏 《后會仙記》:“ 劉郎 曾否訪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br />(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彥 《蘇幕遮》詞:“翠屏深,香篆裊。流水落花,不管 劉郎 到?!?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兒寄去的速,師父束裝得早,三月三 劉郎 到了,攜手兒下妝樓?!眳⒁姟?劉阮 ”。
(7). 唐 劉禹錫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 玄都觀 里桃千樹,盡是 劉郎 去后栽。”此為 禹錫 自稱,后因以“劉郎”指 禹錫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夢得》詩:“ 劉郎 劉郎 莫先起, 蘇臺 蘇臺 隔云水?!?/div>
《漢語大詞典》:劉阮(劉阮)
(1). 東漢 劉晨 和 阮肇 的并稱。相傳 永平 年間, 劉阮 至 天臺山 采藥迷路,遇二仙女,蹉跎半年始歸。時已入 晉 ,子孫已過七代。后復(fù)入 天臺山 尋訪,舊蹤渺然。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元 雜劇中有 王子一 撰《誤入桃源》,即用其事。后用為游仙或男女幽會的典故。 唐 呂巖 《七言》詩之一○四:“曾隨 劉 阮 醉 桃源 ,未省人間欠酒錢?!?后蜀 顧夐 《甘州子》詞:“曾如 劉 阮 訪仙蹤,深洞客,此時逢?!?明 陸采 《明珠記·贅蘋》:“忽成 劉 阮 約,如入 武陵村 。”《宦?!?/span>第五回:“畫眉窗下,孔雀屏前, 天臺 之 劉 阮 重來?!眳⒁姟?劉郎 ”。
(2). 劉伶 、 阮籍 的并稱。 劉 阮 , 魏 晉 時人,以縱酒放達著稱。 清 戴名世 《醉鄉(xiāng)記》:“自 劉 阮 以來,醉鄉(xiāng)遍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劉阮(劉阮)
(1). 東漢 劉晨 和 阮肇 的并稱。相傳 永平 年間, 劉阮 至 天臺山 采藥迷路,遇二仙女,蹉跎半年始歸。時已入 晉 ,子孫已過七代。后復(fù)入 天臺山 尋訪,舊蹤渺然。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元 雜劇中有 王子一 撰《誤入桃源》,即用其事。后用為游仙或男女幽會的典故。 唐 呂巖 《七言》詩之一○四:“曾隨 劉 阮 醉 桃源 ,未省人間欠酒錢?!?后蜀 顧夐 《甘州子》詞:“曾如 劉 阮 訪仙蹤,深洞客,此時逢?!?明 陸采 《明珠記·贅蘋》:“忽成 劉 阮 約,如入 武陵村 ?!?span id="c833esd" class="book">《宦?!?/span>第五回:“畫眉窗下,孔雀屏前, 天臺 之 劉 阮 重來?!眳⒁姟?劉郎 ”。
(2). 劉伶 、 阮籍 的并稱。 劉 阮 , 魏 晉 時人,以縱酒放達著稱。 清 戴名世 《醉鄉(xiāng)記》:“自 劉 阮 以來,醉鄉(xiāng)遍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劉郎(劉郎)
(1).指 南朝 宋武帝 劉裕 。宋書·符瑞志上:“逆旅嫗曰:‘ 劉郎 在室內(nèi),可入共飲酒?!?br />(2).指 漢武帝 劉徹 。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 劉郎 秋風(fēng)客,夜聞馬嘶曉無跡?!?br />(3).指 漢高祖 劉邦 。 宋 辛棄疾 《六幺令》詞:“長喜 劉郎 馬上,肯聽詩書説?!?br />(4).指 三國 蜀 先主劉備 。 宋 王千秋 《賀新郎·石城吊古》詞:“要約 劉郎 銅雀醉,底事遽爭 荊 楚 ?!?br />(5).指 東漢 劉晨 。相傳 劉晨 和 阮肇 入 天臺山 采藥,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歸,抵家子孫已七世。 唐 司空圖 《游仙》詩之二:“ 劉郎 相約事難諧,雨散云飛自此乖?!?后蜀 顧夐 《虞美人》詞:“此時恨不駕鸞皇,訪 劉郎 。” 清 無名氏 《后會仙記》:“ 劉郎 曾否訪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br />(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彥 《蘇幕遮》詞:“翠屏深,香篆裊。流水落花,不管 劉郎 到?!?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兒寄去的速,師父束裝得早,三月三 劉郎 到了,攜手兒下妝樓。”參見“ 劉阮 ”。
