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迎春樂 宋柳永詞注“林鐘商”,元王行詞注“夾鐘商”。

迎春樂 雙調五十二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后段四句三仄韻 柳永

  近來憔悴人驚怪 為別后 相思煞 我前生 負汝愁煩債 便苦恁 難開解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中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仄


  良夜永 牽情無奈 錦被里 馀香猶在 怎得依前燈下 恣意憐嬌態(tài) 
  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仄仄平平仄


后段第三句六字、結句五字,此體始于晏詞,因晏詞換頭句八字,宋人無照此填者,故取此詞作譜。其可平可仄即參下晏、秦、楊三詞。

格二 雙調五十三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后段四句三仄韻 晏殊

  長安紫陌春歸早 亸垂楊 染芳草 被啼鶯 語燕催清曉 正好夢 頻驚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當此際 青樓臨大道 幽會處 兩情多少 莫惜明珠百琲 占取長年少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與柳詞同,惟換頭句多一字作八字句異。

格三 雙調五十一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后段四句三仄韻 秦觀

  菖蒲葉葉知多少 惟有個 蜂兒妙 雨晴紅粉齊開了 露一點 嬌黃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早是被 曉風力暴 更春共 斜陽俱老 怎得花香深處 作個蜂兒抱 
  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三句減一字作七字句異。

格四 雙調五十一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后段四句三仄韻 楊無咎

  新來特特更門地 都收拾 山和水 看明年 事事如意 迎福祿 俱來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莫管明朝添一歲 盡同向 尊前沈醉 且共唱 迎春樂 祝母千秋歲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亦秦詞體,惟前段第三句作上三下四句法,后段第三句六字折腰,換頭句又不作上三下四句法異。

格五 雙調五十一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后段四句三仄韻 賀鑄

  云鮮日嫩東風軟 雪初融 水清淺 低鬟舞按迎春遍 似飛動 釵頭燕 
  中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仄平平仄


  漫折梅花曾寄遠 問誰為 倚樓凄怨 身伴未歸鴻 猶顧戀 江南暖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中仄仄平平仄中仄中中平中中仄平平仄


此詞后段第三、四、五句五字,結句六字,與晏、柳、秦詞體又微異,《東山集》四首皆同。周邦彥詞又本此添字也。 賀詞別首前段起句“六華應臘妝吳苑”,“六”字仄聲。第三句“玉環(huán)風調依然在”,“玉”字仄聲,“風”字平聲。結句“都付與、弦聲寫”,“都”字平聲,“付”字仄聲。后段起句“三月十三寒食夜”,“三”字平聲,“十”字仄聲。第二句“歸路指、玉溪南館”,“歸”字平聲,“路”字仄聲。第三句“細語人不聞”,“細”字、“不”字俱仄聲,“人”字平聲。結句“久背面、秋千下”,“久”字仄聲。又“微風動、雙羅帶”,“風”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至前段第二句,或作“指尖纖、態(tài)閒暇”,或作“小櫻唇、淺娥黛”,或作“小山堂、晚張宴”,平仄如一,當是音律所寓,不可參校別詞。

格六 雙調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高麗史·樂志》無名氏

  神州麗景春先到 看看是 韶光早 園林深處東風過 紅杏里 鶯聲好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漠漠青煙遠遠道 觸目是 綠楊芳草 莫惜醉重游 逡巡又 年華老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


此與賀詞同,惟前段第三句不押韻異。 按宋以《大晟樂》賜高麗,其樂章皆北宋人作,故《高麗史·樂志》有宋詞一卷,間亦采之。

格七 雙調五十二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后段五句三仄韻 周邦彥

  清池小圃開云屋 結春伴 往來熟 憶年時 縱酒杯行速 看月上 歸禽宿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中仄中平仄仄中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仄中平仄


  墻里修篁森似束 記名字 曾刊新綠 見說別來長 冷翠蘚 封寒玉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仄


此與賀詞同,惟前段第三句添一字作八字句,仍照柳永、晏殊體填。元王行注“夾鐘商”者,即此體也。宋人有方千里、楊澤民、陳允平詞可校。 陳詞前段第二句“都未識、行人手”,“都”字平聲,“未”字仄聲,“行”字平聲。結句“花底帽、任欹側”,“花”字平聲,“任”字仄聲。換頭句“斗酒百篇呼太白”,“斗”字、“百”字俱仄聲。第二句“傲人世、醉中一息”,“醉”字、“一”字俱仄聲。又“香不散、彩云春透”,“春”字平聲、“不”字仄聲。第三句“何日賦歸來”,“何”字平聲。結句“羞人問、連環(huán)玉”,“羞”字、“人”字俱平聲。又方詞前段第三句“看夕陽、倒影花陰速”,“夕”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