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30,分12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蟲魚注
懸魚絕(又作:廚有懸魚)
吹笛魚龍出
鯨魚膾
得魚忘筌(又作:忘筌得魚)
魚變(又作:魚躍)
釣魚座上(又作:銅盤釣魚)
鼎魚(又作:魚游沸鼎)
水犀強弩戰(zhàn)魚蝦
風木
釜中游魚
鰥魚
枯魚過河泣(又作:枯魚泣 ...)
好魚輸獺盡
魚沫(又作:魚吹沫 江湖魚有沫)
典故
蟲魚注


《爾雅注疏》卷一〈爾雅序〉~5~
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者,莫近于《爾雅》。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一〈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后二首〉
〈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后二首〉其一:「晉人目二子,其猶吹一吷【案:音血。小生。莊子。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戴。姓。晉人。名。梁之賢者。】。區(qū)區(qū)自其下,顧肯掛牙舌。春秋書王法,不誅其人身。爾雅注蟲魚,定非磊落人。湜也困公安,不自閑窮年【不自閑其閑窮年】。枉智思掎摭,糞壤污穢豈有臧【糞壤間污穢豈有臧】。誠不如兩忘,但以一概量?!?/span>
典故
懸魚絕
 
廚有懸魚


《謝承后漢書》卷二〈羊續(xù)傳〉~30~
羊續(xù)為南陽太守,好啖生魚。府丞焦儉以三月望餉鯉魚一尾,續(xù)不違意,受而懸之于庭,少有皮骨。明年三月,儉復(fù)饋一魚。續(xù)出昔枯魚以示儉,以杜其意,遂終身不復(fù)食。
《太平御覽》卷九百三十六〈鱗介部下·鯉魚〉~429~
三國吳·謝承《后漢書》曰:「羊續(xù)好食生魚,為南陽太守,丞侯儉貢鯉,續(xù)受而懸之一歲。儉復(fù)致一枚,續(xù)乃以所懸枯魚以示儉,終身不復(fù)食魚?!?/span>
典故
吹笛魚龍出


《太平廣記》卷四百一十六〈草木十一·木怪下·江叟〉~3389~
開成中,有江叟者多讀道書,廣尋方術(shù),善吹笛。往來多在永樂縣靈仙閣。時沈飲酒。適閿鄉(xiāng),至盤豆館東官道大槐樹下醉寢。及夜艾稍醒,聞一巨物行聲,舉步甚重。叟暗窺之,見一人崔嵬高數(shù)丈,至槐側(cè)坐,而以毛手捫叟曰:「我意是樹畔鋤兒,乃甕邊畢卓耳?!顾烨么髽鋽?shù)聲曰:「可報荊館中二郎來省大兄?!勾蠡蹦苏Z云:「勞弟相訪?!顾坡劵睒渖?,有人下來與語。須臾,飲酌之聲交作。荊山槐曰:「大兄何年拋卻兩京道上槐王耳?!勾蠡痹唬骸肝胰鬃樱敆壌宋??!骨G山槐曰:「大兄不知老之將至,猶顧此位。直須至火入空心,膏流節(jié)斷,而方知退。大是無厭之士。何不如今因其震霆,自拔于道,必得為材用之木,構(gòu)大廈之梁棟,尚存得重重碎錦,片片真花。豈他日作朽蠹之薪,同入爨為煨燼耳?」大槐曰:「雀鼠尚貪生,吾焉能辦此事邪?」槐曰:「老兄不足與語?!垢鎰e而去。及明,叟方起。數(shù)日,至閿鄉(xiāng)荊山中,見庭槐森聳,枝干扶疏,近欲十圍,如附神物。遂伺其夜,以酒脯奠之云:「某昨夜,聞槐神與盤豆官道大槐王論語云云某臥其側(cè),并歷歷記其說。今請樹神與我言語?!够痹唬骸父凶雍褚猓斢泻吻??殊不知爾夜爛醉于道,夫乃子邪!」叟曰:「某一生好道,但不逢其師。樹神有靈,乞為指教。使學(xué)道有處,當必奉酬?!够鄙裨唬骸缸拥肭G山,尋鮑仙師。脫得見之,或水陸之間,必獲一處度世。蓋感子之請。慎勿泄吾言也。君不憶華表告老狐,禍及馀矣?!观鸥兄x之。明日,遂入荊山,緣巖循水,果訪鮑仙師。即匍匐而禮之。師曰:「子何以知吾而來師也?須實言之?!观挪桓译[,具陳荊山館之樹神言也。仙師曰:「小鬼焉敢專輒指人?!刮茨艽蠖握D之,且飛符殘其一枝。叟拜乞免。仙師曰:「今不誅,后當繼有來者?!顾熘^叟曰:「子有何能?一一陳之?!观旁唬骸负玫?,癖于吹笛?!瓜蓭熞蛄钊〉讯抵?。仙師嘆曰:「子之藝至矣。但所吹者,枯竹笛耳。吾今贈子玉笛,乃荊山之尤者。但如常笛吹之。三年,當召洞中龍矣。龍既出,必銜明月之珠而贈子。子得之,當用醍醐煎之三日。凡小龍已腦疼矣。蓋相感使其然也。小龍必持化水丹而贖其珠也。子得當吞之,便為水仙,亦不減萬歲。無煩吾之藥也。蓋子有琴高之相耳。仙師遂出玉笛與之。叟曰:「玉笛與竹笛何異?」師曰:「竹者青也,與龍色相類,能肖之吟,龍不為怪也。玉者白也,與龍相克,忽聽其吟,龍怪也,所以來觀之。感召之有能變耳。義出于玄。」叟受教乃去。后三年,方得其音律。后因之岳陽,刺史李虞館之。時大旱,叟因出笛,夜于圣善寺經(jīng)樓上吹。果洞庭之渚,龍飛出而降。云繞其樓者不一,遂有老龍,果銜珠贈叟。叟得之,依其言而熬之二晝。果有龍化為人,持一小藥合,有化水丹,匍匐請贖其珠。叟乃持合而與之珠,餌其藥,遂變童顏。入水不濡。凡天下洞穴,無不歷覽。后居于衡陽,容發(fā)如舊耳。
典故
鯨魚膾
 
