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30,分12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武昌魚(又作:不食武昌魚)
江魚入饌(又作:魚感姜出)
角生魚
羨魚情(又作:羨魚心 ...)
金魚
鯨魚
爵馬魚龍
君臣魚水(又作:魚得水)
枯魚章
老魚跳波(又作:弦奏躍魚 ...)
魚羹
鯉魚風
魚戲新荷動
魚水親(又作:魚水恩 劉葛魚水)
龍魚
典故 
不食武昌魚
 
建業(yè)歌

相關人物
孫皓
 
陸凱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陸凱傳〉~400~
皓徙都武昌,揚土百姓溯流供給,以為患苦,又政事多謬,黎元窮匱。凱上疏曰:「臣聞有道之君,以樂樂民;無道之君,以樂樂身。樂民者,其樂彌長;樂身者,不樂而亡。夫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民安則君安,民樂則君樂。自頃年以來,君威傷于桀紂,君明闇于奸雄,君惠閉于群孽。無災而民命盡,無為而國財空,辜無罪,賞無功,使君有謬誤之愆,天為作妖。而諸公卿媚上以求愛,困民以求饒,導君于不義,敗政于淫俗,臣竊為痛心。今鄰國交好,四邊無事,當務息役養(yǎng)士,實其廩庫,以待天時。而更傾動天心,騷擾萬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非保國養(yǎng)民之術也。臣聞吉兇在天,猶影之在形,響之在聲也,形動則影動,形止則影止,此分數(shù)乃有所系,非在口之所進退也。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但坐賞輕而罰重,政刑錯亂,民力盡于奢侈,目眩于美色,志濁于財寶,邪臣在位,賢哲隱藏,百姓業(yè)業(yè),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憂。漢所以彊者,躬行誠信,聽諫納賢,惠及負薪,躬請巖穴,廣采博察,以成其謀。此往事之明證也。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曹失綱紀,晉有其政。又益州危險,兵多精彊,閉門固守,可保萬世,而劉氏與奪乖錯,賞罰失所,君恣意于奢侈,民力竭于不急,是以為晉所伐,君臣見虜。此目前之明驗也。臣闇于大理,文不及義,智慧淺劣,無復冀望,竊為陛下惜天下耳。臣謹奏耳目所聞見,百姓所為煩苛,刑政所為錯亂,愿陛下息大功,損百役,務寬蕩,忽苛政。又武昌土地,實危險而塉確,非王都安國養(yǎng)民之處,船泊則沈漂,陵居則峻危,且童謠言:『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yè)死,不止武昌居?!怀悸勔硇菫樽?,熒惑作妖,童謠之言,生于天心,乃以安居而比死,足明天意,知民所苦也。

例句

得餐武昌魚,不顧潯陽田。 獨孤及 下弋陽江舟中代書寄裴侍御

魚聽建業(yè)歌聲過,水看瞿塘雪影來。 羅隱 游江夏口

典故
江魚入饌
 
姜詩躍鯉
 
魚感姜出

相關人物
姜詩


《東觀漢記》卷十〈姜詩傳〉
姜詩,字士游。廣東洛人也。適值年荒,與婦傭作養(yǎng)母。賊經(jīng)其里,束兵安步,云「不可驚孝子」。母好飲江水,兒常取水,溺死。夫婦痛,恐母知,詐曰行學。歲歲作衣,投于江中。俄而涌泉出舍側,味如江水,日生鯉一雙。

例句

魚因感姜出,鶴為吊陶來。 李商隱 過姚孝子廬偶書

盛彥感螬,姜詩躍鯉。 李瀚 蒙求

青青竹筍迎船出,日日江魚入饌來。 杜甫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還黔中(得開字)

典故
角生魚

相關人物
子英

參考典故
琴高騎魚


《述異記》卷下
江陰北有子英廟,子英即野人也。善入水捕魚。得一赤鯉,將著家池水養(yǎng)之。后長徑一丈,有角翅,謂子英曰:「我迎汝身,汝上我背?!顾焐谔欤瑸樯裣?,晉時人。

例句

誰言姓琴氏,獨跨角生魚。 賈島 寄李辀侍郎

典故
羨魚情
 
羨魚心
     
臨川思結網(wǎng)
 
