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滿江紅 此調有仄韻、平韻兩體,仄韻詞,宋人填者最多,其體不一,今以柳詞為正體,其馀各以類列?!稑氛录纷ⅰ跋蓞握{”,高栻詞注“南呂調”。平韻詞祇有姜詞一體,宋元人俱如此填。

滿江紅 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柳永

  暮雨初收 長川靜 征帆夜落 臨島嶼 蓼煙疏淡 葦風蕭索 幾許漁人橫短艇 盡將燈火歸村落 
  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遣行客 當此念回程 傷漂泊 
仄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桐江好 煙漠漠 波似染 山如削 繞嚴陵灘畔 鷺飛魚躍 游宦區(qū)區(qū)成底事 平生況有云泉約 
  平中仄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中中中中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歸去來 一曲仲宣吟 從軍樂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調押仄聲韻者以柳詞此體為定格,若張詞之多押兩韻,戴詞之多押一韻,呂詞之減字,蘇、趙、辛、柳、杜詞之添字,以及葉詞之句讀異同,王詞之句讀全異,皆變格也。 周紫芝詞前后兩結“問向晚、誰欲畫漁蓑,寒江立”,“便準擬、一醉廣寒宮,千山白”,“向晚”、“準擬”四字俱仄聲?!鞍压γ?、收拾付君侯,如椽筆”,“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功名”、“梅花”四字俱平聲。程垓詞“但獨褰、幽幌悄無音,傷離別”,“問甚時、重理錦囊書,從頭說”,“獨”字、“甚”字俱仄聲,“褰”字、“時”字俱平聲,均屬正體,填者不拘。 又換頭四句原屬六字折腰兩句,當以此詞之平仄為定格,如譜內張詞、戴詞亦為合格,若蔡伸詞起句之“并蘭舟”,“舟”字平聲。范成大詞起句之“志千里”,“志”字仄聲。袁去華詞第二句之“道傍李”,“道”字仄聲。曹冠詞第三句之“醉夢里”,“醉”字仄聲。楊炎昶詞第四句之“酒無力”,“酒”字仄聲,非定格也。 又侯寘詞后段第六句“經(jīng)營拂掠”,“拂”字入聲。張炎詞結句“白鷗識”,“白”字入聲,此皆以入作平,不注可仄。 又蘇軾詞后段第七句“欲向佳人訴離恨”,“離”字平聲。柳詞別首后段第九句“待到頭,終究問伊著”,“著”字仄聲。趙師俠詞結句“無杜宇”,“杜”字仄聲,此皆偶誤,亦不注可平可仄。 按張孝祥詞前段第三、四句“動遠思、空江小艇,高丘喬水”,“高”字平聲。范成大詞后段第六句“桃根雙楫”,“桃”字平聲。譜內據(jù)此,馀參張元干以下八詞。

格二 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 張元干

  春水連天 桃花浪 幾番風惡 云乍起 遠山遮盡 晚風還作 綠遍芳洲生杜若 楚帆帶雨煙中落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認向來 沙觜共停橈 傷飄泊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寒猶在 衾偏薄 腸欲斷 愁難著 倚篷窗無寐 引杯孤酌 寒食清明都過卻 可憐辜負年時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想小樓 日日望歸舟 人如削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五句、后段第七句皆押韻異。 按程珌“頗恨登臨”詞前段第五、六句“當日臥龍商略處,秦淮王氣真何許”,后段第七、八句“可笑唐人無意度,卻言此虎凌波去”,正與此同。

格三 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 戴復古

  赤壁磯頭 一番過 一番懷古 想當時 周郎年少 氣吞區(qū)宇 萬騎臨江貔虎噪 千艘列炬魚龍怒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卷長波 一鼓困曹瞞 今如許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江上渡 江邊路 形勝地 興亡處 覽遺蹤 勝讀史書言語 幾度東風吹世換 千年往事隨潮去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問道傍 楊柳為誰春 搖金縷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與柳詞同,惟換頭句多押一韻。 按晁補之“莫話南征”詞“清時事,羈游意,盡付與,狂歌醉”,段克己詞“活國手,談天口,都付與,尊中酒”正與此同。 此詞后段第五、六句作上三下六句法,宋詞如此者甚多,如柳詞別首之“盡思量,休又怎生休得”,周紫芝詞“又何如,聊遣舞衣紅濕”皆與此同。

