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63,分5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蟪蛄話春秋
共話連床雨
共話桑麻
話寒年
話虎
靈山話
暮檣留話江燕
話牛衣
三生溪橋話別
悅親戚之情話
詞典
話舊
佳話
話別
情話
話言
典故
蟪蛄疑春秋
  
春秋如蟪蛄
  
蟪蛄流
 
菌蟪春秋
 
寒意幾蟪蛄
 
蟪蛄話春秋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篇·逍遙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例句

蟪蛄寧與雪霜期,賢哲難教俗士知。 杜牧 過魏文貞公宅

典故  
弟兄對榻
 
共話連床雨
 
連床談至曉

相關人物
韋應物


《全唐詩》卷一百八十八 韋應物〈示全真元?!怠景福涸!Zw氏生?!?/span>
余辭郡符去,爾為外事牽。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始話南池飲,更詠西樓篇。無將一會易,歲月坐推遷。

簡釋

對床夜雨:喻好友、兄弟的歡聚。宋蘇軾《送劉寺丞赴余姚》:“中和堂后石捕樹,與君對床聽夜雨?!?/p>


例句

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 白居易 雨中招張司業(yè)宿

對床定悠悠,夜雨空蕭瑟。 蘇軾 東府雨中別子由

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 蘇軾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于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典故
共話桑麻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晉詩》卷十七〈陶潛·歸園田居詩五首〉~99~
〈歸園田居詩五首〉其二:「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里人,披草共來往。想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炙敝?,零落同草莽?!?/span>
典故
鶴語堯年
 
堯年鶴語
 
鶴語寒
 
話寒年
 

《太平御覽》卷九百一十六〈羽族部三·鵠〉~496~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大亨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見二白鵠語于橋下,曰:『今茲寒不減堯崩年也?!挥谑秋w去?!?/span>
典故 
市中有虎
 
三成虎
 
話虎
 
三言成虎
 
三夫成虎
   
眾口成虎


《韓非子》卷九〈內儲說上·說一〉~537~
龐恭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弧喝搜允杏谢?,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积嫻г唬骸悍蚴兄疅o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之去魏也遠于市,議臣者過于三人,愿王察之?!积嫻暮惙?,竟不得見。
《戰(zhàn)國策》卷二十三〈魏策·龐恭與太子質于邯鄲〉~402~
龐恭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埂付搜允杏谢ⅲ跣胖??」王曰:「寡人疑之矣?!埂溉搜允杏谢ⅲ跣胖??」王曰:「寡人信之矣。」龐恭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雇踉唬骸腹讶俗詾橹??!褂谑寝o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戰(zhàn)國策》卷五〈秦策三·秦攻邯鄲〉~208~
秦攻邯鄲,十七月不下。莊謂王稽曰:「君何不賜軍吏乎?」王稽曰:「吾與王也,不用人言?!骨f曰:「不然。父之于子也,令有必行者,必不行者。曰『去貴妻,賣愛妾』,此令必行者也;因曰『毋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守閭嫗曰,『其夕,某懦子內某士』。貴妻已去,愛妾已賣,而心不有。欲教之者,人心固有。今君雖幸于王,不過父子之親;軍吏雖賤,不卑于守閭嫗。且君擅主輕下之日久矣。聞『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故曰,不如賜軍吏而禮之?!雇趸宦?。軍吏窮,果惡王稽、杜摯以反。

簡釋

三人成虎:指謠言惑眾。宋黃庭堅《勸交代張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眾口鑠金君自寬?!?/p>

典故
靈山話
 
瞿老拈花


《五燈會元》卷一〈七佛·釋迦牟尼佛〉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圍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當護持?!?/span>
典故
檣燕語留人
 
留不住征檣
 
暮檣留話江燕


《全唐詩》卷二百三十三〈發(fā)潭州〉
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高名前后事,回首一傷神。
典故
牛衣臥
 