(7). 唐 劉禹錫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 玄都觀 里桃千樹,盡是 劉郎 去后栽。”此為 禹錫 自稱,后因以“劉郎”指 禹錫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夢得》詩:“ 劉郎 劉郎 莫先起, 蘇臺 蘇臺 隔云水。”
《國語辭典》:天臺女  拼音:tiān tái nǚ
相傳漢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遇二女子,留居半年,回家時已經(jīng)過了七世了,乃知那二女子是仙女。見《太平廣記。卷六一。天臺二女》。后遂用作仙女的代稱。亦比喻漂亮的女子。南唐。李煜〈菩薩蠻。蓬萊院閉天臺女〉詞:「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div>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臺縣 北。相傳 東漢 時, 劉晨 、 阮肇 到 天臺山 采藥迷路,誤入 桃源洞 遇見兩個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孫已過七代。事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冥錄》。后因以指男女幽會的仙境。 唐 韓偓 《六言》詩之三:“憶淚因成別淚,夢游常續(xù)心游。 桃源洞 口來否?絳節(jié)霓旌久留?!?元 李好古《張生煮?!?/span>第一折:“我與你笑相從,再休提誤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縣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馬洞 ,相傳是 東晉 陶淵明 所記桃花源的遺址。
《漢語大詞典》:阮劉(阮劉)
阮肇 與 劉晨 的并稱。 清 孔尚仁 《桃花扇·題畫》:“重來渾似 阮 劉 仙,借東風(fēng)引入洞中天?!眳⒁姟?阮郎 ”。
分類:阮肇
《漢語大詞典》:阮郎
(1). 漢明帝 永平 五年, 會稽郡 剡縣 劉晨 、 阮肇 共入 天臺山 采藥,遇兩麗質(zhì)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為婿。事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阮郎 本指 阮肇 。后亦借指與麗人結(jié)緣之男子。 唐 劉長卿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詩:“應(yīng)向 桃源 里,教他喚 阮郎 ?!?明 葉憲祖 《鸞鎞記·鎞訂》:“難擺脫情魔障,肯向人間魅 阮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配他公子千金體,年年不放 阮郎 歸,買宅 桃葉 春水?!?br />(2).指 晉 阮咸 。 唐 李商隱 《七夕偶題》詩:“明朝曬犢鼻,方信 阮郎 貧?!眳⒁姟?阮家貧 ”。
《漢語大詞典》:阮家
(1).猶阮舍。 唐 盧綸 《酬趙少君戲示諸侄元陽等因以見贈》詩:“謬入 阮 家逢慶樂,竹林因得奉壺觴?!?唐 戴叔倫 《送李審之桂州謁中丞叔》詩:“到日應(yīng)文會,風(fēng)流勝 阮 家。”參見“ 阮舍 ”。
(2).指 三國 魏 阮瑀 。 唐 郎士元 《送李敖湖南書記》詩:“憐君才與 阮 家同,掌記能資亞相雄?!眳⒁姟?阮瑀 ”。
(3).指 東漢 阮肇 。 唐 杜牧 《宿東橫山瀨》詩:“謾向仙林宿,無人識 阮 家。”參見“ 阮郎 ”。
分類:阮肇
《漢語大詞典》:阮舍
晉書·阮咸傳:“﹝ 咸 ﹞與叔父 籍 為竹林之游…… 咸 與 籍 居道南,諸 阮 居道北,北 阮 富而南 阮 貧。”后因以“阮舍”喻指叔侄之居。 唐 杜甫 《宴忠州使君侄宅》:“自須游 阮 舍,不是怕湖灘?!?仇兆鰲 注:“舍,一作巷。 阮 舍,比姪居?!?/div>
分類:叔侄
《國語辭典》:阮瑀  拼音:ruǎn yǔ