此外諸余從省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贈劉師服【贈劉師命】〉
羨君齒牙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我今牙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爛飯穩(wěn)送之,合口軟嚼如牛齝。妻兒恐我生悵望,盤中不饤栗與梨。祗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懸知漸莽鹵。朱顏皓頸訝莫親,此外諸馀誰更數(shù)。憶昔太公仕進初,口含兩齒無贏馀。虞翻十三比豈少,遂自惋恨形于書。丈夫命存百無害,誰能點檢形骸外。巨緡東釣儻可期,與子共飽鯨魚膾。
典故
得兔
  
忘筌蹄
   
棄筌
 
筌蹄棄
  
忘筌得魚
 
問舊蹄
 
得兔忘筌
 
釣罷忘筌


《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944~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例句

曾向空門學(xué)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

如何臨逝水,白發(fā)未忘筌。 徐凝 問漁叟

妙取筌蹄棄,高宜百萬層。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風流俱善價,愜當久忘筌。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往事盡筌蹄,虛懷寄杯杓。 權(quán)德輿 奉和李大夫題鄭評事江樓

從師當鼓篋,窮理久忘筌。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一卷疏蕪一百篇,名成未敢暫忘筌。 鄭谷 卷末偶題三首

獨夫長啜泣,多士已忘筌。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典故 
高躍龍津
 
魚變
   
為龍
   
化龍


《太平廣記》卷四百六十六〈水族三·龍門〉~3839~
辛氏《三秦記》:「龍門山在河?xùn)|界。禹鑿山斷門闊一里馀。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渚川爭來赴之。 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云雨隨之,天火自后燒其尾,乃化為龍矣。」
《新校本陳書》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文學(xué)蔡凝
凝年位未高,而才地為時所重,常端坐西齋,自非素貴名流,罕所交接,趣時者多譏焉。高宗常謂凝曰:「我欲用義興主?錢肅為黃門郎,卿意何如?」凝正色對曰:「帝鄉(xiāng)舊戚,恩由圣旨,則無所復(fù)問。若格以僉議,黃散之職,故須人門兼美,惟陛下裁之?!垢咦谀欢?。肅聞而有憾,令義興主日譖之于高宗,尋免官,遷交阯。頃之,追還。
《新校本南史》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九蔡廓玄孫凝
尋授吏部侍郎。凝年位未高,而才地為時所重,常端坐西齋,自非素貴名流,罕所交接,趣時者多譏焉。宣帝嘗謂凝曰:「我欲用義興主?錢肅為黃門侍郎,卿意如何?」凝正色曰:「帝鄉(xiāng)舊戚,恩由圣旨,則無所復(fù)問。若格以僉議,黃散之職,故須人門兼美。」帝默然而止。肅聞而不平,義興公主日譖之,尋免官,遷交趾。頃之追還。