牛衾淚
  
牛衣涕零
 
泣牛衣
 
臥牛衣
   
擁牛衣
 
眠牛衣
 
京兆牛衣
 
王章被
 
仲卿泣
 
病臥牛衣
 
對泣痕
 
慣牛衣
 
話牛衣
 
困臥牛衣
 
牛衣寒賤
 
王章疾
 
學牛衣
 
淚沾牛衾
 
王章含愁
 
臥病牛衣
 
臥病王章

相關人物
王章


《漢書》卷七十六〈趙尹韓張兩王列傳·王章〉~3238~
王章字仲卿,泰山鉅平人也。少以文學為官,稍遷至諫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元帝初,擢為左曹中郎將,與御史中丞陳咸相善,共毀中書令石顯,為顯所陷,咸減死?,章免官。成帝立,徵章為諫大夫,遷司隸校尉,大臣貴戚敬憚之。王尊免后,代者不稱職,章以選為京兆尹。時帝舅大將軍王鳳輔政,章雖為鳳所舉,非鳳專權,不親附鳳。會日有蝕之,章奏封事,召見,言鳳不可任用,宜更選忠賢。上初納受章言,后不忍退鳳。章由是見疑,遂為鳳所陷,罪至大逆。語在元后傳。……初,章為諸生學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與妻決,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師尊貴在朝廷人誰踰仲卿者?今疾病困?,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

簡釋

臥牛衣:詠貧士生活凄涼。唐皮日休《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次韻》:“甘窮臥牛衣,受辱對狗竇?!?/p>


例句

牛衣獨自眠,誰哀仲卿泣。 劉禹錫 謫居悼往二首

無燈假貧女,有淚沾牛衾。 李群玉 將離澧浦置酒野嶼奉懷沈正字昆弟三人聯(lián)登高第

金張世祿原憲貧,牛衣寒賤貂蟬貴。 白居易 澗底松

甘窮臥牛衣,受辱對狗竇。 皮日休 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是然襄陽曩事歷歷在目

我寢牛衣敝,君居豸角危。 羅隱 寄袁皓侍郎

典故 
三生石上
 
石上三生
 
三生路
 
三生曾識
 
三生溪橋話別

相關人物
李源


《太平廣記》卷三百八十七〈悟前生一·圓觀〉~3089~
圓觀者,大歷末,洛陽惠林寺僧。能事田園,富有粟帛。梵學之外,音律貫通。時人以富僧為名,而莫知所自也。李諫議源,公卿之子,當天寶之際,以游宴歌酒為務。父●居守,陷于賊中,乃脫粟布衣,止于惠林寺,悉將家業(yè)為寺公財。寺人日給一器食一杯飲而已。不置仆使,絕其知聞。唯與圓觀為忘言交,促膝靜話,自旦及昏。時人以清濁不倫,頗招譏誚。如此三十年。二公一旦約游蜀州,抵青城峨嵋,同訪道求藥。圓觀欲游長安,出斜谷;李公欲上荊州,出(「出」字原缺,據(jù)明抄本補。)三峽。爭此兩途,半年未訣。李公曰:「吾已絕世事,豈取途兩京?」圓觀曰:「行固不由人,請出從三峽而去?!顾熳郧G江上峽。行次南洎,維舟山下。見婦女數(shù)人,鞗達錦鐺,負甕(「甕」原作「人」,據(jù)明抄本改)而汲。圓觀望而泣下曰:「某不欲至此,恐見其婦人也?!估罟@問曰:「自此峽來,此徒不少,何獨泣此數(shù)人?」圓觀曰:「其中孕婦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逾三載,尚未娩懷,以某未來之故也。今既見矣,即命有所歸。釋氏所謂循環(huán)也?!怪^公曰:「請假以符咒,遣某速生。少駐行舟,葬某山下。浴兒三日,亦訪臨。若相顧一笑,即其認公也。更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與公相見(「公相見」原作「相見公」,據(jù)明抄本改。)之期也。」李公遂悔此行,為之一慟。遂召婦人,告以方書。其婦人喜躍還家,頃之,親族畢至。以枯魚酒獻于水濱,李公往為授朱字,圓觀具湯沐,新其衣裝。是夕,圓觀亡而孕婦產(chǎn)矣。李公三日往觀新兒,襁褓就明,果致一笑。李公泣下,具告于王。王乃多出家財,厚葬圓觀。明日,李公回棹,言歸惠林。詢間觀家,方知已有理命。后十二年秋八月,直詣余杭,赴其所約。時天竺寺,山雨初晴,月色滿川,無處尋訪。忽聞葛洪川畔,有牧豎歌竹枝詞者,乘牛叩(「叩」原作「叱」,據(jù)明抄本改。)角,雙髻短衣,俄至寺前,乃圓觀也。李公就謁曰:「觀公健否?」卻問李公曰:「真信士矣。與公殊途,慎勿相近。俗緣未盡,但愿勤修,勤修不墮,即遂相見?!估罟詿o由敘話,望之潸然。圓觀又唱竹枝,步步前去。山長水遠,尚聞歌聲,詞切韻高,莫知所謂。初到寺前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褂指柙唬骸干砬吧砗笫旅C?,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溪山尋己遍,卻回煙棹上瞿塘?!购笕?,李公拜諫儀大夫,二年亡。
典故
悅親戚之情話
 