人名。(西元?~212)字元瑜,三國魏陳留人(今河南省陳留縣)。善于章表書記,與陳琳齊名,軍國書檄,多出自二人之手,為建安七子之一。
《漢語大詞典》:阮郎
(1). 漢明帝 永平 五年, 會稽郡 剡縣 劉晨 、 阮肇 共入 天臺山 采藥,遇兩麗質(zhì)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為婿。事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阮郎 本指 阮肇 。后亦借指與麗人結(jié)緣之男子。 唐 劉長卿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詩:“應(yīng)向 桃源 里,教他喚 阮郎 ?!?明 葉憲祖 《鸞鎞記·鎞訂》:“難擺脫情魔障,肯向人間魅 阮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配他公子千金體,年年不放 阮郎 歸,買宅 桃葉 春水?!?br />(2).指 晉 阮咸 。 唐 李商隱 《七夕偶題》詩:“明朝曬犢鼻,方信 阮郎 貧?!眳⒁姟?阮家貧 ”。
《漢語大詞典》:阮肇
喻指情郎。 明 葉憲祖 《鸞鎞記·鎞訂》:“曾記山中逢 阮肇 ,更聞 湘 渚嫁 蘭香 ?!眳⒁姟?阮郎 ”。
分類:阮肇情郎
《漢語大詞典》:阮郎
(1). 漢明帝 永平 五年, 會稽郡 剡縣 劉晨 、 阮肇 共入 天臺山 采藥,遇兩麗質(zhì)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為婿。事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阮郎 本指 阮肇 。后亦借指與麗人結(jié)緣之男子。 唐 劉長卿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詩:“應(yīng)向 桃源 里,教他喚 阮郎 。” 明 葉憲祖 《鸞鎞記·鎞訂》:“難擺脫情魔障,肯向人間魅 阮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配他公子千金體,年年不放 阮郎 歸,買宅 桃葉 春水?!?br />(2).指 晉 阮咸 。 唐 李商隱 《七夕偶題》詩:“明朝曬犢鼻,方信 阮郎 貧?!眳⒁姟?阮家貧 ”。
《漢語大詞典》:阮郎
(1). 漢明帝 永平 五年, 會稽郡 剡縣 劉晨 、 阮肇 共入 天臺山 采藥,遇兩麗質(zhì)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為婿。事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阮郎 本指 阮肇 。后亦借指與麗人結(jié)緣之男子。 唐 劉長卿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詩:“應(yīng)向 桃源 里,教他喚 阮郎 ?!?明 葉憲祖 《鸞鎞記·鎞訂》:“難擺脫情魔障,肯向人間魅 阮郎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配他公子千金體,年年不放 阮郎 歸,買宅 桃葉 春水?!?br />(2).指 晉 阮咸 。 唐 李商隱 《七夕偶題》詩:“明朝曬犢鼻,方信 阮郎 貧?!眳⒁姟?阮家貧 ”。
《漢語大詞典》:阮家貧(阮家貧)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阮仲容 ( 阮咸 )、步兵,居道南,諸 阮 居道北,北 阮 富,南 阮 貧。七月七日,北 阮 盛曬衣,皆紗羅錦綺。 仲容 以竿掛大布犢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fù)爾耳?!焙笠蛞浴叭罴邑殹睘榧揖池毢洹?唐 司空曙 《閑園即事寄陳公》詩:“近水方同 梅市 隱,曝衣多笑 阮 家貧。”
分類:家境貧寒
《漢語大詞典》:阮郎迷
(1).比喻留戀女色,迷不知返。 唐 李冶 《送閻二十六赴剡縣》詩:“歸來重相訪,莫學(xué) 阮郎 迷?!眳⒁姟?阮郎 ”。
(2). 唐 教坊曲名。以 唐 女道士 李冶 詩有“莫學(xué) 阮郎 迷”句得名。 唐 崔令欽 教坊記·曲名:“《阮郎迷》、《牧羊怨》?!?任半塘 箋注:“此調(diào)託于神仙故事,乃道家之曲……女冠 李冶 《送閻二十六赴剡縣》云:‘妾夢經(jīng) 吳苑 ,君行到 剡溪 。歸來重相訪,莫學(xué) 阮郎 迷’,亦可證。 五代 調(diào)中尚存《阮郎歸》,可能創(chuàng)始時先‘歸’后‘迷’,為故事之兩段情節(jié),兩曲皆戲曲也。”
