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桂枝香 調見《樂府雅詞》。張輯詞有“疏簾淡月”句,又名《疏簾淡月》。

桂枝香 雙調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韻 王安石

  登臨送目 正故國晚秋 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 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里 背西風 酒旗斜矗 
  中平中仄仄中仄中平中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中平仄

?舟云淡 星河鷺起 畫圖難足 
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


  念自昔 豪華競逐 嘆門外樓頭 悲恨相續(xù) 千古憑高 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如流水 但寒煙衰草凝綠 
  仄中中平平仄仄仄中仄平中中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中平仄

至今商女 時時猶唱 后庭遺曲 
中平中仄中平中中仄平平仄


此調以此詞及陳詞為正體,若張輯詞之多押兩韻,張炎詞之句讀小異,周詞之減字,黃詞之句讀不同,皆變格也。 按詹正詞前段第一句“紫薇花露”,“紫”字仄聲,“花”字平聲。陳允平詞第四句“寂寞天香院宇”,“寂”字仄聲。詹詞第十句“依然南浦”,“依”字平聲。王學文詞后段第八句“茶香酒熟”,“茶”字平聲。李彭老詞第九句“浮沈醉鄉(xiāng)”,“鄉(xiāng)”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所采諸詞句法同者。

格二 雙調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韻 陳亮

  天高氣肅 正月色分明 秋容新沐 桂子初收 三十六宮都足 不辭散落人間去 怕群花 自嫌凡俗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向他秋晚 喚回春意 幾曾幽獨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是天公 馀膏剩馥 怪一樹香風 十里相續(xù) 坐對花旁 但見色浮金粟 芙蓉只解添秋思 況東籬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凄涼黃菊 入時太淺 背時太遠 愛尋高躅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即王詞體,惟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六字異。

格三 雙調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韻 張輯

  梧桐雨細 漸滴作秋聲 被風驚碎 潤逼衣篝 線裊蕙爐沈水 悠悠歲月天涯醉 一分秋 一分憔悴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紫簫吹斷 素箋恨切 夜寒鴻起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又何苦 凄涼客里 負草堂春綠 竹溪空翠 落葉西風 吹老幾番塵世 從前諳盡江湖味 聽商歌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興歸千里 露侵宿酒 疏簾淡月 照人無寐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與陳詞同,惟前后段第六句多押一韻異。

格四 雙調一百一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張炎

  琴書半室 向桂邊 偶然一見秋色 老樹香遲 清露綴花凝滴 山翁翻笑如泥醉 笑平生 無此狂逸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晉人游處 幽情付與 酒尊吟筆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任蕭散 披襟岸幘 嘆千古猶今 休問何夕 發(fā)短霜濃 知恐浩歌消得 明年野客重來此 探枝頭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幾分消息 望西樓遠 西湖更遠 也尋梅驛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亦與陳詞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上三下六九字一句異。

格五 雙調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韻 周密

  巖飛逗綠 又涼入小山 千樹幽馥 仙影懸霜 粲夜楚宮六六 明霞洞窅珊瑚冷 對清商 吟思堪掬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麝痕微沁 蜂黃淺約 數(shù)枝秋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別有雕闌翠屋 任薄帽珠塵 挨聽香玉 瘦倚西風 惟見露侵肌粟 好秋能幾花前笑 繞涼云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重喚銀燭 寶屏空曉 珍叢怨月 夢回金谷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亦與陳詞同,惟換頭句減一字異。

格六 雙調一百一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后段九句五仄韻 黃裳

  插云翠壁 為送目 入遙空 見山色 金鼎丹成去也 晉朝高客 百花巖下遺孫在 賦何人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離塵風骨 翠微緣近 希夷志遠 洞天蹤跡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近卻有 為龍信息 怪潭上靈光 雷電相擊 尤好風波乍霽 鷺汀斜日 倚闌白盡行人發(fā) 但沈沈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群岫凝碧 利名休事龍頭 飛舠送君南北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


此亦王詞體,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三字三句,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四字,第八、九、十句作六字兩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