例句

擬占名場第一科,龍門十上困風波。 劉復(fù) 送黃曄明府岳州湘陰赴任(一作劉三復(fù)詩)

馬鬣今無所,龍門昔共登。 劉禹錫 傷丘中丞并引

登龍舊美無邪徑,折桂新榮盡直枝。 姚鵠 及第后上主司王起

當年門下化龍成,今日馀波進后生。 孟球 和主司王起

撰碑縱托登龍伴,營奠應(yīng)支賣鶴錢。 方干 哭喻鳧先輩

退飛鶯谷春零落,倒卓龍門路渺茫。 李山甫 下第獻所知三首之三

早覓為龍去,江湖莫漫游。 李群玉 放魚

登龍屈指內(nèi),飛譽甚籍籍。 李群玉 送魏圭覲省

龍門君夭矯,鶯谷我綿蠻。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居守相國崔公兼呈工部劉公

倚風遺鹢路,隨水到龍門。 杜甫 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xué)士

龍門八上不知津,唯有君心困益親。 楊發(fā) 東齋夜宴酬紹之起居見贈

未知魚躍地,空愧鹿鳴篇。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為龍將可望,今日愧才虛。 王季則 魚上冰

龍門變化人皆望,鶯谷飛鳴自有時。 王涯 廣宣上人以詩賀放榜和謝

畫虎已成翻類狗,登龍才變即為魚。 皮日休 宏詞下第感恩獻兵部侍郎

上得龍門還失浪,九江何處是歸期。 盧綸 小魚詠寄涇州楊侍郎

柳垂平澤雨,魚躍大河風。 盧綸 送元贊府重任龍門縣

好去長江千萬里,不須辛苦上龍門。 竇鞏 放魚

河中得上龍門去,不嘆江湖歲月深。 章孝標 鯉魚

龍門盛事無因見,費盡黃金老隗臺。 羅隱 送章碣赴舉

退鹢已經(jīng)三十載,登龍曾見一千人。 許棠 獻獨孤尚書

結(jié)綬位卑甘晚達,登龍心在且高吟。 鄭谷 作尉鄠郊送進士潘為下第南歸

兄弟相歡初讓果,鄉(xiāng)人爭賀舊登龍。 錢起 送冷朝陽擢第后歸金陵覲省

刷羽思喬木,登龍恨失波。 錢起 長安落第作

眼看魚變辭凡水,心逐鸚飛出瑞風。 陳標 贈元和十三年登第進士

去浪指期魚必變,出門回首馬空嘶。 韋莊 江上逢史館李學(xué)士

濡沫情雖密,登門事已遼。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

明年自此登龍后,回首荊門一路塵。 齊己 送相里秀才赴舉

典故
盤中釣
 
釣魚座上
 
銅盤釣魚

相關(guān)人物
左慈
 
曹操(魏武帝)


《后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shù)傳·左慈傳》
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少有神道。嘗在司空曹操坐,操從容顧眾賓曰:「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吳松江鱸魚耳?!狗庞谙伦鴳?yīng)曰:「此可得也?!挂蚯筱~盤貯水,以竹竿餌釣于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操大拊掌笑,會者皆驚。操曰:「一魚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餌鉤沈之,須臾復(fù)引出,皆長三尺馀,生鮮可愛。操使目前鲙之,周浹會者。操又謂曰:「既已得魚,恨無蜀中生姜耳?!?/span>

例句

玉管時來鳳,銅盤即釣魚。 王維 贈東岳焦煉師

賣鲊市中何許人,釣魚坐上誰家子。 韓翃 贈別華陰道士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丘遲


《昭明文選》卷四十三南朝梁·丘希范(遲)《與陳伯之書》
「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唐·李善注引袁崧《后漢書》:「朱穆上疏曰:養(yǎng)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燋爛?!?/span>

例句

魚游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李商隱 行次昭應(yīng)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