結網(wǎng)空羨


《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列傳〉~2504~
古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今臨政而愿治七十馀歲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則可善治,善治則災害日去,福祿日來。詩云:「宜民宜人,受祿于天?!篂檎擞诿裾撸坍斒艿撚谔?。夫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脩飭也;五者脩飭,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靈,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唐·顏師古曰:「言當自求之?!?/span>
《昭明文選》卷十五〈賦辛·志中·歸田賦〉~692~
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例句

不逐浮云不羨魚,杏花茅屋向陽居。 劉商 歸山留別子侄二首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可即明時老,臨川莫羨魚。 李頎 送人歸沔南

憶昨未知道,臨川每羨魚。 杜牧 卜居招書侶

結網(wǎng)時空久,臨川意有馀。 王季則 魚上冰

壁間潛認偷光處,川上寧忘結網(wǎng)時。 王播 淮南游故居感舊酬西川李尚書德裕

憶昨未知道,臨川每羨魚。 許渾 卜居招書侶

一生徒羨魚,四十猶聚螢。 高適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

擇木無利刃,羨魚無巧綸。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貧。 鮑溶 將歸舊山留別孟郊

典故

《全唐詩》卷四百一十六〈自責〉
犀帶金魚束紫袍,不能將命報分毫。他時得見牛常侍,為爾君前捧佩刀。
典故
斬鯨
  
相關人物
楚王


《春秋左傳·宣公十二年》
「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于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箷x·杜預注:「鯨鯢,大魚名,以喻不義之人,吞食小國?!?/span>

例句

三千里外布干戈,果得鯨鯢入網(wǎng)羅。 朱沖和 遺臨平監(jiān)吏

一揮氛沴靜,再舉鯨鯢滅。 李世民 經(jīng)跛薛舉戰(zhàn)地

劍門失險曾縛虎,淮水安流緣斬鯨。 李逢吉 奉酬忠武李相公見寄

幸過剪鯨地,感慕神且英。 李隆基 行次成皋途經(jīng)先圣擒建德之所緬思功業(yè)感而賦詩

公時呵?貐,首唱卻鯨魚。 杜甫 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頌德敘懷斐然之作三十韻

典故
爵馬魚龍


《昭明文選》卷十一〈賦己·游覽·蕪城賦〉~505~
若夫藻扃黼帳,歌堂舞閣之基。璇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吳蔡齊秦之聲,魚龍爵馬之玩。
典故
君臣魚水
 
魚得水
 
諸葛三分漢

相關人物
諸葛亮(字孔明)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92~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nèi)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瓜戎髟唬骸干?!」于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典故
枯魚章

相關人物
卞彬


《南史》卷七十二〈文學列傳·卞彬·卞彬〉~766~
卞彬字士蔚,濟陰冤句人也。祖嗣之,中領軍。父延之,弱冠為上虞令,有剛氣。會稽太守孟顗以令長裁之,積不能容,脫幘投地曰:「我所以屈卿者,政為此幘耳。今已投之卿矣。卿以一世勛門,而傲天下國士。」拂衣而去。彬險拔有才,而與物多忤。齊高帝輔政,袁粲、劉彥節(jié)、王蘊等皆不同,而沈攸之又稱兵反。粲、蘊雖敗,攸之尚存。彬意猶以高帝事無所成,乃謂帝曰:「比聞謠云『可憐可念尸著服,孝子不在日代哭,列管暫鳴死滅族』。公頗聞不?」時蘊居父憂,與粲同死,故云「尸著服」也?!阜拐?,衣也?!感⒆硬辉谌沾蕖拐?,褚字也。彬謂沈攸之得志,褚彥回當敗,故言哭也。列管謂蕭也。高帝不悅,及彬退,曰:「彬自作此。」后常于東府謁高帝,高帝時為齊王。彬曰:「殿下即東宮為府,則以青溪為鴻溝,鴻溝以東為齊,以西為宋?!谷栽佋娫疲骸刚l謂宋遠,跂予望之?!顾齑筲柚迹虼藬P廢數(shù)年,不得仕進。乃擬趙壹窮鳥為《枯魚賦》以喻意。

例句

咋筆話肝肺,詠茲枯魚章。 李群玉 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典故 
弦奏躍魚
 
魚出聽曲
 
魚吹燕蹴
 
魚躍聞曲


《淮南子》卷十六〈說山訓〉~52~
瓠巴鼓瑟,而淫魚出聽;伯牙鼓琴,駟馬仰秣;介子歌龍蛇,而文君垂泣。故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岸不枯。螾無筋骨之強,爪牙之利,上食晞堁,下飲黃泉,用心一也。清之為明,杯水見眸子;濁之為闇,河水不見太山。視日者眩,聽雷者聾,人無為則治,有為則傷。東漢·高誘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魚喜音,出頭于水而聽之?!?/span>
《荀子·勸學篇》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例句