《漢語大詞典》:阮郎
(1). 漢明帝 永平 五年, 會稽郡 剡縣 劉晨 、 阮肇 共入 天臺山 采藥,遇兩麗質(zhì)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為婿。事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阮郎 本指 阮肇 。后亦借指與麗人結(jié)緣之男子。 唐 劉長卿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詩:“應(yīng)向 桃源 里,教他喚 阮郎 ?!?明 葉憲祖 《鸞鎞記·鎞訂》:“難擺脫情魔障,肯向人間魅 阮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配他公子千金體,年年不放 阮郎 歸,買宅 桃葉 春水。”
(2).指 晉 阮咸 。 唐 李商隱 《七夕偶題》詩:“明朝曬犢鼻,方信 阮郎 貧?!眳⒁姟?阮家貧 ”。
《漢語大詞典》:塵甑(塵甑)
后漢書·獨行傳·范冉載, 桓帝 時以 冉 為 萊蕪 長,因遭母憂,不到官,結(jié)草室而居?!八箚温?,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 范史云 ,釜中生魚 范萊蕪 。’”后因以“塵甑”為形容清貧之典。 宋 范成大 《春寒即事留游子明王仲顯》詩:“笑我生塵甑,慚君有意袍;故人能少駐,門徑久蓬蒿。”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一員官:“夫人從容曰:‘君塵甑猶昔,何老誖不念子孫耶?’”
分類:萊蕪到官
《漢語大詞典》:甑塵(甑塵)
見“ 甑塵釜魚 ”。
《國語辭典》:甑塵釜魚(甑塵釜魚)  拼音:zèng chén fǔ yú
甑、釜,皆為炊具。甑塵釜魚指漢朝范冉家境清苦,久不能燒飯,以致炊器積滿塵埃,鍋子生蠹魚。典出《后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比喻生活極為清寒困苦。如:「只要能照著自己的心意過日子,即使甑塵釜魚,我也心甘情愿?!?/div>
《漢語大詞典》:甑生塵(甑生塵)
見“ 甑塵釜魚 ”。
《國語辭典》:甑塵釜魚(甑塵釜魚)  拼音:zèng chén fǔ yú
甑、釜,皆為炊具。甑塵釜魚指漢朝范冉家境清苦,久不能燒飯,以致炊器積滿塵埃,鍋子生蠹魚。典出《后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比喻生活極為清寒困苦。如:「只要能照著自己的心意過日子,即使甑塵釜魚,我也心甘情愿?!?/div>
《漢語大詞典》:范甑
猶范釜。 唐 羅隱 《寄大理徐郎中》詩:“官序 詵 枝老,幽塵 范 甑空?!眳⒁姟?范冉 ”。
《漢語大詞典》:范冉
字 史云 , 東漢 陳留 人。曾師事 馬融 ,通五經(jīng)。 桓帝 時為 萊蕪 長,遭母憂,不就。性狷急,常佩韋以自緩。罹黨錮之禍,遁跡 梁 沛 間,賣卜為生,清貧自守,時或糧絕,窮居自若。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 范史云 ,釜中生魚 范萊蕪 ?!比?,或作“丹”。見后漢書·獨行傳·范冉。后以“范丹”指代貧困而有操守的賢士。 明 邵璨 《香囊記·得書》:“喜得逆旅逢青眼,免使破甑生塵愁 范丹 ?!?span id="38yo8aq"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看來世間聽不得的是媒人的口,他要説了窮, 石崇 也無立錐之地;他要説了富, 范丹 也有萬頃之財。” 清 陳夢雷 《贈臬憲于公》詩:“誰識 范丹 守,猶甘 原憲 貧。”
《漢語大詞典》:萊蕪甑(萊蕪甑)
漢 代 范冉 ,字 史云 ,為 萊蕪 長,后遭黨人禁錮,生活清貧,但窮居自若,言貌無改,當(dāng)時有民謠曰:“甑中生塵 范史云 ,釜中生魚 范萊蕪 。”見后漢書·獨行傳·范冉。后因以“萊蕪甑”指生活清貧。 南朝 梁 吳均 《贈周興嗣》詩之一:“唯安 萊蕪 甑,兼慕 林宗 巾。” 唐 杜甫 《贈裴南部》詩:“塵滿 萊蕪 甑,堂橫 單父 琴。”
《國語辭典》:釜中魚(釜中魚)  拼音:fǔ zhōng yú