鼎魚猶假息,穴蟻欲何逃。 杜甫 喜聞將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典故
強弩萬夫雄
 
萬弩落潮頭
 
兒戰(zhàn)千弩
 
水犀強弩戰(zhàn)魚蝦


《蘇軾詩集》卷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四:「吳兒生長狎濤淵,冒利輕生不自憐。東海若知明主意,應(yīng)教斥鹵變桑田?!?/span>
《國語》卷二十〈越語上·句踐滅吳〉~637~
國之父兄請曰:「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今越國亦節(jié)矣,請報之?!咕溘`辭曰:「昔者之戰(zhàn)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與知恥?請姑無庸戰(zhàn)?!垢感钟终堅唬骸冈剿姆庵畠?nèi),親吾君也,猶父母也。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讎,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fù)戰(zhàn)?!咕溘`既許之,乃致其眾而誓之曰:「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恥也,而患其眾之不足也。今寡人將助天滅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果行,國人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是故敗吳于囿,又敗之于沒,又郊敗之。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皋魚


《韓詩外傳》卷九~367~
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xué),游諸侯,以后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span>

例句

先壟每懷風木夜,畫堂無復(fù)彩衣時。 牟融 翁母些

典故
釜中游魚


《后漢書》卷五十六〈張王種陳列傳·張綱〉~88~
時廣陵賊張嬰等眾數(shù)萬人,殺刺史、二千石,寇亂揚徐閒,積十馀年,朝廷不能討。冀乃諷尚書,以綱為廣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馬,綱獨請單車之職。既到,乃將吏卒十馀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貪暴,故致公等懷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為之者又非義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祿相榮,不愿以刑罰相加,今誠轉(zhuǎn)禍為福之時也。若聞義不服,天子赫然震怒,荊、楊、兗、豫大兵云合,豈不危乎?若不料彊弱,非明也;棄善取惡,非智也;去順效逆,非忠也;身絕血嗣,非孝也;背正從邪,非直也;見義不為,非勇也:六者成敗之幾,利害所從,公其深計之?!箣肼?,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fù)相聚偷生,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閒耳。今聞明府之言,乃嬰等更生之辰也。既陷不義,實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綱約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嬰深感悟,乃辭還營。明日,將所部萬馀人與妻子面縛歸降。
典故

《玉溪生詩集箋注》卷二〈李夫人三首〉
〈李夫人三首〉其三:「清澄有馀幽素香,鰥魚渴鳳真珠房。不知瘦骨類冰井,更許夜簾通曉霜?!骨?#183;馮皓箋注:「鰥魚渴鳳?!姑鞒实客??!?/span>
《陸游集》卷四〈劍南詩稿·晚登望云〉
衰如蠹葉秋先覺,愁似鰥魚夜不眠。
典故  
過河魚
 
過而留泣
 
戒魴鯉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卷十〈樂府古辭·雜曲歌辭·枯魚過河泣〉~286~
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fù)及。作書與魴鱮,相教慎出入。
典故
好魚輸獺盡
 

《禮記·月令》
「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箹|漢·鄭玄注:「此時魚肥美,獺將食之,先以祭也?!?/span>

例句

好魚輸獺盡,白鷺鎮(zhèn)長饑。 李群玉 龍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之八

獺祭川水大,人家春日長。 獨孤及 山中春思

典故
聚沫
   
濡呴
 
魚吹沫
  
相忘江湖
 
沫相濡
 
江湖相忘
 
湖海相忘
 
江海相忘
  
惠沫
 
江湖魚有沫
    
煦沫鱗
  
相煦沫


《莊子集釋》卷三上〈內(nèi)篇·大宗師〉~242~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例句

寂寥相喣沫,浩蕩報恩珠。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好音憐鎩羽,濡沫慰窮鱗。 柳宗元 酬婁秀才將之淮南見贈之什