夢入坤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李賀 李憑箜篌引

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杜甫 城西陂泛舟

燈前往往大魚出,聽曲低昂如有求。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竊效泉魚躍,因聞郢曲妍。 獨孤及 和張大夫秋日有懷呈院中諸公

舞盤回雪動,弦奏躍魚隨。 獨孤及 李卿東池夜宴得池字

典故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崔鉉列傳〉~4974~
鉉字臺碩,擢進士第,從李石荊南為賓佐,入拜司勛員外郎、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學士承旨。武宗好蹴鞠、角抵,鉉切諫,帝褒納之。會昌三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鉉入朝凡三歲至宰相,而石猶在江陵。澤潞平,兼戶部尚書。與李德裕不●,罷為陜虢觀察使。宣宗初,擢河中節(jié)度使,以御史大夫召,用會昌故官輔政,進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封博陵郡公?!C所善者鄭魯、楊紹復、段鑲、薛蒙,頗參議論,時語曰:「鄭、楊、段、薛,炙手可熱;欲得命通,魯、紹、鑲、蒙?!沟勐勚?,題于扆。是時,魯為刑部侍郎,鉉欲引以相,帝不許,用為河南尹。它日,帝語鉉曰:「魯去矣,事由卿否?」鉉惶懼謝罪。
典故

《玉臺新詠》卷七南朝梁·簡文帝(蕭綱)《艷歌篇十八韻》
「燈生陽燧火,塵散鯉魚風?!骨?#183;吳兆宜注引《提要錄》:「鯉魚風,九月風也?!?/span>

例句

后溪暗起鯉魚風,船旗閃斷芙蓉干。 李商隱 河內(nèi)詩二首之二

樓前流水江陵道,鯉魚風起芙蓉老。 李賀 江樓曲

醉帆張數(shù)幅,唯待鯉魚風。 陸龜蒙 江行

典故
蓮葉田田
 
魚戲新荷動


《樂府詩集》卷二十六〈相和歌辭·相和曲上·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典故
魚水親
 
魚水恩
 
劉葛魚水

相關人物
劉備
 
諸葛亮(字孔明)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
「亮答曰:『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幌戎髟唬骸荷?。』于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如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挥稹w乃止?!?/span>

例句

小白鴻翼于夷吾,劉葛魚水本無二。 李白 君道曲(梁之雅歌有五篇。今作一章。)

稍令社稷安,自契魚水親。 杜甫 別蔡十四著作

永安宮外有祠堂,魚水恩深祚不長。 竇常 謁諸葛武侯廟

典故

《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
「龍魚陵居在其此,狀如貍(當作鯉)。一曰蝦。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晉·郭璞《圖贊》:「龍魚一角,似鯉居陵,俟時而出,神靈攸乘,飛騖九城,乘云上升?!?/span>
《詞源》
《詞源》,頁二五一:「傳柑:北宋時上元夜于宮中宴近臣,貴戚宮人得以黃柑相遺,謂之傳柑?!?/span>