鍋里的魚。比喻處于危亡困境中的人。如:「他此時的境遇,彷如釜中魚,岌岌可危?!?/div>
《國語辭典》:釜中之魚(釜中之魚)  拼音:fǔ zhōng zhī yú
比喻處于危亡困境中的人。《三國演義》第四二回:「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矣。」也作「釜底枯魚」、「釜底游魚」、「釜里之魚」。
《漢語大詞典》:釜魚甑塵(釜魚甑塵)
釜中生魚,甑中生塵,比喻生活清貧。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一旦以輜重被訐於監(jiān)司,夫以巡方而黷貨,又何問下吏之操守,釜魚甑塵之風(fēng),空谷於天下矣?!眳⒁姟?釜中生魚 ”。
分類:中生清貧
《國語辭典》:釜中生魚(釜中生魚)  拼音:fǔ zhōng shēng yú
東漢范冉,性違時絕俗。桓帝時,舉以為萊蕪長,因母憂,不到官。與妻結(jié)草室而居,時有糧粒盡,亦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見《后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鍋里只有冷水,長久不用,都生出魚蟲了。比喻生活貧困,斷炊已久。如:「他因長久失業(yè),已到了釜中生魚,無以自存的地步了?!?/div>
《漢語大詞典》:魚生空釜(魚生空釜)
同“ 魚釜塵甑 ”。 宋 陸游 《獨立》詩:“羊踏寒蔬新少夢,魚生空釜久諳窮?!?/div>
《漢語大詞典》:魚釜(魚釜)
見“ 魚釜塵甑 ”。
《漢語大詞典》:魚釜塵甑(魚釜塵甑)
后漢書·獨行傳·范冉:“﹝ 范冉 ﹞遭黨人禁錮,遂推鹿車,載妻子,捃拾自資,或寓息客廬,或依宿樹蔭。如此十餘年,乃結(jié)草室而居焉。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 范史云 ,釜中生魚 范萊蕪 。’” 范冉 字 史云 , 桓帝 時曾任 萊蕪 長。后以“魚釜塵甑”謂貧窮得無糧可炊。 清 陳烺 《梅喜緣·情訴》曲:“甘守著裙布釵荊,甘受盡魚釜塵甑,不慚愧牛衣對影,也惟愿鹿車挽并?!币嗍∽鳌?魚釜 ”。 清 張問陶 《話故山》詩:“詞人久已甘魚釜,新婦猶知羨鹿車?!?清 朱鶴齡 《湖翻行》:“竟日魚釜無炊煙,澆愁何處沽村酒?!?/div>
分類:范冉萊蕪
《國語辭典》:赪尾(赬尾)  拼音:chēng wěi
魚疲勞則尾呈赤色。語出《詩經(jīng)。周南。汝墳》:「魴魚赪尾,王室如燬?!购笥靡员扔魅嗣袷芾в谂罢?。唐。韋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黑頭期命爵,赪尾尚憂魴?!?/div>
《漢語大詞典》:魚尾赤(魚尾赤)
即魚尾紅。 宋 惠洪 《夏日偶書》詩:“雷后怒云魚尾赤,林梢剩水鴨頭青?!?span id="72jr2qb" class="book">《水滸傳》第三二回:“頂上頭巾魚尾赤,身上戰(zhàn)袍鴨頭緑?!眳⒁姟?魚尾紅 ”。
《漢語大詞典》:魚尾紅(魚尾紅)
像鯉魚尾的顏色,紅中略透金黃色。多指晚霞的顏色。 宋 惠洪 《效李白湘中體》詩:“夕光江搖魚尾紅,何處扁舟開晚篷。” 元 宇文公諒 《西湖竹枝詞》之三:“斷霞灑灑魚尾紅,清唱一聲 吳山 東?!?元 喬吉 《梁州第七·射雁》套曲:“魚尾紅殘霞隱隱,鴨頭緑秋水涓涓。”
《國語辭典》:魴魚赪尾(魴魚赬尾)  拼音:fáng yú chēng wěi
魴魚疲勞時,白尾會變成紅色。故用以比喻生活極勞苦?!对娊?jīng)。周南。汝墳》:「魴魚赪尾,王室如燬?!?/div>
《國語辭典》:殃及池魚(殃及池魚)  拼音:yāng jí chí yú
比喻無故受累。參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條。
《國語辭典》:池魚(池魚)  拼音:chí yú
1.池中的魚。亦用以比喻受限制,無法隨心所欲,自由伸展?!秴问洗呵?。離俗覽。高義》:「(重耳)去齊之曹,曹共公視其駢脅,使袒而捕池魚?!箷x。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br />2.比喻無辜的人。參見「池魚之殃」條。如:「殃及池魚」。
《漢語大詞典》:傳書(傳書)