無聲但呀呀,以氣相喣濡。 白居易 放魚

濡沫情雖密,登門事已遼。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

共矜名已泰,詎肯沫相濡。 駱賓王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國語辭典》:得魚忘筌(得魚忘筌)  拼音:dé yú wàng quán
筌,捕魚用的竹器。得魚忘筌指捕得了魚,便忘掉了筌。語本《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贡扔魑虻勒咄湫魏 !段倪x。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五首之四》:「嘉彼釣叟,得魚忘筌?!购筠D(zhuǎn)比喻人在成功后就忘本背恩。明。朱權(quán)《荊釵記》第一五出:「愿他獨占魁選,榮顯。母妻封贈受皇宣,門楣顯,姓名傳。得魚后,怎忘筌?」
《漢語大詞典》:得魚忘荃(得魚忘荃)
比喻已達目的,即忘其憑借?!败酢币嘧鳌?筌 ”。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成玄英 疏:“筌,魚笱也,以竹為之,故字從竹。亦有從草者,蓀荃也,香草也,可以餌魚,置香於柴木蘆葦之中以取魚也。蹄,兔罝也,亦兔弶也,以繫係兔腳,故謂之蹄。此二事,譬也?!?三國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之十四:“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郭沫若 《新舊與文白之爭》:“我們讀書求學(xué)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div>
分類:忘其憑借
《漢語大詞典》:忘筌
(1).忘記了捕魚的筌。比喻目的達到后就忘記了原來的憑借。語出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避酰ā?筌 ”。 晉 何劭 《贈張華》詩:“奚用遺形骸,忘筌在得魚。” 唐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獨夫常獨泣,多士已忘筌?!?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灑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2).引申喻不值得重視的事或物。 唐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詩:“曾向空門學(xué)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元 王禎 農(nóng)書卷二二:“資爾屈伸功用畢,莫將良器等忘筌?!?/div>
《漢語大詞典》:忘蹄
猶忘筌。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陸德明 釋文:“蹄,兔罥也;又云兔弶也,繫其腳,故曰蹄也。” 金 李純甫 《畫兔》詩:“搗藥元無死,忘蹄始見渠?!?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國語辭典》:筌蹄  拼音:quán tí
1.比喻為達某種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參見「荃蹄」條。唐。白居易〈禽蟲十二章詩。序〉:「莊列寓言,風騷比興,多假蟲鳥以為筌蹄?!?br />2.南朝時貴族與士大夫講經(jīng)說法時所執(zhí)拂麈之類的東西?!赌鲜?。卷八○。賊臣傳。侯景傳》:「上索筌蹄,曰:『我為公講?!幻半x席,使其唱經(jīng)?!?/div>
《國語辭典》:跳龍門(跳龍門)  拼音:tiào lóng mén
比喻考試及第,或由貧賤轉(zhuǎn)為富貴。參見「登龍門」條。元。關(guān)漢卿《蝴蝶夢。楔子》:「若三個兒到開春,有什么實誠定準?怎生便能夠跳龍門?」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本是個跳龍門、登虎榜,青燈黃卷客?!?/div>
分類:士子登第
《國語辭典》:登門(登門)  拼音:dēng mén
上門?!度龂萘x》第六五回:「玄德親登門,請二人出仕?!埂读凝S志異。卷五。封三娘》:「然貧賤者與貴人交,足未登門,先懷慚怍,恐為婢仆下眼覷,是以不果來?!?/div>
《國語辭典》:登龍(登龍)  拼音:dēng lóng
比喻成名發(fā)跡,飛黃騰達。如:「幾年不見他,沒想到已是千萬富翁,真是登龍有術(shù)?。 ?/div>
《漢語大詞典》:魚躍(魚躍)
(1).謂魚跳出水面。《禮記·喪大記》:“魚躍拂池。” 晉 庾闡 《三月三日臨曲水》詩:“輕舟沉飛觴,鼓枻觀魚躍?!?唐 李頻 《夏日過友人檀溪別業(yè)》詩:“鷺棲依緑篠,魚躍出清萍?!?元 許恕 《次張大年韻》:“魚躍亂流時倚杖,鶯啼新緑晝移尊。”
(2).比喻動作像魚那樣跳躍。如:一個魚躍,把飛來的球接住。
《國語辭典》:龍門(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聲望高的人的宅第?!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固?。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
