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巴黎盆地  拼音:bā lí pén dì
Paris Basin
地名。位于法國北部,南為中央高原,西臨阿摩里卡丘陵,東有佛日山、阿登高原和萊因蘭山。塞納河流貫其間,首都巴黎位于其中。
《國語辭典》:的黎波里  拼音:dì lí bō lǐ
Tripoli
城市名:(1)北非國家利比亞的首都,位于國境西北部,瀕臨地中海,港灣深闊,貿(mào)易很盛,輸出以羊毛、地毯為大宗。(2)位于黎巴嫩西北部,貝魯特之東,瀕地中海,為黎國重要港口之一。
《國語辭典》:康德黎  拼音:kāng dé lí
Dr.James Cantlie
人名。(西元1851~1926)英國名醫(yī),為國父在香港西醫(yī)書院求學時的業(yè)師。西元一八九六年國父在倫敦蒙難,幸賴康氏多方營救,始獲脫險。著有《孫逸仙與新中國》一書。
《國語辭典》:黎元洪  拼音:lí yuán hóng
人名。(西元1864~1928)字宋卿,湖北省黃陂縣人。清末革命軍起事于武昌,被推為都督,后當選為副總統(tǒng)。袁世凱死后,繼任大總統(tǒng),后因復辟之亂而去職。民國十一年復被曹錕、吳佩孚擁為總統(tǒng),十二年被迫離職。十七年病逝于天津。
《國語辭典》:蘇黎士(蘇黎士)  拼音:sū lí shì
Zürich
城市名。位于瑞士北部。為蘇黎世州首府,瑞士最大的都市,歐洲主要交通要道,亦是最大的自由匯兌市場。化學、冶金、精密工業(yè)均相當發(fā)達,亦為觀光及學術(shù)中心。也作「蘇黎世」。
《漢語大詞典》:哥斯達黎加
北美洲國家。在中美洲地區(qū)南部,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面積5.11萬平方千米。人口319.1萬(1994年),首都圣何塞。多山地和高原。地處熱帶。農(nóng)業(yè)占重要地位。主產(chǎn)咖啡和香蕉,并為重要出口商品。
《漢語大詞典》:狐黎
見“ 狐棃 ”。
《漢語大詞典》:狐梨
亦作“ 狐黎 ”。亦作“ 狐梨 ”。 蟲名。即蜻蜒。爾雅·釋蟲“虰蛵負勞” 晉 郭璞 注:“或曰即蜻蛉也, 江 東呼為狐棃。所未聞。”《方言》第十一“蜻蛉謂之蝍蛉” 晉 郭璞 注:“六足四翼蟲也,音靈, 江 東名為狐黎?!?章炳麟 新方言·釋動物:“通言謂之蜻蜓, 江 東呼狐梨?!?/div>
分類:蟲名郭璞
《漢語大詞典》:花黎胡哨
見“ 花貍狐哨 ”。
《國語辭典》:花貍狐哨  拼音:huā li hú shào
1.顏色華美紛雜,含有輕貶之意。《西游記》第一二回:「我家是清涼瓦屋,不像這個害黃病的房子,花貍狐哨的門扇?!挂沧鳌富惡凇埂?br />2.舉止輕佻,言語慧黠。也作「花麗狐哨」。
《漢語大詞典》:蛤黎醬(蛤黎醬)
蛤蜊肉制成的醬。 清 翟灝 通俗編·禽魚·蛤黎醬:“以蛤?qū)贋轷?,自昔有之,?越 人仍詡此為佳味?!眳㈤?宋 王鞏 《清虛雜著·補闕》。
分類:蛤蜊
《漢語大詞典》:呵黎勒
植物名。果實可作收澀劑,主治久咳久瀉等癥。也譯作訶梨勒。 清 曹寅 《竹村大理筵上食石首魚作》詩:“老眼愁看富貴花,病軀思啖呵黎勒。”參見“ 三勒漿 ”。
《漢語大詞典》:三勒漿(三勒漿)
酒名。 唐 時從 波斯 傳入。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又有三勒漿,類酒,法出 波斯 。三勒者,謂菴摩勒、毗梨勒、訶梨勒。”
《漢語大詞典》:訶黎勒(訶黎勒)
見“ 訶梨勒 ”。
《國語辭典》:訶梨勒(訶梨勒)  拼音:hē lí lè
植物名。使君子科欖仁樹屬,落葉大喬木。樹皮灰褐色。葉有柄,橢圓形或闊倒卵形,葉背及葉柄均密被毛茸。穗狀或圓錐花序,花兩性,綠白色或黃色。核果倒卵形,可供藥用,有下氣消痰之效。原產(chǎn)于印度、斯里蘭卡至中國大陸云南。也稱為「訶子」。
《漢語大詞典》:查黎
(腳步)歪斜不穩(wěn)。系“趄趔”之音轉(zhuǎn)。 元 關(guān)漢卿 《調(diào)風月》第二折:“見我這般微微喘息,語言恍惚,腳步兒查黎?!?明 朱有燉 《辰鉤月》第二折:“乜斜著眼腦胡支對,一會家意張狂腳步查黎。”
《國語辭典》:芭黎  拼音:bā lí
用竹條或木條編成的障隔物?!妒酚?。卷七○。張儀傳》唐。司馬貞。索隱:「芭黎即織木葺為葦籬也,今江南亦謂葦籬曰:『芭籬』。」也稱為「籬笆」。
《國語辭典》:芭籬(芭籬)  拼音:bā lí
用竹子或灌木等編成的障隔物?!妒酚?。卷七○。張儀列傳》:「苴蜀相攻擊?!固?。司馬貞。索隱:「芭黎即織木葺為葦籬也,今江南亦謂葦籬曰芭籬也?!挂卜Q為「籬笆」。
分類:草編障隔
《國語辭典》:巴黎大學(巴黎大學)  拼音:bā lí dà xué
位于法國巴黎。為中世紀古老大學之一,成立約于十二世紀,以神學研究著稱。初設(shè)于塞納河中的西堤(Cité)島上,十三世紀遷移至Sainte Geneviève山丘上成立索邦學院。在1968年學潮之后,分成十三所獨立大學。分別以巴黎第一大學、第二大學到第十三大學為名,但不涉及任何的優(yōu)劣排名。
《漢語大詞典》:巴黎高等師范學校
法國培養(yǎng)教學和科研人才的高等學校。1795年創(chuàng)建于巴黎。原名巴黎師范學校,1845年改現(xiàn)名。1903年起成為巴黎大學的附屬機構(gòu)。分文理兩科。學校免收學費并向?qū)W生發(fā)放助學金。畢業(yè)后須到指定崗位為國家服務(wù)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