植杖且耘籽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晉詩》卷十六〈陶潛·歸去來兮〉~987~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國語辭典》:話舊(話舊)  拼音:huà jiù
與久別的親友談論往事。《儒林外史》第一○回:「今喜遇著二位世兄,正好把酒話舊?!埂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敢娏随㈡?,自有一番話舊的情景,不須細表?!?/div>
《國語辭典》:佳話(佳話)  拼音:jiā huà
流傳一時的美事?!度辶滞馐贰返诙鸹兀骸笐蛭纳险f的蔡狀元招贅牛相府,傳為佳話,這有何妨!」
《國語辭典》:話別(話別)  拼音:huà bié
臨別前聚在一起談話。如:「揮淚話別」、「話別依依」。
《國語辭典》:情話(情話)  拼音:qíng huà
1.由衷的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埂秲号⑿蹅鳌返谌呋兀骸父羞@等樂親戚情話的一位舅太太,講耕織農(nóng)桑的一雙親家,時常破悶幫忙,好不暢快?!?br />2.男女間表達愛意的話。如:「情話綿綿」?!赌鹾;ā返诙呋兀骸笇氬Τ鋈フ泻粜缺O(jiān)來撤了筵席,彼此又絮絮情話了一會?!?/div>
《漢語大詞典》:話言(話言)
(1).美善之言;有道理的話。《詩·大雅·抑》:“其維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毛 傳:“話言,古之善言也?!?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蓋之所主,本於號令,所以宣王道之正義,發(fā)話言於臣下,故其所載,皆典、謨、訓、誥、誓、命之文?!?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若然,則所謂不可教訓,不知話言,不惟方命圮族而已,四岳何為而舉?而 堯 何為姑試之耶?皆不可通?!?章炳麟 《序〈革命軍〉》:“嗟呼!世皆嚚昧而不知話言,主文諷切,勿為動容。”
(2).泛指話語。 宋 陸游 《謝徐居厚汪叔潛攜酒見訪》詩:“話言猶在耳,造次敢不佩?!?清 錢謙益 《三嚴作朋集序》:“詠三 嚴 之詩句,追 長蘅 之話言。”
(3).談說;談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撫軍與之話言,咨嗟稱善?!?唐 李綽 尚書故實:“暇日與賓友話言,必及神仙之事?!?span id="qyphzln" class="book">《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回:“話言未了,忽見茶房領著一個中年婦人,一個和尚,趕了進來。”
《國語辭典》:蟪蛄  拼音:huì gū
動物名。蟬類。吻長,體短。色黃綠,有黑白條紋,翅膀有黑斑。雄體腹部有鳴器,聲音響亮。
《國語辭典》:蟪蛄不知春秋  拼音:huì gū bù zhī chūn qiū
蟪蛄夏生秋死,所以不知春秋。比喻生命短促或見識短淺。《莊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漢語大詞典》:對床夜雨(對牀夜雨)