2.科舉試場的正門?!度辶滞馐贰返谒亩兀骸复鬆敗⒍敻诉@些人進去,到了二門口接卷,進龍門歸號?!埂都t樓夢》第一一九回:「我們兩個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來,在龍門口一擠,回頭就不見了。」
3.漢朝司馬遷生于龍門,故以龍門代指司馬遷。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信生世等于龍門,辭親同于河洛?!?/div>
《漢語大詞典》:魚游沸鼎(魚游沸鼎)
同“ 魚游釜中 ”。 唐 李商隱 《行次昭應(yīng)縣道上》詩:“魚游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亦作“ 魚游沸鼎 ”。 清 張鵬翀 《和岐亭戒殺詩》之二:“魚游沸鼎中,烹燖化為汁?!?/div>
《漢語大詞典》:鼎魚(鼎魚)
鼎中之魚。比喻瀕于滅亡的人或事物。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鼎魚猶假息,穴蟻欲何逃?!眳⒁姟?鼎魚幕燕 ”。
《漢語大詞典》:鼎魚幕燕(鼎魚幕燕)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鷰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李善 注:“ 袁嵩 《后漢書》:‘ 朱穆 上疏曰:養(yǎng)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燋爛?!?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左氏傳》曰:‘ 吳 季札 曰:夫子之在此也,猶鷰巢于幕之上。’”后以“鼎魚幕燕”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宋 王禹偁 《擬侯君集平高昌紀功碑序》:“我?guī)焺t奉辭伐罪,鳴皷而前,鱗萃翼涉,然猶以之環(huán)合,鼎魚幕燕,孤壘于是卵危?!?span id="vdvx4n4" class="book">《元史·外夷傳一·高麗》:“大軍已駐乎心腹,鼎魚幕燕,亡在旦夕。”
《漢語大詞典》:風木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養(yǎng)。典出《韓詩外傳》。 宋 劉宰 《分韻送王去非之官山陰得再字》:“桃李春正華,風木養(yǎng)不待。” 明 朱鼎《玉鏡臺記·宴會》:“ 溫嶠 今日正可承歡養(yǎng)志,報效劬勞,豈敢浮慕勛名,遺憂風木?!?/div>
《漢語大詞典》:鰥魚(鰥魚)
(1).即鱤魚。 明 楊慎 異魚圖贊·鰥魚:“敝笱在梁,其魚惟鰥,其大盈車,餌以豚豩,鰥死以餌,士死以貪?!?br />(2).釋名·釋親屬:“無妻曰鰥。鰥,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恆鰥鰥然也。故其字從魚,魚目恆不閉者也?!焙笠蛞浴蚌婔~”謂郁悒不寐。 唐 于武陵 《長信宮》詩:“一從悲畫扇,幾度泣鰥魚?!?宋 劉過 《浣溪沙·春晚書情》詞:“海燕成巢終是客,鰥魚入夜幾曾眠?!?清 喬崇烈 《立秋日枕上》詩:“笛簟初宜夜,鰥魚自愴情?!?br />(3).喻無妻獨居的成年男子。 宋 梅堯臣 《秋日舟中有感》詩:“鰥魚空戀穴,獨鳥未離柯。”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羅浮幻跡》:“年將二十,猶作鰥魚,性喜靜,愛梅,欲學(xué) 林和靖 之為人。”
《國語辭典》:枯魚(枯魚)  拼音:kū yú
乾魚?!俄n非子。外儲說左下》:「枯魚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饑色?!埂段倪x。應(yīng)璩。百一詩》:「田家無所有,酌醴焚枯魚。」
《國語辭典》:枯魚之肆(枯魚之肆)  拼音:kū yú zhī sì
賣乾魚的市場。《莊子。外物》:「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比喻處于困境。唐。元稹《鶯鶯傳〉:「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shù)月間,索我于枯魚之肆矣!」
分類:困境絕境
《漢語大詞典》:枯魚泣(枯魚泣)
喻身陷絕境。 元 程鉅夫 《為曹仲堅題漁父圖》詩:“大罾小罟較得失,魴鱮暗作枯魚泣。” 元 楊維楨 《周急謠》:“君不見曩歲溝魂悔不及,至今寃作枯魚泣?!眳⒁姟?枯魚過河泣 ”。
分類:身陷絕境
《漢語大詞典》:枯魚過河泣(枯魚過河泣)
《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四·枯魚過河泣》:“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fù)及。”后因以喻誓死進擊,不顧及失敗。 宋 陸游 《聞虜亂有感》詩:“頭顱自揣已可知,一死猶思報明主……羞為老驥伏櫪悲,寧作枯魚過河泣?!?/div>
《漢語大詞典》:枯魚過河泣(枯魚過河泣)
