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促拍滿路花 此調(diào)有平韻、仄韻二體。平韻者始自柳永,《樂章集》注“仙呂調(diào)”。仄韻者始自秦觀,或名《滿路花》,無“促拍”二字。秦觀詞一名《滿園花》,周邦彥詞名《歸去難》,袁去華詞名《一枝花》,牛真人詞名《喝馬一枝花》。《太平樂府》注“南呂調(diào)”。

促拍滿路花 雙調(diào)八十三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韻 柳永

  香靨融春雪 翠鬢亸秋煙 楚腰纖細正笄年 鳳幃夜短 偏愛日高眠 起來貪顛?!≈豁垍s黛眉 
  中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中平中仄中仄平中仄中

不整花鈿 
中仄平平


  有時攜手閒坐 偎倚綠窗前 溫柔情態(tài)盡人憐 畫堂春過 悄悄落花天 長是嬌癡處 尤殢檀郎 
  仄平平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中平中

未教拆了秋千 
仄平中仄平平


此調(diào)押平韻者有兩體,前后段第三句七字者,以柳詞、廖詞為正體。前后段第三句八字者,以呂詞、無名氏詞為正體。若趙詞之押韻參差,曹詞之句讀參差,皆變格也。 此詞前后段兩結(jié)句讀亦參差,填者當(dāng)仍照各家以上四下六為定格。譜內(nèi)可平可仄即參下平韻五詞。

格二 雙調(diào)八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韻 廖行之

  雨霽煙波闊 雁度隴云愁 西風(fēng)庭院不勝秋 桂華光滿 偏照最高樓 東山攜妓約 故人千里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夜來為艤仙舟 
仄平仄仄平平


  明眸皓齒 歌舞總名流 惱人情態(tài)物中尤 陽春一曲 誰把萬金酬 便好拌沈醉 此夕姮娥 
  中平中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共須著意攀留 
仄平仄仄平平


此與柳詞同,但柳詞換頭校前段添一字,此詞換頭校前段減一字,柳詞兩結(jié)句讀參差,此詞兩結(jié)句讀整齊。

格三 雙調(diào)八十三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韻 呂渭老

  西風(fēng)秋日短 小雨菊花寒 斷云低古木 暗江天 星娥尺五 佳約誤當(dāng)年 小語憑肩處 猶記西園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畫橋斜月闌干 
仄平平仄平平


  鳥啼花落 春信遣誰傳 尚容清夜夢 小留連 青樓何處 寶鏡注嬋娟 應(yīng)念紅箋事 微暈春山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背窗愁枕孤眠 
仄平平仄平平


此亦柳詞體,惟前后段第三句各添一字作折腰句法,前后段第七句皆押韻,換頭減二字,與柳詞異。

格四 雙調(diào)八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八句五平韻 《花草粹編》無名氏

  秋風(fēng)吹渭水 落葉滿長安 黃塵車馬道 獨清閒 自然爐鼎 虎繞與龍盤 九轉(zhuǎn)丹砂就 琴心三疊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蕊宮看舞胎仙 
仄平仄仄平平


  任萬釘寶帶貂蟬 富貴欲薰天 黃粱炊未熟 夢驚殘 是非海里 直道作人難 袖手江南去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白蘋紅蓼 又尋湓浦廬山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詞見宋黃庭堅集,原注云:“往時有人書此詞于州東酒肆壁間,愛其詞,不能歌也。十年前,有醉道士歌于廣陵市中,群小兒隨歌得之,乃知其為《促拍滿路花》也?!?按此亦柳詞體,惟前后段第三句各添一字,又換頭句添一字,多押一韻。趙師俠“連枝蟠古木”詞正與此同。

格五 雙調(diào)八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八句六平韻 趙師俠

  栽花春爛漫 疊石翠巑岏 小庭相對倚 數(shù)峰寒 主人尋勝 接竹引清泉 鑿破蒼苔地 一曲泓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六花疑是深淵 
仄平平仄平平


  向閒中 百慮翛然 情事寄鳴弦 爐香陪茗碗 可忘言 噴珠濺雪 歷歷聽潺湲 塵世知何計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不老朱顏 靜看日月跳丸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與無名氏詞同,惟后段第七句押韻異。

格六 雙調(diào)八十七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八句五平韻 曹勛

  清都山水客 何事入臨安 珍祠天賜與 半生閒 曲池人靜 水擊赤烏蟠 飛上煙嵐頂 三縷明霞照晚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時對胎仙 
平仄平平


  圃中有個小庭軒 才到便翛然 坐來閒看了 篆香殘 道人活計 休道出塵難 歸去后 安排著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兩麻鞋 定期踏遍名山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無名氏詞體,惟前段結(jié)兩句不對,后段起句七字不折腰,第六句添一字六字折腰,兩結(jié)句讀參差異。

格七 雙調(diào)八十三字,前后段各八句、六仄韻 秦觀

  露顆添花色 月彩投窗隙 春思如中酒 恨無力 洞房咫尺 曾寄青鸞翼 云散無蹤跡 羅帳春殘 
  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仄中中中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