(1).謂使書籍流傳于世。莊子·天道:“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br />(2).指抄寫或刻印書籍。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 劉韶美 在都下累年,不以家行,得俸專以傳書。書必三本,雖數(shù)百卷為一部者亦然?!?br />(3).傳授書籍。 唐 李白 《訪道安陵遇蓋寰為予造真箓臨別留贈》詩:“學(xué)道 北海 仙,傳書 蘂珠宮 ?!?br />(4).傳遞書信。 唐 李商隱 《離思》詩:“朔雁傳書絶, 湘 篁染淚多?!?span id="2aig3xa" class="book">《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自從當(dāng)日插了釵,離不得下財納禮,奠雁傳書?!?明 許潮 《武陵春》:“仙姑既牽情 劉 阮 ,此人可以傳書。” 柯巖 《奇異的書簡》一:“ 柳毅 又是怎樣替人往深海里傳書,用鮫綃分開碧藍的海水,娶了美麗的 龍女 為妻啦。”
《國語辭典》:尺素  拼音:chǐ sù
書信?!段倪x。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0713' target='_blank'>秦觀 踏莎行。霧失樓臺詞:「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div>
《漢語大詞典》:烹魚(烹魚)
詩·檜風(fēng)·匪風(fēng):“誰能亨魚?溉之釜鬵。” 毛 傳:“亨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亨魚,則知治民矣?!焙?,“ 烹 ”的古字。后以喻治民。 宋 王應(yīng)麟 玉?!さ蹖W(xué)·慶歷邇英閣講詩:“三月戊午講《匪風(fēng)》‘誰能亨魚’。上曰:‘ 老子 謂治民若烹小鮮,義近是乎?’ 丁度 曰:‘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參見“ 烹小鮮 ”。
分類:治民
《漢語大詞典》:烹小鮮(烹小鮮)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河上公 注:“鮮,魚。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治國煩則下亂?!焙蟊扔髦螄忝裰?。 唐 高適 《過盧明府有贈》詩:“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鮮?!?清 袁枚 隨園隨筆·烹小鮮之訛:“ 老子 言治大國若烹小鮮,言烹小魚者不事割鱗剖腹,意在簡便耳?!?/div>
《漢語大詞典》:烹鯉(烹鯉)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焙笠浴芭膈帯苯柚甘盏接H友來信。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雕蟲蒙記憶,烹鯉問沉綿?!?/div>
分類:親友來信
《國語辭典》:素書(素書)  拼音:sù shū
1.信函。《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長跪讀素書,書上竟何如。」
2.書名。舊題黃石公撰,一卷,宋張商英注。內(nèi)容以仁、義、道、德、禮五者為主旨,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疑即商英所偽托。
《漢語大詞典》:素鯉(素鯉)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焙笠蚍Q書信為素鯉。 唐 武元衡 《祭李吉甫文》:“風(fēng)傳麗句,緘開素鯉。金石相投,鏗然在耳。”
分類:書信
《漢語大詞典》:錦鱗書(錦鱗書)
語本《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币蛑高h方之書信。 唐 杜牧 《春思》詩:“綿羽啼來久,錦鱗書未傳?!币嗍》Q“ 錦鱗 ”。 后蜀 顧夐 《酒泉子》詞:“錦鱗無處傳幽意,海燕蘭堂春又去?!?宋 蔡伸 《風(fēng)流子》詞:“無奈錦鱗杳杳,不渡 橫塘 。” 清 陳維嵩 《好事近·丙辰早春得云間張洮侯寅冬所寄書》詞:“春水錦鱗通,忽把故人墨跡?!?/div>
分類:遠方書信
《國語辭典》:雙魚(雙魚)  拼音:shuāng yú
1.二魚。唐。白居易 家園三絕之二:「何如家醞雙魚榼,雪夜花時長在前?!?br />2.書信。唐。李白 贈漢陽輔錄事詩二首之二:「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唐。杜甫送吳梓州李使君之任〉詩:「五馬何時到,雙魚會早傳。」