《漢語大詞典》:武昌魚(武昌魚)
三國 吳 嗣主 孫晧 從 建業(yè) 遷都 武昌 ,丞相 陸凱 進諫,疏中引童謠:“寧飲 建業(yè) 水,不食 武昌 魚”。見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武昌 魚指 武昌 附近所產(chǎn)的團頭魴。 唐 岑參 《送費子歸武昌》詩:“秋來倍憶 武昌 魚,夢著只在 巴陵 道。” 明 李贄 《與劉肖川書》:“但恐檀越遠去,外護無依,不肖當為 武昌 魚,任人膾炙矣?!?毛澤東 《水調(diào)歌頭·游泳》詞:“才飲 長沙 水,又食 武昌 魚。”
《漢語大詞典》:結網(wǎng)(結網(wǎng))
亦作“ 結罔 ”。 織網(wǎng)。漢書·揚雄傳上:“ 雄 以為臨川羨魚,不如歸而結罔。” 南唐 陳陶 《閑居雜興》詩之二:“中原莫道無麟鳳,自是皇家結網(wǎng)疎?!?宋 黃庭堅 《演雅》詩:“桑蠶作繭自纏裹,珠蝥結網(wǎng)工遮邏?!?柯巖 《奇異的書簡·美的追求者》:“蜘蛛在屋角結網(wǎng)了,它有著多么堅韌不拔的毅力呵!”
分類:結網(wǎng)
《漢語大詞典》:羨魚(羨魚)
喻空存想望。 唐 孟浩然 《臨洞庭》詩:“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唐 高適 《奉酬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詩:“一生徒羨魚,四十猶聚螢。”參見“ 臨淵羨魚 ”。
分類:想望
《國語辭典》:臨淵羨魚(臨淵羨魚)  拼音:lín yuān xiàn yú
比喻雖有愿望,但只憑空妄想,難收實效。參見「臨河羨魚」條?!稘h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腹湃擞醒栽唬骸号R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唤衽R政而愿治七十馀歲矣,不如退而更化?!?/div>
《國語辭典》:臨川羨魚(臨川羨魚)  拼音:lín chuān xiàn yú
比喻雖有愿望,若無實際行動,也無濟于事。參見「臨河羨魚」條?!段倪x。張衡。歸田賦》:「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div>
《國語辭典》:臨河羨魚(臨河羨魚)  拼音:lín hé xiàn yú
語本《文子。上德》:「臨河欲魚,不若歸而織網(wǎng)?!贡扔髦粦{空妄想而不去實行?!痘茨献印Uf林》:「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wǎng)?!挂沧鳌概R川羨魚」、「臨淵羨魚」。
《國語辭典》:臨淵羨魚(臨淵羨魚)  拼音:lín yuān xiàn yú
比喻雖有愿望,但只憑空妄想,難收實效。參見「臨河羨魚」條?!稘h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腹湃擞醒栽唬骸号R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今臨政而愿治七十馀歲矣,不如退而更化。」
《國語辭典》:臨河羨魚(臨河羨魚)  拼音:lín hé xiàn yú
語本《文子。上德》:「臨河欲魚,不若歸而織網(wǎng)?!贡扔髦粦{空妄想而不去實行?!痘茨献印Uf林》:「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wǎng)?!挂沧鳌概R川羨魚」、「臨淵羨魚」。
《國語辭典》:金魚(金魚)  拼音:jīn yú
1.古代官員的佩飾。唐制三品以上、元代四品以上官員佩帶金魚飾。唐。元稹 自責詩:「犀帶金魚束紫袍,不能將命報分毫?!?br />2.鑰匙。古代鑰匙形狀似魚,故稱為「金魚」。唐。李商隱 和友人戲贈詩二首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魚鎖桂叢?!?br />3.動物名。硬骨魚綱鯉目鯉科。為鯽魚的變種,由鯽魚經(jīng)不斷的人工選種、配種與淘汰而成。體形略呈圓球狀,凸眼,鱗片有金光,顏色鮮艷,鰭大,尾作三分或四分,可供觀賞。因金魚富文彩,故也稱為「文魚」。
《漢語大詞典》:金魚符(金魚符)
(1).金質(zhì)的魚符。 唐 代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佩帶, 開元 初,從五品亦佩帶,用以表示品級身分。 金 制,四品以上佩帶。見新唐書·車服志、金史·輿服志中。亦省作“ 金魚 ”。 唐 韓愈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銘》:“天子使貴人持紫衣金魚以賜?!?唐 元稹 《自責》:“犀帶金魚束紫袍,不能將命報分毫?!?br />(2). 遼 代調(diào)發(fā)兵馬的一種符信。遼史·兵衛(wèi)志上:“鑄金魚符,調(diào)發(fā)軍馬……上遣大將持金魚符,合,然后行。”
《漢語大詞典》:金魚袋(金魚袋)