夢回?zé)o處尋覓 
仄中平中平仄


  輕紅膩白 步步熏蘭澤 約腕金環(huán)重 宜裝飾 未知安否 一向無消息 不似尋常憶 憶后教人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中中中中仄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片時存濟不得 
仄平平仄仄仄


此調(diào)押仄韻者亦有兩體。前后段起句押韻者以秦詞為正體。前后段起句不押韻者以周詞為正體。若袁詞之句讀參差,辛詞、牛詞之添字,皆變格也。 譜內(nèi)可平可仄但參袁、辛、牛三詞。若周詞自有和詞可校,故不匯注。

格八 雙調(diào)八十三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韻 周邦彥

  金花落燼燈 銀礫鳴窗雪 夜深微漏斷 行人絕 風(fēng)扉不定 竹圃瑯玕折 玉人新間闊 著甚悰情 
  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中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更當(dāng)恁地時節(jié) 
仄平中仄平仄


  無言欹枕 帳底流清血 愁如春后絮 來相接 知他那里 爭信人心切 除共天公說 不成也還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仄中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中中平中仄中中中平

似伊無個分別 
仄平中仄平仄


此與秦詞同,惟前后段起句不押韻異。 按《片玉詞》三首,內(nèi)二首名《滿路花》,方千里、楊澤民、陳允平俱有和詞。其一首名《歸去難》,無和詞?!稓w去難》詞前段第一、二句“佳期人未知,背地伊先變”,“人”字平聲,“背”字仄聲。第三句“惡會稱停事、看深淺”,“惡”字、“會”字俱仄聲,“停”字平聲。后段第一句“密意都休”,“密”字、“意”字俱仄聲,“休”字平聲。第三句“此恨除非是、天相念”,“此”字、“恨”字俱仄聲,“非”字平聲。又周詞別首前段結(jié)句“殢人猶要同臥”,“猶”字平聲。后段第五句“萬種思量過”,“萬”字仄聲。第六句“也須知有我”,“也”字、“有”字俱仄聲,“須”字平聲。第七句“著甚情懷”,“甚”字仄聲,“情”字平聲。又方詞前段第六句“江湖波浪闊”,“江”字平聲。陳詞第七句“猶有疏梅”,“猶”字平聲。楊詞后段第一句“深盟密約”,“密”字仄聲。第四句“別離日久”,“別”字仄聲。陳詞第七句“天若有情”,“天”字平聲,“若”字仄聲。方詞結(jié)句“只今問有誰呵”,“問”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之,惟周詞別首后段結(jié)句“但你忘了人呵”,“你”字仄聲,查諸家和詞,此字無用仄聲者,故不校注。

格九 雙調(diào)八十六字,前段八句六仄韻,后段七句五仄韻 袁去華

  江上西風(fēng)晚 野水兼天遠 云衣拖翠縷 易零亂 見柳葉滿梢 秀色驚秋變 百歲今強半 兩鬢青青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盡著吳霜偷換 
仄仄平平平仄


  向老來 功名心事懶 客里愁難遣 乍飄泊 有誰管 對照壁孤燈 相與秋蟲嘆 人間事 經(jīng)了萬千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這寂寞 幾時曾見 
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即秦詞體,惟前后段第四句各添一字,后段起句添四字,第三句減二字,第六、七句減二字作七字一句,少押一韻,結(jié)句添一字異。 按秦觀“一向沈吟久”詞,即此體也,因秦詞俚鄙,故采袁詞以備體。

格十 雙調(diào)九十字,前后段各八句、六仄韻 辛棄疾

  千丈擎天手 萬卷懸河口 黃金腰下印 大如斗 任千騎弓刀 揮霍遮前后 百計千方久 似斗草兒童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贏個他家偏有 
平仄平平平仄


  算枉了 雙眉長皺 白發(fā)空回首 那時間 說向山中友 看丘隴牛羊 更辨賢愚否 且自栽花柳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怕有人來 但只道 今朝中酒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此亦秦觀詞體,惟前后段第四句、前段第七句、后段第八句各添一字,換頭添三字,后段第三句作上三下五句法異。 按元人南呂調(diào)《一枝花》詞,皆宗此體。

格十一 雙調(diào)八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韻 牛真人

  雨過山花綻 霧斂云收天漢 清閒幽雅處 耽游玩 古洞巖前 時把金丹煉 不愛乘肥馬 富貴榮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是非多不須管 
仄平平仄平仄


  獨坐茅齋看 閒把道經(jīng)時展 橫琴膝上撫 鶴來見 紫綬金章 是則是 官高顯 五更忙上馬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爭似我山家 日午柴門猶掩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此亦秦詞體,惟前段第二句添一字,后段第一、二句各添一字,第五句添一字,第七句添一字異。 按此詞見《鳴鶴馀音》,因前后段第六句各有“馬”字,故名《喝馬一枝花》,亦借用蜀道喝馬嶺意以警世,蓋就秦詞添數(shù)襯字,自成一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