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黎民鐸,字覺于。石城人。明思宗崇禎六年(一六三三)舉人,七年(一六三四)聯(lián)捷會(huì)試副榜。甲申后家居不出。著有《汶塘詩集》。民國《石城縣志》卷七有傳。
人物簡介
黎志升,字子方,湖廣岳州府華容縣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禎六年癸酉科舉人,七年(1634年)甲戌科進(jìn)士,在兵部觀政后,九年授易州知州,十二年升任戶部福建司員外郎,管理臺基廠,不久貶任兩淮鹽運(yùn)司經(jīng)歷,升青州府推官。后官山西提學(xué)副使。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黎志升被任命為弘文館大學(xué)士,三月二十五日入閣主試,題為『蒞中國而四夷也』。所取者,授科、道、防禦、尹、牧等官職。崇禎十七年十二月,福王朝廷治從賊之獄,黎志升列“一等應(yīng)磔者”。
人物簡介
黎春曦,字梅映,廣東廣州府南海縣人,明朝官員。賜特用進(jìn)士出身。崇禎六年(1633年)中舉人,十三年以乙榜舉人賜特用,十五年登進(jìn)士。官武定知州,清廉忤上。國變不出,作詩歌抒憤,著有《九江鄉(xiāng)志》等。
人物簡介
【生卒】:?—1646 【介紹】: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啟七年舉人。再應(yīng)會(huì)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yàn)榻?jīng)濟(jì)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yīng)陳子壯薦,為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謚忠憫。有《蓮須閣詩文集》。全粵詩·卷六○一
黎遂球(一六○二 — 一六四六),字美周。番禺人。五六歲能讀書,九歲能文工詩,人稱絕代才子。明熹宗天啟七年(一六二七)舉人。明思宗崇禎元年(一六二八),赴試過金陵,會(huì)影園集賦黃牡丹詩,即席成十首,錢謙益置第一,人稱“牡丹狀元”。時(shí)邊疆多事,詔舉經(jīng)濟(jì)名儒,禮部侍郎陳子壯首以遂球薦,以母老未就。崇禎十七年,清軍陷北京,遂球聞變痛哭,誓死報(bào)國。福王立,徵拜兵部職方司主事,監(jiān)督廣東兵赴贛。乃罄其家產(chǎn),治鐵銃五百函,并火器藥弩之屬,以資軍用。城破,遂球下城,督健卒數(shù)百人奮呼巷戰(zhàn),脅中三矢,與其弟遂琪,仆盧從贊、梁阿義、陳廣金等三十馀人,同日戰(zhàn)死。追贈(zèng)兵部尚書,謚忠憫。著有《蓮須閣集》二十六卷。事見集中所附查繼佐撰傳,又清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錄》卷九、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五有傳。黎遂球詩,現(xiàn)存明崇禎十七年四知堂居士抄本《迦陵集》不分卷、《蓮須閣詩集》十卷(《蓮須閣集》二十六卷,前十卷為詩集,后十六卷為文集)。今以《迦陵集》,及遂球之子黎延祖清康熙三十四年刊本《蓮須閣集》為整理底本(簡稱康熙本),參校清伍崇曜詩雪軒道光二十年刊本《蓮須閣集》(簡稱道光本)。補(bǔ)輯清康熙三十三年陳恭尹選黎延祖校刊本《番禺黎氏存詩匯選》(簡稱匯選本)所錄遂球詩一卷。他本輯得佚詩,附于末卷之后。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美周,畨禺人。天啟丁夘舉人有蓮須閣詩集
人物簡介
黎景義(一六〇三—一六六二?),一名內(nèi)美,字克和。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黎遂球、陳邦彥、梁朝鐘、陳子壯、張家玉等皆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隱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有傳。
人物簡介
黎粵俊,字肩吾。增城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十四年(一六四一)參修縣志。著有《綺樹叢稿》。事見清黃登《嶺南五朝詩選》卷四、清康熙《增城縣志》卷首曾受益《崇禎辛巳序》。
人物簡介
【生卒】:1621—1695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日千,號鎧龍、九峰遺黎。崇禎諸生,入清遁跡不出。有《顑頷集》及傳奇《金錢記》、《蘭橋月》等。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日千,松江人。崇禎諸生有顑頷集。
人物簡介
【生卒】:約1626—約1705 【介紹】: 清福建長汀人,字愧曾。順治十一年舉人,授江西廣信推官??滴蹰g官至布政司參政,乞歸,家居二十八年卒,年八十。少時(shí)師事李世熊,稱入室弟子。以詩文名。有《托素齋詩文集》、《仁恕齋筆記》、《理信存稿》。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七
黎士弘,字愧曾,長汀人。順治甲午舉人,由推官歷官甘肅布政司參政。有《托素齋集》。清詩別裁集
字愧曾,福建長汀人。順治甲午舉人,官寧夏副使道。
人物簡介
黎延祖(約一六二七—?),字方回。番禺人。遂球長子。明思宗崇禎貢生,以父蔭錦衣衛(wèi)指揮僉事。明亡,隱居不仕。有《瓜圃小草》。清同治《番禺縣志》卷四二有傳。
人物簡介
黎民懷,字德孚。增城人。少工詩,與胡庭蘭多所唱和。應(yīng)邑弟子員試輒高等,惟累困棘闈。因母久病,遂棄所學(xué),遍訪歧黃家。有《光靈軒集》。清康熙《增城縣志》卷九有傳。
人物簡介
黎彭祖(一六二九--?),字務(wù)光。番禺人。遂球次子。明思宗崇禎間貢生。著有《醇曜堂集》。清同治《番禺縣志》卷四二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