格四 雙調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呂渭老

  燕拂危檣 斜日外 數(shù)峰凝碧 正暗潮生渚 暮風飄席 初過南村沽酒市 連空十頃菱花白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想故人 輕箑障游絲 聞遙笛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魚與雁 通消息 心與夢 空牽役 到如今相見 怎生休得 斜抱琵琶傳密意 一襟新月橫空碧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問甚時 同作醉中仙 煙霞客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柳詞體,惟前段第三句減二字異。 按程垓詞“況人間元似,泛家浮宅”,呂本中詞“對一川平野,數(shù)椽茅屋”,康與之詞“正青春未老,流鶯方歇”,嚴羽詞“正錢塘江上,潮頭如雪”俱與此同。

格五 雙調八十九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呂渭老

  晚浴新涼 風蒲亂 松梢見月 庭陰靜 暮蟬啼歇 螢繞井闌簾入燕 荷香蘭氣供搖箑 賴晚來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一雨洗游塵 無些熱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心下事 峰重疊 人甚處 星明滅 想行云應在 鳳凰城闕 曾約佳期同菊蕊 當時共指燈花說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據(jù)眼前 何日是西風 吹涼葉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柳詞體,惟前段第三句減四字。 按呂詞別首“笑語移時”詞“鮮明是、晚來妝飾”正與此同。

格六 雙調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蘇軾

  東武南城 新堤固 漣漪初溢 隱隱遍 長林高阜 臥紅堆碧 枝上殘花吹盡也 與君試向江邊覓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問向前 猶有幾多春 三之一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官里事 何時畢 風雨外 無多日 相將泛曲水 滿城爭出 君不見 蘭亭修禊事 當時坐上皆豪逸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到如今 修竹滿山陰 空陳跡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與柳詞同,惟后段第七句添一字。 按蘇軾別首“憂喜相尋”詞后段第七、八句“君不見、周南歌漢廣,天教夫子休喬木”,李嬰“荊楚風煙”詞“君不見、淩煙冠劍客,何人氣貌長似舊”,正與此同。

格七 雙調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趙鼎

  慘結秋陰 西風送 絲絲雨濕 凝望眼 征鴻幾字 暮投沙磧 欲往鄉(xiāng)關何處是 水云浩蕩連南北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但修眉 一抹有無中 遙山色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天涯路 江上客 腸欲斷 頭應白 空搔首興嘆 暮年離隔 欲待忘憂除是酒 奈酒行欲盡愁無極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便挽將 江水入尊罍 澆胸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與柳詞同,惟后段第八句添一字。 按李昴英“薄冷催霜”詞后段第七、八句“萬里寒云迷北斗,望遠峰夕照類西顧”正與此同。

格八 雙調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辛棄疾

  點火櫻桃 照一架 酴醾如雪 春正好 見龍孫穿破 紫苔蒼壁 乳燕引雛飛力弱 流鶯喚友嬌聲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問春歸 不肯帶愁歸 腸千結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層樓望 春山疊 家何在 煙波隔 把古今遺恨 向他誰說 蝴蝶不傳千里夢 子規(guī)叫斷三更月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聽聲聲 枕上勸人歸 歸難得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三句添一字異。

格九 雙調九十七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 柳永

  萬恨千愁 將年少 衷腸牽系 殘夢斷 酒醒孤館 夜長滋味 可惜許 枕前多少意 到如今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兩總無終始 獨自個 贏得不成眠 成憔悴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添傷感 消何計 空只恁 厭厭地 無人處思量 幾度垂淚 不會得 都來些子事 甚恁底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抵死難拌棄 待到頭 終久問伊著 如何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此即“暮雨初收”詞體,惟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七、八句各添一襯字,又“意”字、“事”字皆押韻。

格十 雙調九十四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杜衍

  無利無名 無榮無辱 無煩無惱 夜燈前 獨歌獨酌 獨吟獨笑 又值群山初雪滿 又兼明月交光好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便假饒 百歲擬如何 從他老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知富貴 誰能?!≈I(yè) 何時了 算簞瓢金玉 所爭多少 一瞬光陰何足道 但思行樂常不早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待春來 攜酒殢東風 眠芳草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詞見《花草粹編》,采之《言行錄》,即柳詞九十三字體。惟前段第一句平仄不同,第二句添一襯字作四字兩句,若減去襯字,則“無榮辱無煩無惱”仍是上三下四句法,便合調矣。