風雨之夜,兩人對床而眠。喻親友相聚的歡悅。 唐 白居易 《雨中招張司業(yè)宿》:“能來同宿否,聽雨對牀眠?!?宋 蘇軾 《送劉寺丞赴馀姚》:“中和堂后石楠樹,與君對牀聽夜雨?!?宋 蘇轍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詩:“射策當年偶一時,對牀夜雨失前期。”參見“ 對牀 ”。
《漢語大詞典》:對床(對牀)
兩人對床而臥。喻相聚的歡樂。 唐 韋應物 《示全真元?!?/a>詩:“寧知風雪夜,復此對牀眠。” 宋 陸游 《訪僧支提寺》詩:“共夜不知紅燭短,對牀空嘆白云深。” 金 元好問 《寄答景元兄》詩:“故人相念不相忘,頻著書來約對牀?!?郁達夫 《寄養(yǎng)吾二兄》詩:“來歲秋風思返棹,對牀應得話沉淪?!?/div>
分類:相聚歡樂
《國語辭典》:風雨對床(風雨對床)  拼音:fēng yǔ duì chuáng
原指朋友相聚,對床共語。語本唐。韋應物 示全真元常詩:「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购蟊扔餍值芑蛴H友團聚重逢,傾心交談之情。宋。蘇轍 舟次磁湖前篇自賦后篇次韻:「夜深魂夢先飛去,風雨對床聞曉鐘。」也作「對床風雨」、「對床夜語」、「夜雨對床」。
《漢語大詞典》:鶴語(鶴語)
(1).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三:“ 晉 太康 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見二白鶴語於橋下曰:‘今茲寒,不減 堯 崩年也?!妒秋w去?!焙笠浴苞Q語”謂鶴壽長而多知往事。 唐 崔湜 《幸白鹿觀應制》詩:“鸞歌無歲月,鶴語記春秋。” 清 趙執(zhí)信 《清明后大雪》詩:“泠泠鶴語溯 唐 堯 ,卯酒微曛抵敝貂?!?br />(2).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道于 靈虛山 ,后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旄呱蠜_天?!焙笠蛞浴苞Q語”指勸人學仙。 唐 李端 《游終南山因寄蘇奉禮士尊師苗員外》詩:“雞聲傳洞遠,鶴語報家遲。童子閑驅石,樵夫樂看棋?!?明 游潛 《獨眺》詩:“空城留鶴語,千歲幾來歸?!?br />(3).鶴的鳴聲。 唐 姚合 《寄孫路秀才》詩:“潮去蟬聲出,天晴鶴語多?!?/div>
《國語辭典》:三人成虎  拼音:sān rén chéng hǔ
戰(zhàn)國時,龐恭和魏太子同去趙國當人質,臨行前龐恭以三人成虎勸諫惠王不要聽信讒言。典出《戰(zhàn)國策。魏策二》。比喻謠言惑眾。《隋唐演義》第二回:「正是積毀成山,三人成虎。到開皇二十年十月,隋主御武德殿,宣詔廢勇為庶人?!挂沧鳌甘谢ⅰ?。
《漢語大詞典》:三虎
(1).虎為猛獸,“三虎”喻同時以雄杰著稱的三人。指 東漢 賈彪 兄弟三人。后漢書·黨錮傳·賈彪:“ 彪 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 彪 最優(yōu),故天下稱曰:‘ 賈氏 三虎, 偉節(jié) ( 彪 字)最怒?!?南朝 陳 徐陵 《代梁貞陽侯與荀昂兄弟書》:“ 賈氏 三虎,豈獨貴於前修; 荀 家八龍,信服在於今日?!?唐 元稹 《曲江老人》詩:“雄推三虎 賈 ,群擢八龍 荀 ?!?br />(2).虎為猛獸,“三虎”喻同時以雄杰著稱的三人。指 宋 代 楊紘 、 王鼎 、 王綽 三人。宋史·楊紘傳:“ 紘 御下急……與 王鼎 、 王綽 ,號‘江東三虎’?!?span id="u901anz" class="book">《宋史·王鼎傳》:“ 鼎 提點 江 東刑獄,與轉運使 楊紘 ,判官 王綽 ,競擿發(fā)吏,至微隱罪,無所貸。於是所部官吏怨之,目為三虎?!?br />(3).指三個兇惡如虎的人。宋史·宗室傳四·彥倓:“邑民 潘氏 兄弟橫邑中,號‘三虎’…… 彥倓 白其守,治之。”