3.漢代有雙魚洗,上書大吉羊(祥)字,后人因以雙魚寓吉祥之意。宋。董逌《廣川書跋。卷五。素洗雙魚洗列錢洗》:「政和元年,饒州得素洗二、雙魚洗六。」
分類:書信
《國語辭典》:雙鯉(雙鯉)  拼音:shuāng lǐ
書信的代稱。參見「雙鯉魚」條。唐。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yè)使君扶侍赴唐州詩:「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yīng)稀?!固?。李商隱 寄令狐郎中詩:「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國語辭典》:雙鯉(雙鯉)  拼音:shuāng lǐ
書信的代稱。參見「雙鯉魚」條。唐。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yè)使君扶侍赴唐州詩:「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yīng)稀。」唐。李商隱 寄令狐郎中詩:「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div>
《國語辭典》:魚封(魚封)  拼音:yú fēng
書札。元。關(guān)漢卿《拜月亭》第四折:「今日這半邊鸞鏡得團圓,早則那一紙魚封不更傳。」
分類:書信
《國語辭典》:魚書(魚書)  拼音:yú shū
1.書信。宋。晏殊〈無題〉詩:「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骨?。宋凌云 偶成詩:「天外魚書絕,征人豈念家?」
2.唐時用作憑信的魚形符節(jié),以木或銅制成。唐。陸贄冬至大禮大赦制〉:「刺史停替,須待魚書?!挂卜Q為「魚符」。
《國語辭典》:魚書(魚書)  拼音:yú shū
1.書信。宋。晏殊〈無題〉詩:「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骨?。宋凌云 偶成詩:「天外魚書絕,征人豈念家?」
2.唐時用作憑信的魚形符節(jié),以木或銅制成。唐。陸贄冬至大禮大赦制〉:「刺史停替,須待魚書?!挂卜Q為「魚符」。
《國語辭典》:魚雁(魚雁)  拼音:yú yàn
語本《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埂稘h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蘇建》:「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fù)至匈奴,……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购笠蛞浴隔~雁」合為書信之代稱。宋。晏幾道 生查子。關(guān)山魂夢長詞:「關(guān)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div>
《國語辭典》:鯉魚(鯉魚)  拼音:lǐ yú
1.動物名。硬骨魚綱。體呈側(cè)扁的紡綞形,口吻鈍圓,邊有長短觸須各一對,有發(fā)達的咽頭骨。脊鰭長、尾鰭分叉,鱗大。食水草及魚介類,棲小河池沼等處,現(xiàn)多為人工飼養(yǎng)的食用魚。也稱為「文魚」。
2.比喻書信。參見「鯉素」條。唐。孟浩然 送王大校書詩:「尺書能不吝,時望鯉魚傳。」
《國語辭典》:魚書(魚書)  拼音:yú shū
1.書信。宋。晏殊〈無題〉詩:「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骨?。宋凌云 偶成詩:「天外魚書絕,征人豈念家?」
2.唐時用作憑信的魚形符節(jié),以木或銅制成。唐。陸贄冬至大禮大赦制〉:「刺史停替,須待魚書。」也稱為「魚符」。
《國語辭典》:鱗鴻(鱗鴻)  拼音:lín hóng
魚雁的代稱。比喻書信。宋。李甲帝臺春。芳草碧色〉詞:「又還問鱗鴻,試重尋消息?!姑?。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鱗鴻何處?回不得一紙斷腸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