格十一 雙調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葉夢得

  雪后郊原 煙林外 梅花初坼 春欲半 猶自探春消息 一眼平蕪看不盡 夜來小雨催新碧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笑去年 攜酒折花人 花應識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蘭舟漾 城南陌 云影淡 天容窄 繞風漪十頃 暖浮晴色 恰似槎頭收釣處 坐中仍有江南客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問如何 兩槳下苕溪 吞云澤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三、四句作三字一句、六字一句異。

格十二 雙調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九句五仄韻 葉夢得

  一朵黃花 先催報 秋歸消息 滿芳枝凝露 為誰裝飾 便向尊前拌醉倒 古今同是東籬側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問何須 特地賦歸來 拋彭澤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回首去年時節(jié) 開口笑 真難得 使君今那更 自成行客 霜鬢不辭重插滿 他年此會何人憶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記多情 曾伴小闌干 親攀摘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亦與柳詞同,惟后段起句作六字一句異。

格十三 雙調九十二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八句七仄韻 王之道

  竹馬來迎 留不住 寸心如結 歷湖濱 須濡相望 近同吳越 闕里風流今未減 此行報政看期月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已驗康沂富國 千古曾無別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多謝潤沾枯轍 令我神思清發(fā) 新命歡浹 兩邦情愜 明日西風帆卷席 高檣到處旌麾列 忽相思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吾當往 誰謂三山隔 
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此詞前后段兩結及換頭句句讀與諸家全異,譜中采入,以備一格。

格十四 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十句五平韻 姜夔

  仙姥來時 正一望 千頃翠瀾 旌旗與 亂云俱下 依約前山 命駕群龍金作軛 相從諸娣玉為冠 
  中仄平平中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向夜深 風定悄無人 聞佩環(huán)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神奇處 君試看 奠淮右 阻江南 遣六丁雷電 別守東關 應笑英雄無好手 一篙春水走曹瞞 
  平中仄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又怎知 人在小江樓 簾影間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此調押平聲韻者祇有此體,句讀與仄韻詞同。 按姜詞自序云:“《滿江紅》舊詞用仄韻,多不葉律。如周邦彥詞‘無心撲’句,歌者將‘心’字融入去聲,方諧音律。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祝曰:‘得一席風,當以平韻《滿江紅》為神姥壽?!杂櫍L與帆俱駛,頃刻而成。末句云“聞佩環(huán)”,則葉律矣。”此詞兩結三字句并用“平仄平”,吳文英、彭元遜、彭芳遠、李琳諸詞皆然。 按吳詞前段第一、二句“竹下門敲,又呼起、蝴蝶夢清”,“竹”字仄聲,“呼”字平聲。又一首“云氣樓臺,分一派、滄浪翠蓬”,“分”字、“浪”字俱平聲。第三、四句“閒里看、鄰墻梅子,幾度生仁”,“里”字仄聲,“鄰”字平聲,“幾”字仄聲。彭詞“西樓外、天低水涌,龍挾秋吟”,“水”字仄聲。吳詞第五、六句“風送流花時過岸,浪搖晴練欲飛空”,“風”字平聲,“浪”字仄聲。彭詞“銜盡吳花成鹿苑,人間不恨雨和風”,“不”字仄聲。吳詞第七句“算鮫宮,只隔一紅塵”,“鮫”字平聲,“只”字仄聲。彭詞后段第一、二、三、四句“山霧濕,倚熏籠,垂?葉,鬢酥融”,“霧”字、“倚”字俱仄聲,“熏”字、“垂”字俱平聲,“?”字仄聲。第五、六句“恨宮云一朵,飛過空同”,“宮”字平聲,“一”字仄聲,“飛”字平聲。吳詞第七句“秋色未教飛盡雁”,“未”字仄聲。李詞“佛界三千籠日月”,“佛”字仄聲。第八句“仙樓十二掛星辰”,“仙”字平聲,“十”字仄聲。吳詞第九句“看高鴻飛上碧云中”,“高”字平聲。彭詞“問故人、忍更負東風”,“忍”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j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