(1).魚袋的一種。金飾,用以盛放金魚符。 唐 制,三品以上官員佩金魚袋。 宋 代無魚符,官員公服則系魚袋于帶而垂于后,但不復如 唐 之符契。 唐 元稹 《秋分日祭百神文》:“皇帝遣通議大夫行內(nèi)侍省常侍、賜紫金魚袋李某,祭于百神之靈。”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近世授觀察使者不帶金魚袋。初名臣 錢若水 拜觀察使,佩魚自若,人皆疑而問之。 若水 勌於酬辯,録 唐 故事一番在袖中,人問者,輙示之。”參閱新唐書·車服志、宋史·輿服志五。
(2).比喻高官顯爵。 宋 梅堯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聞南捷》:“腰佩金魚服金帶,榻前拜跪稱圣皇。” 明 鄭若庸 《玉玦記·侵南》:“手中持玉節(jié),腰下佩金魚,脫卻戎服?!?清 唐孫華 《次韻答倪草亭》之二:“逢時休羨金魚佩,對景思傾藥王船?!?/div>
《國語辭典》:鯨魚(鯨魚)  拼音:jīng yú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目。外形似魚,但用肺呼吸,為現(xiàn)今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生活于海洋,胎生,鼻孔在頭頂上,故常露出水面呼吸。皮肉可食,脂肪可制油,亦供醫(yī)藥、工業(yè)用。
分類:鯨魚撞鐘
《國語辭典》:鯨鯢(鯨鯢)  拼音:jīng ní
1.兇猛吞食小魚的鯨和鯢。比喻兇暴不義之人?!蹲髠鳌P辍罚骸腹耪呙魍醴ゲ痪?,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姑?。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猿公妙術,出匣來戮盡鯨鯢?!?br />2.無罪而被殺戮的人。《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妻子無辜,并為鯨鯢?!?/div>
《國語辭典》:老魚跳波(老魚跳波)  拼音:lǎo yú tiào bō
魚隨樂聲跳躍。比喻音律精妙。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div>
《國語辭典》:酪奴  拼音:luò nú
茶的別名?!队讓W瓊林。卷三。飲食類》:「茶曰酪奴,又曰瑞草?!?/div>
分類:
《漢語大詞典》:魚羹(魚羹)
魚做的糊狀食物。南齊書·孝義傳·樂頤:“吏部郎 庾杲之 甞往候, 頤 為設食,枯魚菜菹而已。 杲之 曰:‘我不能食此?!嘎勚猿龀I鹏~羹數(shù)種?!?前蜀 李珣 《漁歌子》詞之二:“水為鄉(xiāng),蓬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徐珂 《清稗類鈔·飲食·魚羹》:“魚羹亦有塊、整之別:整魚以白腮鱸魚為上品,其次鯽魚;塊魚以青魚為上品,其次鯉魚?!?碧野 《青山常在水長流》:“它們(水貂)被養(yǎng)育在水邊的鐵絲籠里,每只每天吃三兩魚羹。”
分類:食物前蜀
《漢語大詞典》:鯉魚風(鯉魚風)
九月風;秋風。 南朝 梁簡文帝 《艷歌篇》:“燈生陽燧火,塵散鯉魚風?!?唐 李商隱 《河內(nèi)詩》之二:“后溪暗起鯉魚風,船旗閃斷芙蓉干?!?馮浩 箋注引《提要錄》:“鯉魚風,乃九月風也?!?龔騫 《九秋詩》:“鯉魚風緊蘆花起,漁笛閒吹聲不止?!币嗍∽鳌?鯉風 ”。 清 厲鶚 《山坡羊·秋雨初霽》曲:“鯉風試弄憑闌袖,自笑文園多病后?!?/div>
分類:九月秋風
《漢語大詞典》:龍魚(龍魚)
(1).即龍鯉。一說指鯢魚,人魚。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貍。一曰鰕。” 郭璞 注:“或曰:龍魚似貍,一角?!?郝懿行 箋疏:“龍魚, 郭氏 《江賦》作龍鯉, 張衡 《思玄賦》仍作龍魚……貍當為鯉,字之譌?!?袁珂 校注:“龍魚,疑即《海內(nèi)北經(jīng)》所記陵魚,蓋均神話傳説中人魚之類也?!?唐 韓愈 《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入海觀龍魚,矯翮逐黃鵠?!?元 呂誠 《南海口號》之二:“船來爭市龍魚鮓,客至先需荔子盤?!眳⒁姟?龍鯉 ”。
(2).古國名。文選·張衡〈思玄賦〉:“超 軒轅 於西海兮,跨 汪氏 之 龍魚 ?!?張銑 注:“ 軒轅 、 汪氏 、 龍魚 ,皆國名?!?br />(3).道教符箓。 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龍魚字 暘谷 傳書,蝌蚪文傳桑授道。”
《漢語大詞典》:龍鯉(龍鯉)
指穿山甲。又稱鯪鯉。文選·郭璞〈江賦〉:“龍鯉一角,奇鶬九頭?!?李善 注:“山海經(jīng)曰:‘龍鯉陵居,其狀如鯉?!蛟唬骸堲~一角也?!卑矗癖?span id="tbewnfc" class="book">《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作“龍魚”,《海內(nèi)北經(jīng)》作“陵魚”。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一·鯪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