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 提要 序、跋 正語作詞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繁體或異體字:
拼音:yàn  韻部:鹽、艷

〈動〉
    (形聲。從食,厭聲。本義:吃飽)
  • 同本義
    • 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返)?!睹献印?/li>
  • 又如:饜飫(飽食。也作厭飫);饜飽(吃飽);饜足(吃飽,飽足;滿足)
  • 使?jié)M足
    • 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睹献印?/li>
  • 又如:饜服(使人完全信服);饜見(飽見,多見);饜祿(享受厚祿)
康熙字典

  •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豔切,音厭。 (艷韻)
  • 玉篇》飽也,足也?!?a target='_blank'>左傳·襄十六年》以險徼幸者,其求無饜?!?a target='_blank'>孟子》饜酒肉而後反。
  • 又通作厭?!?a target='_blank'>書·洛誥》萬年厭于乃德。《註》厭,飫也?!?a target='_blank'>釋文》厭於豔反,徐於廉反。
  • 又《廣韻》一鹽切《集韻》於鹽切《正韻》衣炎切,??音懕。 (鹽韻)
  • 義同。
  • 《吳棫·韻補》《左傳》序,饜而飫之。《孟子》饜酒肉。或作???!?a target='_blank'>書·洛誥》註:飽也。亦作懕。通作厭。《周禮·大司徒》註:厭服于十二敎。疏云:謂厭飫服行。又《賈山傳》好善無饜。無音,《孟子》不奪不饜?!?a target='_blank'>左傳》貪惏無饜。有平去二音。舊韻??饜厭三字訓(xùn)解不同,許於經(jīng)傳有明音,卽依本音,如無明音,卽平仄聲通使。毛氏曰:三字訓(xùn)解不同,謂厭斁、厭禳、厭服、厭厭之類,當隨出處。若訓(xùn)飽足者,平去聲三字??同,其閒字音獨異,如《孟子》不奪不饜有二音,至饜酒肉、饜足乃獨去音,皆合通押。按本韻三字各出,如厭之爲斁,饜之爲飫,猶曰不同,如??字直是省文,各出誤矣?;ピ攨捵衷]。