《國語辭典》:市虎  拼音:shì hǔ
1.比喻以無為有,惑人聽聞的流言蜚語。參見「三人成虎」條?!读簳>砦辶?。侯景傳》:「當是不逞之人,曲為口端之說,遂懷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br />2.摩托車、汽車的俗稱。因其在街道上疾馳時,易于傷人,故名。
《漢語大詞典》:牛衣病臥
形容貧病交迫。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再和林卿韻》詞:“便羊裘歸去,難留 嚴子 ;牛衣病臥,肯泣 王章 ?”參見“ 牛衣對泣 ”。
《國語辭典》:牛衣對泣(牛衣對泣)  拼音:niú yī duì qì
牛衣,牛只禦寒遮雨的覆蓋物。漢王章家貧,沒有被子蓋,生大病時只能睡在牛衣之中,他自料必死,于是對妻涕泣訣別。典出《漢書。卷七六。王章傳》。后比喻夫妻共度貧困的生活。明。葉憲祖《鸞鎞記》第一四出:「我曾把譏評句,聊申勸勉情,也只為牛衣對泣憐同病?!?/div>
《漢語大詞典》:牛衣泣
見“ 牛衣對泣 ”。
《國語辭典》:牛衣對泣(牛衣對泣)  拼音:niú yī duì qì
牛衣,牛只禦寒遮雨的覆蓋物。漢王章家貧,沒有被子蓋,生大病時只能睡在牛衣之中,他自料必死,于是對妻涕泣訣別。典出《漢書。卷七六。王章傳》。后比喻夫妻共度貧困的生活。明。葉憲祖《鸞鎞記》第一四出:「我曾把譏評句,聊申勸勉情,也只為牛衣對泣憐同病?!?/div>
《漢語大詞典》:牛衣淚(牛衣淚)
見“ 牛衣對泣 ”。
《國語辭典》:牛衣對泣(牛衣對泣)  拼音:niú yī duì qì
牛衣,牛只禦寒遮雨的覆蓋物。漢王章家貧,沒有被子蓋,生大病時只能睡在牛衣之中,他自料必死,于是對妻涕泣訣別。典出《漢書。卷七六。王章傳》。后比喻夫妻共度貧困的生活。明。葉憲祖《鸞鎞記》第一四出:「我曾把譏評句,聊申勸勉情,也只為牛衣對泣憐同病。」
《國語辭典》:三生石  拼音:sān shēng shí
相傳唐代李源與僧圓觀友好,圓觀臨死時與李約定,十二年后在杭州天竺寺相見。李源依期赴約,在天竺寺前遇一牧童唱竹枝詞道:「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乃知牧童即圓觀。見唐。袁郊《甘澤謠。卷五。圓觀》。后比喻因緣前定。唐。貫休 酬張相公見寄詩:「感通未合三生石,騷雅歡擎九轉金?!?/div>
《國語辭典》:三生  拼音:sān shēng
佛教用語:(1)三輩子?!对鲆及⒑?jīng)》卷二三:「我時我憶宿命之事,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成敗之劫,皆悉分別。」(2)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清。龔自珍人月圓〉:「三生慧業(yè),萬古才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