《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四·枯魚過河泣》:“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fù)及?!焙笠蛞杂魇乃肋M擊,不顧及失敗。 宋 陸游 《聞虜亂有感》詩:“頭顱自揣已可知,一死猶思報明主……羞為老驥伏櫪悲,寧作枯魚過河泣?!?/div>
《國語辭典》:獺祭(獺祭)  拼音:tà jì
獺貪食,常將所捕的魚陳列水邊,俗稱祭魚。參見「獺祭魚」條。
《國語辭典》:獺祭魚(獺祭魚)  拼音:tà jì yú
獺喜吃魚,常將所捕的魚井然有序的陳列岸邊,如同陳列祭祀的供品,遂稱為「獺祭魚」?!抖Y記。月令》:「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购笮稳萘_列典故、堆砌成文。宋。吳炯《五總志》:「唐李商隱為文,多檢閱書史,鱗次堆積左右,時謂為獺祭魚。」
《國語辭典》:以沫相濡  拼音:yǐ mò xiāng rú
比喻人同處于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參見「相濡以沫」條。宋。范成大 次韻龔養(yǎng)正病中見寄詩:「激水要令風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div>
《漢語大詞典》:呴沫
語出莊子·大宗師。喻指撫慰或救助。梁書·任昉傳:“﹝ 劉孝標 論曰﹞故魚以泉涸而呴沫,鳥因?qū)⑺蓝Q?!?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詮俗:“以言呴沫人,令其意靡靡焉輭也,曰水?!?清 顧炎武 《寄弟紓及友人江南》詩之三:“雖鄰河伯居,未肯求呴沫?!眳⒁姟?呴濕濡沫 ”。
分類:撫慰救助
《漢語大詞典》:呴濕濡沫(呴濕濡沫)
語本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呴以濕,相濡以沫?!北扔魍幚Ь?,互相救助。 清 錢謙益 《祭姚母文夫人》:“鏃礪道義,切磨文章,呴濕濡沫,蛩巨扶將。” 清 錢謙益 《趙景之宮允六十壽序》:“余于 趙 氏祖子孫三世矣……菀枯盈虛,呴濕濡沫,未嘗不相共也?!?/div>
《漢語大詞典》:涸溜
干枯的小水流。 唐 盧綸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詩:“徹底碧潭滋涸溜,壓枝紅艷照枯株。”
《漢語大詞典》:濡沫
用唾沫來濕潤。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語出莊子·天運:“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南朝 宋 朱廣之 《諮顧道士夷夏論》:“檢其言也,彼我俱遣;尋其旨也,老釋無際。俱遣則濡沫可遣,無際則不負高貴?!?唐 元稹 《酬白學(xué)士》詩:“臥轍希濡沫,低顏受頷頤?!?宋 蘇軾 《和王晉卿》:“謂言相濡沫,未足救溝瀆?!?/div>
《漢語大詞典》:相忘鱗(相忘鱗)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后因以“相忘鱗”比喻優(yōu)游自得者。 晉 李颙 《經(jīng)渦路作》詩:“肇允相忘鱗,翻為涸池魚?!?/div>
《漢語大詞典》:相濡沫
見“ 相濡以沫 ”。
《國語辭典》:相濡以沫  拼音:xiāng rú yǐ mò
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濕。語出《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比喻人同處于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也作「濡沫涸轍」、「以沫相濡」。
《漢語大詞典》:相濡相呴
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金 元好問 《女兒山避兵送李長源歸關(guān)中》詩:“相濡相呴尚可活,轢釜何曾厭求索?!眳⒁姟?相濡以沫 ”。
《國語辭典》:相濡以沫  拼音:xiāng rú yǐ mò
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濕。語出《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贡扔魅送幱诶Ь?,而互相以微力救助。也作「濡沫涸轍」、「以沫相濡」。
《漢語大詞典》:魚沫(魚沫)
(1).魚所吐之水沫。 唐 李賀 《古悠悠行》:“海沙變成石,魚沫吹 秦橋 ?!?元 柳貫 《初夏齋中雜題》詩之五:“魚沫吹還息,蛛絲斷忽抽?!?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石語·三石:“遙望是寺,魚沫吹門,蠔光次壁,朝晴暮雨,含影虛無?!?br />(2).典出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焙笠浴棒~沫”比喻人外困境時相依為命,互相救助。 宋 范成大 《喜沈叔晦至》詩:“江湖幾魚沫,風雨一雞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